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坐垫生产用拷边机放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3418发布日期:2018-11-16 23:3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坐垫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坐垫生产用拷边机放线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坐垫是有车一族的主要消费品,根据季节选择一套舒适、实用的汽车坐垫尤为重要,如今市面上有真皮、超纤皮、人造革、尼龙、化纤、人造毛、涤纶羊毛等不同材质的车用坐垫,汽车坐垫在生产加工时,其边角需要借助拷边机来进行缝合处理,拷边也称锁边,就是利用拷边机拷上一圈边免得布料里的丝线散开来,这样也起到美观的作用,放线机构是拷边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但是现有拷边机的放线机构,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并不适用于汽车坐垫的生产加工处理,拷边放线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各个线筒上的缝纫线容易在放线的过程中出现缠绕的现象,且缠绕后,轻微缠绕可手动散解,但是较为费时费力,重度缠绕必须重新更换新的线筒和缝纫线,使得生产加工的成本上升,且缠绕后的缝纫线很大程度上会进入到拷边机运转区的内部,对拷边机自身造成一定的损伤;拷边机的放线机构,高度固定,在放线时,容易与拷边机之间发生摩擦,进而造成缝纫线自身的磨损,影响汽车坐垫生产过程中拷边的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坐垫生产用拷边机放线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坐垫生产用拷边机放线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拷边机的放线机构,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并不适用于汽车坐垫的生产加工处理,拷边放线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各个线筒上的缝纫线容易在放线的过程中出现缠绕的现象,且缠绕后,轻微缠绕可手动散解,但是较为费时费力,重度缠绕必须重新更换新的线筒和缝纫线,使得生产加工的成本上升,且缠绕后的缝纫线很大程度上会进入到拷边机运转区的内部,对拷边机自身造成一定的损伤;拷边机的放线机构,高度固定,在放线时,容易与拷边机之间发生摩擦,进而造成缝纫线自身的磨损,影响汽车坐垫生产过程中拷边的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坐垫生产用拷边机放线机构,包括安装固定座,所述安装固定座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第一凹槽,且安装固定座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凹槽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安装固定座的上表面靠近第二凹槽的一侧固定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线筒限位柱,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线筒限位柱,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线筒限位柱,所述安装固定座的正上方活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安装固定座与限位板之间通过限位组件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靠近限位组件的后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梳线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旋转把手、定位销、外螺纹和限位环,所述限位组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底部外侧固定开设有外螺纹,且定位销的中部外表面靠近外螺纹的上方位置处固定套接有限位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空心立杆、第二空心立杆和调节螺栓,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空心立杆,所述第一空心立杆的顶部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二空心立杆,所述第一空心立杆与第二空心立杆之间通过调节螺栓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梳线组件包括限位框架、第一支撑杆、第一滚轮、第二支撑杆、第二滚轮、第三支撑杆和第三滚轮,所述梳线组件的外部固定设置有限位框架,所述限位框架的内部嵌入贯穿固定连接有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滚轮,所述限位框架的内部靠近第一支撑杆的后侧位置处嵌入贯穿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滚轮,所述限位框架的内部靠近第二支撑杆的后侧位置处嵌入贯穿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三支撑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靠近第一线筒限位柱、第二线筒限位柱和第三线筒限位柱的上方位置处分别固定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筒,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内径均相同,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固定座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的一侧位置处均固定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的内壁均固定开设有内螺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的外表面均分别固定开设有第一梳理槽、第二梳理槽和第三梳理槽,第一梳理槽、第二梳理槽和第三梳理槽的宽度和深度均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空心立杆的前表面固定开设有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梳线组件,从根本上解决了拷边机放线机构在放线过程中各个线筒上的缝纫线发生相互缠绕的问题,避免了缝纫线发生相互因缠绕后,轻微缠绕可手动散解,但是较为费时费力,重度缠绕必须重新更换新的线筒和缝纫线,使得生产加工的成本上升,且缠绕后的缝纫线很大程度上会进入到拷边机运转区的内部,对拷边机自身造成一定的损伤的问题;当线筒上的缝纫线使用完全后,可通过限位组件,将限位板从安装固定座上取下,进而便于更换新的线筒以及缝纫线;通过高度调节组件,可调节梳理组件与线筒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调节缝纫线的拉扯角度,在放线的过程中,不会对缝纫线造成自身磨损,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提高了拷边机放线机构的实用性能,让拷边机放线机构更加适用于汽车坐垫的生产加工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线筒限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凹槽的开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限位板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高度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高度调节组件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梳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固定座;2、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第三凹槽;5、第一线筒限位柱;6、第二线筒限位柱;7、第三线筒限位柱;8、限位板;9、限位组件;91、旋转把手;92、定位销;93、外螺纹;94、限位环;10、高度调节组件;101、第一空心立杆;102、第二空心立杆;103、调节螺栓;11、梳线组件;111、限位框架;112、第一支撑杆;113、第一滚轮;114、第二支撑杆;115、第二滚轮;116、第三支撑杆;117、第三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坐垫生产用拷边机放线机构,包括安装固定座1,安装固定座1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第一凹槽2,且安装固定座1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凹槽2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开设有第二凹槽3,安装固定座1的上表面靠近第二凹槽3的一侧固定开设有第三凹槽4,第一凹槽2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线筒限位柱5,第二凹槽3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线筒限位柱6,第三凹槽4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线筒限位柱7,安装固定座1的正上方活动设置有限位板8,安装固定座1与限位板8之间通过限位组件9活动连接,限位板8的上表面靠近限位组件9的后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组件10,高度调节组件10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梳线组件11。

为了便于更换新的线筒,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组件9包括旋转把手91、定位销92、外螺纹93和限位环94,限位组件9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旋转把手91,旋转把手9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销92,定位销92的底部外侧固定开设有外螺纹93,且定位销92的中部外表面靠近外螺纹93的上方位置处固定套接有限位环94。

为了便于调节高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高度调节组件10包括第一空心立杆101、第二空心立杆102和调节螺栓103,高度调节组件10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空心立杆101,第一空心立杆101的顶部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二空心立杆102,第一空心立杆101与第二空心立杆102之间通过调节螺栓103活动连接。

为了便于梳理缝纫线,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梳线组件11包括限位框架111、第一支撑杆112、第一滚轮113、第二支撑杆114、第二滚轮115、第三支撑杆116和第三滚轮117,梳线组件11的外部固定设置有限位框架111,限位框架111的内部嵌入贯穿固定连接有112,第一支撑杆11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滚轮113,限位框架111的内部靠近第一支撑杆112的后侧位置处嵌入贯穿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114,第二支撑杆114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滚轮115,限位框架111的内部靠近第二支撑杆114的后侧位置处嵌入贯穿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杆116,第三支撑杆116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三支撑杆116。

为了便于让位于线筒上的缝纫线穿过限位板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板8的上表面靠近第一线筒限位柱5、第二线筒限位柱6和第三线筒限位柱7的上方位置处分别固定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筒,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内径均相同,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圈。

为了便于转动连接限位组件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安装固定座1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凹槽2和第三凹槽4的一侧位置处均固定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的内壁均固定开设有内螺纹。

为了便于限制缝纫线在滚轮上的位置,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滚轮113、第二滚轮115和第三滚轮117的外表面均分别固定开设有第一梳理槽、第二梳理槽和第三梳理槽,第一梳理槽、第二梳理槽和第三梳理槽的宽度和深度均相同。

为了便于在调节高度时有一个参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空心立杆102的前表面固定开设有刻度线。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进行放线操作之前,需要将带有缝纫线的线筒分别放置在第一线筒限位柱5、第二线筒限位柱6和第三线筒限位柱7上,放置完成后,可通过限位组件9将安装固定座1与限位板8连接在一起,连接方式为:将定位销92通过外螺纹93和内螺纹转动连接在安装固定座1上,再将限位板8放在限位环94上,此时,可转动旋转把手91,随着旋转把手91的转动,限位板8与安装固定座1紧紧连接在一起,此时,可将分别位于第一线筒限位柱5、第二线筒限位柱6和第三线筒限位柱7的缝纫线一端拉出,分别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再将缝纫线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滚轮113、第二滚轮115和第三滚轮117,最终将三根不同的缝纫线与缝纫针连接在一起,从而可有效避免缝纫线之间的相互缠绕,通过拧动调节螺栓103,调节第一空心立杆101与第二空心立杆102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调节梳线组件11与线筒之间的距离,防止在放线的过程中,缝纫线发生摩擦而造成损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