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收装置以及打印卷收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40562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与第一凸缘部271相同,也可以在第二凸缘部272的内表面的内周缘部设置与其外周围相比突出的环状凸部。在第二凸缘部272的外表面形成有沿周向以及径向延伸的大致“蜘蛛的巢”状的肋构件。
[0109]如图12所示,在凸缘装卸杆273的左端部形成有与形成在卷收轴205的棘齿264啮合的棘爪277。棘齿264以及棘爪277容许第二凸缘部272相对于第一凸缘部271向接近的方向(左方)滑动,阻止第二凸缘部272相对于第一凸缘部271向分离的方向(右方)滑动。凸缘装卸杆273以能够在棘爪277同棘齿264卡合的卡合位置、棘爪277从棘齿264卡合脱离的脱离位置之间旋转的方式,在大致左右中间部被支承。凸缘装卸杆273被凸缘弹簧278朝向卡合位置旋转施力。在凸缘装卸杆273的右端部形成有用于朝向脱离位置对凸缘装卸杆273进行旋转操作的捏手部279 (参照图6)。
[0110]这里,对使用者将卷筒纸S放置在卷收轴205的顺序进行说明。
[0111]首先,使用者对凸缘装卸杆273进行操作,将第二凸缘部272从卷收轴205取下。接着,使用者以I?2次左右的卷收次数将卷筒纸S的前端部卷收在卷收轴205。接着,使用者将第二凸缘部272装配在卷收轴205。
[0112]如图13所示,与本实施方式的卷收装置200不同,如果假设在第一凸缘部271未设置有环状凸部275,则在使第二凸缘部272朝向第一凸缘部271滑动至卷筒纸S的右侧端的情况下,卷筒纸S多会在宽度方向挤压(参照图13A)。那样的话,由于第一凸缘部271的内表面与第二凸缘部272的内表面的间隔在径向的任一位置都比卷筒纸S的宽度窄,因此之后卷收的卷筒纸S也在宽度方向挤压(参照图13B)。这样当卷筒纸S在宽度方向挤压时,在卷收在卷收轴205的卷筒纸S的相互间产生缝隙,而成为卷绕膨胀的主要因素。
[0113]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卷收装置200中,就第一凸缘部271的内表面与第二凸缘部272的内表面的间隔而言,与设置有环状凸部275的内周缘部相比,其外周围更宽。因此,在使用者将第二凸缘部272装配在卷收轴205时,通过将第二凸缘部272向卷筒纸S的右侧端轻轻地按压,即使在第一凸缘部271的环状凸部275与第二凸缘部272之间,卷筒纸S于宽度方向挤压的情况下(参照图14A),在卷收在卷收轴205的卷筒纸S、即卷收卷筒R的直径变得大于环状凸部275的外径的阶段,卷筒纸S的宽度方向的挤压也被消除(参照图14B)。在卷筒纸S的宽度方向的挤压消除后,能够稳定地卷收卷筒纸S。因此,能够减少卷绕膨胀的程度。
[0114]这里,优选环状凸部275的突出高度H为0.3mm以上1.0mm以下。如果环状凸部275的突出高度H为0.3mm以上,则在卷收卷筒R的直径变得大于环状凸部275的外径的阶段,能够有效地消除卷筒纸S的宽度方向的挤压。另外,如果环状凸部275的突出高度H为1.0mm以下,则即使在卷收卷筒R的直径变得大于环状凸部275的外径后,也能够通过第一凸缘部271以及第二凸缘部272可靠地引导卷筒纸S的侧端,并且能够卷收卷筒纸S。
[0115]另外,优选环状凸部275的外周半径与内周半径的差量D为3mm以上5mm以下。通过将环状凸部275的外周半径与内周半径的差量D设为3_以上,即使在使用者将卷筒纸S的前端部较为松弛地卷收在卷收轴205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卷筒纸S放置在第一凸缘部271的环状凸部275与第二凸缘部272之间。另外,通过将环状凸部275的外周半径与内周半径的差量D设为5mm以下,在卷收开始后,能够在较早的阶段,消除卷筒纸S的宽度方向的挤压。
[0116]另外,环状凸部275的内径(内周的直径)不受特别的限定,例如,为70mm以上90mm以下。
[0117]并且,当将第二凸缘部272装配在卷收轴205时,使用者能够在感受到因棘齿264与棘爪277的卡合而产生的咔哒感的同时,使第二凸缘部272朝向第一凸缘部271滑动。因此,使用者使第二凸缘部272不是一下子滑动,而是一点一点地朝向第一凸缘部271滑动,从而装配在所期望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发生成为卷绕膨胀的主要因素的卷筒纸S的过度的挤压。
[0118]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将卷筒纸S放置在卷收轴205的方法,除上述的将卷筒纸S的前端部直接卷绕在卷收轴205的方法以外,也存在将粘接有卷筒纸S的前端的纸管装配在卷收轴205的方法。
[0119]如图5所示,动力输入部206具备来自打印装置100的输送部115的动力所输入的输入齿轮281、将输入齿轮28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齿轮支承构件282。
[0120]齿轮支承构件282形成为前方以及后方开放的扁平箱状。在齿轮支承构件282的内部支承有输入齿轮281。齿轮支承构件282在其基端部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于卷筒纸导入台203的打印装置100侧。
[0121]需要说明的是,卷筒纸导入台203为专利请求保护的范围中的“输入支承部”的一个例子。
[0122]这里,在使用者将卷收装置200从打印装置100取下时,使卷收装置200相对于从打印装置100的输入部插入凹部105拔出动力输入部206的方向(从后向前)倾斜移动的情况(例如,在使卷收装置200不沿着载置面滑动,而是把持把手214将卷收装置200向斜上方抬起的情况)下,会造成动力输入部206钩挂在输入部插入凹部105的上缘部。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齿轮支承构件282被卷筒纸导入台203支承为能够上下摆动,由此即使动力输入部206钩挂在输入部插入凹部105的上缘部,由于齿轮支承构件282相对于卷筒纸导入台203向下方摆动,因此能够从输入部插入凹部105将动力输入部206顺畅地拔出。因此,能够防止打印装置100的输入部插入凹部105、卷收装置200的动力输入部206损伤。
[0123]另外,在齿轮支承构件282的左侧壁部,于后端部、即打印装置100侧的端部的靠近上方,卷收装置侧卡合部283以缺口的方式形成。上述的打印机侧卡合部124卡合在卷收装置侧卡合部283。由此,输入齿轮281相对于输出齿轮123的接近被限制。因此,防止了在将卷收装置200装配在打印装置100时,成为输入齿轮281相对于输出齿轮123过度接近的状态。
[0124]因此,能够使输入齿轮281与输出齿轮123良好地啮合。
[0125]需要说明的是,卷收装置侧卡合部283为专利请求保护的范围中的“位置限制部”的一个例子。
[0126]如图4所示,卷收侧动力传递机构207具备:与上述的输入齿轮281啮合的卷收侧第一中间齿轮284、卷收侧连结轴285、经由连结轴而与卷收侧第一中间齿轮284连结的小带轮286、大带轮287、架设在小带轮286与大带轮287之间的环形的带288、与上述的轴齿轮265啮合的卷收侧第二中间齿轮289、介设在大带轮287与卷收侧第二中间齿轮289之间的转矩限制器290。
[0127]卷收侧第一中间齿轮284内置在卷筒纸导入台203中的右上部。遍及卷收侧连结轴285的左右而设置有卷筒纸导入台203的上部。
[0128]小带轮286以及大带轮287设置在卷收支承部202的外侧壁212的外侧(参照图7)。卷收侧第二中间齿轮289设置在外侧壁212与内侧壁211之间。
[0129]另外,通过将转矩限制器290介设在大带轮287与卷收侧第二中间齿轮289之间,由此能够以大致恒定的卷收转矩使卷收轴205旋转。
[0130]另外,通过设置转矩限制器290,即使卷收卷筒R的直径随着卷收的进行而变动,也能够通过转矩限制器290,将打印装置100的卷筒纸S的输送速度、卷收装置200的卷筒纸S的卷收速度维持为大致相等。即,能够利用转矩限制器290吸收输送速度与卷收速度的速度差。
[0131]如图6以及图9所示,杆208具备辊291、将辊29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辊轴292、支承辊轴292的辊杆293。
[0132]辊291由沿轴向分割的、例如六个分割辊291a构成。各分割辊291a例如由橡胶制成,且形成为圆盘状。六个分割辊291a通过与输送的卷筒纸S的摩擦,而进行从动旋转。因此,能够抑制因杆208而造成卷筒纸S的打印面被揉搓。
[0133]另外,通过由六个分割辊291a来构成辊291,使得杆208与卷筒纸S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因杆208而造成卷筒纸S的打印面揉搓。因此,能够防止因杆208损坏打印图像。需要说明的是,分割辊291a的个数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是两个,但通过多于两个地进行设置,与之对应地,能够应对各种纸宽的卷筒纸S。需要说明的是,优选根据卷筒纸S的纸宽度的种类设定多个分割辊291a的相互的间隔。
[0134]辊轴292的左端部插通上述的辊移动开口 213,且固定在辊杆293。辊杆293设置在卷收支承部202的内侧壁211与外侧壁212之间。就辊杆293而言,在一个端部固定有辊轴292,另一个端部被固定在外侧壁212的杆支轴294 (参照图7)支承为能够旋转。
[0135]在卷收支承部202的内侧壁211与外侧壁212之间,设置有对辊杆293的向下方的旋转移动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