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1696发布日期:2020-09-25 18:0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输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耳。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大型输送机输送带运行速度快,时常会出现输送带2跑偏的情况,输送带2跑偏时会对吊耳产生磨损,吊耳的竖板两侧是磨损的重灾区,长期磨损后,磨损后的吊耳1两侧甚至变得会锋利,又会对输送带2造成损伤,造成财产损失,需要经常更换吊耳,带来不必要的生产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耳,通过在挂体上设置耐磨胶皮,增加吊耳的耐磨性,延长了吊耳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损耗。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吊耳,包括挂体和耐磨胶皮,挂体结构为c型,挂体包括竖板,竖板中心开设有通槽,耐磨胶皮穿过通槽,并且耐磨胶皮将竖板的侧边环形包裹住,即使输送带跑偏,吊耳有耐磨胶皮的保护,避免了直接磨损吊耳,同时也减少了输送带的磨损,并且耐磨胶皮增加吊耳的耐磨性,延长了吊耳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损耗。

所述竖板设置有螺纹孔,耐磨胶皮通过旋入螺纹孔的紧固件固定在竖板上,操作简单、方便,便于更换耐磨胶皮。

所述耐磨胶皮的厚度不等,且厚度按照竖板的侧边至通槽逐渐减小,竖板两侧为主要磨损区域,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的磨损程度,增加竖板两侧所包裹耐磨胶皮的厚度,提高了耐磨胶皮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进一步延长了吊耳的使用寿命。

在弯道等特殊位置,吊耳两侧的磨损速度存在较大差异,本实用新型对吊耳两侧单独包裹耐磨胶皮,能够对磨损严重的一侧单独更换耐磨胶皮,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挂体上设置耐磨胶皮,增加吊耳的耐磨性,延长了吊耳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少了输送带的磨损,降低了生产损耗。提高设置螺纹孔,便于更换耐磨胶皮,操作简单、方便。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的磨损程度,增加竖板两侧所包裹耐磨胶皮的厚度,提高了耐磨胶皮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进一步延长了吊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吊耳被输送带磨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挂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预防输送带磨损的示意图。

图中:1-磨损后的吊耳,2-输送带,3-挂体,4-竖板,5-通槽,6-耐磨胶皮,7-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2至图6所示,一种吊耳,包括挂体3和耐磨胶皮6,挂体3结构为c型,挂体3包括竖板4,竖板4中心开设有通槽5,耐磨胶皮6穿过通槽5,并且耐磨胶皮6将竖板4的侧边环形包裹住,即使输送带2跑偏,吊耳有耐磨胶皮6的保护,避免了直接磨损吊耳,同时也减少了输送带2的磨损,并且耐磨胶皮6增加吊耳的耐磨性,延长了吊耳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损耗。

所述竖板4设置有螺纹孔7,耐磨胶皮6通过旋入螺纹孔7的紧固件固定在竖板4上,操作简单、方便,便于更换耐磨胶皮6。

所述耐磨胶皮6的厚度不等,且厚度按照竖板4的侧边至通槽5逐渐减小,竖板4两侧为主要磨损区域,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的磨损程度,增加竖板4两侧所包裹耐磨胶皮6的厚度,提高了耐磨胶皮6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进一步延长了吊耳的使用寿命。

在弯道等特殊位置,吊耳两侧的磨损速度存在较大差异,本实用新型对吊耳两侧单独包裹耐磨胶皮6,能够对磨损严重的一侧单独更换耐磨胶皮6,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吊耳,通过在挂体上设置耐磨胶皮,增加吊耳的耐磨性,延长了吊耳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少了输送带的磨损,降低了生产损耗。提高设置螺纹孔,便于更换耐磨胶皮,操作简单、方便。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的磨损程度,增加竖板两侧所包裹耐磨胶皮的厚度,提高了耐磨胶皮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进一步延长了吊耳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吊耳,其特征在于:包括挂体(3)和耐磨胶皮(6),挂体(3)结构为c型,挂体(3)包括竖板(4),竖板(4)中心开设有通槽(5),耐磨胶皮(6)穿过通槽(5),并且耐磨胶皮(6)将竖板(4)的侧边环形包裹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4)设置有螺纹孔(7),耐磨胶皮(6)通过旋入螺纹孔(7)的紧固件固定在竖板(4)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胶皮(6)的厚度不等,且厚度按照竖板(4)的侧边至通槽(5)逐渐减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耳,包括挂体和耐磨胶皮,挂体结构为C型,挂体包括竖板,竖板中心开设有通槽,耐磨胶皮穿过通槽,并且耐磨胶皮将竖板的侧边环形包裹住,即使输送带跑偏,吊耳有耐磨胶皮的保护,避免了直接磨损吊耳,同时也减少了输送带的磨损,并且耐磨胶皮增加吊耳的耐磨性,延长了吊耳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志;喻明珠;熊锐;徐建;王春木;李刚明;冷海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开磷集团矿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