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上安全门的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7734发布日期:2018-09-25 20:52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备上安全门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针织工厂中,为节约土地资源一般采用立体式的生产厂房,即采用具备多层的生产厂房,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但是立体式生产厂房,当下层车间的半成品搬运到上层车间,或者上层车间的成品搬运到下层车间时,需要跨越楼层高度,存在搬运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下层车间的搬运问题,工程中出现了一种升降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如图9所示,包括墙体1以及相对固定于墙体1的侧墙11,墙体1与两个侧墙11俯视呈U形,两个侧墙11相对面固定有导向轨12,导向轨12之间滑移连接有载物板13,其中墙体1开设有与第二层车间连通的窗口111,导向轨12底端延伸至第一层车间的地面,其顶端延伸至窗口111;当第二层车间的货物需要搬运到第一层车间时,将货物放置于载物板13上表面,载物板13下降至贴合于第一层车间的地面,从而工人仅需卸载载物板13上表面的货物即可,进而为跨楼层搬运货物提供便利。

但是由于窗口111缺乏阻拦,因此当载物板13处于第一层车间时,存在工人由窗口111掉落的隐患。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上安全门的升降装置,通过安全门阻挡工人穿过窗口,从而消除工人由窗口坠落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备上安全门的升降装置,包括墙体以及相对设置于墙体的侧墙,两个所述侧墙与墙体整体俯视呈U形,两个所述侧墙相对面分别设置有导向轨,所述导向轨之间滑移连接有载物板,所述墙体开设有与上层车间连通的窗口,所述载物板上表面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护栏,所述墙体于窗口两侧分别竖直固定有直立轨,两根所述直立轨之间滑移连接有安全门,所述安全门下边沿固定设置有水平撑脚,所述水平撑脚与护栏上端面抵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载物板处于下层车间时,安全门受重力作用自然下降至封挡住窗口,从而阻拦工人穿过窗口,消除工人由窗口坠落的隐患;当载物板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护栏上端面贴合于水平撑脚,当载物板继续上升时,水平撑脚受到来自于护栏的上推力,从而推动安全门逐步开启;当载物板上升至上层车间时,安全门受到护栏的支撑处于完全开启状态,从而工人可以穿过窗口,卸载载物板上的货物,或者在载物板上码放货物;当载物板下降时,安全门由于底端缺乏支撑,因此受重力作用随之下降,从而实现安全门的自动关闭;综上所述,通过阻拦工人穿过窗口,从而消除工人由窗口坠落的隐患,同时安全门具备自动开启和关闭的功能,因此并不会因为安全门而影响车间的搬运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根所述直立轨相对面分别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安全门两侧分别设置有滑移条,所述滑移条与滑槽间隙嵌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移条于滑槽的滑移配合,从而实现安全门滑移连接于两根直立轨之间的技术要求;同时由于滑移条嵌合于滑槽之内,从而实现对于安全门活动度的限制,使其仅具备沿直立轨长度方向滑动的活动度,即仅具备升降的活动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立轨设置有多个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包括三个俯视呈“品”字型排列的滚轮,三个所述滚轮的圆周面同时与滑移条相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影响滑槽对于安全门限制效果的前提下,利用滚轮将滑槽内壁与滑移条之间的滑动摩擦,更换为摩擦力更小的滚动摩擦,从而达到安全门升降更加顺畅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立轨于滑槽内固定设置有下滑限位块,所述下滑限位块与滑移条底端抵接配合,所述下滑限位块上表面距离上层车间地面15厘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下滑限位块限制安全门的下滑范围,从而避免安全门与上层车间的地面发生碰撞;同时由于下滑限位块上表面距离上层车间地面15厘米,因此安全门下边沿同样距离地面15厘米,从而消除安全门砸伤工人脚掌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滑限位块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减震橡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减震橡胶的弹性形变能力,有效降低安全门下降时与下滑限位块发生的碰撞力,一方面减少噪音的产生,另一方面有效防止安全门因撞击而发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全门包括矩形框架以及固定设置于矩形框架内的多根空心杆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降低安全门的整体重量,从而达到安全门更容易被推动上升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撑脚下表面两侧相对设置有夹板,所述水平撑脚配合两个夹板呈U形夹口夹持护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提高水平撑脚与护栏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护栏支撑水平撑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夹板相对面分别固定设置有橡胶块,两个所述橡胶块相对面下边沿开设有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利用橡胶块的弹性形变能力,提升夹板对于护栏的夹持效果,另一方面利用橡胶块的柔软性,有效降低载物板上升时护栏与水平撑脚产生的碰撞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撑脚与安全门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平撑脚与安全门之间增设斜拉杆,从而提高安全门与水平撑脚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水平撑脚的抗弯折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安全门阻挡工人穿过窗口,从而消除工人由窗口坠落的隐患;通过联动载物板和安全门,从而赋予安全门自动开启和关闭的能力,进而避免因安全门而影响车间的搬运效率;利用滚轮降低滑移条与滑槽内壁的摩擦力,从而达到安全门升降更加顺畅的技术效果;通过下滑限位块限制安全门的下滑距离,从而消除安全门砸伤工人脚掌的隐患;优化安全门的组成结构,有效降低安全门的重量;通过增设斜拉杆,从而提高水平撑脚的抗弯折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墙体和侧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柱和载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载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门和直立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半剖视图,主要表示安全门和直立轨的配合关系;

图8为图6的A部放大示意图,主要表示水平撑脚的结构

图9为现有技术示意图。

附图说明:1、墙体;11、侧墙;111、窗口;12、导向轨;13、载物板;14、滑移槽;15、滑移块;17、横梁;18、绳盘;181、转轴;182、步进电机;183、主动齿轮;184、从动齿轮;19、牵引绳索;21、护栏;22、直立轨;23、安全门;24、水平撑脚;25、滑槽;251、滑移条;26、滚轮组;27、滚轮;28、下滑限位块;29、减震橡胶;30、矩形框架;31、空心杆件;32、夹板;33、橡胶块;34、倾斜面;35、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备上安全门的升降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墙体1以及相对设置于墙体1的侧墙11,两个侧墙11与墙体1整体俯视呈U形,两个侧墙11相对面分别设置有导向轨12,导向轨12之间滑移连接有载物板13,墙体1开设有与上层车间连通的窗口111,载物板13上表面两侧分别固定焊接固定有护栏21,墙体1于窗口111两侧分别竖直固定有直立轨22,两根直立轨22之间滑移连接有安全门23,安全门23下边沿焊接固定有水平撑脚24,水平撑脚24与护栏21上端面抵接配合。

如图1、图2所示,当载物板13处于下层车间时,安全门23处于封闭窗口111状态,从而由安全门23阻挡工人穿过窗口111,进而消除工人由窗口111坠落的隐患;当载物板13上升至距离上层车间1.6米时,护栏21上端面贴合于水平撑脚24;当载物板13继续上升时,水平撑脚24受到来自于护栏21的上推力,从而推动安全门23向上滑动;当载物板13上升至上层车间时,安全门23被推动至完全开启状态,此时安全门23下边沿距离地面1.6米,从而工人弯腰后即可穿过窗口111,卸载载物板13上的货物,或者在载物板13上码放货物;当载物板13下降时,安全门23由于底端缺乏支撑,从而受重力作用向下滑落,进而实现安全门23的自动关闭。

为确保载物板13升降的稳定性,如图1、图3所示,导向轨12的数量为四根,每两根导向轨12与同一个侧墙11固定,从而载物板13的两侧分别与两根导向轨12滑移连接,进而实现由四根导向轨12同时限定载物板13的位移轨迹,有效确保载物板13升降的稳定性。

载物板13通过如下方式与导向轨12滑移连接,如图4、图5所示,导向轨12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移槽14,载物板13焊接固定有与滑移槽14滑移配合的滑移块15,从而由滑移块15与滑移槽14之间的滑移配合,实现载物板13与导向轨12滑移连接的技术要求。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如下方式驱动载物板13升降,固定于同一侧墙11(标示于如图1)的两根导向轨12顶端之间分别焊接固定有横梁17,两根横梁17的中点处分别转动连接有绳盘18,绳盘18与载物板13之间设置有牵引绳索19,需要说明的是,两根牵引绳索19的底端分别固定于载物板13的两侧中点处;当两个绳盘18同步顺时针转动时,牵引绳索19被卷绕回绳盘18的圆周面,从而拉动载物板13上升,当两个绳盘18同步逆时针转动时,牵引绳索19被放出绳盘18的圆周面,从而载物板13受重力作用向下降落;综上所述,通过绳盘18与牵引绳索19之间的配合,实现载物板13的升降,并由两根牵引绳索19同时拉扯载物板13两侧,有效提高载物板13的受力均匀性。

为提高两个绳盘18转动的协调性,如图4所示,两根横梁17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181,两个绳盘18分别键槽固定于转轴181两端,其一横梁17固定设置有步进电机182,步进电机182输出轴键槽固定有主动齿轮183,转轴181键槽固定有从动齿轮184,主动齿轮183与从动齿轮184相互啮合;步进电机182通过主动齿轮183和从动齿轮184之间的配合,带动转轴181同步旋转,从而固定于转轴181两端的两个绳盘18随之转动,进而实现由一个动力源驱动两个绳盘18,有效提高两个绳盘18转动的协调性。

安全门23通过如下方式滑移连接于两根直立轨22之间,如图6、图7所示,两根直立轨22相对面分别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25,安全门23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滑移条251,滑移条251与滑槽25间隙嵌合,从而通过滑移条251与滑槽25的滑移配合,实现安全门23滑移连接于两根直立轨22之间的技术要求。

为提高安全门23升降的顺畅性,如图7所示,直立轨22设置有五个滚轮组26,滚轮组26包括三个俯视呈“品”字型排列的滚轮27,三个滚轮27的圆周面同时与滑移条251相切,从而利用滚轮27将滑移条251与滑槽25内壁之间的滑动摩擦,更换为摩擦力更小的滚动摩擦,进而降低安全门23升降时所受摩擦力,有效提高安全门23升降的顺畅性。

为避免安全门23砸伤工人的脚掌,如图6-8所示,直立轨22于滑槽25内焊接固定有下滑限位块28,下滑限位块28与滑移条251底端抵接配合,下滑限位块28上表面距离上层车间的地面15厘米,从而由下滑限位块28限制安全门23的下滑距离,即安全门23最低下降至下边沿距离地面15厘米,而工人的脚掌厚度一般小于15里面,进而消除安全门23砸伤工人脚掌的隐患。

安全门23在下降时会与下滑限位块28产生撞击,为避免因撞击而损坏安全门23,如图8所示,下滑限位块28上表面胶固有减震橡胶29,从而利用减震橡胶29的弹性势能,有效消减安全门23与下滑限位块28之间的撞击力,进而降低安全门23因撞击而损坏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6、图7所示,安全门23包括矩形框架30以及焊接固定矩形框架30内的多根空心杆件31,从而通过优化安全门23的组成,有效减少安全门23的重量,一方面达到安全门23更容易被推动开启的技术效果,另一方面降低安全门23下降时的势能,达到进一步降低安全门23下降时与下滑限位块28(标示于图8)发生的撞击力。

载物板13需要通过护栏21和水平撑脚24间接推动安全门23,因此水平撑脚24与护栏21的连接稳定性将会影响安全门23的上升稳定性,为此如图5、图6所示,水平撑脚24下表面两侧相对一体成型有夹板32,水平撑脚24配合两个夹板32呈U形夹口夹持护栏21,从而通过包夹护栏21的方式,提高水平撑脚24与夹板32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护栏21和水平撑脚24的连接稳定性。

载物板13上升时护栏21将会与水平撑脚24发生碰撞,为降低护栏21与水平撑脚24之间的撞击力,如图5、图8所示,两个夹板32相对面分别胶固有橡胶块33,两个橡胶块33相对面下边沿开设有倾斜面34,当载物板13上升时,护栏21将会撞击于橡胶块33之上,从而利用橡胶块33的弹性势能,有效消减护栏21与水平撑脚24之间的撞击力。

为提高水平撑脚24与安全门23的连接强度,如图6所示,水平撑脚24与安全门23之间设置有加强筋35,加强筋35可以为直角三角板,其两个直角边分别与安全门23、水平撑脚24焊接固定。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