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滤瓶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1355发布日期:2018-10-31 00:0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滤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滤瓶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统计显示,近10年来我国水污染事件高发,饮用水源地水质不安全涉及的人口约1.4亿人。水污染情况的触目惊心,让普通居民对安全饮用水的需求日趋强烈,家装净水器也就显得非常必要,滤芯是净水器过滤的核心部件,而滤瓶是滤芯的载体。

传统的滤芯装配过程中,滤瓶通常是通过人工上料,或者自动上料但产品单一,产品需要有序排列,需要人工干预,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效率低、适用产品单一,产品需要有序排列,需要人工干预,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激光滤瓶上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滤瓶上料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分别设有料仓、阶梯上料机构、激光传感器和正反矫正机构,所述料仓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料仓的一侧设有长度调节杆,所述料仓底部对应所述阶梯上料机构,所述阶梯上料机构的出料口设有所述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一侧设有正反矫正机构。

优选的,所述长度调节杆上设有夹紧机构。

优选的,所述阶梯上料机构包括若干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下分别设有气缸,所述气缸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承接板的接料面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正反矫正机构包括设在所述机架上的薄壁气缸、旋转气缸和线性滑轨,所述线性滑轨一端连接所述薄壁气缸,所述线性滑轨另一端连接有挡板,所述旋转气缸设在所述线性滑轨上,所述旋转气缸上设有气爪。

优选的,所述机架下设有若干对称的伸缩支架,所述机架下还设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机构可以实现滤瓶自动上料,且可以适用多种规格的滤瓶,适应性强,降低成本;滤瓶方向放反识别纠正,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合格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料仓;2.长度调节杆;21.夹紧机构;3.阶梯上料机构;4.激光传感器;5.正反矫正机构;51.气爪;52.旋转气缸;53.薄壁气缸;54.线性滑轨;55.挡板;6.机架;61.伸缩支架;62.滚轮;7.滤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激光滤瓶上料机构,包括机架6,机架6下设有若干对称的伸缩支架61,机架6下还设有滚轮62,当机架6需要移动时,讲伸缩支架61下降至滚轮62触地,进行移动。机架6上分别设有料仓1、阶梯上料机构3、激光传感器4和正反矫正机构5,料仓1的底部倾斜设置,料仓1的一侧设有长度调节杆2,料仓1底部对应阶梯上料机构3,阶梯上料机构3的出料口设有激光传感器4,激光传感器4一侧设有正反矫正机构5。

进一步的,长度调节杆2上设有夹紧机构21,需要调节长度时,松开夹紧机构21,调节长度调节杆2,此时长度调节杆2沿着直线轴承移动,位置调整好后,再锁紧夹紧机构21。

进一步的,阶梯上料机构3包括若干承接板,承接板下分别设有气缸,气缸设在机架6上,承接板的接料面倾斜设置。具体的,阶梯上料机构3,有四个带斜面的承接板,两块固定不动,两块随气缸上下往复运动,滤瓶在重力作用下滚落到另一承接板,直到滤瓶滚落至靠近激光传感器4的承接板上。料仓1出口高度每次只允许出来一个,气缸往复如此循环行程单件流至激光传感器4。

进一步的,正反矫正机构5包括设在机架6上的薄壁气缸53、旋转气缸52和线性滑轨54,线性滑轨54一端连接薄壁气缸53,线性滑轨54另一端连接有挡板55,旋转气缸52设在线性滑轨54上,旋转气缸52上设有气爪51。具体的,当正反矫正机构5收到激光传感器信号当前滤瓶需要矫正时,气爪51打开,薄壁气缸53推动整体向滤瓶移动,闭合气爪51抓取滤瓶,挡板55向下移动,薄壁气缸53回缩到位,旋转气缸52驱动气爪51带动滤瓶旋转180度。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激光滤瓶上料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滤瓶长度,调整长度调节杆2,使得料仓1宽度跟滤瓶匹配;料仓1底部有一定的倾角,滤瓶放入料仓1后由于自重滚入阶梯上料机构3;阶梯上料机构3底部由气缸驱动上下往复运动;滤瓶经过阶梯上料机构3后形成单件流进入激光传感器4,激光传感器4通过测量滤瓶轮廓特征区分滤瓶是否正反,如若为正,则正常取料;如若为反,正反矫正机构5将夹住滤瓶翻转180度后再进行取料工作。

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正反矫正机构5和长度调节杆2,避免产品放反带来的设备故障报警,停机等情况,提高生产效率;不同规格滤瓶可通过长度调节杆2将料仓1宽度调整到对应尺寸,适应多种规格滤瓶,降低设备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