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线产品分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6286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线产品分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将生产线产品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普及,需要对企业生产的产品在生产源头及市场上的流向进行追踪。而实现对产品生产源头和在市场上的流向追踪是通过在小包装产品的外包装盒上加载数字身份码(一维码或二维码),以及在盛放小包装包装的大包装箱上加载相应的数字身份码,同时大包装箱内所有的小包装产品上的数字身份码需要与大包装箱上的数字身份码对应。
[0003]现有企业生产的产品均通过生产线来完成,若使小包装产品与大包装箱之间的数字身份码对应,就必须保证一个大包装箱内的小包装产品进行按序装箱。产品生产线通常都是连续运行,在小包装产品达到设定数目时,操作人员需要将对应的大包装箱移走并用下一个大包装箱继续承接小包装产品。大包装箱在装满设定数目的小包装产品后需要人工进行封装,由于生产线连续运行,若操作人员在未完成大包装箱的封装时下一个打包装箱内的小包装产品已达到设定数目,则此时操作人员不得不将生产线停止。生产线由启动到停止和从停止到启动均需要缓冲时间,加之操作人员逐个对打包装箱进行封装,其生产效率非常低。
[0004]为了提高装箱效率,避免生产线停机,现有生产线采用至少两组操作人员对产品进行装箱作业。每组操作人员分布于生产线的两侧,将生产线上的产品取下装入大包装箱内。由于每组作业人员协调不一致,很容易出现干扰,从而影响产品装箱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产品装箱准确性的生产线产品分流装置。
[0006]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线产品分流装置,包括:
[0007]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一横梁,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分别固定于生产线线体的两侧,第一横梁横跨所述生产线线体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
[0008]分流件,设置于第一横梁下方、所述生产线线体上方,并与固定于第一横梁下方的连接件枢接;所述分流件底面所处的高度小于所述生产线线体上传输产品的高度;
[0009]推动装置,其固定端固定于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上,其推动端固定于所述分流件上;
[0010]计数器,固定于所述生产线线体的一个边侧,用于对经过所述生产线线体的产品进行探测并计数;
[0011]控制器,与所述计数器和所述推动装置连接;在所述产品的数量达到设定数目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推动装置推动所述分流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切换。
[0012]优选地,所述分流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长度沿所述生产线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三板体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生产线线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0013]所述第一横梁的下方设置两根连接轴,第一板体的固定端与其中一根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第二板体的固定端与另一根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第三板体连接第一板体的随动端和第二板体的随动端;
[0014]第一板体的固定端和第二板体的固定端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生产线线体上被传输产品的入口 ;第一板体的自由端、第二板体的自由端和第三板体构成所述上被传输产品的出口 ;
[0015]所述推动装置的推动端固定于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中靠近自由端的位置,所述推动装置推动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使所述出口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切换。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设置所述连接轴的顶端设有第一腰型孔,所述连接轴通过穿入第一腰型孔的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横梁的下方。
[0017]第三板体与第一板体随动端连接的位置设有第二腰型孔,第三板体与第二板体随动端连接的位置设有第三腰型孔;
[0018]第一板体通过穿入第二腰型孔的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三板体上,第二板体通过穿入第三腰型孔的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三板体上。
[0019]优选地,所述计数器设置于所述分流件前方的设定位置或后方的设定位置,其中,沿所述生产线线体传输的方向,上一时刻的位置为下一时刻位置的前方。
[0020]进一步地,生产线产品分流装置还包括:
[0021]分流隔板,通过分流隔板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生产线线体的上方,且其底面所处的高度小于所述生产线线体上传输产品的高度;
[0022]所述分流隔板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用于分隔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0023]优选地,所述分流隔板固定支架包括第三立柱、第四立柱和第二横梁,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分别固定于生产线线体的两侧,第二横梁横跨所述生产线线体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
[0024]优选地,所述推动装置为汽缸或液压缸。
[0025]优选地,所述计数器为光电探测器或红外探测器。
[0026]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中的生产线分流装置使生产线线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交替运行,使生产线两侧的包装工人间隔地进行产品装箱,完成产品的准确对应工作,进而大大提高产品装箱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7]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0028]图1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生产线产品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30]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中生产线产品分流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0031]图1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生产线产品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生产线产品分流装置包括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第一横梁3、分流件4、推动装置5、计数器6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
[0032]第一立柱I和第二立柱2分别固定于生产线线体7的两侧,第一横梁3横跨生产线线体7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I和第二立柱2的顶端固定连接。
[0033]分流件4设置于第一横梁3下方、生产线线体7上方并与固定于第一横梁3下方的连接件枢接。其中,分流件4底面所处的高度小于生产线线体7上传输产品8的高度。
[0034]作为各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例,本申请中的分流件4包括第一板体40、第二板体41和第三板体42,第一板体40和第二板体41的长度沿生产线线体7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三板体42的长度方向沿生产线线体7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横梁3的下方设置两根连接轴,第一板体40的固定端与其中一根连接轴转动连接。第二板体41的固定端与另一根连接轴转动连接;第三板体42连接第一板体40的随动端和第二板体41的随动端。第一板体40的固定端和第二板体41的固定端之间的间隙构成生产线线体7上被传输产品8的入口。第一板体40的自由端、第二板体41的自由端和第三板体42构成上被传输产品8的出口。
[0035]推动装置5包括固定端和推动端。推动装置5的固定端固定于第一立柱I或第二立柱2上,其推动端固定于第一板体40或第二板体41中靠近自由端的位置,推动装置5推动第一板体40或第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