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种行位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1578发布日期:2018-10-12 22:0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机构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种行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产品侧边侧孔较多时,需要较多的行位进行侧面抽芯,因而行位的结构特点影响产品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因而,将行位的功能零件设置为外置式,可以相对节省模具模架结构尺寸,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种行位注塑模具,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安全可靠,使用便利;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一种镶件顶针两次顶出注塑模具,包括上模顶板、定模固定板、动模固定板、动模垫块、动模底板、限位块、扁顶针、下顶板、上顶板、顶板导套、顶板导柱、顶料杆、支撑柱、复位杆、上模水路、下模水路、密封圈、下模型芯、上模型腔、定位圈、浇口套、第一斜导柱、第一侧滑块、第一滑块耐磨板、第一滑块弹簧、第一弹簧杆、第一滑块限位板、第一滑块压条、第一滑块底磨板、第二斜导柱、第二侧滑块、第二滑块耐磨板、第二滑块弹簧、第二弹簧杆、第二滑块限位板、第二滑块压条、第二滑块底磨板、第三侧滑块成型头部第三斜导柱、第三滑块体、第三滑块锁紧块、第三滑块限位螺钉、第三滑块压条、第三滑块弹簧、导柱、导套。

作为优选,所述模板结构组件包括上模顶板、定模固定板、动模固定板、动模垫块、动模底板;模具定模组件包括上模顶板、定模固定板,两者通过螺钉紧固在一起构成用于产品注塑定模镶件的安装;动模固定板、动模垫块、动模底板通过螺钉紧固组合在一起构成模具的动模部分。

作为优选,所述产品顶出机构组件包括限位块、扁顶针、下顶板、上顶板、顶板导套、顶板导柱、顶料杆、支撑柱、复位杆;下顶板、上顶板通过螺钉组合在一起后,其上安装有限位块、扁顶针、顶料杆用于产品的顶出,其上安装有复位杆用于顶出板的复位;其上安装有顶板导套,用于与安装于动模底板上的顶板导柱配合,用于顶出板的顶出运动导向。

作为优选,所述成型件组件包括下模型芯、上模型腔;下模型芯、上模型腔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动模固定板、定模固定板上,用于产品的成型,下模水路、上模水路分别用于下模型芯、上模型腔的冷却,密封圈则用于水路的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浇注辅助组件包括定位圈、浇口套;定位圈安装于上模顶板上,浇口套安装于定模固定板上用于构建流道。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滑块侧抽芯组件包括第一斜导柱、第一侧滑块、第一滑块耐磨板、第一滑块弹簧、第一弹簧杆、第一滑块限位板、第一滑块压条、第一滑块底磨板;第一斜导柱安装于定模固定板上,用于驱动第一侧滑块进行侧面抽芯;第一滑块耐磨板安装于第一侧滑块的背面,用于减少第一侧滑块背面的锁紧磨损;第一滑块弹簧套装于第一弹簧杆上,第一弹簧杆安装于第一侧滑块上,其一端顶住第一滑块限位板,用于辅助第一侧滑块向外抽芯,第一滑块压条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动模固定板上,用于安装第一侧滑块;第一滑块底磨板安装于动模固定板上,并位于第一侧滑块的下方,用于防止第一侧滑块的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侧抽芯组件包括第二斜导柱、第二侧滑块、第二滑块耐磨板、第二滑块弹簧、第二弹簧杆、第二滑块限位板、第二滑块压条、第二滑块底磨板;第二斜导柱安装于定模固定板上,用于驱动第二侧滑块进行侧面抽芯;第二滑块耐磨板安装于第二侧滑块的背面,用于减少第二侧滑块背面的锁紧磨损;第二滑块弹簧套装于第一弹簧杆上,第二弹簧杆安装于第二侧滑块上,其一端顶住第二滑块限位板,用于辅助第二侧滑块向外抽芯,第二滑块压条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动模固定板上,用于安装第二侧滑块;第二滑块底磨板安装于动模固定板上,并位于第二侧滑块的下方,用于防止第二侧滑块的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侧抽芯组件包括第三侧滑块成型头部第三斜导柱、第三滑块体、第三滑块锁紧块、第三滑块限位螺钉、第三滑块压条、第三滑块弹簧;第三斜导柱、第三滑块锁紧块安装于定模固定板上,用于驱动第三滑块体进行侧面抽芯和闭模时锁紧第三滑块体;第三滑块弹簧套装于第三滑块体上,用于辅助第三滑块体向外抽芯,第三滑块压条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动模固定板上,用于安装第三滑块体;第三侧滑块成型头部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第三滑块体上,用于产品的侧面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机构组件包括导柱、导套;导柱、导套用于定模固定板、动模固定板的运动配合导向。

本发明中:一种多种行位注塑模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产品侧边侧孔较多时,随着行位机构的增加,模具的结构尺寸变大,结构用材增加,模具的制造成本急剧增加,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将行位滑块机构的功能零件外置,有效降低对模具模架结构尺寸的要求,从而有效缩减模具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中:第一、第二、第三滑块侧抽芯组件部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行位机构的功能零件外移,减少功能零件在模架结构中的空间占用,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保证行位抽芯脱模功能的同时,减少了对模具结构尺寸的要求,有效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

本发明整体,相比现有技术中行位结构设计占用模具模架结构空间的问题,其有益效果是:行位抽芯机构功能可靠,对模具模架结构尺寸的要求降低,显著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模具前侧视图;

图2模具右侧视图;

图3导向机构安装图;

图4动模俯视图;

图5定模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5所示为本发明相关说明图;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镶件顶针两次顶出注塑模具,包括上模顶板1、定模固定板2、动模固定板3、动模垫块4、动模底板5、限位块6、扁顶针7、下顶板8、上顶板9、顶板导套10、顶板导柱11、顶料杆12、支撑柱13、复位杆14、上模水路15、下模水路16、密封圈17、下模型芯18、上模型腔19、定位圈20、浇口套21、第一斜导柱22、第一侧滑块23、第一滑块耐磨板24、第一滑块弹簧25、第一弹簧杆26、第一滑块限位板27、第一滑块压条28、第一滑块底磨板29、第二斜导柱30、第二侧滑块31、第二滑块耐磨板32、第二滑块弹簧33、第二弹簧杆34、第二滑块限位板35、第二滑块压条36、第二滑块底磨板37、第三侧滑块成型头部38第三斜导柱39、第三滑块体40、第三滑块锁紧块41、第三滑块限位螺钉42、第三滑块压条43、第三滑块弹簧44、导柱45、导套46。

所述模板结构组件包括上模顶板1、定模固定板2、动模固定板3、动模垫块4、动模底板5;模具定模组件包括上模顶板1、定模固定板2,两者通过螺钉紧固在一起构成用于产品注塑定模镶件的安装;动模固定板3、动模垫块4、动模底板5通过螺钉紧固组合在一起构成模具的动模部分。

所述产品顶出机构组件包括限位块6、扁顶针7、下顶板8、上顶板9、顶板导套10、顶板导柱11、顶料杆12、支撑柱13、复位杆14;下顶板8、上顶板9通过螺钉组合在一起后,其上安装有限位块6、扁顶针7、顶料杆12用于产品的顶出,其上安装有复位杆14用于顶出板的复位;其上安装有顶板导套10,用于与安装于动模底板5上的顶板导柱11配合,用于顶出板的顶出运动导向。

所述成型件组件包括下模型芯18、上模型腔19;下模型芯18、上模型腔19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动模固定板3、定模固定板2上,用于产品的成型,下模水路16、上模水路15分别用于下模型芯18、上模型腔19的冷却,密封圈17则用于水路的密封。

所述浇注辅助组件包括定位圈20、浇口套21;定位圈20安装于上模顶板1上,浇口套21安装于定模固定板2上用于构建流道。

6.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镶件顶针两次顶出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侧抽芯组件包括第一斜导柱22、第一侧滑块23、第一滑块耐磨板24、第一滑块弹簧25、第一弹簧杆26、第一滑块限位板27、第一滑块压条28、第一滑块底磨板29;第一斜导柱22安装于定模固定板2上,用于驱动第一侧滑块23进行侧面抽芯;第一滑块耐磨板24安装于第一侧滑块23的背面,用于减少第一侧滑块23背面的锁紧磨损;第一滑块弹簧25套装于第一弹簧杆26上,第一弹簧杆26安装于第一侧滑块23上,其一端顶住第一滑块限位板27,用于辅助第一侧滑块23向外抽芯,第一滑块压条28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动模固定板3上,用于安装第一侧滑块23;第一滑块底磨板29安装于动模固定板3上,并位于第一侧滑块23的下方,用于防止第一侧滑块23的磨损。

所述第二侧抽芯组件包括第二斜导柱30、第二侧滑块31、第二滑块耐磨板32、第二滑块弹簧33、第二弹簧杆34、第二滑块限位板35、第二滑块压条36、第二滑块底磨板37;第二斜导柱30安装于定模固定板2上,用于驱动第二侧滑块31进行侧面抽芯;第二滑块耐磨板32安装于第二侧滑块31的背面,用于减少第二侧滑块31背面的锁紧磨损;第二滑块弹簧33套装于第一弹簧杆26上,第二弹簧杆34安装于第二侧滑块31上,其一端顶住第二滑块限位板35,用于辅助第二侧滑块31向外抽芯,第二滑块压条36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动模固定板3上,用于安装第二侧滑块31;第二滑块底磨板37安装于动模固定板3上,并位于第二侧滑块31的下方,用于防止第二侧滑块31的磨损。

所述第三侧抽芯组件包括第三侧滑块成型头部38第三斜导柱39、第三滑块体40、第三滑块锁紧块41、第三滑块限位螺钉42、第三滑块压条43、第三滑块弹簧44;第三斜导柱39、第三滑块锁紧块41安装于定模固定板2上,用于驱动第三滑块体40进行侧面抽芯和闭模时锁紧第三滑块体40;第三滑块弹簧44套装于第三滑块体40上,用于辅助第三滑块体40向外抽芯,第三滑块压条43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动模固定板3上,用于安装第三滑块体40;第三侧滑块成型头部38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第三滑块体40上,用于产品的侧面成型。

所述导向机构组件包括导柱45、导套46;导柱45、导套46用于定模固定板2、动模固定板3的运动配合导向。顶料杆12的长度为40-140cm。

实际工作时,机构的工作过程(使用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注塑模具安装于注塑机上后,模具闭合,注塑机喷嘴将熔融塑料注入浇口套21中注塑,熔融塑料分别进入两个侧边模腔中进行注塑,注塑完毕等待开模。

2)开模模具在p1分型面处打开,打开时,第一斜导柱22、第二斜导柱30、第三斜导柱39分别驱动第一侧滑块23、第二侧滑块31、第三滑块体40对产品的三个侧边进行侧面抽芯脱模。

3)顶出顶出时,注塑机顶杆通过推动下顶板8、上顶板9来推动扁顶针7将产品从下模型芯18上顶出,产品完全脱模,顶出结束。

4)复位复位时,顶出机构先复位,而后是模具在p1分型面处闭合,三个侧面滑块机构的滑块复位,模具完全闭合,等待下一个注塑循环。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