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头自动缠绕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7651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头自动缠绕工装,属于自动灭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糊玻璃钢储罐是通过壳体拼接封头,先使封头与壳体临时固定,再在内层里面分段一层毡一层布糊制,待内层一圈完全固化后,再在外层表面分段一层毡一层布糊制而成,全部以人工手糊为主。这种制作方法因受人为因素较大,且须分段手糊,手糊表面出现搭接,影响表面外观;玻璃钢布与毡的不存在张力,张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玻璃钢层的密实度和粘接强度,所以整体手糊玻璃钢抗压力很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封头自动缠绕工装,该工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旋转小车带动工装转动,玻璃布与针织毡通过浸胶槽浸透后连续缠绕至筒体与封头对接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封头自动缠绕工装,包括底座、浸胶槽、刮胶滚、压纱器和放纱架,所述的底座的中间部分开有浸胶槽,底座的一端设有刮胶滚,另一端设有放纱架,刮胶滚和放纱架之间设有压纱器,所述的压纱器位于浸胶槽内通过固定横杆固定在底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放纱架呈“T”字型,放纱架的端头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杆,支杆上设有旋转把手。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刮胶滚通过固定模块固定在底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横杆通过设有开口的呈“L”型的固定板固定在底座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一方面操作方便快捷,实现由人工到机械缠绕转变,另一方面自动旋转缠绕,节省人力,便于实现生产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浸胶槽;3.刮胶滚;4.压纱器;5.放纱架;6.旋转把手;7.固定横杆;8.支杆;9.固定模块;10.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可见,一种封头自动缠绕工装,包括底座1、浸胶槽2、刮胶滚3、压纱器4和放纱架5,所述的底座1的中间部分开有浸胶槽2,底座1的一端设有刮胶滚3,刮胶滚3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便于刮胶,另一端设有放纱架5,刮胶滚3和放纱架5之间设有压纱器4,所述的压纱器4位于浸胶槽2内通过固定横杆7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放纱架5呈“T”字型,放纱架5的端头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杆8,支杆8上设有旋转把手6,通过旋转把手6将毡和布夹紧,以控制张力。所述的刮胶滚3通过固定模块9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固定横杆7通过设有开口的呈“L”型的固定板10固定在底座1上。

具体实施时,把玻璃布和针织毡固定到放纱架5的两支杆8上,把玻璃布和针织毡放长平铺在浸胶槽2底部,穿过刮胶滚3后把头端固定再即将缠绕的封头和壳体对接处。把压纱器4盖在玻璃布和针织毡上面并固定好,把调剂好树脂放入浸胶槽2内,通过旋转小车来自动缠绕封头和壳体对接处,通过控制毡和布固定的旋转把手6,来使玻璃布和针织毡在缠绕过程中张力达到稳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上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技术方案的同等修改和替代都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