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上卸料的市政垃圾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2013发布日期:2020-06-09 19:4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上卸料的市政垃圾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运输车,特别涉及一种便于上卸料的市政垃圾运输车,属于市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给环保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在城市中各处均设有垃圾箱用来对人们产生的垃圾进行集中,最后由垃圾车进行回收运输至垃圾站处理。

现有的垃圾运输车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垃圾运输车一般上料较为方便,但卸料过程复杂,费时费力;2、现有的垃圾运输车不具备挤压的作用,垃圾进入垃圾车内部后之间的缝隙影响空间利用率;3、垃圾中自身含水或者雨天等原因,造成垃圾与污水混杂,现有的垃圾运输车将垃圾向垃圾车内装载时不能进行有效分离,给后续处理工作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上卸料的市政垃圾运输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垃圾运输车卸料过程费时费力以及不具备挤压的作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上卸料的市政垃圾运输车,包括车体与车头,所述车体顶端的中部固定设有输送筒,所述输送筒顶部的一端固定设有进料筒,所述输送筒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所述输送筒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绞龙轴,所述绞龙轴的外部固定设有绞龙叶,所述绞龙轴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车体的内部通过第一网孔板分隔为垃圾腔和污水腔,所述第一网孔板顶端的中部固定设有若干个电动缸,若干个所述电动缸的顶端均与顶板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底端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网孔板的一侧铰接,两个所述第二网孔板的另一侧分别与车体内壁的两侧铰接,所述车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排料口,两个所述排料口的外侧分别铰接有两个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体顶端的四角分别固定设有四个第二电机,所述垃圾腔内壁的四角分别固定设有四个固定块,四个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均通过丝杆座分别与四个丝杆的底端相配合,四个所述丝杆的顶端分别与四个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垃圾腔内壁的顶部滑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四角分别与四个丝杆的顶部螺纹穿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垃圾腔内壁的顶端穿插连接有与输送筒相通的下料管,所述压板的中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壁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分别滑动设有两个滑板,两个所述滑板的内侧均通过弹簧分别与两个滑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开口的尺寸与下料管的尺寸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滑板外侧的顶部均设有斜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若干个电动缸和四个第二电机均通过远程控制开关与车载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远程控制开关设置在车头驾驶室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板的两边侧、两个竖板的两边侧和两个第二网孔板的两边侧均分别与车体内壁的两边侧滑动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上卸料的市政垃圾运输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电动缸可以带动顶板上移,顶板上移带动竖板与第二网孔板移动,直至竖板与第二网孔板组成一个斜坡,此时垃圾即可在自身重力下通过排料口排出,卸料时省时省力,且无需过多人工操作;

2)、通过第二电机可以带动丝杆转动,继而可以带动压板上下移动,实现对垃圾进行挤压的目的,使垃圾运输车具备挤压的作用,提高空间利用率;

3)、通过第一网孔板和第二网孔板的设置,污水可以滴落至污水腔的内部,实现污水与垃圾的分离,同时通过挤压可以最大程度将污水分离出来,便于后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车头;3、输送筒;4、进料筒;5、第一电机;6、绞龙轴;7、绞龙叶;8、下料管;9、第一网孔板;10、垃圾腔;11、污水腔;12、电动缸;13、顶板;14、竖板;15、第二网孔板;16、排料口;17、挡板;18、第二电机;19、固定块;20、丝杆;21、压板;22、开口;23、滑槽;24、滑板;2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上卸料的市政垃圾运输车,包括车体1与车头2,车体1顶端的中部固定设有输送筒3,输送筒3顶部的一端固定设有进料筒4,输送筒3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电机5,输送筒3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绞龙轴6,绞龙轴6的外部固定设有绞龙叶7,绞龙轴6的一端与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车体1的内部通过第一网孔板9分隔为垃圾腔10和污水腔11,第一网孔板9顶端的中部固定设有若干个电动缸12,若干个电动缸12的顶端均与顶板13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顶板13底端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两个竖板14,两个竖板14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网孔板15的一侧铰接,两个第二网孔板15的另一侧分别与车体1内壁的两侧铰接,车体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排料口16,通过电动缸12可以带动顶板13上移,顶板13上移带动竖板14与第二网孔板15移动,直至竖板14与第二网孔板15组成一个斜坡,此时垃圾即可在自身重力下通过排料口16排出,两个排料口16的外侧分别铰接有两个挡板17。

优选的,车体1顶端的四角分别固定设有四个第二电机18,垃圾腔10内壁的四角分别固定设有四个固定块19,四个固定块19的顶端均通过丝杆座分别与四个丝杆20的底端相配合,四个丝杆20的顶端分别与四个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垃圾腔10内壁的顶部滑动设有压板21,压板21的四角分别与四个丝杆20的顶部螺纹穿插连接,通过第二电机18可以带动丝杆20转动,继而带动压板21上下移动,实现挤压垃圾的目的,垃圾腔10内壁的顶端穿插连接有与输送筒3相通的下料管8,压板21的中部开设有开口22,开口22内壁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滑槽23,两个滑槽23的内部分别滑动设有两个滑板24,两个滑板24的内侧均通过弹簧25分别与两个滑槽2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开口22的尺寸与下料管8的尺寸相匹配,通过弹簧25的弹性作用使滑板24可以收缩和顶出,继而便于配合下料管8下料,同时便于配合压板21下压垃圾,提高空间利用率,且可以更好地分离污水,两个滑板24外侧的顶部均设有斜坡,通过斜坡与下料管8相配合可以挤压两个滑板24,继而使两个滑板24滑入两个滑槽23的内部,避免滑板24妨碍下料,第一电机5、若干个电动缸12和四个第二电机18均通过远程控制开关与车载电源电性连接,远程控制开关设置在车头2驾驶室的内部,便于司机控制垃圾车进行上下料,顶板13的两边侧、两个竖板14的两边侧和两个第二网孔板15的两边侧均分别与车体1内壁的两边侧滑动接触,避免垃圾通过缝隙掉落至第一网孔板9与第二网孔板15之间。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上卸料的市政垃圾运输车,首先将垃圾倒入进料筒4,同时司机通过驾驶室的远程控制开关开启第一电机5工作,通过第一电机5带动绞龙轴6上的绞龙叶7转动,可以将进料筒4内部的垃圾经过输送筒3和下料管8输送至垃圾腔10的内部,此时竖板14和第二网孔板15处于垂直的初始状态,垃圾掉入垃圾腔10的内部后,通过第一网孔板9和第二网孔板15的设置,污水可以滴落至污水腔11的内部,实现污水与垃圾的分离,垃圾腔10内部垃圾过多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开关同时控制四个第二电机18工作,通过四个第二电机18带动四个丝杆20转动,继而可以带动压板21下移挤压垃圾,压板21与下料管8分离后,在弹簧25的弹性作用下可以将两个滑板24顶出滑槽23,两个滑板24相配合封闭开口22,确保压板21的挤压作用,同时通过挤压可以最大程度将污水分离出来,便于后续处理,挤压完毕后再控制四个第二电机18反转带动压板21上移,上移至两个滑板24与下料管8接触时,由于两个滑板24外侧的顶部均设有斜坡,通过斜坡与下料管8相配合上移过程中可以挤压两个滑板24,继而使两个滑板24滑入两个滑槽23的内部,避免滑板24妨碍下料,需要卸料时,先开启两个挡板17,然后通过远程控制开关控制若干个电动缸12上顶,通过电动缸12可以带动顶板13上移,顶板13上移带动竖板14与第二网孔板15移动,直至竖板14与第二网孔板15组成一个斜坡,此时垃圾即可在自身重力下通过排料口16排出,卸料时省时省力,且无需过多人工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