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作用在车辆轴上千斤顶的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78820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用于作用在车辆轴上千斤顶的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0001]一、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作用在车辆轴上千斤顶的保护装置。
[0003]二、
【背景技术】
[0004]在进行车辆维修或检查时,特别是城铁车辆柔性系数、转向架均衡试验时,需要通过人工操作机械式千斤顶,将车辆单侧轴端逐步顶起,使轮对与轨面达到不同的高度,以便测量、计算参数,为防止千斤顶倾斜弹出,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用于作用在车辆轴上千斤顶的保护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工艺装置,在现有的用于作用在车辆轴上千斤顶的保护装置中,还都是没有一种用于作用在车辆轴上千斤顶的保护装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0005]三、

【发明内容】

[0006]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作用在车辆轴上千斤顶的保护装置,因此对千斤顶进行罩体保护,提高了千斤顶的操作安全性能。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设置为包覆在千斤顶侧面的下端端面部的压盘、设置在包覆在千斤顶侧面的上端端面部的罩筒体、设置在罩筒体上并且设置为与车辆轴联接的U形螺栓、设置在压盘和罩筒体之间的位置调节装置。
[0008]由于设计了压盘、罩筒体、U形螺栓和位置调节装置,通过U形螺栓与车辆轴连接,把压盘和罩筒体罩在千斤顶上,当千斤顶升起和下降时,在位置调节装置的作用下,使压盘和罩筒体之间的距离改变,不再直接使用千斤顶,因此对千斤顶进行罩体保护,提高了千斤顶的操作安全性能。
[0009]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在千斤顶的侧面部形成保护罩体的方式把压盘、罩筒体、U形螺栓和位置调节装置相互联接。
[0010]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位置调节装置包含有压杆、导向杆和弹簧,在压盘上端端面部设置有罩筒体并且在压盘和罩筒体之间设置有导向杆,罩筒体设置为与导向杆滑动式联接并且导向杆设置为串接在压盘中,弹簧设置为套装在导向杆上并且弹簧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为与压盘和罩筒体接触式联接,压杆的一端端部设置为与压盘联接并且压杆的另一端端部设置为通过螺母与罩筒体联接,U形螺栓设置在罩筒体的上端端面部并且U形螺栓设置为通过螺母与罩筒体联接。
[001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压盘设置为一个圆筒体的半个部分并且在压盘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压口槽、在压盘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耳部,压盘I的压口槽设置为沿压盘的内侧壁的周边分布并且压盘的固定耳部设置为沿压盘的外侧壁的周边分布。
[001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罩筒体设置为一个圆筒体的半个部分并且在罩筒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下耳部和上耳部,罩筒体的下耳部和上耳部分别设置为沿罩筒体的外侧壁的周边分布O
[0013]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压杆和导向杆分别设置为沿压盘的上端端面部的周边分布和罩筒体的下端端面部的周边分布。
[0014]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压杆的底端端部设置为与压盘的固定耳部铰接式联接并且压杆的顶端端部设置为与罩筒体的下耳部串接式联接。
[0015]本实用新型设计了,U形螺栓设置为与罩筒体的上耳部串接式联接。
[0016]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千斤顶的侧面部形成保护罩体的压盘、罩筒体、U形螺栓和位置调节装置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作用在车辆轴上千斤顶的保护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0017]四、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20]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压盘1、罩筒体2、压杆3、导向杆4、弹簧5和U形螺栓6,
[0023]在压盘I上端端面部设置有罩筒体2并且在压盘I和罩筒体2之间设置有导向杆4,罩筒体2设置为与导向杆4滑动式联接并且导向杆4设置为串接在压盘I中,弹簧5设置为套装在导向杆4上并且弹簧5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为与压盘I和罩筒体2接触式联接,压杆3的一端端部设置为与压盘I联接并且压杆3的另一端端部设置为通过螺母与罩筒体2联接,U形螺栓6设置在罩筒体2的上端端面部并且U形螺栓6设置为通过螺母与罩筒体2联接。
[0024]在本实施例中,压盘I设置为一个圆筒体的半个部分并且在压盘I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压口槽11、在压盘I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耳部12,压盘I的压口槽11设置为沿压盘I的内侧壁的周边分布并且压盘I的固定耳部12设置为沿压盘I的外侧壁的周边分布。
[0025]在本实施例中,罩筒体2设置为一个圆筒体的半个部分并且在罩筒体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下耳部21和上耳部22,罩筒体2的下耳部21和上耳部22分别设置为沿罩筒体2的外侧壁的周边分布。
[0026]在本实施例中,压杆3和导向杆4分别设置为沿压盘I的上端端面部的周边分布和罩筒体2的下端端面部的周边分布。
[0027]在本实施例中,压杆3的底端端部设置为与压盘I的固定耳部12铰接式联接并且压杆3的顶端端部设置为与罩筒体2的下耳部21串接式联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