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卷绕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26483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纱线卷绕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备储纱装置以及接头装置的纱线卷绕装置。详细而言,涉及在进行接头时从储纱装置将纱线拉出时进行的控制。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公知有一种一边将从喂纱筒管退绕的纱线暂时存储于储纱装置,一边从该储纱装置卷绕纱线而形成卷装的纱线卷绕装置。若纱线卷绕装置将喂纱筒管的纱线全部退绕,则供给新的喂纱筒管。纱线卷绕装置在利用接头装置接头新的喂纱筒管的纱线与储纱装置的纱线后进行新的喂纱筒管的卷绕。日本特开2010-47407号公报以及国际公开第2011/040545号公报公开了这种纱线卷绕装置。
[0003]这里,为了进行基于接头装置的接头,而将喂纱筒管侧的纱线与储纱装置侧的纱线引导至接头装置。具体而言,上述纱线被能够产生吸引流的管状的纱线引导部件捕捉。纱线引导部件在捕捉到纱线的状态下通过转动而将纱线引导至接头装置。或通过吹飞捕捉到的纱线而将纱线引导至接头装置。
[0004]在日本特开2010-4740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在内部形成有纱线通路的存储臂绕纱池部旋转而存储纱线的结构的纱线卷绕装置。该纱线卷绕装置具备检测纱疵及其长度的清纱器。纱线卷绕装置在检测到纱疵的情况,基于从储纱装置的驱动部发送的脉冲信号推断纱疵的长度。由此,能够准确地推断纱疵的长度。另外,在国际公开第2011/04054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通过使储纱辊旋转而在该储纱辊的外周面存储纱线的结构的纱线卷绕装置。
[0005]这里,为了将储纱装置侧的纱线拉出并引导至接头装置,需要使该储纱装置的存储臂、储纱辊等沿与卷绕时相反的方向旋转。然而,在日本特开2010-47407号公报以及国际公开第2011/040545号公报中,关于进行接头时的存储臂、储纱辊的反转圈数并未进行详细地记载。例如,为了使存储臂或者储纱辊反转,在指示反转时间的情况下,根据反转速度、达到该反转速度为止的时间,所拉出的纱线的长度会产生偏差。因此,为了一定要拉出所需的长度的纱线,不得不指示充裕的反转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废弃的纱线变长,并且,接头所花费的时间变长。
[0006]进而,如国际公开第2011/040545号公报一样,在吸引并捕捉储纱辊的表面的纱线的结构的纱线卷绕装置中,在纱线的捕捉失败的情况下,储纱辊的表面被长时间吸引。其结果是,卷绕于储纱辊的纱线彼此缠绕在一起。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为了将纱线向接头装置引导而从储纱装置拉出纱线时从储纱装置拉出适当量的纱线的纱线卷绕装置。
[000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以上所述,接下来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及其效果进行说明。
[0009]根据本发明的观点,提供以下的结构的纱线卷绕装置。S卩,该纱线卷绕装置具备喂纱部、储纱装置、卷装形成部、接头装置、储纱拉出部与控制部。上述喂纱部构成为能够供给纱线。上述储纱装置通过存储卷绕部旋转而卷绕并暂时存储上述喂纱部所供给的纱线。上述卷装形成部通过将纱线从上述储纱装置拉出并卷绕于卷绕筒管而形成卷装。上述接头装置在纱线在上述喂纱部与上述储纱装置之间断开时,将断开的喂纱部一侧的纱线与上述储纱装置侧的纱线连上。上述储纱拉出部将上述储纱装置侧的纱线从该储纱装置拉出并向上述接头装置引导。上述控制部在将上述储纱装置侧的纱线向上述接头装置引导时,进行使该存储卷绕部沿与卷绕时相反的方向旋转的反转控制。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反转控制中控制该存储卷绕部的反转控制,以便使上述存储卷绕部的反转圈数成为使上述存储卷绕部沿与卷绕时相反方向旋转的圈数即反转指示圈数。
[0010]由此,在从储纱装置拉出纱线时,通过指示使存储卷绕部反转的圈数,能够准确地控制从储纱装置拉出的纱线的长度。因此,能够抑制废弃的纱线的长度,并且能够缩短接头所花费的时间。
[0011 ] 在上述的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为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反转控制中计算使上述存储卷绕部沿与卷绕时相反的方向旋转的圈数亦即反转指示圈数,上述反转指示圈数基于通过上述存储卷绕部旋转一圈而存储或者退绕的纱线的长度与从上述储纱装置至上述接头装置的纱线通道的距离来计算。
[0012]由此,通过考虑通过存储卷绕部旋转一圈而存储(退绕)的纱线的长度,而能够估计为了从反转开始利用储纱拉出部捕捉纱线端所需的反转圈数。另外,通过考虑从上述储纱装置至上述接头装置的纱线通道的距离,而能够估计为了将拉出的纱线引导至接头装置所需的反转圈数。
[0013]在上述的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形成为以下的结构。即,上述存储卷绕部为在外周面卷绕并存储纱线的储纱辊。通过上述存储卷绕部旋转一圈而存储或者退绕的纱线的长度基于上述储纱辊的半径或者直径来计算。
[0014]由此,仅根据半径或者直径进行简单的运算,便能够计算储纱辊每圈旋转的存储量(退绕量)。且以往以来,虽然进行推断卷装的每圈旋转的卷绕量,然而由于卷装随着纱线的卷绕量增加而直径变大,所以为了计算每圈旋转的卷绕量而需要检测卷装直径的传感器等。在这一点,由于储纱辊的直径为恒定,所以与卷装不同,能够简单并且准确地计算每圈旋转所放卷的纱线的长度。
[0015]在上述的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形成为以下的结构。即,该纱线卷绕装置具备储纱捕捉部,其吸引上述储纱拉出部从上述储纱装置拉出的纱线,并在相比上述接头装置更靠上游侧的位置捕捉该纱线。上述反转指示圈数进一步基于从上述接头装置至上述储纱捕捉部的纱线通道的距离来决定。
[0016]由此,能够更加准确地估计用于将拉出的纱线向接头装置引导所需的反转圈数。
[0017]在上述的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形成为以下的结构。S卩,该纱线卷绕装置具备纱疵检测装置与切断部。上述纱疵检测装置检测卷绕于上述储纱装置的纱线的瑕疵。上述切断部在上述纱疵检测装置检测到纱线的瑕疵时在纱线的瑕疵的上游侧切断纱线。上述反转指示圈数进一步基于上述纱疵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纱疵的长度来决定。
[0018]由此,将所检测到的纱疵全部除去,并且能够准确地估计为了将所拉出的纱线向接头装置引导所需的反转圈数。另外,不仅在供给喂纱筒管的情况下,在检测到纱疵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纱线拉出必要的充分的长度。
[0019]在上述的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形成为以下的结构。S卩,该纱线卷绕装置具备纱线检测部,其检测纱线通道的规定位置出的纱线的存在。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纱线检测部在上述反转控制结束后未检测到纱线的情况下,再次进行上述反转控制。
[0020]由此,由于能够检测纱线的拉出的失败,因此能够不呼叫操作人员而自动再次进行纱线的拉出。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能够准确地控制所拉出的纱线的长度,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纱线的拉出的失败。
[0021]在上述的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上述纱疵检测装置作为上述纱线检测部发挥作用。
[0022]由此,由于能够减少纱线卷绕装置所具备的部件的件数,所以能够降低纱线卷绕装置的制造成本。
[0023]在上述的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形成为以下的结构。S卩,上述储纱拉出部从上述储纱装置吸引纱线,使该纱线通过形成于内部的吸引通路并拉出该纱线。在上述吸引通路配置有检测纱线的存在的拉出纱线检测部。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拉出纱线检测部检测到纱线的时刻开始上述储纱拉出部的反转圈数的计数。
[0024]由此,由于能够立即检测进行了纱线的拉出的情况,所以与为了纱线的拉出而使储纱拉出部沿相反方向旋转一圈的情况相比较,能够进一步抑制拉出纱线的量。另外,由于能够迅速检测纱线的拉出,所以能够可靠并且早期地检测纱线的拉出的失误。
[0025]在上述的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具备输入部,其能够输入上述反转指示圈数或者输入用于该反转指示圈数的计算的值。
[0026]由此,能够简单地应对纱线的种类的变更、储纱装置、接头装置等的位置的变更、或者储纱装置的形状的变更等。另外,上述喂纱部优选为支承能够供给纱线用的喂纱筒管的喂纱筒管支承部。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络纱机所具备的络纱单元的示意侧视图。
[0028]图2是上纱线拉出部所吹飞的纱线被上纱线捕捉部捕捉后不久的络纱单元的示意侧视图。
[0029]图3是表示将下纱线与上纱线引导至接头装置的状态下的络纱单元的示意侧视图。
[0030]图4是表示用于将从储纱装置拉出的纱线引导至接头装置所需的长度的说明图。
[0031]图5是表示为了进行接头并将纱线所含的纱疵全部除去所需的长度的说明图。
[0032]图6是表示计算反转指示圈数的处理的流程图。
[0033]图7是变形例所涉及的自动络纱机所具备的络纱单元的示意放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