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轨卸料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400450阅读:来源:国知局
r>[0041]所述第一连接板25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垂直直线滑轨24上,所述升降气缸22的气缸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5固定连接,所述垂直直线滑轨24、限位块13以及升降气缸22三者配合带动所述承托构件运动。
[0042]所述推料构件包括推料气缸28以及推料推板29,所述推料气缸28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6上,所述推料推板29与所述推料气缸28的气缸轴固定连接并由其带动。
[0043]所述第一分料组件固定设置于下料槽16的一侧,所述第一分料组件与所述第一取料组件相匹配,所述第一分料组件包括第一平推气缸31以及第一平推板32,所述第一平推板32与所述第一平推气缸31的气缸轴固定连接并由其带动;
[0044]所述第二分料组件固定设置于下料槽16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分料组件与所述第二取料组件相匹配,所述第二分料组件包括第二平推气缸33以及第二平推板34,所述第二平推板34与所述第二平推气缸33的气缸轴固定连接并由其带动;
[0045]所述下料槽16两侧还设置有用于防止加工件从两侧滑落的下料挡板,所述第一平推板32及第二平推板34均与所述下料挡板相匹配。
[0046]所述第一平推气缸31气缸轴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二平推气缸33气缸轴的伸缩方向正好相对,具体的方向设置应考虑到前序加工中对于不同加工件的放置位置以及后续加工中对于不同加工件的放置位置。应该需要保证达到的技术效果为,操作工人用双手在后续的下料拖17上进行卸料拿取时,所拿取的加工件能够按照此顺序直接被放置到后续加工工位上,而不会发生左右手交错拿取,导致后续加工还需要对加工件的位置进行调整等问题。
[0047]为了保证使用效果,设置于所述取料机构同侧的分料组件中的平推板需要的固定位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其能够接触到加工件。
[0048]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下料槽16上的下料推板18,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料槽16底面的推板平推气缸19,所述下料推板18与所述推板平推气缸19的气缸轴固定连接并由其带动。
[0049]上述固定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卯榫连接及胶粘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螺栓连接。
[0050]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下料槽16还可以更换为输送料带,但是为了保证分料机构的使用效果,当选用输送料带时,所述输送料带的两侧仍然需要设置下料挡板。
[0051 ]上述滑轨卸料装置的卸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2]I)准备步骤:向控制机构内输入取料时间、输送速率等数据参数,当加工件到达指定位置后,装置开始运作。
[0053]2)取料步骤:到达预设时间后,所述取料机构开始运作,所述平移气缸14按预设速率运动,带动所述机架21进入取料工位,随后所述升降气缸22按预设速率运动,带动所述承托构件向上运动至上止点,并随之完成加工件的抓取,抓取操作完成后,所述平移气缸14带动所述机架21回退至下料工位,此时所述承托构件恰好位于所述下料槽16上方,随后所述升降气缸22带动所述承托构件向下运动至下止点,所述推料气缸28按预设速率运动,带动所述推料推板29将加工件从所述承托构件上推下,使加工件掉落至所述下料槽16,随后,所述取料机构复位。
[0054]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需要先使所述升降气缸22将所述承托构件向下带动至下止点后再启动所述推料气缸28,是为了避免加工件从过高的高度坠落导致损坏。
[0055]3)分料步骤:加工件掉落至所述下料槽16后,所述分料机构开始运作,所述第一平推气缸31按预设速率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一平推板32将与之相对应的加工件推至所述下料槽16上的一侧位置,所述第二平推气缸33按预设速率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二平推板34将与之相对应的加工件推至所述下料槽16上的另一侧位置,随后,所述分料机构复位。
[0056]4)卸料步骤:所述分料机构复位完成后,所述下料机构开始运作,所述推板平推气缸19开始按预设速率运动,并带动所述下料推板18沿所述下料槽16表面运动,所述下料推板18将两个不同的待加工件平齐推送至所述下料托17上,随后,所述下料机构复位。
[0057]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化的结构完成了对于汽车座椅底部滑轨的卸料输送,克服了以往输送设备需要人工上料、造成生产力浪费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平推机构的设置使得不同工件能够被平齐推出,有效解决了以往输送设备卸料过程中极易造成不同工件混杂的难题,极大地方便了后续的装配过程,提升了加工企业的装配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直线滑轨,保证了运动过程的稳定可靠,不仅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而且增强了装置整体的可靠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使用效果优异,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适用范围。
[0058]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滑轨卸料装置,包括设备支架(I),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支架上的下料槽(16),所述下料槽(16 )的一端为上料端、另一端为下料端,所述下料槽(16 )的下料端固定连接有下料托(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上料的取料机构,用于分料的分料机构,以及用于下料的下料机构; 所述取料机构包括第一取料组件及第二取料组件,所述第一取料组件及第二取料组件均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料槽(16)的同侧,所述分料机构包括第一分料组件及第二分料组件,所述第一分料组件及第二分料组件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料槽(16)的两侧,所述下料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料槽(1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装置整体运作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及控制面板,所述取料机构、分料机构及下料机构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并由其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料组件与所述第二取料组件的结构完全相同,均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支架(I)上的底板(11),以及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的机架(21); 所述机架(21)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机架(21)运动的平移构件,所述机架(2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承托加工件的承托构件、用于带动所述承托构件运动的升降构件以及用于推料的推料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轨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构件包括水平直线滑轨(12)、限位块(13)以及平移气缸(14),所述水平直线滑轨(12)及所述限位块(13)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所述限位块(13)设置于所述水平直线滑轨(12)的两端,所述平移气缸(14)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支架(I)上; 所述机架(21)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水平直线滑轨(12)上,所述平移气缸(14)的气缸轴借助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21)底端的浮动接头(15)与所述机架(21)固定连接,所述水平直线滑轨(12)、限位块(13)以及平移气缸(14)三者配合带动所述机架(21)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轨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25)、第二连接板(26)以及托臂(27),所述第一连接板(25)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用于托举加工件的托臂(27),所述第二连接板(26)水平固置于两个托臂(27)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轨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构件包括垂直直线滑轨(24)、限位块(13)以及升降气缸(22),所述垂直直线滑轨(24)及所述限位块(13)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21)上,所述限位块(13)设置于所述垂直直线滑轨(24)的两端,所述升降气缸(22 )借助气缸安装板(23 )与所述机架(2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板(25)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垂直直线滑轨(24)上,所述升降气缸(22)的气缸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5)固定连接,所述垂直直线滑轨(24)、限位块(13)以及升降气缸(22)三者配合带动所述承托构件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轨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构件包括推料气缸(28)以及推料推板(29),所述推料气缸(28)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6)上,所述推料推板(29 )与所述推料气缸(28 )的气缸轴固定连接并由其带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料组件固定设置于下料槽(16)的一侧,所述第一分料组件与所述第一取料组件相匹配,所述第一分料组件包括第一平推气缸(31)以及第一平推板(32),所述第一平推板(32)与所述第一平推气缸(31)的气缸轴固定连接并由其带动; 所述第二分料组件固定设置于下料槽(16)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分料组件与所述第二取料组件相匹配,所述第二分料组件包括第二平推气缸(33)以及第二平推板(34),所述第二平推板(34)与所述第二平推气缸(33)的气缸轴固定连接并由其带动; 所述下料槽(16)两侧还设置有用于防止加工件从两侧滑落的下料挡板,所述第一平推板(32)及第二平推板(34)均与所述下料挡板相匹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下料槽(16)上的下料推板(18),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料槽(16)底面的推板平推气缸(19),所述下料推板(18)与所述推板平推气缸(19)的气缸轴固定连接并由其带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滑轨卸料装置,包括设备支架及下料槽,所述下料槽一端为上料端、另一端为下料端,所述下料槽的下料端连接有下料托,还包括取料机构,分料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取料机构包括第一取料组件及第二取料组件,所述第一取料组件及第二取料组件均设置于所述下料槽的同侧,所述分料机构包括第一分料组件及第二分料组件,所述第一分料组件及第二分料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料槽的两侧,所述下料机构设置于所述下料槽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化的结构完成了对于汽车座椅底部滑轨的卸料输送,解放了劳动力。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平推机构使得不同工件能够被平齐推出,避免了不同工件的混杂,极大地方便了后续装配,提升了装配效率。
【IPC分类】B65G47/34, B65G47/82
【公开号】CN205312554
【申请号】CN201521006569
【发明人】王庆云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格比机电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