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罐进料口滑动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3795发布日期:2019-05-24 21:57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散装罐进料口滑动盖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料用散装罐或罐式集装箱,属于散装物料的装载和气卸装置,尤其涉及散装罐的进料口盖板。



背景技术:

禽畜饲料等颗粒状的散装物料,通常由饲料塔罐装入专用的散装罐,再将散装罐设置在底盘车上,进行运输。散装罐上方开设一个或多个进料口,在运输车停在饲料塔附近进行罐装前,打开进料口盖板,散装罐的进料口对准饲料塔出料口进行罐装,罐装结束后,将进料口盖板关闭后,驶离现场。

中国专利CN203581725U介绍了一种散装饲料运输车进料口滑盖机构,此滑盖机构包括罐体、罐体上方的进料口、覆盖于进料口上的盖板、平行布置于进料口两侧的轨道,沿轨道往复运动的滚轮;在盖板上设置锁扣装置,用于将盖板锁紧在进料口上;握持盖板上的拉手可推动盖板移动,或使用配套电机或气缸推动盖板滑动开启。

上述散装饲料运输车进料口滑盖机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一,锁紧盖板的锁扣装置,只能手动打开和锁紧,所以,在罐装前打开盖板时和罐装后锁紧盖板时,都需要工作人员亲自登上罐顶进行操作。其二,人工手动推拉盖板,尤其多组盖板同时推拉,非常费力,而上述专利未给出使用电机或气缸推动盖板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上两点,决定了打开和关闭盖板,都需要工作人员攀上罐顶进行手动操作,既费力,又费时而降低罐装效率,且存在安全隐患。其三,滚轮布置于盖板的侧面,其在高度方向上高于罐顶顶面。轨道位于滚轮的外侧,为了配合滚轮高度,轨道需架设在支架上。长达几米的轨道又被架设起来,无法保证与滚轮接触面的直线度,会造成盖板的滑动不平稳和卡顿。其四、滚轮与轨道的接触面为水平面,轨道对滚轮没有限位作用,滚轮容易产生横向滑移,而影响盖板滑动的平稳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散装罐进料口滑动盖板,不需要人员登上罐顶,在地面即可操作打开关闭以及锁紧盖板。而且盖板的滑动过程更平稳顺畅,无盖板跳动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散装罐进料口滑动盖板,包括位于进料口上方的盖板组件,还包括平行设置于进料口在散装罐宽度方向上两侧的滑动机构,盖板组件随滑动机构在散装罐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还包括为盖板组件滑动提供动力的驱动组件,和由驱动组件打开并能自行锁止的自动锁止机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散装罐上的驱动源和自动控制驱动源动作的控制总成;所述自动锁止机构包括滑块,滑块固定在驱动组件的驱动源上,驱动源驱动滑块往复移动,拨叉和拨叉复位装置安装在盖板组件上,拨叉可绕中心轴转动,拨叉复位装置使拨叉不受外力作用时处于复位位置;锁止块固定在散装罐上,锁止块止动面442接触拨叉止动面422阻挡拨叉转动时,自动锁止机构锁止,盖板组件锁紧,滑块推动拨叉旋转后,锁止块释放拨叉,自动锁止机构解锁,盖板组件可以打开,从解锁到锁止的过程中,拨叉撞击面421与锁止块撞击面441相撞后,拨叉正向旋转后进锁;滑块同时与盖板组件连接,打开或关闭盖板组件前,滑块先移动以推动拨叉或脱离拨叉,滑块继续移动则驱动盖板组件滑动。

所述滑块与盖板组件连接,是将滑块的长内孔套装在盖板组件上相隔一定距离的两组滑块定位轴上,并轴向固定,滑块可在两组滑块定位轴之间相对盖板组件往复移动。

所述自动锁止机构的拨叉复位装置包括弹簧和限位桩,弹簧一端与盖板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拨叉连接,限位桩限定拨叉的复位位置。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平行设置于进料口在散装罐宽度方向上两侧的两根轨道,轨道固定于罐顶,滚轮固定在盖板组件上,滚轮在轨道上滚动,滚轮的槽形与轨道截面形状相吻合,滚轮的横向移动受到轨道的限制。

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盖板组件上方的多个压紧轮,压紧轮与盖板组件上表面有间隙。

所述滑动机构中的滚轮为V型轮,轨道为V形轨道或倒扣的角铁轨道。

所述驱动组件中的驱动源为气缸或电动缸或液压缸。

所述盖板组件包括按照进料口数量及间距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盖板,平行设置于盖板在散装罐宽度方向上两侧的长条形的连接件,每个盖板的两侧与连接件固定;所述盖板在散装罐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活动挡水板,盖板移动时活动挡水板可翻转,另一端安装限位板,用于限定盖板组件滑动的极限位置。

所述盖板组件的连接件为开口向下的槽钢,槽钢位于所述滑动机构的轨道的正上方,滚轮安装在槽钢开口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的驱动组件采用自动控制,工作人员在地面通过控制按钮便能控制盖板组件的动作,而且自动锁止机构由驱动组件驱动打开并能自动锁止,省去了打开和关闭盖板时需要人工登上罐顶进行操作的麻烦,省时省力,提高了罐装的效率,并排除了登顶操作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滑动机构的轨道直接固定在罐顶,无需架设起来,能保证轨道的直线度;滚轮的槽形与轨道截面形状相吻合,滚轮的横向移动受到轨道的限制;盖板上方增设压紧轮,使盖板不会发生跳动现象。以上的结构设置,使盖板组件的滑动更平稳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组件,尤其适用于具有多个进料口的散装罐,多个进料口可同时打开和关闭,不必每个进料口盖板单独操作,既减小了设备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散装罐进料口滑动盖板,自动化程度高,不需登上罐顶进行人工操作;而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且盖板的滑动平稳、顺畅、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散装罐进料口关闭状态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散装罐进料口打开状态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散装罐进料口打开状态的正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散装罐进料口滑动盖板的左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放大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锁止机构的解锁状态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锁止机构的进锁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散装罐移动至饲料塔下罐装饲料前后,需打开和关闭进料口。大多数散装罐有多个料仓,便有多个进料口,能同时打开多个进料口,操作会大大简化。本实施例采用多个盖板同时滑动打开和关闭的方式,并在盖板动作的同时,自动锁紧和打开自动锁止机构。图1和图2分别显示盖板完全关闭和完全打开的状态,图2箭头所指为盖板打开的滑移方向。

图1的散装罐是多仓散装罐,罐顶部开有多个进料口,图1所示为进料口关闭状态,每个进料口上方对应一块盖板11,所有盖板11通过其两侧的长条形的连接件12连接为一个整体,即盖板组件1。长条形的连接件12可使用型材槽钢,槽钢开口向下,槽形空间内可用于固定滚轮22。盖板11与连接件12之间可焊接或采用其他固定方式。

每块盖板11的四条边均向下折弯以增加强度,同时起防水作用。但盖板11前端面的折弯不能高于进料口上表面,否则会阻碍盖板11滑动,所以在盖板11前端设置活动挡水板13。活动挡水板13通过铰链与盖板11连接,盖板11关闭状态时,活动挡水板13垂直向下,起到防水作用;如图3所示,在盖板11滑动过程中,活动挡水板13同时在进料口上表面滑动。

图3所示,盖板11的后方焊接角铁形状的限位板14,打开盖板组件1时,盖板组件1滑移至限位板14与相邻进料口接触时,便停止移动。限位板14限制了盖板组件1后移的极限位置,避免其脱离轨道21。同时,限位板14还起到加强盖板11强度的作用。

盖板组件1的滑动依靠滑动机构2实现。图4所示为滑动机构2的一个实施例,滑动机构2的主要零件是轨道21和滚轮22,固定在盖板组件1上的滚轮22在固定在罐顶上的轨道21上滚动,是一种省力的盖板打开方式,而且更容易实现自动化。两根长形轨道21平行设置于进料口在散装罐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轨道21的长度应尽量使盖板组件1打开时所有滚轮22均在轨道21上。轨道21可焊接或以其他方式直接固定在散装罐罐顶,轨道21直接固定在罐顶比通过支架架设更容易保证直线度,更利于滚轮22的滚动。滚轮22固定在U形安装架23上,U形倒置上部固定在槽钢的底板上,滚轮轴横穿滚轮22和U形的两侧边,所以滚轮22竖直存在于槽钢的槽形空间内。

每个盖板11的两边可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滚轮22。滚轮22的槽形与轨道21截面形状相吻合,例如:V型轮与V形轨道或倒扣的角铁轨道相配合,这样滚轮22的横向移动受到轨道21表面的限制,滚轮22不会出现横向移动的情况,能保证盖板组件1的滑动过程更平稳顺畅。

由于散装罐的长度较长,进料口均布在罐体的长度方向,所以轨道21的长度很长,直线度难以保证,盖板组件1滑动过程中可能有跳动现象,因此在盖板组件1的连接件12的上方设置多个压紧轮24,压紧轮24 通过支架固定在散装罐上,压紧轮24与盖板11上表面留有间隙,如果盖板11跳起,压紧轮24可阻挡盖板11使其返回到轨道21上,确保盖板11不会偏离轨道21,顺利滑动。

盖板组件1的滑动打开方式,相比翻盖和搬动盖板的手动操作,更容易实现自动化,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驱动组件3能自动驱动盖板组件1移动。驱动组件3中的驱动源31是推动盖板组件1的动力源,驱动源31可以是气缸或电动缸或液压缸。可以使用一个驱动源31或多个驱动源31同时动作。本实施例的驱动源31为一个气缸,气缸通过气缸固定座32安装在散装罐上表面,位于盖板组件1的一侧。气缸活塞端部安装滑块41,滑块41同时与盖板组件1连接,气缸通过滑块41驱动盖板组件1滑动。驱动源31的动作由控制总成33集中控制,控制总成33根据驱动源31类型的不同而设计。气缸的控制总成33由气源、气动阀门、气动管路和控制按钮组成。控制总成33中的控制按钮设置在地面操作人员可进行操作的位置,使操作人员在地面便可操作开关进料口。

在盖板组件1关闭进料口后,为了防止散装罐运输过程中盖板组件1自行打开,必须用锁紧机构将盖板组件1锁紧。手动的锁紧装置需要人工攀爬上罐顶进行操作,非常不便。本实施例的自动锁止机构4能够实现盖板自动锁止和打开。

如图5、6、7所示,自动锁止机构4中的滑块41与盖板组件1连接,滑块41的长内孔412套装在盖板组件1上相隔一定距离的两组滑块定位轴45上,并在滑块定位轴45轴线方向将滑块41固定。滑块41可在两组滑块定位轴45之间相对盖板组件1往复移动,滑块41移动至极限位置(图6的a位置和图7的b位置)后,驱动组件3继续向同一方向推动滑块41时,滑块41便可推动盖板组件1滑动。

如图5所示,自动锁止机构4还包括安装在盖板组件1侧面的拨叉42,拨叉有三个叶片,并可绕中心轴转动。弹簧431的一端固定在盖板组件1侧面,另一端固定在拨叉42的一个叶片上,弹簧431使拨叉42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处于某一位置,称为复位位置。同时在弹簧431所连接的叶片旁设置限位柱432,进一步准确限定拨叉42的复位位置,弹簧431和限位柱432组成拨叉复位装置43。拨叉42的另一个叶片上有拨叉撞击面421和拨叉止动面422,这两个面将与锁止块44接触。拨叉42的第三个叶片将受到滑块41的推力而使拨叉42转动。

自动锁止机构4还包括固定在散装罐上的锁止块44,锁止块44始终位于滑块41的初始位置附近。锁止块44的工作部位是锁止块撞击面441和锁止块止动面442,分别面向左右两个方向。

图5所示,锁止块止动面442与拨叉止动面422接触并阻挡拨叉42转动,自动锁止机构4锁止,盖板组件1处于锁紧状态。图6所示,滑块41推动拨叉42顺时针旋转后,锁止块44释放拨叉42,自动锁止机构4解锁,盖板组件1可以打开。图7所示,盖板组件1从自由状态到被锁止的过程,称为进锁,拨叉42移动至锁止块44旁,拨叉撞击面421与锁止块撞击面441相撞,推动拨叉42顺时针旋转后进锁。进锁后拨叉42再次被复位,拨叉止动面422与锁止块止动面442接触,自动锁止机构4处于锁紧状态。

盖板组件1的打开和关闭过程为:从图5所示盖板组件1锁紧状态开始,驱动源31先推动滑块41向右移动至图6所示的a位置,同时滑块41的杆部411推动拨叉42顺时针转动,自动锁止机构4解锁,驱动源31继续向右推动滑块41,滑块41则带动盖板组件1向右滑移至完全打开进料口,如图2所示。关闭进料口前,驱动源31拉动滑块41先向左移动至图7所示的b位置,此时滑块41的杆部411脱离拨叉42,拨叉42处于复位位置,驱动源31继续向左拉动滑块41,滑块41则带动盖板组件1向左滑移,直到图7所示,拨叉42与锁止块44相撞,迫使拨叉42顺时针转动后进锁,拨叉42再次复位,进料口完全关闭,盖板组件1处于锁紧状态。以上可见,滑块41既能触发自动锁止机构4的动作,又能传递动力给盖板组件1,一举两得。本实施例的驱动组件3与自动锁紧机构4的配合,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3采用自动控制,工作人员在地面通过控制按钮便能控制盖板组件1的动作,自动锁止机构4由驱动组件3打开并能自动锁止,省去了人工登上罐顶进行操作的麻烦,省时省力,提高了罐装的效率,并排除了登顶操作的安全隐患。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置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