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高效冷却定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4129发布日期:2019-04-05 20:49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管材高效冷却定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冷却定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材高效冷却定径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一条管材生产线,管材从口模中挤出后,温度仍然很高,由于自重及离模膨胀的结果,会产生变形,因此必须采用冷却定型的措施,以保证管材的尺寸和形状精度及良好的表面质量,定径套的作用是保证管材冷却后,其外径达到规定的尺寸公差范围及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然而传统意义上的定径套,对于管材的高速生产来说,定径套外表面的冷却水不充分,冷却水无法冷却到管材制品的外表面,冷却水绝大部分被后面的真空箱所吸走,留给定径套的冷却水已经不足以冷却整个管材制品,致使管材制品的外壁面得不到充分的冷却,管材的尺寸和形状精度及良好的表面质量达不到很好的保证,从而影响整个生产线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更好、能够适应高速生产的管材高效冷却定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材高效冷却定径装置,包括:

水环体,包括基板、过渡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基板和所述过渡板之间的第一储水环,所述基板的后侧壁、所述过渡板的前侧壁以及所述第一储水环的内壁面之间围成冷却水腔,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水腔相通的第一进水口,所述的过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水腔相通的出水口;

定径套,同轴固定在所述的基板上,所述定径套的前端部穿过所述的基板,所述定径套的后端部延伸至所述的冷却水腔内;

第二储水环,同轴固定在所述的基板上,所述第二储水环的内壁面与所述定径套前端部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储水腔,所述第二储水环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水腔相通的第二进水口;

水环盖,螺纹连接在所述的第二储水环上,所述的水环盖具有供管材穿过的中心孔,所述水环盖的内壁面与所述定径套前端部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冷却水流道,所述的第二储水环上设置有第三进水口,所述的第三进水口、所述的冷却水流道、所述的中心孔依次相连通;

所述定径套的前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定径套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且沿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槽,所述定径套的后端部设置有连通所述螺旋槽和所述冷却水腔的割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过渡板上同轴设置有密封套,所述的定径套与所述的密封套之间设置有多个定径碟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基板和所述的过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多个所述的定径碟片穿设于所述的支撑杆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多个所述的定径碟片沿轴向自前至后由密变疏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的定径碟片之间间隔设置有定径隔套。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基板和所述的过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二进水口有多个,多个所述的第二进水口沿所述第二储水环的周向等角度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三进水口有多个,多个所述的第三进水口沿所述中心孔的中心线上下对称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下端部设置有接水盒,所述的中心孔与所述的接水盒流体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定径套内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的通孔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的通孔与所述的环形槽相连通且沿所述环形槽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的环形槽与所述的螺旋槽相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储水环由透明玻璃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本案通过在定径套的外侧设置第一储水环、第二储水环以及水环盖的结构,形成了对定径套内外分别进行冷却的三个型腔,通过冷却水流道对管材的外壁面进行预冷却,并形成一层保护水膜,减少管材进入时与定径套内壁面之间的摩擦,保证管材的表面质量,通过储水腔对定径套的内部以及管材的外壁面进行冷却,通过冷却水腔对定径套的外壁面以及管材的外壁面进行冷却,冷却效果更好且能够适应管材的高速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材高效冷却定径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材高效冷却定径装置的局部剖切示意图(露出冷却水腔的内部结构);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管材高效冷却定径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管材高效冷却定径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管材高效冷却定径装置的定径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管材高效冷却定径装置的冷却水腔、储水腔以及冷却水流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管材高效冷却定径装置;1、水环体;11、基板;111、第一进水口;12、过渡板;121、出水口;13、第一储水环;14、冷却水腔;15、密封套;16、连接杆;2、定径套;21、通孔;22、螺旋槽;23、割槽;24、环形槽;3、第二储水环;31、储水腔;32、第二进水口;4、水环盖;41、中心孔;42、冷却水流道;43、第三进水口;5、定径碟片;51、支撑杆;52、定径隔套;6、接水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本案的管材高效冷却定径装置100主要用于PE/PPR管的生产过程中对塑料管坯进行冷却固化,能够适应管材的高速生产。本案的管材高效冷却定径装置100包括水环体1、定径套2、第二储水环3、水环盖4、定径碟片5以及接水盒6。下面将结合附图1~附图6具体说明各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下位置关系与附图1中所示的管材高效冷却定径装置100的位置关系相对应,所述的“前”是指附图1中所示管材高效冷却定径装置100的左侧方向,所述的“后”是指附图1中所示管材高效冷却定径装置100的右侧方向;所述的“轴向”是指定径套/第一储水环/第二储水环/水环盖的延伸方向,所述的“周向”是指定径套/第一储水环/第二储水环/水环盖的圆周方向。

如附图1所示,水环体1包括基板11、过渡板12以及连接在基板11和过渡板12之间的第一储水环13,基板11和过渡板1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有多根,沿基板11的周向均匀布置,用于将第一储水环13紧固在基板11和过渡板12之间。

如附图2和附图6所示,定径套2和第二储水环3同轴固定在基板11上,定径套2的前端部穿过基板11,第二储水环3套设在定径套2前端部的外侧,水环盖4螺纹连接在第二储水环3上。水环盖4具有供管材穿过的中心孔41,管坯通过此中心孔41进入定径套2内。水环盖4的内壁面与定径套2前端部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冷却水流道42,第二储水环3上设置有第三进水口43,第三进水口43、冷却水流道42、中心孔41依次相连通,这样一来,冷却水通过第三进水口43进入冷却水流道42内,再通过中心孔41流出,管坯在进入定径套2内时,冷却水流道42内的冷却水能够起到对管坯的外壁面预冷却的作用,并且由于水环盖4螺纹连接在第二储水环3上,这使得水环盖4可转动调节冷却水流道42的大小,使得冷却水流道42内的冷却水在管坯的外壁面上形成一层保护水膜,避免管坯在进入定径套2时,管坯的外壁面与定径套2的内壁面之间产生摩擦,在对管坯进行预冷却的同时保证管坯的表面质量良好。基板11的下端部设置有接水盒6,中心孔41与接水盒6流体连通,这样一来,从中心孔41处流出的冷却水将流入到接水盒6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进水口43有两个,其中一个第三进水口43位于另一个第三进水口43的正上方,两个第三进水口43之间的夹角为180°,这样设置目的在于使得冷却水能够均匀遍布冷却水流道42,便于形成保护水膜,提升冷却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进水口43的可以设置更多个,多个第三进水口43沿中心孔41的中心线上下对称分布即可。

如附图2、附图3、附图4所示,基板11的后侧壁、过渡板12的前侧壁以及第一储水环13的内壁面之间围成冷却水腔14,基板11上设置有与冷却水腔14相通的第一进水口111。过渡板12上设置有与冷却水腔14相通的出水口121。定径套2的后端部延伸至冷却水腔14内。这样一来,冷却水从第一进水口111进入冷却水腔14内,从而对定径套2的外壁面以及管坯的外壁面进行冷却,然后冷却水再从出水口121流出冷却水腔14。其中,第一储水环13由透明玻璃材质制成,便于观察冷却水腔14内的冷却水情况。

如附图2、附图5、附图6所示,第二储水环3的内壁面与定径套2前端部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储水腔31,第二储水环3上设置有与储水腔31相通的第二进水口32。定径套2的前端部上设置有与储水腔31相连通的通孔21,定径套2的内部设置有与通孔21相连通且沿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槽22,定径套2的后端部设置有连通螺旋槽22和冷却水腔14的割槽23。这样一来,冷却水从第二进水口32进入储水腔31内,接着通过通孔21进入定径套2内部,再沿螺旋槽22流向割槽23,最终进入冷却水腔14内并与冷却水腔14内的冷却水汇合,从而实现对定径套2的外壁面和内部进行冷却,使得管坯在进入定径套2内部时,管坯的外壁面能够得到充分的冷却。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定径套2内部设置有环形槽24,通孔21具有多个,多个通孔21与环形槽24相连通且沿环形槽24的周向均匀布置,环形槽24与螺旋槽23相连通。这样设置,目的在于使得冷却水快速进入定径套2内并在管坯外壁面流动,提升对管坯外壁面的冷却效果。另外,第二进水口32具有三个,相邻两个第二进水口32之间的夹角为120°,这样设置,目的在于使得冷却水能够均匀遍布储水腔31。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进水口32可以有更多个,多个第二进水口32沿第二储水环3的周向等角度分布即可。

管坯进入定径套2后,由于管坯的温度较高,为了使得冷却水腔14内的冷却水能够起到均匀冷却管坯外壁面的作用,如附图2所示,过渡板12上同轴设置有密封套15,定径套2与密封套15之间设置有多个定径碟片5,基板11和过渡板12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1,多个定径碟片5穿设于支撑杆51上;多个定径碟片5沿轴向自前至后由密变疏设置,相邻两个定径碟片5之间间隔设置有定径隔套52。这样设置,目的在于使得管坯的外壁面能够得到充分、均匀的冷却。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