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击钢木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4562发布日期:2020-09-15 18:59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防撞击钢木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箱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撞击钢木包装箱。



背景技术:

随着商品的不断丰富,物流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保证商品在物流运输中不受到损坏,通常使用包装箱将商品包装起来运输。

公告号为cn20184232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拼装式钢木包装箱,其包括木质托板,在所述木质托板上面装有一个由若干矩形钢管组成的箱体框架,以及在所述箱体框架的前、后、左、右四周都设有木质围板,以及在箱体框架的顶部设有木质盖板而形成一拼装式包装箱。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安装牢固、可靠、承载量大、不易破损并且能够拼装、拆换使用等优点。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运输使用过程中,包装箱难免会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由于未设置相关的缓冲组件,当发生碰撞时容易造成包装箱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撞击钢木包装箱,具有能够减少撞击对包装箱造成的伤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撞击钢木包装箱,包括木质托板,所述木质托板上设有箱体框架,所述框架由若干矩形的钢条组成,所述箱体框架的四周竖直设有木质围板,所述箱体框架的顶部设有木质盖板,所述箱体框架上设有若干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在每根钢条上均有设置,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钢条上的安装槽、设置在安装槽内壁上的压簧、与压簧远离安装孔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缓冲块,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压簧水平设置有多个,所述压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槽的底面,所述缓冲块部分位于安装槽内且与安装槽的内壁贴合,所述缓冲块远离压簧的表面到安装槽的底面的距离大于安装槽的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述包装箱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时,物体会首先与缓冲块接触,碰撞产生的冲击力会将缓冲块压入到安装槽内,缓冲块在向安装槽内移动时,会挤压位于安装槽底面与缓冲块之间的压簧,压簧收到挤压,会产生弹力反作用于缓冲块,从而对碰撞起到缓冲作用,因此具有能够减少撞击对包装箱造成的伤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缓冲块与安装槽内壁贴合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条,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与导向条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条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导向条位于导向槽内且与导向槽的内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块收到撞击会向安装槽内移动,在撞击结束后会在压簧的作用下向远离压簧的方向移动,导向条与导向槽配合能够对缓冲块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减少缓冲块在移动时方向发生歪斜而出现卡顿的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向条与安装槽底面垂直的棱边设置圆弧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倒角增大了导向条的棱边与导向槽的棱边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导向条在导向槽内滑动时的顺滑度,具有减少滑动条在滑动槽内滑动时出现卡顿情况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防磨层,所述防磨层位于安装槽的内壁与缓冲块之间且被二者挤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磨层能避免安装槽的内壁与缓冲块直接接触,从而能减少因缓冲块移动而造成的两者之间的磨损,起到保护安装槽与缓冲块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缓冲块远离压簧的一面设置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凸向远离压簧的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面增大了发生碰撞时缓冲块与碰撞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在碰撞力相同的情况下,减少了缓冲块受到的压强,从而减少了撞击对缓冲块带来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圆弧面上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将圆弧面完全覆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生碰撞时,碰撞物体首先与缓冲层接触,缓冲层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减少了作用于缓冲块上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框架四个竖直棱边设有护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角将箱体框架的竖直棱边包裹,对其起到保护作用,减少撞击对箱体框架造成的损害。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框架上设有若干倾斜设置加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的设置能够提高箱体框架的强度,从而提高箱体框架承受撞击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撞组件,当包装箱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时,其他物体撞击缓冲块向安装槽内运动,缓冲块挤压压簧从而对撞击起到缓冲作用,因此具有能够减少撞击对包装箱造成的伤害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向条与导向槽,能够减少缓冲块在安装槽内移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移的情况的发生,具有对缓冲块的运动方向进行导向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加强杆,具有提高箱体框架的强度,从而提高其承受撞击能力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缓冲组件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木质托板;2、箱体框架;3、钢条;4、木质围板;5、木质盖板;6、缓冲组件;61、安装槽;62、压簧;63、缓冲块;7、导向条;8、导向槽;9、圆弧倒角;10、防磨层;11、圆弧面;12、护角;13、加强杆;14、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撞击钢木包装箱,包括木质托板1,木质托板1上螺纹连接有箱体框架2,箱体框架2由多根截面为矩形的钢条3组成,箱体框架2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四片木质围板4,四片木质围板4竖直设置在箱体框架2的四周且将箱体框架2包围,箱体框架2的顶部螺栓连接有木质盖板5,用于对包装箱进行封盖。箱体框架2上设有若干能够在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冲作用的缓冲组件6,缓冲组件6在每根钢条3上均有设置,从而能对发生在每根钢条3上的撞击进行缓冲保护。缓冲组件6包括安装槽61、压簧62、缓冲块63。安装槽61开设在钢条3上,且开口方向为水平方向;压簧62的一端焊接在安装槽61的底面,压簧62在安装槽61内水平设有多个且沿安装槽6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压簧62远离安装槽61底面的一端焊接在缓冲块63上;压簧62处于自然长度时,缓冲块63靠近压簧62的部分位于安装槽61内且与安装槽61的内壁贴合,缓冲块63远离压簧62的表面到安装槽61底面的距离大于安装槽61的深度,即缓冲块63的部分位于安装槽61之外,当包装箱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时,其他物体首先与缓冲块63接触,缓冲块63受到撞击并在撞击力的作用下向靠近安装槽61底面的方向移动,从而挤压压簧62,压簧62受挤压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对缓冲块63施加与撞击力相反方向的弹力,从而对撞击起到缓冲作用,因此具有能够减少撞击对包装箱造成的伤害的效果。

参照图2和图3,缓冲块63收到撞击会向靠近安装槽61底面的方向移动,当撞击过程结束后,随着压簧62的回弹,缓冲块63又会向远离安装槽61底面的方向移动,在上述移动过程中,缓冲块63的移动方向容易发生歪斜,从而导致移动受阻。为了缓解上述问题,在缓冲块63与安装槽61内壁贴合的四个侧壁上均焊接有导向条7,导向条7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安装槽6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导向条7配合使用的导向槽8,导向条7位于导向槽8内且与导向槽8的内壁贴合。当缓冲块63在安装槽61内移动时,由于导向条7与导向槽8配合,能够对缓冲块63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从而能防止缓冲块63移动方向发生歪斜,减少了缓冲块63移动时出现卡顿的情况的发生。

参照图2,导向条7与安装槽61底面垂直的棱边设置圆弧倒角9,圆弧倒角9增大了导向条7的棱边与导向槽8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导向条7在导向槽8内移动时的顺滑度,进一步方便缓冲块63在安装槽61内移动。

参照图2,安装槽61内壁粘接有防磨层10,防磨层10为毛毡层,防磨层10位于缓冲块63与安装槽61的内壁之间且被二者挤压。防磨层10能够避免缓冲块63与安装槽61内壁直接接触,从而减少了缓冲块63在安装槽61内移动时因摩擦而造成两者的磨损,起到保护缓冲块63与安装槽61内壁的作用。

参照图2,缓冲块63远离压簧62的一面设置为圆弧面11。因此当其他物体与缓冲块63发生碰撞时,缓冲块63与其他物体的接触面积增大,在撞击力相同的情况下,缓冲块63受到的压强较小,因此能减少缓冲块63因撞击而受到的损坏,起到保护换缓冲块63的作用。

参照图2,为了进一步提高缓冲组件6的缓冲效果,在圆弧面11的表面粘接有缓冲层14,缓冲层14为橡胶层,当其他物体与缓冲块63的圆弧面11发生碰撞时,首先会与缓冲层14接触,由于缓冲层14具有弹性,因此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另外,由于缓冲层14将圆弧面11完全覆盖,缓冲层14也能起到保护缓冲块63的作用。

参照图1,在包装箱的运输过程中,箱体框架2的四个竖直棱边是很容易发生碰撞的地方,为了对其进行保护,在箱体框架2的四个竖直棱边处设有护角12,所述护角12为亚克力材质,所述护角12粘接在钢条3上,起到保护箱体框架2的作用。

参照图1,箱体框架2上焊接有若干倾斜设置的加强杆13,加强杆13的设置能提高箱体框架2的强度,因此当发生碰撞时箱体框架2更不容易受到损伤。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包装箱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时,其他物体首先与缓冲块63的圆弧面11接触碰撞,在碰撞力的作用下,缓冲块63被挤压从而向靠近安装槽61的方向移动,缓冲块63移动时会挤压压簧62,压簧62受挤压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弹力并反作用于缓冲块63,从而对碰撞起到缓冲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减少撞击对包装箱造成的伤害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