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电梯轿厢导轨制动系统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26694发布日期:2019-11-13 02:11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曳引电梯轿厢导轨制动系统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曳引电梯的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曳引电梯轿厢导轨制动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曳引电梯中,安全制动系统是一个强制安装的安全装置,现有的安全制动系统包括用于感测轿厢的运行速度的限速器、用于在轿厢出现超速移动时对电梯实现强制性制动的制动装置,限速器通常包括一个主动轴,主动轴上设置滑轮,用于牵引轿厢的钢丝绳绕设在滑轮上。当轿厢升降时,钢丝绳通过滑轮带动主动轴转动;当轿厢超速升降时,限速器感测到主动轴的转速而动作,从而带动制动装置动作以制动轿厢,进而确保电梯的安全。在电梯的国家安全标准中规定,当轿厢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115%时,限速器应当起动,从而带动制动装置制动轿厢或者对重。制动装置分为轿厢制动和对重制动两种,根据不同的安全要求可单独采用也可同时采用,当轿厢在导轨上超速移动时,制动轿厢的制动装置通过对导轨的钳制产生的摩擦力来制动轿厢。而制动对重的制动装置通过对连接对重的钢丝绳的钳制产生的摩擦力来制动对重,进而实现轿厢的制动。

由于在紧急制动时会使轿厢产生极大的冲击,严重的可能使轿厢中的乘客受到伤害,为此,人们发明了一些具有缓冲效果的安全制动系统。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渐进式离心制动器”,其公布号为cn107089610a,具体包括回转轴和套装在回转轴上的制动机构,制动机构包括甩块、制动盘和导向管,导向管套接在回转轴外壁,回转轴前端伸出导向管对应装配有甩块:制动盘为筒状体,其后端通过螺纹装配在导向管外壁,前端延伸至回转轴前方,甩块通过离心作用向制动盘内壁位移,制动盘内壁设有对应甩块的棘齿,导向管外壁设有抵触制动盘的弹性缓冲件。通过离心力甩出甩块,甩出后的甩块和制动盘咬合,通过回转轴驱动制动盘沿导向管位移并挤压缓冲弹簧,从而形成渐进式刹车,减小瞬间刹车对轿厢和传动部分的影响和损坏,避免电梯内乘客的不适感。

上述制动器将限速器与制动装置设置在一起,并且在制动时具有一个缓冲效果,然而该制动器存在如下缺陷:首先,该制动器只能对一个方向的超速转动启动安全制动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至少需要设置两套制动器,以便对轿厢的超速上升(冲顶)和超速下降(蹲底)分别起到安全制动的作用。其次,该制动器并非是直接对支撑轿厢的导轨或者牵引轿厢的钢丝绳进行钳制制动,而是对主动轴进行制动。因此,最终制动轿厢的是钢丝绳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力。该制动方式与电梯固有的通过制动曳引机、进而依靠钢丝绳和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实现轿厢的制动在原理上是一样的,此类制动方式存在着制动力小,在紧急制动后会使钢丝绳和滑轮产生严重的损伤等问题。

特别是,由于现有的电梯轿厢制动系统直接以最大的制动摩擦力进行紧急制动的,从而形成一个急刹车的效果,因此,在制动时轿厢导轨和制动装置会因为过大的制动摩擦力而形成极大的破坏,也就是说,现有的电梯制动系统难以对其实际性能、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人们通常都是通过简单地测试限速器在电梯超速时是否会动作、安全钳中的制动块是否能够被提拉作为评判制动系统是否正常的手段和依据,并不能通过真实的制动数据去评判制动系统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梯安全制动系统所存在的无法对偏离正常升降速度移动的轿厢实现双向减速制动的问题,提供一种曳引电梯轿厢导轨制动系统,可对偏离正常移动速度的轿厢实现有效的双向刹车制动,从而确保轿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可简化制动系统的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梯安全制动系统所存在的无法进行真实场景下的制动过程测试、以评判系统的可靠性的问题,提供一种曳引电梯轿厢导轨制动系统,可模拟真实的制动场景对制动系统进行模拟检测,从而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通过对检测数据的记录、对比和分析对制动系统的状态和使用寿命等做出评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曳引电梯轿厢导轨制动系统,反馈当前状态信息至曳引电梯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检测轿厢状态的轿厢状态传感器组、接收曳引电梯控制系统指令的检测装置、相互关联的限速器和安全钳,轿厢状态传感器组中至少包括有轿厢位置传感器,轿厢状态传感器组与曳引电梯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限速器包括机架、同轴地设置在机架上的主动轴、从动轴、用于限制从动轴转动的阻尼弹簧,曳引轿厢的钢丝绳绕过设置在主动轴上的滑轮,在从动轴和主动轴之间设有离心式离合结构;所述安全钳包括基座、可移动地设置在基座上的钳体、以及弹性定位装置,所述钳体上设有至少上、下两个挡块,在钳体内可移动地设有左右两个内楔块,所述内楔块相对的平面为用于制动的制动面,内楔块相互远离的外侧面为向外倾斜的内驱动斜面,两个内楔块的内驱动斜面呈八字形布置,在内楔块的外侧设有可移动的外楔块,外楔块的内侧面为与内驱动斜面配合的外驱动斜面,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限定内楔块、外楔块位置的限位机构,所述弹性定位装置使内楔块的内驱动斜面和外楔块的外驱动斜面相互靠近,并且内楔块的大端与外楔块的大端在上下方向上相互远离,限位机构使内、外楔块在上下方向上限位在初始位置,此时两个内楔块的制动面之间的距离最大;当主动轴的转速达到额定转速时,离心式离合结构使主动轴与从动轴接合,限速器通过关联机构带动钳体在上下方向上移动,钳体上的挡块使内、外楔块的大端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靠近,从而使两个内楔块相互靠近而进入制动状态,所述检测装置配置在主动轴上远离从动轴的一端处。

本发明的安全制动系统设置在轿厢的导轨处,具体包括用于检测轿厢移动速度的限速器、用于使轿厢减速制动的安全钳,其中的安全钳包括左右两个内楔块以及两个外楔块,在两个内楔块相对的一侧设置用于夹持轿厢导轨的制动面。当轿厢升降时,钢丝绳即可带动滑轮正反向转动。当左右两个内楔块的制动面夹持轿厢导轨时,即可实现轿厢的制动。由于本发明的内、外楔块的大端分别位于上下两侧,而弹性定位装置使内楔块的内驱动斜面和外楔块的外驱动斜面相互靠近,因此,在内、外驱动斜面的作用下,内、外楔块向着各自的大端一侧移动而在上下方向上相互远离,此时的限位机构则使内、外楔块在上下方向上限位在一个相互远离的初始位置。我们知道,由于内、外驱动斜面相互贴合,因此,当内楔块沿着外楔块的外驱动斜面移动时,一方面会有一个上下方向的纵向移动,另一方面会有一个左右方向的横向移动。当轿厢以正常速度升降时,限速器中的主动轴和从动轴相分离,因此安全钳不动作。当电梯出现故障、轿厢快速升降时,主动轴随之快速转动,此时离心式离合结构即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从动轴和主动轴相连接,从而带动从动轴转动,限速器通过关联机构使钳体向上或向下移动。这样,钳体上的挡块即可驱动内楔块移动而靠近外楔块,或者驱动外楔块移动而靠近内楔块,在相互贴合的内、外驱动斜面的作用下,两个内楔块横向地向内移动而相互靠近而夹持轿厢的导轨,从而实现对轿厢的双向制动,也就是说,本发明一套机构即可同时实现对轿厢的双向制动,可避免轿厢出现冲顶和蹲底的安全故障,有利于简化制动系统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楔块式制动装置中,由于驱动制动楔块的作用力不是持续的,也就是说,当制动楔块受到提拉作用而开始制动后,制动楔块是依靠其较小的倾斜角度所形成的自锁作用而保持在制动位置的,因此,当轿厢导轨的尺寸有变化或者误差时,制动摩擦力会相应地改变,从而影响制动性能和效果,并且造成后续维修时处于自锁状态的制动楔块复位的困难。而本发明在整个制动过程中,钢丝绳始终会通过关联机构带动钳体保持在制动位置,也就是说,在整个制动过程中,内楔块或者外楔块始终会受到一个提拉力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使内、外楔块具有较大的倾斜角度,从而可避免内、外楔块在制动时出现自锁现象,后续维修时,我们只需反向移动轿厢,即可方便地实现制动装置的解锁复位。特别是,制动时阻尼弹簧使输出到安全钳的驱动力逐渐增加,安全钳所形成的摩擦制动力逐渐增大,从而可有效地避免出现急刹车现象以及制动时轿厢导轨和制动装置的损坏,因而可实现模拟真实制动场景下对制动系统进行模拟检测,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般情况下,安全钳动作之后是需要整体更换的,即使是检测合格的安全钳也必须要更换,因此安全钳检测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本发明由于相互关联的限速器和安全钳采用的减速方式合理,可以对安全钳实行相应的安全检测,对安全钳进行检测,其中检测的数值包括了缓冲减速度值、制动距离值和下电磁铁吸合指令后缓冲减速度值首次出现的延迟时间值。这些检测数值分别由传感器组对轿厢进行相应的检测后得出,或者将检测数据上传至曳引电梯控制系统,由曳引电梯控制系统计算得出,这些数据的得出,可以使得本发明准确检测安全钳,对电梯系统的整体也能够做一个检测,特别是每天第一趟的电梯空跑试验中,即可在对电梯全面检测的过程中实现上述检测,不会增加电梯检测次数的要求,能较好的提高电梯的安全性,本申请中,当前轿厢位置由配置在井道壁上的位置传感器进行检测,所述轿厢移动速度由曳引电梯控制系统根据位置传感器的反馈和时间信号进行计算获得,所述轿厢的负载有轿厢自带的重量传感器进行检测;所以传感器组中至少需要有电梯位置传感器,其次,可以引入其他任何必要的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离心式离合结构包括调速弹簧、可径向滑动地设置在滑轮端面的甩锤和弹簧座、与从动轴相连接的限位块,在甩锤和弹簧座之间设有铰接连杆,所述调速弹簧使弹簧座位于远离主动轴的初始位置,弹簧座通过铰接连杆使甩锤处于靠近主动轴的初始位置,此时的主动轴和从动轴处于分离状态;当主动轴的转速达到额定转速时,离心力使甩锤径向外移至远离主动轴的终止位置,甩锤通过铰接连杆使弹簧座径向内移至靠近主动轴的终止位置,甩锤的外端抵靠限位块,从动轴与主动轴处于接合状态。

通过滑轮以及绕设在滑轮上的钢丝绳可使主动轴与轿厢方便地形成关联,从而使主动轴可与轿厢的升降速度形成简单的线性关系。可以理解的是,我们可以在滑轮的端面上设置径向的t形槽或燕尾槽,从而使甩锤和弹簧座可沿着t形槽或燕尾槽径向地移动。由于在甩锤和弹簧座之间设有铰接连杆,因此,甩锤和弹簧座可形成联动。当甩锤向外移动时,弹簧座向内移动,反之,当弹簧座向外移动时,甩锤向内移动。其中的调速弹簧驱动弹簧座向外移动,从而使弹簧座定位在外侧的初始位置,相应地,此时的弹簧座通过铰接连杆使甩锤定位在内侧的初始位置,此时的从动轴与主动轴处于分离状态。当滑轮转动时,滑轮端面的甩锤后受到一个离心力的作用而向外移动,此时的甩锤通过铰接连杆带动弹簧座克服调速弹簧的弹力而向内移动;当滑轮以及主动轴的转速达到额定转速时,离心力使甩锤径向外移至远离主动轴的终止位置,此时的甩锤通过铰接连杆使弹簧座径向内移至靠近主动轴的终止位置,转动的甩锤的外端即可抵靠设置在从动轴上限位块,此时的从动轴与主动轴处于接合状态,从动轴跟随主动轴一起转动,从动轴使钢丝绳的阻力增大,相应地,钢丝绳通过关联机构驱动安全钳的拉力增大,以实现轿厢的减速制动。可以理解的是,我们可通过合理的设置调速弹簧的弹性系数以及预紧弹力等参数,方便地调节主动轴的额定转速、以及甩锤的移动速度,进而调节轿厢的减速制动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甩锤远离主动轴的外端的两侧为第一斜面,从而使甩锤的外端形成外大里小的燕尾状的搭接端,所述从动轴靠近主动轴一端设有搭接套筒,在所述搭接套筒的内侧壁上设有所述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两侧为与所述第一斜面适配的第二斜面,从而使限位块呈燕尾状。

本发明的甩锤的外端设置燕尾状的搭接段,相对应地,限位块同样呈燕尾状。这样,当甩锤向外伸出时,燕尾状的搭接段的第一斜面即可抵靠限位块的第二斜面,使从动轴与主动轴相接合。此时的搭接段与限位块形成一个倒勾结构,从而可避免因转速的下降导致甩锤的回缩,进而可实现轿厢的彻底制动。

作为优选,在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所述从动轴伸入所述限位套内,所述阻尼弹簧为套设在从动轴上伸入限位套部分的制动卷簧,所述制动卷簧的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制动卷簧的另一端与从动轴固定连接。

当主动轴带动从动轴正向转动时,制动卷簧逐渐收紧,直至制动卷簧紧绕在从动轴上,此时的从动轴停止转动,相应地,主动轴以及滑轮停止转动,从而使绕设在主动轴的滑轮上的钢丝绳的拉力逐渐增大,直至滑轮停止转动,此时钢丝绳与滑轮形成动摩擦而产生最大的拉力。当主动轴带动从动轴反向转动时,制动卷簧逐渐放松,直至制动卷簧紧贴在限位套的内侧壁上,此时的从动轴停止转动,相应地,主动轴以及滑轮停止转动,从而使绕设在主动轴的滑轮上的钢丝绳的拉力逐渐增大,直至滑轮停止转动,此时钢丝绳与滑轮形成动摩擦而产生最大的拉力。也就是说,由钢丝绳的拉力所产生的内楔块的制动摩擦力是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的。可以理解的是,和其它形式的弹簧相比较,制动卷簧具有较大的转动缩放量,一方面可显著地缩小减速器的外形尺寸,同时可有效地提高制动时的缓冲效果,避免对轿厢导轨形成破坏,进而可实现制动系统的模拟真实场景的检测,确保制动系统的安全、有效、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关联机构包括驱动摆臂、设置在所述钳体上的驱动滑块,所述驱动摆臂的一端与驱动滑块相铰接,驱动摆臂的另一端设有与机座转动连接的驱动轴,钢丝绳的拉力通过驱动轴带动驱动摆臂摆动,进而通过驱动滑块带动钳体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驱动摆臂可方便地带动驱动滑块移动,进而可带动钳体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在基座上同轴地设有上下两个竖直的矩形插接孔,在矩形插接孔内适配有导向条,上下两个导向条相互靠近的一端设有横向的滑动条,上下两个滑动条分别抵靠驱动摆臂与驱动滑块的铰接轴上下两侧,所述导向条上套设有钳体复位弹簧。

滑动条与导向条相交成t字形,并且导向条适配在矩形插接孔内,因此可避免滑动条和导向条的转动,上下两个钳体复位弹簧可通过滑动条使驱动摆臂与驱动滑块的铰接轴定位在中间位置,进而通过驱动滑块使钳体弹性地处于中间的初始位置。当从动轴通过驱动摆臂的摆动带动驱动滑块移动、进而带动钳体上下移动时,驱动摆臂与驱动滑块的铰接轴可在上下两个滑动条之间横向移动,避免出现卡死现象。

作为优选,在基座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方形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内设置具有所述矩形插接孔的卡接套,所述导向条适配在对应一侧卡接套的矩形插接孔内,卡接套外侧面的中部设有外凸的轴肩,卡接套位于轴肩外侧部分的外侧壁为适配在对应的卡接孔内的正四棱柱面,卡接套位于轴肩内侧部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两个调节螺母,所述钳体复位弹簧一端抵压对应一侧的滑动条,另一端套接在对应一侧的卡接套上并抵压调节螺母,在正四棱柱面的四个边角处设有过渡圆柱面,在过渡圆柱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卡接套伸出所述卡接孔的外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由于卡接套位于轴肩外侧部分的外侧壁为适配在对应的卡接孔内的正四棱柱面,因此可有效地避免卡接套产生转动。特别是,本发明在正四棱柱面的四个边角处设有过渡圆柱面,相应地,我们可以在基座的方形卡接孔的边角处设置对应的圆角,从而便于卡接孔的加工,同时方便锁紧螺母讲卡接套固定在基座上。通过改变调节螺母在卡接套上的位置,我们可方便地调整钳体复位弹簧的预紧弹力,从而可确保钳体准确地定位于中间的初始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座正面左侧的上下两个定位卡板、设置在基座正面右侧的上下两个定位卡板,上下两个定位卡板之间即形成可容置内、外楔块的滑动空间,当内、外楔块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初始位置时,上部的定位卡板抵靠对应一侧的外楔块大端的端面,下部的定位卡板抵靠对应一侧的内楔块大端的端面。

上下两个定位卡板可方便地限定内、外楔块在上下方向上的初始位置,并且下部的定位卡板抵靠对应一侧的内楔块大端的端面,因此,当钳体向下推挤外楔块从而使内楔块向内侧移动时,可避免内楔块与定位卡板相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钳体的上部设有左右两个所述的挡块,所述钳体的下部设有左右两个所述的挡块,在挡块的中间设有滑动槽,所述定位卡板滑动地位于对应的滑动槽内,当钳体上移时,钳体下部的挡块向上驱动抵靠基座下部的定位卡板的内楔块,内、外楔块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靠近,两个内楔块相互靠近而进入制动状态;当钳体下移时,钳体上部的挡块向下驱动抵靠基座上部的定位卡板的外楔块,内、外楔块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靠近,两个内楔块相互靠近而进入制动状态。

由于基座上的定位卡板滑动地位于钳体上对应的滑动槽内,从而使钳体与基座构成可靠的滑动连接,使钳体可相对基座上下移动。与此同时,挡块被滑动槽以及适配在滑动槽内的定位卡板分隔成左右两部分,因此,当钳体上下移动时,可确保与内楔块或者外楔块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使内、外楔块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靠近而钳制轿厢导轨。可以理解的是,我们应使上部挡块的下侧边与上部定位卡板的下侧边齐平,相应地,部挡块的上侧边与下部定位卡板的上侧边齐平。这样,当开始移动钳体时,即可使内、外楔块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靠近,进而使内楔块向内移动而钳制轿厢导轨。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电磁铁和由所述电磁铁驱动的衔铁柱,所述电磁铁通过电磁铁控制开关与电源连接,所述电磁铁控制开关的控制端接收曳引电梯控制系统的控制指令,所述机架在靠近主动轴上远离从动轴的一端处设有电磁铁,主动轴内设有滑动插孔,所述滑动插孔内设有由所述电磁铁驱动并具有复位弹簧的衔铁柱,所述衔铁柱伸入滑动插孔内的端部设有圆锥形的挤压头,所述主动轴上设有径向的挤压通孔,所述甩锤靠近主动轴的内端设有适配在挤压通孔内的挤压段,挤压段的端部设有挤压斜面,当电磁铁驱动衔铁柱移动至制动位置时,衔铁柱挤压头的圆锥面贴靠挤压斜面,从而使甩锤径向外移至终止位置。

本发明的电磁铁是断电工作,当电磁铁通电时,电磁吸力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而使钳体位于中间的初始位置。当电梯的控制系统检测到电梯出现故障从而快速升降时,或者检测到限速器出现机械故障而无法动作以制动轿厢时,控制系统使电磁铁断电,复位弹簧即驱动衔铁柱轴向移动,此时衔铁柱端部的挤压头即可挤开在径向上相对布置的甩锤,使甩锤外端的搭接端与从动轴上的限位块搭接,进而使从动轴与主动轴相接合,以实现对轿厢的缓冲减速和制动,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梯的安全性。也就是说,当电梯出现断电故障时,电磁铁的复位弹簧同样可驱动衔铁柱移动,进而实现轿厢的缓冲制动,避免轿厢出现自行升降。

一种曳引电梯轿厢导轨制动系统安全检测方法,适用于如上所述的曳引电梯轿厢导轨制动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初始步骤,曳引电梯控制系统保持检测当前轿厢状态,如果符合人工设定的检测要求则进入检测步骤,

检测步骤一,电磁铁通电而产生磁吸力,从而使衔铁柱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而位于滑动插孔外端的初始位置;

检测步骤二,电磁铁驱动衔铁柱在滑动插孔内向内移动至制动位置,衔铁柱挤压头的圆锥面贴靠甩锤的挤压斜面,从而推挤甩锤径向外移至终止位置,甩锤外端的搭接端与从动轴上的限位块搭接,从动轴与主动轴相接合,实现对轿厢的缓冲减速和制动;

检测步骤三,由轿厢状态传感器组检测轿厢的缓冲减速状态和制动距离,上传至曳引电梯控制系统,由曳引电梯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检测状态阈值对比,若所有参数均在预设的检测状态阈值内,则判断安全性达标,否则由曳引电梯控制系统发出安全性警报。

本发明的电磁铁是一种可以被主动控制的元件,与本发明中其他完全受制于下降速度的元件不同,主要在于离心力的大小与电梯失速相关,需要大幅度改变电梯运行状态,这个是不利的,而电磁铁可以直接根据控制命令改变安全钳的运行状态,由此,采用对电磁铁的控制,使得安全钳运行状态改变从而检测安全钳工作时,轿厢的缓冲减速度值、制动距离值和下电磁铁吸合指令后缓冲减速度值首次出现的延迟时间值。进而判断安全钳的可靠性是基于本发明结构特征而产生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

作为优选,在初始步骤中,检测当前轿厢状态至少包括当前轿厢位置、轿厢移动速度和轿厢的负载,

所述人工设定的检测要求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值、当前轿厢位置值、轿厢移动速度值和轿厢的负载值;

在检测步骤三,所述检测状态阈值包括缓冲减速度值、制动距离值和下电磁铁吸合指令后缓冲减速度值首次出现的延迟时间值。

本发明获取当前这些数值之后,基本可以明确本发明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本发明中的检测状态阈值由标定工程师预先标定获得,本发明中除了直接对比以外,还可以采用与上次检测后存储的缓冲减速度值、制动距离值和下电磁铁吸合指令后缓冲减速度值首次出现的延迟时间值进行对比,如果本次检测的缓冲减速度值、制动距离值和下电磁铁吸合指令后缓冲减速度值首次出现的延迟时间值与上次存储的缓冲减速度值、制动距离值和下电磁铁吸合指令后缓冲减速度值首次出现的延迟时间值差异度大于设定的阈值也可以判断当前结构存在安全隐患。本发明中这些检测结果,结合当前电梯运行状态的数据,可以对比和分析对制动系统的状态和使用寿命等做出评估,对所有已售出产品数据的采集也可以形成大数据,对本发明后续的改进提供帮助。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对偏离正常移动速度的轿厢实现有效的双向刹车制动,从而确保轿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可简化制动系统的结构,可模拟真实的制动场景对制动系统进行模拟检测,从而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通过对检测数据的记录、对比和分析对制动系统的状态和使用寿命等做出评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安全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安全钳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钳体复位弹簧分解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限速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限速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机架11、限位套2、主动轴21、滑轮211、滑移槽22、甩锤221、搭接端222、第一斜面223、挤压段23、弹簧座24、铰接连杆25、滑动插孔3、从动轴31、限位块311、第二斜面32、调速弹簧33、搭接套筒34、驱动摆臂4、机座41、卡接套411、轴肩42、锁紧螺母43、调节螺母44、定位卡板45、外楔块复位弹簧46、异形拉簧5、钳体51、挡块511、滑动槽52、限位挡块53、驱动滑块54、导向条541、滑动条55、钳体复位弹簧56、驱动轴6、内楔块61、制动面62、内驱动斜面7、外楔块71、外驱动斜面8、制动卷黄9、电磁铁、91、衔铁柱911、挤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曳引电梯轿厢导轨制动系统,其适用于在曳引式电梯的轿厢出现快速升降时的紧急制动,以确保电梯的安全使用。具体包括用于检测轿厢状态的轿厢状态传感器组、接收曳引电梯控制系统指令的检测装置、相互关联的限速器和安全钳,轿厢状态传感器组中至少包括有轿厢位置传感器,轿厢状态传感器组与曳引电梯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限速器和安全钳,限速器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上的主动轴2、与主动轴同轴布置的从动轴3,主动轴上键连接一个滑轮21,用于牵引轿厢的钢丝绳绕设在滑轮上。当轿厢正常升降时,钢丝绳使滑轮转动,进而带动主动轴转动,并且主动轴的转动与轿厢的升降速度成线性关系。

此外,我们可在从动轴和主动轴之间设置离心式离合结构,当主动轴以正常速度转动时,离心式离合结构不动作,主动轴和从动轴相分离,此时主动轴的阻力接近零,钢丝绳和滑轮之间为静摩擦,相应地,钢丝绳所形成的拉力极小。当轿厢快速升降、从而使主动轴的转速达到或超过一个额定值时,离心式离合结构即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主动轴和从动轴相接合,主动轴驱动从动轴同步转动。

另外,如图1、图2、图3所示,安全钳包括基座4、可移动地设置在基座正面的钳体5、以及弹性定位装置,限速器和安全钳之间通过由曳引轿厢的钢丝绳的拉力驱动的关联机构相关联。当轿厢快速升降时,钢丝绳的拉力可通过关联机构驱动钳体上下移动。此外,在钳体的正面至少设置上、下两个挡块51,在钳体上由上、下挡块构成的移动区域内可移动地并排设置左右两个内楔块6,内楔块相对的内侧平面为用于制动轿厢导轨的制动面61,内楔块相互远离的外侧面为从上至下向外倾斜的内驱动斜面62,从而使两个内楔块的内驱动斜面呈正的八字形布置。也就是说,内楔块为上端小、下端大的楔形件。此外,在内楔块的外侧设置可移动的外楔块7,外楔块上靠近内楔块的内侧面为与内驱动斜面配合的外驱动斜面71,从而使外楔块为上端大、下短小的楔形件。还有,我们需要在基座上设置用于限定内楔块、外楔块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的限位机构,而弹性定位装置一方面使内楔块的大端与外楔块的大端在上下方向上相互远离,另一方面使内楔块的内驱动斜面和外楔块的外驱动斜面相互靠近,此时的限位机构使内楔块的大端位于最下端的初始位置,外楔块的大端则位于最上端的初始位置,相应地,两个内楔块的制动面之间的距离最大,电梯的轿厢可自由升降。当主动轴的转速达到或超过额定转速时,离心式离合结构使主动轴与从动轴接合,此时限速器通过关联机构带动钳体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如果钳体向上移动,则钳体下部的挡块向上推动内楔块,从而使内、外楔块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靠近的同时,使内楔块向内侧横向移动,此时两个内楔块相互靠近而进入钳制轿厢导轨的制动状态。如果钳体向下移动,则钳体上部的挡块向下推动外楔块,从而使内、外楔块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靠近的同时,使内楔块向内侧横向移动,此时两个内楔块相互靠近而进入钳制轿厢导轨的制动状态。可以理解的是,我们可在钳体的左右两侧设置贴靠相应一侧的外楔块的限位挡块52,从而可限制外楔块向外侧移动。另外,我们可在外楔块与限位挡块之间以及内、外楔块的内、外驱动斜面之间设置滚针排,从而可减小相互之间的摩擦阻力,避免内、外楔块之间出现卡死的自锁现象,有利于在电梯故障解除后安全钳的复位。

为了实现安全钳制动时良好的缓冲效果,限速器可设置一个用于限制从动轴转动的阻尼弹簧。具体地,如图5、图6所示,我们可在机架上固定连接一个限位套11,从动轴远离主动轴的一端伸入限位套内,并在从动轴与限位套之间形成空隙,从动轴伸入限位套的部分套设一个制动卷簧8,制动卷簧的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制动卷簧的另一端与从动轴固定连接,该制动卷黄即构成限制从动轴转动的阻尼弹簧。当主动轴带动从动轴正向转动时,制动卷簧逐渐收紧,相应地,滑轮上钢丝绳的拉力逐渐增大,滑轮与钢丝绳之间形成静摩擦。当制动卷簧最终紧绕在从动轴上时,从动轴即停止转动,相应地,主动轴以及滑轮停止转动,钢丝绳与滑轮之间形成动摩擦,此时钢丝绳的拉力达到最大。我们可利用钢丝绳的拉力驱动安全钳的钳体动作,从而使安全钳形成由小至大的制动摩擦力。相类似地,当主动轴带动从动轴反向转动时,制动卷簧逐渐放松,相应地,滑轮上钢丝绳的拉力逐渐增大,滑轮与钢丝绳之间形成静摩擦。当制动卷簧最终紧贴在限位套的内侧壁上时,从动轴停止转动,相应地,主动轴以及滑轮停止转动,钢丝绳与滑轮之间形成动摩擦,此时钢丝绳的拉力达到最大,从而使安全钳形成逐渐增大的反向制动摩擦力。也就是说,在轿厢的制动过程中,制动卷簧使得钢丝绳所输出的拉力从零开始逐渐增加,从而使安全钳对轿厢导轨形成逐渐增大的摩擦制动力。和其它形式的弹簧相比较,制动卷簧具有较大的转动缩放量,一方面可显著地缩小减速器的外形尺寸,同时可有效地提高制动时的缓冲效果,避免对轿厢导轨形成破坏,进而可实现制动系统的模拟真实场景的检测,确保制动系统的安全、有效、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该方案中安全钳的动力来自于轿厢升降时钢丝绳的拉力,因此,在轿制动过程中,钢丝绳始终会安全钳提供动力,使钳体保持在制动位置,也就是说,在整个制动过程中,内楔块或者外楔块始终会受到一个提拉力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使内、外楔块具有较大的倾斜角度,从而可避免内、外楔块在制动时出现自锁现象。后续维修时,我们只需反向移动轿厢,即可方便地实现制动装置的解锁复位。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离心式离合结构包括调速弹簧32、径向地设置在滑轮端面的甩锤22和弹簧座23、与从动轴相连接的限位块31,其中的甩锤和弹簧座适配在滑轮端面径向布置的滑移槽211内,该滑移槽可以是t形槽或燕尾槽,从而使甩锤和弹簧座可在滑轮的端面径向移动。此外,在甩锤和弹簧座之间设置铰接连杆24,铰接连杆一端与甩锤铰接,另一端与弹簧座铰接。而调速弹簧位于滑轮上设置弹簧座的滑移槽内,调速弹簧的内端抵压主动轴,外端抵压弹簧座,从而使弹簧座位于远离主动轴的初始位置,弹簧座通过铰接连杆使甩锤处于靠近主动轴的初始位置,此时的主动轴与从动轴处于分离状态,主动轴可相对从动轴空转。当主动轴的转动时,离心力使甩锤沿着滑移槽径向外移,甩锤通过铰接连杆使弹簧座径向内移,此时的调速弹簧被压缩;当主动轴的转速达到或超过额定转速时,离心力使甩锤沿着滑移槽径向外移至远离主动轴的终止位置,甩锤则通过铰接连杆使弹簧座径向内移至靠近主动轴的终止位置,甩锤的外端抵靠限位块,此时的主动轴与从动轴处于接合状态,从动轴即跟随主动轴一起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我们可在滑轮的端面设置垂直交叉的十字形的滑移槽,相应地,在其中的一个滑移槽内设置2个所述的甩锤,并且2个甩锤对称布置在主动轴的两侧;相类似地,在另一个滑移槽内设置2个所述的弹簧座,2个弹簧座对称布置在主动轴的两侧,使甩锤和弹簧座围绕主动轴呈十字分布。当然,我们需要在每个甩锤与2个弹簧座之间分别设置所述的铰接连杆,4根铰接连杆铰接成菱形,并在弹簧座与主动轴之间分别设置所述的调速弹簧。为了使调速弹簧可靠定位,我们可在弹簧座靠近主动轴的内侧以及主动轴上靠近弹簧座的外侧分别设置定位凹槽,调速弹簧的外端位于弹簧做的定位凹槽内而抵压弹簧座,调速弹簧的内端位于主动轴的定位凹槽内而抵压主动轴。

更进一步地,甩锤远离主动轴的外端的两侧设置由内至外向外倾斜的第一斜面222,从而使甩锤的外端形成外大里小的燕尾状的搭接端221。而从动轴靠近主动轴一端固定设置搭接套筒33,在搭接套筒的内侧壁上设置4个所述的限位块,并且4个限位块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限位块的两侧为与所述第一斜面适配的第二斜面311,从而使限位块呈燕尾状。当甩锤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伸出滑移槽时,燕尾状的搭接段的第一斜面即可抵靠限位块的第二斜面,使从动轴与主动轴相接合。此时的搭接段与限位块形成一个倒勾结构,从而可避免因转速的的下降导致甩锤的回缩,进而可实现轿厢的彻底制动。

本发明的关联机构包括驱动摆臂34、设置在钳体上的驱动滑块53,驱动摆臂的一端与驱动滑块相铰接,驱动摆臂的另一端设有与机座转动连接的驱动轴56,该驱动轴与钢丝绳相关联。当轿厢超速升降时,滑轮上的钢丝绳的拉力逐渐增加,从而通过驱动轴带动驱动摆臂上下摆动,进而通过驱动滑块带动钳体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由于驱动摆臂在上下摆动时会使驱动滑块形成一个横向的位移,因此,我们可在钳体的背面设置一个横向的滑槽,驱动滑块适配在滑槽内。当驱动摆臂上下摆动时,即可通过与其铰接的驱动滑块带动钳体上下移动。与此同时,驱动滑块可在钳体背面的滑槽内形成一个左右的横向移动。

为了使钳体能可靠地定位在中间的初始位置,我们可在基座上同轴地设置上下两个竖直的矩形插接孔,在矩形插接孔内适配有导向条54,上下两个导向条相互靠近的内端设置横向的滑动条541,导向条与滑动条连接成t字形,上下两个滑动条分别抵靠驱动摆臂与驱动滑块的铰接轴的上下两侧,导向条上套设有钳体复位弹簧55,钳体复位弹簧的内端抵压滑动条。上下两个钳体复位弹簧通过滑动条使驱动摆臂与驱动滑块的铰接轴定位在中间位置,进而通过驱动滑块使钳体弹性地处于中间的初始位置。当从动轴通过驱动摆臂的摆动带动驱动滑块移动、进而带动钳体上下移动时,驱动摆臂与驱动滑块的铰接轴可在上下两个滑动条之间横向移动,避免出现卡死现象。

为方便安装,我们可在基座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方形的卡接孔,卡接孔内设置卡接套41,该卡接套的内孔即为与对应一侧的导向条滑动连接的矩形插接孔。如图5所示,卡接套外侧面的中部设置外凸的轴肩411,以便于卡接套装配时的轴向定位。卡接套位于轴肩外侧部分的外侧壁为适配在对应的卡接孔内的正四棱柱面,在正四棱柱面的四个边角处设置过渡圆柱面,并在过渡圆柱面上设有外螺纹,卡接套伸出卡接孔的外端螺纹连接一个锁紧螺母42,从而将卡接套固定在基座上。加工时,我们可使卡接套位于轴肩外侧部分先制成一个外螺纹柱,然后在外螺纹柱上切削处四个扁势,四个扁势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此外,卡接套位于轴肩内侧部分为外螺纹柱,并螺纹连接两个调节螺母43。当我们转动抵靠钳体复位弹簧的调节螺母时,即可调节钳体复位弹簧的预紧弹力,从而可确保钳体准确地定位于中间的初始位置。然后再拧紧另一个调节螺母,使两个调节螺母紧紧贴靠在一起而形成自锁,避免调节螺母的自行松动。

为了确定内、外楔块的初始位置,本发明的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座正面左侧的上下两个竖直布置的定位卡板44、以及设置在基座正面右侧的上下两个竖直布置的定位卡板,上部的定位卡板的下侧边与下部的定位卡板的上侧边之间即形成可容置内、外楔块的滑动空间。当然,左右两侧上部的定位卡板的下侧边等高,左右两侧下部的定位卡板的上侧边等高,从而使左侧的内、外楔块的初始位置与右侧的内、外楔块的初始位置一致。当内、外楔块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初始位置时,上部的定位卡板的下侧边抵靠对应一侧的外楔块大端的端面,下部的定位卡板上侧边抵靠对应一侧的内楔块大端的端面。

此外,钳体的上部设置左右两个所述的挡块,钳体的下部设置左右两个所述的挡块,在挡块的中间设置与定位卡板的宽度适配的滑动槽511,左侧上部的定位卡板滑动地位于左侧上部的滑动槽内,左侧下部的定位卡板滑动地位于左侧下部的滑动槽内,相应地,右侧上部的定位卡板滑动地位于右侧上部的滑动槽内,右侧下部的定位卡板滑动地位于右侧下部的滑动槽内。当钳体上移时,钳体下部的挡块向上驱动抵靠基座下部的定位卡板的内楔块,内、外楔块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靠近,两个内楔块相互靠近而进入制动状态;当钳体下移时,钳体上部的挡块向下驱动抵靠基座上部的定位卡板的外楔块,内、外楔块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靠近,两个内楔块相互靠近而进入制动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应使上部的挡块的下侧边与上部的定位卡板的下侧边齐平

由于基座上的定位卡板滑动地位于钳体上对应的滑动槽内,从而使钳体与基座构成可靠的滑动连接,使钳体可相对基座上下移动。与此同时,挡块被滑动槽以及适配在滑动槽内的定位卡板分隔成左右两部分,因此,当钳体上下移动时,可确保与内楔块或者外楔块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使内、外楔块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靠近而钳制轿厢导轨。可以理解的是,我们应使上部挡块的下侧边与上部定位卡板的下侧边齐平,相应地,部挡块的上侧边与下部定位卡板的上侧边齐平。也就是说,当由上下两个定位卡板构成的限位机构所限定的移动区域和由上下两个挡块构成的移动区域在上下方向上使一致的,内楔块的大端同时抵靠下部的挡块和定位卡板的上侧边,外楔块的大端同时抵靠上部的挡块和定位卡板的下侧边。这样,当开始移动钳体时,即可使内、外楔块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靠近,进而使内楔块向内移动而钳制轿厢导轨,避免钳体出现空行程。

为了使内外楔块能可靠地定位在初始位置,本发明的弹性定位装置包括左右两个外楔块复位弹簧45、以及设置在内、外楔块之间的若干异形拉簧46,其中的外楔块复位弹簧可采用圆柱形压簧,外楔块复位弹簧下端抵压基座,上端抵压对应一侧的外楔块下部的小端,从而使外楔块的大端抵靠对应一侧上部的定位卡板。此外,异形拉簧由一根弹簧钢丝在同一平面内经左右往复折返后形成蛇形,在异形拉簧的两端弯折形成垂直于异形拉簧所在平面的插接段。相应地,在内楔块的正面和背面、以及外楔块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插接孔,异形拉簧一端的插接段插接在内楔块的插接孔内,异形拉簧另一端的插接段插接在对应的外楔块的插接孔内,从而在内、外楔块之间形成一种拉力,进而使内楔块位于抵靠下部的定位卡板的初始位置。当然,此时内楔块上的插接孔应高于外楔块上对应的插接孔,使得由异形拉簧形成的对内楔块的拉力可产生一个向下的分力,确保内楔块定位于抵靠下部的定位卡板的初始位置。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电磁铁和由所述电磁铁驱动的衔铁柱,所述电磁铁通过电磁铁控制开关与电源连接,所述电磁铁控制开关的控制端接收曳引电梯控制系统的控制指令,在机架上靠近主动轴上远离从动轴的一端处设置电磁铁9,主动轴远离从动轴的端面上同轴地设置滑动插孔25,在滑动插孔内插设由电磁铁驱动的衔铁柱91,该衔铁柱与一复位弹簧(图中未示出)相连接,衔铁柱伸入滑动插孔内的端部设置圆锥形的挤压头911。相应地,在主动轴上径向地设置矩形的挤压通孔,而甩锤在靠近主动轴的内端设置缩小的挤压段223,从而在挤压段和甩锤之间形成一个台阶。当甩锤处于初始位置时,挤压段适配在挤压通孔内。还有,挤压段的端部设置挤压斜面,该挤压斜面的倾斜方向与衔铁柱的挤压头的圆锥面的倾斜方向一致。

当电梯在正常运行时,电磁铁通电而产生磁吸力,从而使衔铁柱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而位于滑动插孔外端的初始位置;当电梯的控制系统检测到电梯出现故障、轿厢失控以低于设定的最大速度升降时,或者检测到限速器出现机械故障而无法动作时,控制系统使电磁铁得电,电磁铁驱动衔铁柱在滑动插孔内向内移动至制动位置,衔铁柱挤压头的圆锥面贴靠甩锤的挤压斜面,从而推挤甩锤径向外移至终止位置,甩锤外端的搭接端与从动轴上的限位块搭接,从动轴与主动轴相接合,即可实现对轿厢的缓冲减速和制动,以便进一步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基座上设置钳体和内、外楔块一侧称为正面,另一侧则称为背面,对于内楔块而言,其靠近对应的外楔块一侧为外侧,两个内楔块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内侧。

实施例2:为了实现安全钳制动时良好的缓冲效果,我们可使从动轴与搭接套筒形成转动连接,在机架上固定连接一个限位套11,从动轴远离主动轴的一端伸入限位套内,并在从动轴与限位套之间形成空隙,从动轴伸入限位套的部分套设一个制动卷簧8,制动卷簧的一端与搭接套筒固定连接,制动卷簧的另一端与从动轴固定连接,该制动卷黄即构成阻尼弹簧,从而使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可形成弹性接合。此外,从动轴伸入限位套内的一端与安全钳上的驱动轴同轴连接。其余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做描述。

当轿厢超速升降时,滑轮与搭接套筒相接合,从而带动搭接套筒转动,此时搭接套筒通过制动卷黄带动从动轴转动,从动轴则通过驱动轴带动钳体动作,二个内楔块既夹持轿厢导轨,进而开始对轿厢导轨的制动。当滑轮继续通过制动卷黄弹性地带动从动轴转动时,由于从动轴此时无法转动,因此,滑轮和从动轴之间形成相对转动,制动卷簧被逐渐收紧或逐渐放松,相应地,滑轮通过制动卷黄传递给从动轴的扭矩逐渐增大,相应地从动轴通过驱动轴传递给钳体的作用力逐渐增大,进而使内楔块所形成的制动摩擦力逐渐增大,此时滑轮与钢丝绳之间形成静摩擦。当制动卷簧最终紧绕在从动轴上、或者紧贴在限位套的内侧壁上时,滑轮无法相对从动轴继续转动,钢丝绳与滑轮之间形成动摩擦,此时的滑轮通过从动轴向驱动轴输出最大的扭矩,安全钳对轿厢导轨的制动摩擦力达到最大。

一种曳引电梯轿厢导轨制动系统安全检测方法,适用于如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的曳引电梯轿厢导轨制动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初始步骤,曳引电梯控制系统保持检测当前轿厢状态,如果符合人工设定的检测要求则进入检测步骤,在初始步骤中,检测当前轿厢状态至少包括当前轿厢位置、轿厢移动速度和轿厢的负载,所述人工设定的检测要求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值、当前轿厢位置值、轿厢移动速度值和轿厢的负载值;

检测步骤一,电磁铁通电而产生磁吸力,从而使衔铁柱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而位于滑动插孔外端的初始位置;

检测步骤二,电磁铁驱动衔铁柱在滑动插孔内向内移动至制动位置,衔铁柱挤压头的圆锥面贴靠甩锤的挤压斜面,从而推挤甩锤径向外移至终止位置,甩锤外端的搭接端与从动轴上的限位块搭接,从动轴与主动轴相接合,实现对轿厢的缓冲减速和制动;

检测步骤三,由轿厢状态传感器组检测轿厢的缓冲减速状态和制动距离,上传至曳引电梯控制系统,由曳引电梯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检测状态阈值对比,若所有参数均在预设的检测状态阈值内,则判断安全性达标并返回初始步骤,否则由曳引电梯控制系统发出安全性警报。在检测步骤三,所述检测状态阈值包括缓冲减速度值、制动距离值和下电磁铁吸合指令后缓冲减速度值首次出现的延迟时间值。

一般情况下,安全钳动作之后是需要整体更换的,即使是检测合格的安全钳也必须要更换,因此安全钳检测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本发明由于相互关联的限速器和安全钳采用的减速方式合理,可以对安全钳实行相应的安全检测,对安全钳进行检测,其中检测的数值包括了缓冲减速度值、制动距离值和下电磁铁吸合指令后缓冲减速度值首次出现的延迟时间值。这些检测数值分别由传感器组对轿厢进行相应的检测后得出,或者将检测数据上传至曳引电梯控制系统,由曳引电梯控制系统计算得出,这些数据的得出,可以使得本发明准确检测安全钳,对电梯系统的整体也能够做一个检测,特别是每天第一趟的电梯空跑试验中,即可在对电梯全面检测的过程中实现上述检测,不会增加电梯检测次数的要求,能较好的提高电梯的安全性,本申请中,当前轿厢位置由配置在井道壁上的位置传感器进行检测,所述轿厢移动速度由曳引电梯控制系统根据位置传感器的反馈和时间信号进行计算获得,所述轿厢的负载有轿厢自带的重量传感器进行检测;所以传感器组中至少需要有电梯位置传感器,其次,可以引入其他任何必要的传感器。

本实施例获取当前这些数值之后,基本可以明确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的检测状态阈值由标定工程师预先标定获得,本实施例中除了直接对比以外,还可以采用与上次检测后存储的缓冲减速度值、制动距离值和下电磁铁吸合指令后缓冲减速度值首次出现的延迟时间值进行对比,如果本次检测的缓冲减速度值、制动距离值和下电磁铁吸合指令后缓冲减速度值首次出现的延迟时间值与上次存储的缓冲减速度值、制动距离值和下电磁铁吸合指令后缓冲减速度值首次出现的延迟时间值差异度大于设定的阈值也可以判断当前结构存在安全隐患。本实施例中这些检测结果,结合当前电梯运行状态的数据,可以对比和分析对制动系统的状态和使用寿命等做出评估,对所有已售出产品数据的采集也可以形成大数据,对本实施例后续的改进提供帮助。

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在每天的第一趟电梯的空跑检测中即空载试验运行中,上电后首先检测当前轿厢的位置、当前轿厢的负载,确保当前轿厢为空载,然后由系统判定确实可以进行空载试验运行了,然后驱动曳引轮运行,轿厢在井道内动作,

根据人工的设定,可以设定有两种方式进行检测,一种是造成轿厢失速后对安全钳的动作状态进行检测,这种情况对电梯存在一定的损伤,可以摒弃,选用的是在正常运行状态驱动电磁铁动作,由电磁铁动作之后检测安全钳的工作状态的方式对电梯运行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判断,

系统根据预设可以在轿厢零速度零位移的时候首先控制电磁铁执行一次动作,然后在驱动曳引轮动作,根据这次执行动作的反馈,进行初步的评估,由于此次动作是在轿厢零速度零位移的时候,因此出现较大故障的时候可以直接采取相关措施,例如停机的方式,降低电梯部件的损耗,如果未出现较严重的数据变动,则可以认定当前安全钳适宜进行下一步的检测;

第二步检测安全钳复位后,轿厢在曳引轮驱动下动作时,根据控制指令,电磁铁再度动作,此时再度检测安全钳动作后的相应参数,对比电梯运行状态和检测到的缓冲减速度值、制动距离值和下电磁铁吸合指令后缓冲减速度值首次出现的延迟时间值,由预设的算法,进行判断,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算法,实现形式较多,本申请人不做具体公开,例如采用模糊算法、加权算法、对比算法等各种形式的算法都能够实现安全性评估的需求。

本实施例在安全算法实施判断后,可以保存当前检测到的缓冲减速度值、制动距离值和下电磁铁吸合指令后缓冲减速度值首次出现的延迟时间值用于后续的对比检测。

但是由于这些参数与电梯运行状态的相关性较高,因此,在不选用大存储空间存储器的时候,可以仅保留的当前检测到的缓冲减速度值、制动距离值和下电磁铁吸合指令后缓冲减速度值首次出现的延迟时间值用于后续的对比检测,这个对比检测一般是用于辅助检测。如本次检测的缓冲减速度值、制动距离值和下电磁铁吸合指令后缓冲减速度值首次出现的延迟时间值与上次存储的缓冲减速度值、制动距离值和下电磁铁吸合指令后缓冲减速度值首次出现的延迟时间值差异度大于设定的阈值也可以判断当前结构存在安全隐患。

本实施例中这些检测结果,结合当前电梯运行状态的数据,可以对比和分析对制动系统的状态和使用寿命等做出评估,对所有已售出产品数据的采集也可以形成大数据,对本实施例后续的改进提供帮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