乘客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1071发布日期:2018-09-05 00:4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那样的乘客输送机。



背景技术:

作为乘客输送机的一例的自动扶梯,作为主要要素而具备跨在建筑物的下层的楼层与上层的楼层之间的桁架、以及沿着桁架呈环状地行进的多个梯级。

在这种自动扶梯中,例如正在推进耐震化,即在由于地震而在下层的楼层与上层的楼层之间产生层间位移时,防止与层间位移相伴随的过大的压缩力作用于桁架。

具体而言,在支承楼层的梁等支承件与桁架的端部之间设置充分的间隙,或者在固定于桁架的端部的桁架支承角材与固定于支承件上的角材支承台之间确保充分的重叠量。由此,桁架的端部相对于发生地震时的层间位移无障碍地追随,能够避免对桁架作用压缩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78021号公报。

但是,当成为极其罕见地发生的大规模地震时,层间位移量增大到与中规模地震或者小规模地震不能够比较的程度。因此,在发生了大规模地震的情况下,桁架的端部变得不能够完全追随层间位移,有可能对桁架作用未预期的过大的压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乘客输送机,能够不勉强地吸收建筑物所产生的层间位移,并能够避免对桁架作用过大的压缩力。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具备:桁架,架设于建筑物所具有的第1地板面与第2地板面之间;第1桁架支承角材,固定于沿着上述桁架的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具有预先确定的重叠量地载放在设置于上述建筑物的第1角材支承台上;第2桁架支承角材,固定于沿着上述桁架的长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具有预先确定的重叠量地载放在设置于上述建筑物的第2角材支承台上;以及连结机构,至少将上述第1桁架支承角材与上述第1角材支承台之间连结为能够相对地转动,

在上述桁架的上述一方的端部与上述建筑物之间、以及上述桁架的上述另一方的端部与上述建筑物之间分别设置有吸收层间位移的间隙,

上述连结机构包括:支承座,固定在上述第1角材支承台上;以及轴部件,能够转动地架设于上述第1桁架支承角材与上述支承座之间,

上述轴部件包括在轴向上被分割的多个轴要素、以及将相邻的轴要素之间呈同轴状地结合并且与上述轴要素相比机械强度更小的结合部。

此外,在乘客输送机中,在对上述第1桁架支承角材与上述第1角材支承台之间作用了超过预先确定的值的大小的载荷的状态下,上述轴部件在上述结合部的部位折损,上述第1桁架支承角材以及上述第1角材支承台能够沿着上述桁架的长度方向相对地位移。

此外,在乘客输送机中,上述轴部件的上述结合部为,与上述轴要素的外周面相比朝沿着上述轴要素的径向的外侧伸出,并且在上述支承座的上表面形成有供该结合部进入的避让槽,上述避让槽沿着上述桁架的长度方向延伸。

此外,在乘客输送机中,上述支承座具有将上述避让槽的上述桁架侧的端部堵塞的阻挡壁部,该阻挡壁部与上述轴部件相面对。

此外,在乘客输送机中,上述第1桁架支承角材具有供上述轴部件贯通的贯通孔,该贯通孔的内径大于上述轴部件的上述结合部的外径,并且,在上述轴部件架设于上述第1桁架支承角材与上述支承座之间的状态下,朝上述贯通孔的内侧插入有将上述轴要素的外周面与上述贯通孔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埋的筒体。

此外,在乘客输送机中,上述轴部件的上述结合部为,与上述轴要素的外周面相比朝沿着上述轴要素的径向的外侧伸出,上述第1桁架支承角材具有供上述轴部件贯通的贯通孔,该贯通孔的内径大于上述结合部的外径,并且,在上述轴部件架设于上述第1桁架支承角材与上述支承座之间的状态下,朝上述贯通孔的内侧插入有将上述轴要素的外周面与上述贯通孔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埋的筒体,上述轴部件的上述结合部位于上述筒体的下端与上述支承座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

此外,在乘客输送机中,上述轴部件的上述结合部位于上述第1桁架支承角材与上述支承座之间的边界,在对上述结合部作用了沿着上述轴部件的径向的剪切载荷的状态下,上述轴部件在上述结合部的部位折损。

此外,在乘客输送机中,上述乘客输送机还具备盖,该盖以覆盖上述贯通孔的方式固定在上述第1桁架支承角材上,通过该盖将上述轴部件保持于上述贯通孔。

此外,在乘客输送机中,上述结合部是形成于相邻的上述轴要素的端面之间的粘接层或者接合层。

此外,在乘客输送机中,在上述结合部,相邻的上述轴要素的端面相互对接,并且,形成有跨在相邻的上述轴要素的外周面之间的焊道,在对上述第1桁架支承角材与上述第1角材支承台之间作用了超过预先确定的值的大小的载荷的状态下,上述焊道破损,由此相邻的上述轴要素分离。

此外,在乘客输送机中,在上述结合部,相邻的上述轴要素的端面相互对接,并且,包围上述轴要素的对接部分的环状的止动工具跨在相邻的上述轴要素的外周面之间而固定,在对上述第1桁架支承角材与上述第1 角材支承台之间作用了超过预先确定的值的大小的载荷的状态下,上述止动工具破损,由此相邻的上述轴要素分离。

此外,在乘客输送机中,在上述止动工具的至少一个部位设置有与其他部位相比机械强度更小的截断预定部。

此外,在乘客输送机中,在上述结合部,在相邻的上述轴要素的端部形成有以相互从径向啮合的方式切口而成的卡合部,并且,包围上述轴要素的上述卡合部的环状的止动工具跨在相邻的上述轴要素之间而固定,在对上述第1桁架支承角材与上述第1角材支承台之间作用了超过预先确定的值的大小的载荷的状态下,上述止动工具破损,由此相邻的上述轴要素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在第1实施方式中表示自动扶梯的初始安装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半固定部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半固定部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4是沿着图3的F4-F4线的截面图。

图5是将图4的F5的部位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图6是从图4的箭头F6的方向观察的平面图。

图7是从图4的箭头F7的方向观察的侧视图。

图8是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对第1桁架支承角材与第1角材支承台之间进行连结的连结机构分解表示的截面图。

图9是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支承座的平面图。

图10是表示由于大规模地震而第2地板面朝接近第1地板面的X方向位移了时的桁架、第1角材支承台以及第2角材支承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

图11是由于大规模地震而第2地板面朝远离第1地板面的-X方向位移了时的桁架、第1角材支承台以及第2角材支承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

图12是由于大规模地震而桁架朝接近第2地板面的-X方向位移了时的桁架、第1角材支承台以及第2角材支承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由于与大规模地震相伴随的层间位移而第1桁架支承角材从第1角材支承台脱离的状态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

图14(A)是通过局部截面来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使用的枢轴的侧视图。图14(B)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使用的枢轴的平面图。

图15(A)是通过局部截面来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使用的枢轴的侧视图。图15(B)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使用的枢轴的平面图。

图16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中使用的止动工具的平面图。

图17(A)是通过局部截面来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中使用的枢轴的侧视图。图17(B)是沿着图17(A)的F17B-F17B线的截面图。

图1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连结机构的截面图。

图19是将图18的F19的部位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符号的说明:

2:建筑物;3:桁架;4:第1地板面;5:第2地板面;21:第1桁架支承角材;23:第2桁架支承角材;25:第1角材支承台;26:第2角材支承台;40:连结机构;41:支承座;42:轴部件(枢轴);51a、51b:轴要素;52、62、72:结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3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公开了作为乘客输送机的一例的自动扶梯1。自动扶梯1例如安装于商业设施或者交通机构的终点站那样的建筑物2。

自动扶梯1具备作为基础构造体的桁架3。桁架3架设在建筑物2的构成上层的楼层的第1地板面4与构成下层的楼层的第2地板面5之间。桁架3是通过螺栓、焊接将上侧主弦部6、下侧主弦部7以及多个纵棱条8 结合而成的框架构造体,具备上层侧水平部10a、下层侧水平部10b以及倾斜部10c。

上层侧水平部10a以与第1地板面4连续的方式位于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下层侧水平部10b以与第2地板面5连续的方式位于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倾斜部10c连结上层侧水平部 10a与下层侧水平部10b之间。

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11支承于桁架3的上层侧水平部10a。驱动装置11具有马达12、驱动链轮13以及驱动链条14。马达12输出的扭矩经由驱动链条14传递至驱动链轮13。

从动链轮15支承于桁架3的下层侧水平部10b。梯级链条16卷挂在驱动链轮13与从动链轮15之间。在驱动链轮13从马达12接受到扭矩而旋转时,梯级链条16在桁架3的内部呈环状地行进。

多个梯级17以等间隔连结于梯级链条16。梯级17是供不特定多数的乘客乘坐的要素,与梯级链条16一起行进。由此,乘坐梯级17的乘客被从上层的楼层朝向下层的楼层或者从下层的楼层朝向上层的楼层输送。

如图1所示,在桁架3的右侧部以及左侧部分别设置有栏杆18(仅图示一方)。栏杆18从桁架3的右侧部以及左侧部立起,并且遍及桁架3的全长延伸。

扶手带19装配在栏杆18的外周部。扶手带19是乘坐梯级17的乘客用手把持的要素,与梯级17同步地呈环状地行进。

如图1所示,第1桁架支承角材21固定于桁架3的上层侧水平部10a 的前端部。第1桁架支承角材21具有从上层侧水平部10a的前端部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水平地突出的水平部21a。水平部21a伸出到支承第1地板面4的梁那样的支承件22上。在支承件22的端面与桁架3上层侧水平部 10a的前端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吸收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层间位移的第1间隙L1。

第2桁架支承角材23固定于桁架3的下层侧水平部10b的前端部。第 2桁架支承角材23具有从下层侧水平部10b的前端部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水平地突出的水平部23a。水平部23a伸出到支承第2地板面5的梁那样的支承件24上。在支承件24的端面与桁架3的下层侧水平部10b的前端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吸收层间位移的第2间隙L2。

如图1所示,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由固定在支承件22上的第1角材支承台25支承。第2桁架支承角材23由固定在支承件24上的第2角材支承台26支承。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桁架支承角材21与第1角材支承台25协作而构成所谓的半固定部A。半固定部A具有的构造为,在小规模地震或者中规模地震中,将第1桁架支承角材21固定为相对于第1角材支承台25不能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极其罕见地发生的大规模地震中,将第1 桁架支承角材21保持为相对于第1角材支承台25能够自由移动的状态。

第2桁架支承角材23与第2角材支承台26协作而构成所谓的非固定部B。非固定部B具有的构造为,与地震的规模无关,将第2桁架支承角材23保持为相对于第2角材支承台26能够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自由移动的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的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的长度S1,与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的第2桁架支承角材23的水平部23a的长度S2相比为非常短。

进而,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具有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的充分的重叠量M1地载放在第1角材支承台25上。同样,第2桁架支承角材23的水平部23a具有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的充分的重叠量M2地载放在第2角材支承台26上。

重叠量M2优选比上述第1间隙L1与上述第2间隙L2相加而得到的值更长。因此,第2桁架支承角材23的水平部23a的长度S2大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的长度S1。换言之,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的长度S1比第2桁架支承角材23的水平部23a的长度S2短。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构成半固定部A的第1角材支承台25具有基座 27以及一对引导板28a、28b。基座27是沿着桁架3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细长的板状要素,通过焊接等方法固定在支承件22上。

一对引导板28a、28b分别具有沿着桁架3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细长的方形形状。引导板28a、28b在桁架3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基座27上。

具体而言,从第1地板面4侧观察,一方的引导板28a夹设于基座27 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的右端部之间。一方的引导板28a具有从第1地板面4侧观察朝向水平部21a的右侧方以及第1地板面4伸出的外周部,该外周部的边缘连续地焊接于基座27的上表面。

图2中的符号W1表示沿着一方的引导板28a的外周部的边缘形成的焊道。焊道W1以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方式连续地延伸。由此,一方的引导板28a以在桁架3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任意方向上都不活动的方式牢固地固定在基座27上。

同样,从第1地板面4侧观察,另一方的引导板28b夹设于基座27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的左端部之间。另一方的引导板28b具有从第1地板面4侧观察朝向水平部21a的左侧方以及第1地板面4伸出的外周部,该外周部的边缘连续地焊接于基座27上表面。

图2中的符号W2表示沿着另一方的引导板28b的外周部的边缘形成的焊道。由此,另一方的引导板28b以在桁架3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任意方向上都不活动的方式牢固地固定在基座27上。

各引导板28a、28b分别具有止挡件30a、30b。止挡件30a为,从第1 地板面4侧观察,位于一方的引导板28a的右端部,并且在基座27上垂直地立起。止挡件30a为,在从第1地板面4侧观察时,沿着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的右侧缘延伸。

止挡件30b为,从第1地板面4侧观察,位于另一方的引导板28b的左端部,并且在基座27上垂直地立起。止挡件30b为,在从第1地板面4 侧观察时,沿着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的左侧缘延伸。

在从第1地板面4侧观察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状态下,在止挡件30a 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的右侧缘之间、以及止挡件30b与第 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的左侧缘之间,分别形成有允许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移动的间隙V1、V2。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与引导板 28a、28b之间分别夹设有高度调整用的衬垫32。衬垫32具有滑动板33以及多个垫板34。

滑动板33以能够滑动的方式重叠在引导板28a、28b上。垫板34夹设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与滑动板33之间。并且,多个调整螺栓35贯通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以及垫板34而螺入滑动板 33。在水平部21a上突出的调整螺栓35的中间部,螺入有抵靠于水平部21a 上表面的螺母36。

通过该螺入,滑动板33以及垫板34被夹持在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与引导板28a、28b之间,并且进行调整螺栓35的防松。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增减垫板34的个数或者选择厚度不同的垫板 34,能够对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相对于基座27的高度方向的位置进行微调整。

如图2至图7所示,连结机构40夹设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与第1角材支承台25的基座27之间。连结机构40以位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沿着宽度方向的中央的方式配置于一对引导板28a、28b之间。

连结机构40作为主要要素而具备支承座41、枢轴42、轴环43以及盖 44。如图4至图9所示,支承座41由具有平坦的上表面41a的方形板构成,位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与基座27之间。

支承座41具有第1部分45a以及第2部分45b。第1部分45a夹设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与第1角材支承台25的基座27之间。在第1部分45a中,支承座41上表面41a以能够滑动的方式重叠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

第2部分45b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的前端朝与桁架3 相反的一侧伸出。第2部分45b具有在基座27上立起的前端面45c。

根据本实施方式,支承座41的外周缘连续地焊接于基座27的上表面。图2中的符号W3表示沿着支承座41的外周缘形成的焊道。焊道W3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延伸。由此,支承座41以在桁架3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任意方向上都不活动的方式固定在基座27上。

如图4至图9所示,支承座41具有狭缝状的避让槽46。避让槽46从支承座41的第1部分45a朝向第2部分45b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笔直地延伸。进而,避让槽46在支承座41的上表面41a以及第2部分45b的前端面45c的中央部连续地开口。避让槽46的槽深度d被设定为支承座41 的板厚的一半程度。换言之,避让槽46在厚度方向上不贯通支承座41。

避让槽46由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从上方覆盖。避让槽 46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协作来规定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细长的空间47。

避让槽46的桁架3侧的端部由支承座41所具有的阻挡壁部48堵塞。进而,在避让槽46的底部形成有圆形的嵌合孔49。嵌合孔49在与沿着避让槽46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相比朝阻挡壁部48侧大幅度偏靠了的位置开口,并且该开口下端由基座27封闭。嵌合孔49的直径D1小于避让槽46 的槽宽R。

枢轴42是轴部件的一例,例如由铁那样的金属材料构成。枢轴42以跨在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与支承座41之间的方式垂直地立起。枢轴42的上端部插入到在水平部21a的中央部开设的贯通孔50中。贯通孔50的直径D2小于枢轴42的上端部的外径D3。

另一方面,枢轴42的下端部以能够在围绕轴旋转的方向上转动的方式嵌合于支承座41的嵌合孔49。在枢轴42贯通避让槽46的部分,枢轴42 的外周面从避让槽46的侧面分离。

进而,枢轴42的下端面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抵靠于基座27的上表面。即,基座27从下方支承枢轴42,由此防止枢轴42从支承座41脱落。

如图4以及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枢轴42包括在轴向上分割的一对轴要素51a、51b、以及将轴要素51a、51b之间同轴状地连结的结合部52。轴要素51a、51b分别为圆柱状,并且具有从轴向对接的平坦的端面51c、 51d。一方的轴要素51a是形成枢轴42的上半部分的构造物,另一方的轴要素51b是形成枢轴42的下半部分的构造物。

结合部52例如由填充到一方的轴要素51a的端面51c与另一方的轴要素51b的端面51d之间的粘接剂层构成。粘接剂层具有在硬化了的状态下从端面51c、51d之间露出的外周部52a。外周部52a与轴要素51a、51b的外周面相比朝向沿着轴要素51a、51b的径向的外侧伸出。

因此,枢轴42的最大外径由结合部52的外周部52a的直径规定。枢轴42的最大外径小于贯通孔50的直径D2以及避让槽46的槽宽R。

其结果,即便结合部52的外周部52a从轴要素51a、51b的外周面朝外侧伸出,也能够将枢轴42通过贯通孔50而架设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 的水平部21a与支承座41之间。

并且,由粘接剂层构成的结合部52与金属制的轴要素51a、51b相比破坏强度那样的机械强度非常小。因此,结合部52在沿着枢轴42的轴向的中间部规定有折损预定部57。折损预定部57位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 与第1角材支承台25之间的边界附近。

如图4、图5以及图7所示,在将枢轴42架设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 的水平部21a与支承座41之间的状态下,结合部52进入避让槽46。枢轴 42的结合部52以位于沿着避让槽46的深度方向的中间的方式收纳于空间47。因此,一方的轴要素51a的下端部以及另一方的轴要素51b上端部分别在空间47中露出。

轴环43是筒体的一例。轴环43为,在将枢轴42架设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与支承座41之间的状态下,插入到贯通孔50的内侧。轴环43将贯通孔50的内周面与构成枢轴42的一方的轴要素51a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埋。因此,枢轴42经由轴环43被同轴状地保持于第1 桁架支承角材21的贯通孔50的内侧。

盖44是直径大于贯通孔50的直径的圆盘状的要素。盖44以堵塞贯通孔50的方式重叠在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的上表面,并且盖 44的外周部通过多个螺栓56固定于水平部21a的上表面。

其结果,架设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与支承座41之间的枢轴42,被夹持在盖44与基座27的上表面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当由于地震而在第1桁架支承角材21与第1 角材支承台25之间产生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的相对移动时,对枢轴42 作用剪切载荷。当剪切载荷超过枢轴42的结合部52的机械强度时,枢轴 42在结合部52的部位折断。

其结果,枢轴42的轴要素51a、51b相互分离,枢轴42对第1桁架支承角材21与第1角材支承台25的连结被解除。

在具有以上那样的构成的自动扶梯1中,例如,在由于地震而在建筑物2的第1地板面4与第2地板面5之间产生了沿着桁架3的宽度方向的层间位移的情况下,以立起的枢轴42为中心,固定于桁架3上层侧水平部 10a的第1桁架支承角材21与第1角材支承台25相对地转动。

通过该转动,能够吸收沿着桁架3的宽度方向的层间位移量,能够避免对桁架3作用过大的外力。

当与沿着桁架3的宽度方向的层间位移相伴随,第1桁架支承角材21 与第1角材支承台25之间的相对转动范围超过上限时,引导板28a、28b 的止挡件30a、30b中的任意一方抵靠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由此,第1桁架支承角材21与第1角材支承台25之间的相对转动被限制,能够避免第1桁架支承角材21与建筑物2碰撞。

另一方面,当在建筑物2的第1地板面4与第2地板面5之间产生了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的层间位移的情况下,在小规模地震或者中规模地震中,构成非固定部B的第2桁架支承角材23与第2角材支承台26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相对地移动。通过该移动,能够吸收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的层间位移量,能够避免对桁架3作用过大的压缩力。

与此相对,在极其罕见地发生的大规模地震时,层间位移量增大到与小规模地震或者中规模地震无法比较的程度。因此,无法避免半固定部A 与非固定部B之间的距离大幅度缩小,仅通过非固定部B难以吸收层间位移量。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由于半固定部A与非固定部B之间的距离大幅度缩小而桁架3的第1桁架支承角材21被朝接近第1地板面4的方向强力地按压的情况下,该按压力传递至枢轴42。

枢轴42以跨在第1桁架支承角材21与第1角材支承台25之间的方式立起,并且作为折损预定部57的结合部52位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与第 1角材支承台25的边界附近。

因此,当枢轴42被朝第1地板面4的方向强力地按压时,对轴要素51a、 51b以及与该轴要素51a、51b相比机械强度更小的结合部52作用剪切载荷。当剪切载荷超过结合部52的机械强度时,枢轴42在结合部52的部位折断。

由此,固定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一方的轴要素51a与嵌合于支承座41的另一方的轴要素51b相互分离,一方的轴要素51a以沿着避让槽46 的方式朝远离支承座41的阻挡壁部48的方向移动。

其结果,第1桁架支承角材21与一方的轴要素51a一起朝接近第1地板面4的方向移动与第1间隙L1相当的量,吸收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的层间位移量。

因而,即使在发生大规模地震时,也能够避免对桁架3作用过大的压缩力,能够防止桁架3的压曲或者第1桁架支承角材21以及第1角材支承台25的破损。

接着,参照图10至图13对发生了大规模地震时的桁架3、第1角材支承台25以及第2角材支承台26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在自动扶梯1的初始安装时,如图1所示,在支承第1地板面4的支承件22的端面与桁架3的上层侧水平部10a的前端部之间设置有第1间隙 L1。同样,在支承第2地板面5的支承件24的端面与桁架3的下层侧水平部10b的前端部之间设置有第2间隙L2。

进而,在由第1桁架支承角材21与第1角材支承台25构成的半固定部A中,枢轴42架设在第1桁架支承角材21与第1角材支承台25上的支承座41之间。因而,处于如下状态:在桁架3的非固定部B中,沿着桁架 3的长度方向的第2桁架支承角材23的位移未被限制,与此相对,在半固定部A中,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的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位移被枢轴 42限制。

图10表示例如由于大规模地震而第2地板面5朝接近第1地板面4的 X方向相对地位移了第1间隙L1以及第2间隙L2的量的状态。即,第2 地板面5朝X方向的位移量为L1+L2。

当发生大规模地震时,在桁架3的非固定部B中,第2桁架支承角材 23与第2角材支承台26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相对地移动,由此吸收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的层间位移量。

另一方面,在桁架3的半固定部A中,如已经叙述的那样,第1桁架支承角材21与枢轴42一起被朝接近第1地板面4的方向按压。由此,对枢轴42施加剪切载荷,枢轴42在作为折损预定部57的结合部52折断。

其结果,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相对于第1角材支承台25的固定被解除,第1桁架支承角材21以吸收第1间隙L1的方式移动。因此,能够避免对桁架3作用压缩力。

图11表示从图10的状态起第2地板面5朝远离第1地板面4的-X方向位移,桁架3在第1地板面4与第2地板面5之间朝第1地板面4侧大幅度偏靠了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第2桁架支承角材23与第2角材支承台26沿着桁架3 的长度方向相对地移动,由此吸收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的层间位移量。进而,即便桁架3朝第1地板面4侧大幅度偏靠,第2桁架支承角材23也维持钩挂在第2角材支承台26上的状态。

图12表示桁架3从图11的状态起朝第2地板面5的方向位移了的状态。如图12所示,第1桁架支承角材21追随桁架3的活动而朝远离第1 地板面4的方向移动。因此,即使是固定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 21a的一方的轴要素51a,也追随桁架3的活动而在避让槽46内朝远离第1 地板面4的方向移动。

一方的轴要素51a的下端部进入到避让槽46内,因此,当该轴要素51a 朝远离第1地板面4的方向移动时,一方的轴要素51a的下端部抵靠于支承座41的阻挡壁部48。即,支承座41的阻挡壁部48对一方的轴要素51 的活动进行限制。

另一方面,图13表示第1桁架支承角材21能够追随桁架3的活动而朝远离第1地板面4的方向自由地移动的比较例。根据比较例,当自动扶梯1的桁架3从图12的状态起朝第2地板面5侧位移时,第1桁架支承角材21追随桁架3的活动而朝远离第1地板面4的方向移动。

但是,在比较例中,无法限制第1桁架支承角材21朝远离第1地板面 4的方向的活动。因此,当第1地板面4与第2地板面5之间的层间位移量增大时,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从第1角材支承台25脱离。其结果,如图13的箭头所示,自动扶梯1落下。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结机构40,其构成为,在枢轴42折断的状态下,允许轴要素51a朝桁架3接近第1地板面4的方向的移动,限制轴要素51a朝桁架3超过初始的安装位置而接近第2地板面5的方向的移动。

具体而言,在自动扶梯1的初始安装时,焊接于第1角材支承台25的支承座41的阻挡壁部48从桁架3侧与枢轴42的外周面相面对。

因此,如图12所示,在第2地板面5朝远离第1地板面4的-X方向进行了层间位移的状态下,即便桁架3要从第1地板面4侧朝向第2地板面5进行位移,支承座41的阻挡壁部48也对追随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轴要素51a的活动进行限制。

其结果,自动扶梯1的抗震化得以强化,能够将自动扶梯1的落下防患于未然。

进而,支承座41的阻挡壁部48对轴要素51a的活动进行限制,因此能够缩短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相对于第1角材支承台25的重叠量。因而,能够缩短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的长度S1,能够实现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小型化以及轻量化。

枢轴42的结合部52并不特定为粘接剂层,例如也可以通过钎焊、扩散接合、固相扩散接合、液相扩散接合、或者电阻焊、压接接合、锻接以及摩擦压接那样的压接接合来形成。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图14公开了枢轴42的变形例1。根据变形例1,一方的轴要素51a的端面51c与另一方的轴要素51b的端面51d以相互密接的方式同轴状地对接。

轴要素51a、51b通过对端面51c、51d的外周缘进行焊接而一体地结合。在变形例1中,在轴要素51a、51b的对接部分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跨在轴要素51a、51b之间的多个焊道61。焊道61具有点那样的形状,并且在枢轴42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因此,在变形例1中,多个焊道61 规定将轴要素51a、51b之间进行结合的结合部62。

由点那样的焊道61规定的结合部62与轴要素51a、51b相比机械强度更小。因此,结合部62在轴要素51a、51b的对接部分规定有折损预定部 63。折损预定部63位于沿着枢轴42的轴向的中间部。

进而,焊道61从轴要素51a、51b的外周面伸出。因此,在将枢轴42 架设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与支承座41之间的状态下,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焊道61进入到支承座41的避让槽46内。

根据变形例1,在作用于枢轴42的剪切载荷超过焊道61的机械强度时,焊道61破损,枢轴42在折损预定部63的部位折断。由此,轴要素51a、 51b相互分离。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图15公开了枢轴42的变形例2。根据变形例2,一方的轴要素51a的端面51c与另一方的轴要素51b的端面51d以相互密接的方式同轴状地对接。

枢轴42除了一对轴要素51a、51b以外还具备金属制的止动工具71。止动工具71是沿着枢轴42的轴向延伸的圆环状的要素,以同轴状地包围轴要素51a、51b的对接部分的方式嵌合于轴要素51a、51b的外周面。止动工具71例如通过粘接、焊接或者钎焊等方法固定于轴要素51a、51b。因此,在变形例2中,止动工具71规定有将轴要素51a、51b之间进行结合的结合部72。

圆环状的止动工具71与轴要素51a、51b相比机械强度更小。因此,结合部72在轴要素51a、51b的对接部分规定有折损预定部73。折损预定部73位于沿着枢轴42的轴向的中间部。

进而,止动工具71从轴要素51a、51b的外周面伸出。因此,在将枢轴42架设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与支承座41之间的状态下,与上述第1 实施方式同样,止动工具71进入到支承座41的避让槽46内。

根据变形例2,在作用于枢轴42的剪切载荷超过止动工具71的机械强度时,止动工具71以歪扭的方式变形。变形了的止动工具71最终断裂,枢轴42在折损预定部73的部位折断。由此,轴要素51a、51b相互分离。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

图16公开了圆环状的止动工具71的其他方式。止动工具71具有一对截断预定部81a、81b。截断预定部81a、81b例如具有将止动工具71的外周面锐角地切口而成的形状。截断预定部81a、81b在止动工具71的径向上相互面对,并且遍及止动工具71的全长延伸。

根据变形例3,在止动工具71的截断预定部81a、81b,与其他部位相比壁厚减少,因此,与止动工具71的其他部位相比机械强度进一步降低。因此,当作用于枢轴42的剪切载荷超过止动工具71的机械强度时,止动工具71在截断预定部81a、81b的部位断开,止动工具71本身变得容易断裂。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

图17公开了枢轴42的变形例4。在变形例4中,在一方的轴要素51a 的端面51c侧的端部,形成有遍及半周切口而成的第1卡合部91。第1卡合部91具有沿着轴要素51a的轴向延伸的第1平面91a、以及沿着与第1 平面91a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第2平面91b。第2平面91b位于沿着一方的轴要素51a的轴向的中间部。

进而,在另一方的轴要素51b的端面51d侧的端部,形成有遍及半周切口而成的第2卡合部92。第2卡合部92具有沿着轴要素51b的轴向延伸的第3平面92a、以及沿着与第3平面92a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第4平面92b。第4平面92b位于沿着另一方的轴要素51b的轴向的中间部。

因此,一方的轴要素51a的第1卡合部91与另一方的轴要素51b的第 2卡合部92具有成为线对称的形状,并从枢轴42的径向相互啮合。

在使第1卡合部91与第2卡合部92啮合的状态下,第1平面91a与第3平面92a密接。进而,一方的轴要素51a的端面51c与第2卡合部92 的第4平面92b密接,另一方的轴要素51b的端面51d与第1卡合部91的第2平面91b密接。由此,一对轴要素51a、51b同轴状地对位。

如图17所示,圆环状的止动工具71在包围相互啮合的第1卡合部91 以及第2卡合部92的状态下嵌合于轴要素51a、51b的外周面。止动工具 71例如通过粘接、焊接或者钎焊等方法固定于轴要素51a、51b。

因此,在变形例4中,也与上述变形例2同样,止动工具71构成将轴要素51a、51b之间进行结合的结合部72。结合部72在第1卡合部91与第 2卡合部92的啮合部分规定有折损预定部93。折损预定部93位于沿着枢轴42的轴向的中间部。

根据变形例4,止动工具71包围相互啮合的第1卡合部91以及第2 卡合部92,因此,止动工具71的半周部分与一方的轴要素51a的外周面接触,剩余的半周部分与另一方的轴要素51b的外周面相接。

因此,在从轴要素51a、51b对止动工具71作用了剪切载荷的状态下,遍及止动工具71的整体作用均匀的拉伸应力。因此,当施加于止动工具71 的剪切载荷超过止动工具71的机械强度时,止动工具71断裂,枢轴42在折损预定部93的部位折断。由此,轴要素51a、51b相互分离。

[第2实施方式]

图18以及图19公开了第2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与连结机构40相关的事项。除此以外的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赋予相同的参照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8所示,连结机构40的支承座41不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避让槽46相当的要素,在该支承座41的上表面41a上开口有嵌合孔49。进而,构成枢轴42的一方的轴要素51a的全长比另一方的轴要素51b的全长短。具体而言,一方的轴要素51a具有收纳在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贯通孔50的内侧那样的全长。

与此相伴,即使是将贯通孔50与一方的轴要素51a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埋的轴环43,其全长也被设定为比贯通孔50的长度短。因此,如图19所示,轴环43的下端面从支承座41上表面41a分离,在该轴环43的下端面与支承座41上表面41a之间确保避让空间100。

枢轴42的结合部52收纳于上述避让空间100。因而,与轴要素51a、 51b相比机械强度更小的结合部52,恰好位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与支承座41的边界。

在第2实施方式中,例如当由于地震而在第1桁架支承角材21与固定于第1角材支承台25的支承座41之间产生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的相对移动时,对枢轴42作用剪切载荷。当剪切载荷超过结合部52的机械强度时,枢轴42在结合部52的部位折断。

由此,固定于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一方的轴要素51a与嵌合于支承座41的另一方的轴要素51b相互分离,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在第2实施方式中,枢轴42在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与支承座41之间的边界折断。因此,在枢轴42折断的状态下,无法限制第1 桁架支承角材21朝远离第1地板面4的方向的自由活动。

因此,例如在发生大规模地震时,为了防止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a从第1角材支承台25脱离,优选将第1桁架支承角材21的水平部21的长度S1以及重叠量M1设定为与第2桁架支承角材23的水平部23a 的长度S2以及重叠量M2相同。

对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不意图对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加以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包含于专利请求范围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和与其等同的范围中。

根据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2桁架支承角材与第2角材支承台协作而构成非固定部,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第2桁架支承角材与第2 角材支承台之间夹设连结机构,构成在发生大规模地震时将第2桁架支承角材保持为能够相对于第2角材支承台移动的状态的半固定部。

即,半固定部只要设置于沿着桁架的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以及另一方的端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即可,对半固定部相对于桁架的位置无特别限制。

并且,作为轴部件的枢轴并不限定于在轴向上分割为两部分,例如也可以在轴向上分割为三部分。

并且,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并不特定于自动扶梯,即便是水平或者倾斜地配置的自动人行道,也能够同样地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