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多扇层门防撞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4301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多扇层门防撞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多扇层门防撞装置,包括相互平行错开设置的至少两扇门板,所述至少两扇门板包括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所述电梯多扇层门防撞装置包括:上坎底板(1),第一导轨(3),第二导轨(10),通过第一上挂轮(2)和第一下滚轮(6)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3)上的第一挂板(4),通过第二上挂轮(11)和第二下滚轮(9)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导轨(10)上的第二挂板(8);第一导轨(3)的下方固设有第一防脱板(5),第二导轨(10)的下方固设有第二防脱板(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第一防脱板和第二防脱板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受到撞击后脱落,提高了电梯多扇层门装置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
一种电梯多扇层门防撞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层门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电梯旁开门的电梯多扇层门防撞
目.0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电梯两扇或多扇层门装置的导轨与挂板上的下滚轮连接面为平面或较小的圆弧面,在撞击过程中挂板很容易从上坎中脱落,从而引起相关的事故。尤其是出现乘客撞击门板的情况时,无法保证层门装置在撞击过程中挂板不会从导轨上脱落。针对这种情况,目前亟需改进电梯多扇层门装置的结构,以防止挂板脱落,从而减少因门系统原因引发的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挂板受撞击后脱落的电梯多栅层门防撞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电梯多扇层门防撞装置,包括相互平行错开设置的至少两扇门板,所述至少两扇门板包括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多扇层门防撞装置包括:上坎底板,相互平行错开设置在所述上坎底板上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通过第一上挂轮和第一下滚轮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挂板,通过第二上挂轮和第二下滚轮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挂板;所述第一门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挂板上,所述第二门板安装在所述第二挂板上;所述第一导轨的下方固设有第一防脱板,所述第一防脱板具有从所述第一下滚轮下方朝向所述第一挂板延伸并向上折弯形成第一限位凹槽的第一折弯边,所述第一下滚轮悬空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中;所述第二导轨的下方固设有第二防脱板,所述第二防脱板具有从所述第二下滚轮下方朝向所述第二挂板延伸并向上折弯形成第二限位凹槽的第二折弯边,所述第二下滚轮悬空在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中。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轨为一体折弯而成的S型导轨,所述S型导轨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坎底板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一防脱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坎底板的下端。S型导轨可通过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的连接方式固定在上坎底板的内侧面。第一防脱板也可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的连接方式固定在上坎底板的下端。
[000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S型导轨的上部具有呈S形折弯而成的第一滑动支撑面,所述第一上挂轮的下端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一滑动支撑面上;所述S型导轨的下部具有呈直角折弯而成的第一滑动限位面,所述第一下滚轮的上端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一滑动限位面上。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导轨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防脱板具有向上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件及所述第二导轨固定在一起。
[000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导轨的上端具有第二滑动支撑面,所述第二上挂轮的下端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滑动支撑面上;所述第二导轨的下端具有第二滑动限位面,所述第二下滚轮的上端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滑动限位面上。
[0010]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多扇层门防撞装置,通过在第一导轨下方设置用于对第一下滚轮限位的第一防脱板,在第二导轨下方设置用于对第二下滚轮限位的第二防脱板,能够分别有效地防止撞击时第一挂板从第一导轨中脱落以及第二挂板从第二导轨中脱落,提高了电梯多扇层门的安全性,尤其适用于电梯多扇旁开层门中,避免因人为撞击层门装置而发生电梯事故。
[0011]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也可以都采用一次挤出成型的铝型材导轨。这种铝型材导轨的上端具有与第一上挂轮或第二上挂轮的弧形凹槽配合的弧形上凸部,下端具有与第一下滚轮或第二下挂轮配合的平底面。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15]实施例一
[0016]请参阅图1和2,一种电梯多扇层门防撞装置,包括相互平行错开设置的至少两扇门板,在旁开门电梯中,至少两扇门板均沿同一侧方向滑动收起而使层门打开,沿另外同一侧方向滑动展开而使层门关闭。本实施例以双折旁开门为例,所述至少两扇门板包括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多扇层门防撞装置包括上坎底板1,相互平行错开设置在上坎底板I上的第一导轨3和第二导轨10,第一上,挂轮2,第一挂板4,第一防脱板5,第一下滚轮6,第二防脱板7,第二挂板8,第二下滚轮9和第二上挂轮11。
[0017]第一挂板4通过第一上挂轮2和第一下滚轮6滑动安装在第一导轨3上,第一门板安装在第一挂板4上。第一防脱板5固设在第一导轨3的下方,第一防脱板5具有从第一下滚轮6下方朝向第一挂板4延伸并向上折弯形成第一限位凹槽的第一折弯边51,第一下滚轮6悬空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中。第一下滚轮6的下端面与第一限位凹槽的底面之间具有空隙,第一下滚轮6的侧面与第一折弯边51之间也有空隙。第一折弯边51的上端面的高度高于第一下滚轮6的下端面的高度,当第一挂板4受到撞击时,第一上挂轮2和第一下滚轮6使第一挂板4无法上下移动,而第一下滚轮6受到第一防脱板5的限制也仅产生有限的内外晃动,第一下滚轮6无法从第一限位凹槽中脱离,从而能够防止第一挂板4从第一导轨3中脱落。
[0018]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3为一体折弯而成的S型导轨,所述S型导轨焊接在所述上坎底板I的内侧面上。S型导轨也可通过铆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上坎底板I的内侧面上。
[0019]第一防脱板5焊接在上坎底板I的下端。第一防脱板5也可通过铆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上坎底板I的内侧面上。
[0020]所述S型导轨的上部具有呈S形折弯而成的第一滑动支撑面,第一上挂轮2的下端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一滑动支撑面上;所述S型导轨的下部具有呈直角折弯而成的第一滑动限位面,第一下滚轮6的上端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一滑动限位面上。第一上挂轮2具有沿周向环绕设置的弧形凹槽,第一滑动支撑面为具有与第一上挂轮2的弧形凹槽相配合的弧形上凸部。第一上滚轮2和第一滑动支撑面的凹凸配合,也能够一定程度地避免第一挂板4受到撞击后脱落的问题。
[0021]第二挂板8通过第二上挂轮11和第二下滚轮9滑动安装在第二导轨10上,所述第二门板安装在所述第二挂板8上。第二防脱板7固设在第二导轨10的下方固,第二防脱板7具有从第二下滚轮9下方朝向第二挂板8延伸并向上折弯形成第二限位凹槽的第二折弯边71,第二下滚轮9悬空在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中。第二下滚轮9的下端面与第二限位凹槽的底面之间具有空隙,第二下滚轮9的侧面与第二折弯边71之间也有空隙。第二折弯边71的上端面的高度高于第二下滚轮9的下端面的高度,当第二挂板8受到撞击时,第二上挂轮11和第二下滚轮9使第二挂板8无法上下移动,而第二下滚轮9受到第二防脱板7的限制也仅产生有限的内外晃动,第二下滚轮9无法从第二限位凹槽中脱离,从而能够防止第二挂板8从第二导轨10中脱落。
[0022]本实施例中,第二导轨10通过连接件12固定在第一导轨2上,第二防脱板7具有向上延伸的连接部72,连接部72与连接件12及第二导轨10固定在一起。第二导轨10的上端具有第二滑动支撑面,第二上挂轮11的下端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滑动支撑面上;第二导轨10的下端具有第二滑动限位面,所述第二下滚轮9的上端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滑动限位面上。第二上挂轮11具有沿周向环绕设置的弧形凹槽,第二滑动支撑面为具有与第二上挂轮11的弧形凹槽相配合的弧形上凸部。第二上滚轮11和第二滑动支撑面的凹凸配合,也能够一定程度地避免第二挂板8受到撞击后脱落的问题。
[0023]本实施例电梯多扇层门防撞装置中采用第一防脱板5和第二防脱板7的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有效地避免第一挂板4和第二挂板8受到撞击后脱落,提高了电梯多扇层门的安全性,能够在发生人为撞击门板时阻止挂板从上坎上脱落,有效地避免了人为电梯事故的发生。
[0024]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将以上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都采用一次挤出成型的铝型材导轨,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通用性。这种铝型材导轨的上端具有与第一上挂轮或第二上挂轮的弧形凹槽配合的弧形上凸部,下端具有与第一下滚轮或第二下挂轮配合的平底面。
[0025]本实施例的电梯多扇层门防撞装置仅以两扇层门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本实施例基础上增加层门数量,譬如在本实施例上增加第三挂板,增加固定连接在第二导轨上的第三导轨,第三导轨上设置有第三上挂轮和第三下滚轮,第三导轨上还设置有第三防脱板用于放置第三挂板从第三导轨上脱落。以此类推,后续增加的第η导轨都固定安装在前一个导轨上,即第η-1导轨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实施公开的内容及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进行一些等效变化,这里不再赘述。
[002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电梯多扇层门防撞装置,包括相互平行错开设置的至少两扇门板,所述至少两扇门板包括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多扇层门防撞装置包括:上坎底板(I),相互平行错开设置在所述上坎底板(I)上的第一导轨(3)和第二导轨(10),通过第一上挂轮(2)和第一下滚轮(6)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3)上的第一挂板(4),通过第二上挂轮(II)和第二下滚轮(9)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导轨(10)上的第二挂板(8);所述第一门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挂板(4)上,所述第二门板安装在所述第二挂板(8)上;所述第一导轨(3)的下方固设有第一防脱板(5),所述第一防脱板(5)具有从所述第一下滚轮(6)下方朝向所述第一挂板(4)延伸并向上折弯形成第一限位凹槽的第一折弯边(51),所述第一下滚轮(6)悬空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中;所述第二导轨(10)的下方固设有第二防脱板(7),所述第二防脱板(7)具有从所述第二下滚轮(9)下方朝向所述第二挂板(8)延伸并向上折弯形成第二限位凹槽的第二折弯边(71),所述第二下滚轮(9)悬空在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多扇层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3)为一体折弯而成的S型导轨,所述S型导轨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坎底板(I)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一防脱板(5)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坎底板(I)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多扇层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导轨的上部具有呈S形折弯而成的第一滑动支撑面,所述第一上挂轮(2)的下端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一滑动支撑面上;所述S型导轨的下部具有呈直角折弯而成的第一滑动限位面,所述第一下滚轮(6)的上端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一滑动限位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梯多扇层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10)通过连接件(12)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2)上,所述第二防脱板(7)具有向上延伸的连接部(71),所述连接部(71)与所述连接件(12 )及所述第二导轨(1 )固定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多扇层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10)的上端具有第二滑动支撑面,所述第二上挂轮(11)的下端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滑动支撑面上;所述第二导轨(10)的下端具有第二滑动限位面,所述第二下滚轮(9)的上端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滑动限位面上。
【文档编号】B66B13/02GK205527237SQ201620079892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7日
【发明人】蒋天天, 丁祥
【申请人】苏州江南嘉捷机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