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电液闸板使用的煤仓顶部溜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0151发布日期:2021-03-23 11:04阅读:77来源:国知局
配合电液闸板使用的煤仓顶部溜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溜槽技术领域,具体为配合电液闸板使用的煤仓顶部溜槽。



背景技术:

溜槽,指通常在地面上的从高处向低处运东西的槽,内面光滑,东西能自动溜下(如淘洗含金矿砂的流矿槽或流放原木的斜水槽)。它主要应用于小型露天矿,在大、中型露天矿,溜槽常与溜井串接联合应用,可设于采场范围以内,亦可设于其外;

溜槽是利用地形开凿的进行矿岩自溜运输的敞露式沟道。它主要应用于小型露天矿,在大、中型露天矿,溜槽常与溜井串接联合应用,可设于采场范围以内,亦可设于其外。沟道纵坡大于矿岩自然安息角。一般为沟道长度由数十米以至百米以上。沟道呈半圆凹陷形,其断面尺寸取决于溜放矿岩身块度和溜放量。单独使用溜槽时。于沟道下部设有转载装置。通常为漏斗。也可采用装载设备。为消除或减弱矿岩在自溜中的跳跃现象,沟道表面需平整。不能有岩凸,且纵坡不宜过陡,并减小下部坡度或使其积存部分粉矿和碎矿层,以缓冲其下溜速度。沟道上部设有卸载平台(见露天矿溜井运输)。溜槽应用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跑矿。这主要与粉矿含量大和含水多相关。在雨季尤其容易发生。故沟道两侧应设置排水沟,防止水流入溜槽;

但是传统的常规溜槽:电液翻板因长期受物料冲击而变形,导致无法正常翻转,维护频繁,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配合电液闸板使用的煤仓顶部溜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配合电液闸板使用的煤仓顶部溜槽,解决了传统的常规溜槽:电液翻板因长期受物料冲击而变形,导致无法正常翻转,维护频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配合电液闸板使用的煤仓顶部溜槽,包括溜槽主体,所述溜槽主体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三个通道,三个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内分别安装有第一电液闸板、第二电液闸板与第三电液闸板,且第一电液闸板与第三电液闸板的下端分别安装有带式输送机,所述带式输送机安装于煤仓一侧,所述煤仓分别由第一煤仓、第二煤仓、第三煤仓构成,所述第二通道设置于所述溜槽主体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带式输送机的数量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三通道之间所呈角度为90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的夹角为45度,所述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的夹角为45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煤仓、第二煤仓、第三煤仓的容量分别为3000立方米。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配合电液闸板使用的煤仓顶部溜槽,改造后的溜槽在正常工作时,电液闸板同一时间仅有一个开启,而处在关闭状态的通道会自然形成物料堆积区,在达到使用目的的前提下,有效的缓解物料对溜槽的冲击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溜槽主体;2、第一电液闸板;3、第二电液闸板;4、第三电液闸板;5、带式输送机;6、煤仓;7、第一煤仓;8、第二煤仓;9、第三煤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配合电液闸板使用的煤仓顶部溜槽,包括溜槽主体1,所述溜槽主体1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三个通道,三个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内分别安装有第一电液闸板2、第二电液闸板3与第三电液闸板4,且第一电液闸板2与第三电液闸板4的下端分别安装有带式输送机5,所述带式输送机5安装于煤仓一侧,所述煤仓6分别由第一煤仓7、第二煤仓8、第三煤仓9构成,所述第二通道设置于所述溜槽主体1的正下方。

带式输送机5的数量有两个;第一通道与第三通道之间所呈角度为90度;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的夹角为45度,所述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的夹角为45度;第一煤仓7、第二煤仓8、第三煤仓9的容量分别为50立方米。

需要说明的是,溜槽主要作用是将地面上仓带式输送机运输的原煤,通过溜槽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的三个出口并配合带式输送机5分别运输到第一煤仓7、第二煤仓8、第三煤仓9,溜槽的三个通道在正常工作时仅有一个是打开状态;

常规溜槽:电液翻板因长期受物料冲击而变形,导致无法正常翻转,维护频繁;

而新结构溜槽:电液翻板改用电液闸板,并改变了溜槽分叉的位置,改造后的溜槽在正常工作时,电液闸板同一时间仅有一个开启,而处在关闭状态的通道会自然形成物料堆积区,在达到使用目的的前提下,有效的缓解物料对溜槽的冲击伤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配合电液闸板使用的煤仓顶部溜槽,包括溜槽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主体(1)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三个通道,三个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内分别安装有第一电液闸板(2)、第二电液闸板(3)与第三电液闸板(4),且第一电液闸板(2)与第三电液闸板(4)的下端分别安装有带式输送机(5),所述带式输送机(5)安装于煤仓一侧,所述煤仓(6)分别由第一煤仓(7)、第二煤仓(8)、第三煤仓(9)构成,所述第二通道设置于所述溜槽主体(1)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电液闸板使用的煤仓顶部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输送机(5)的数量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电液闸板使用的煤仓顶部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三通道之间所呈角度为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电液闸板使用的煤仓顶部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的夹角为45度,所述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的夹角为4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电液闸板使用的煤仓顶部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煤仓(7)、第二煤仓(8)、第三煤仓(9)的容量分别为3000立方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配合电液闸板使用的煤仓顶部溜槽,包括溜槽主体,所述溜槽主体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三个通道,三个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内分别安装有第一电液闸板、第二电液闸板与第三电液闸板,且第一电液闸板与第三电液闸板的下端分别安装有带式输送机,所述带式输送机安装于煤仓一侧,所述煤仓分别由第一煤仓、第二煤仓、第三煤仓构成,所述第二通道设置于所述溜槽主体的正下方。该配合电液闸板使用的煤仓顶部溜槽,改造后的溜槽在正常工作时,电液闸板同一时间仅有一个开启,而处在关闭状态的通道会自然形成物料堆积区,在达到使用目的的前提下,有效的缓解物料对溜槽的冲击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卫雷杰;冯学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联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1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