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轴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6025发布日期:2019-07-24 09:21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绝缘轴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团状模塑料对绝缘轴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团状模塑料通过注塑模具和注塑机在轴体上形成绝缘层,绝缘层再经机加工后将具有更优良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即可满足各种产品的性能要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7053596A,申请公布日2017年8月18日,名称为“一种双绝缘转子BMC一体成型机”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BMC团状模塑料装置。包括下成型模芯、上成型模芯、下合模部分、上合模部分、成品转子,下成型模芯放入下合模部分内,上成型模芯放入上合模部分内,下成型模芯上方设有上成型模芯,上成型模芯套在上合模部分内,上合模部分贴紧下成型模芯,下成型模芯与上成型模芯内注塑出成品转子。该装置主要提高了产品的同心度,不适合对于轴体上形成绝缘层的注塑。另外,对于较小产品注塑,为了保证定位准确采用一模一穴,产能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团状模塑料通过注塑模具和注塑机成型至轴体上加热不均匀,料流动性差导致产品报废率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充分测量均匀料流动性好的绝缘轴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绝缘轴注塑模具,它包括下模架、与下模架连接的下模腔、下模架上方的上模架,与上模架连接的上模腔和轴体,下模腔设有下模进料孔和若干以下模进料孔中轴线为中心均布的下模穴,下模腔上端面设有连通下模进料孔和下模穴的流道,上模腔设有上模穴,轴体分别与上模穴、下模穴插接,上模架设有与下模进料孔连通的加料帽,下模进料孔连接有拉料杆。注塑绝缘料从上、下模中间经流道进入上、下模穴,流动性好,上料均匀,团状模塑料注塑绝缘层成型效果好。一模多穴,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耗。

作为优选,下模进料孔为阶梯孔,大直径孔凹陷下模腔上端面、深度为E,拉料杆与小直径孔插接。

作为优选,下模穴为阶梯孔,大直径孔凹陷下模腔上端面,小直径孔壁与轴体侧壁之间留有空隙,大直径孔与小直径孔连接的水平阶梯面为圆弧凹面、深度为F,小直径孔上端面至下模腔(14)上端面距离为G。

作为优选,流道凹陷下模腔上端面,流道深度与下模穴圆弧凹面深度相等为F,E大于F,F大于G;确保注塑绝缘料快速流动、均匀充满轴体外表面。

作为优选,拉料杆上端部为圆锥状,侧面设有V形的拉料杆凹槽,拉料杆凹槽位于下模进料孔大直径孔中;启模后方便清理多余的注塑绝缘料。

作为优选,下模腔下方设有下模固定板,下模固定板设有下固定孔,下固定孔与轴体下端相匹配。

作为优选,上模腔上方设有上模固定板,上模固定板设有上固定孔,上固定孔与轴体上端相匹配。

作为优选,下模腔设有导柱孔,上模架连接有上导柱,上导柱与导柱孔相匹配;确保上下模穴合模同心,保证轴体表面注塑绝缘层均匀。

作为优选,加料帽为T形中间设有加料孔,加料孔为上部球缺下部圆台腔体结构。

作为优选,上模腔、下模腔外侧面分别包覆有上模加热层、下模加热层,上模加热层、下模加热层分别连接有上模测温孔、下模测温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注塑绝缘料从上、下模中间经流道进入上、下模穴,流动性好,对轴体上料均匀。上下合模结构简单,模穴对准精确,保证了注塑绝缘层在轴体上成型率,防止了绝缘层过厚导致后续加工余量过多而产生浪费。模具加热速度快,加热更充分,热量损失低保证了注塑效果。一模多穴,提高生产效率。操作方便快捷,降低劳动强度。结构紧凑、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附图2为图1的中A-A剖面图;

附图3为图1中B-B剖面图;

附图4为图2中D-D剖面图;

附图5为图1中C的放大图。

图中:1-下模架;2-上模架;3-注塑绝缘料;4-轴体;5-拉料杆;6-顶杆;11-下顶板;12-上顶板;13-下模固定板;14-下模腔;15-下模加热层;21-上模腔;22-上模固定板;23-加料帽;24-上模加热层;25-上导柱;51-拉料杆凹槽;131-下固定孔;141-下模进料孔;142-流道;143-下模穴;144-导柱孔;151-下模测温孔;211-上模穴;221-上固定孔;241-上模测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绝缘轴注塑模具,它包括下模架1、下模架1上方的上模架2和轴体4。轴体4为金属阶梯轴结构,上端轴头和下端轴头的直径均小于轴中间部分直径。轴体4数量由轴体4直径和注塑设备功率而定,图中以六个为例说明。

下模架1截面成倒П形,垂直部为下导柱。下模架1从下往上依次连接有下顶板11、上顶板12、下模固定板13和下模腔14。下模腔14为圆柱体。下模腔14靠近侧面设有导柱孔144,下导柱插入导柱孔144。下顶板11和上顶板12可以沿下导柱上下移动。下顶板11上表面连接有拉料杆5。拉料杆5穿过上顶板12。上顶板12可以沿拉料杆5上下移动。上顶板12固接有顶杆6。顶杆6下端与上顶板12固定,可以随上顶板12上下移动。

下模固定板13设有贯通端上下面的下固定孔131和下模固定板拉料杆孔。下固定孔131数量与轴体4数量一致。顶杆6上端从下模固定板13下表面插入下固定孔131。轴体4下端与固定孔131间隙配合。轴体4下端轴头从下模固定板13上表面插入下固定孔131。模固定板拉料杆孔与拉料杆5套接,间隙配合。

下模腔14分别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下模进料孔141和若干下模穴143。下模进料孔141中轴线与下模腔14中轴线重合。下模穴143数量与轴体4数量一致。六个下模穴143以下模进料孔141中轴线为中心均布。下模进料孔141为阶梯孔。下模进料孔141大直径孔凹陷下模腔14上端面。下模进料孔141大直径孔的孔底至下模腔14上端面距离为下模进料孔141大直径孔深,深度为E。拉料杆5穿过下模固定板拉料杆孔再穿过下模进料孔141小直径孔。下模进料孔141小直径孔与拉料杆5间隙配合。

拉料杆5上端部为圆锥状,侧面设有凹陷的拉料杆凹槽51。拉料杆凹槽51位于拉料杆5圆锥底。拉料杆凹槽51成V形。拉料杆凹槽51V形开口位于下模进料孔141大直径孔中。

下模穴143为阶梯孔。下模穴143大直径孔凹陷下模腔14上端面。下模穴143大直径孔与小直径孔连接的水平阶梯面为圆弧凹面,圆弧凹面最低点至下模腔14上端面距离为下模穴143大直径孔深,深度为F。下模穴143小直径孔上端面至下模腔14上端面距离为G。轴体4中间部分与下模穴143小直径孔套接,小直径孔壁与轴体4侧壁之间留有空隙,用以填充注塑绝缘料3。下模腔14上端面设有连通下模进料孔141和下模穴143的流道142。六个下模进料孔141有六条流道142分别与下模进料孔141大直径孔连通。流道142凹陷下模腔14上端面。流道142底至下模腔14上端面距离为流道142深度,深度为F与下模穴143圆弧凹面深度相等。E大于F,F大于G。

下模腔14外侧面包覆有下模加热层15。下模加热层15设有下电加热器,下电加热器与加热控制器连接(图中未示)。下模加热层15连接有下模测温孔151。下模测温孔151连接有与加热控制器连接的下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

上模架2成П形,垂直部为上导柱25。上导柱25的数量和分布与导柱孔144一样。合模时上导柱25插入导柱孔144。上导柱25与导柱孔144间隙配合。上模架2从上往下依次连接有上模固定板22和上模腔21。

上模腔21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上模穴211。上模穴211数量、大小和分布均与下模穴143一样。上模腔21外侧面包覆有上模加热层24。上模加热层24设有上电加热器,上电加热器与加热控制器连接(图中未示)。上模加热层24连接有上模测温孔241。上模测温孔241连接有与加热控制器连接的上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

上模固定板22设有上固定孔221。上固定孔221数量、分布与下模穴143一样。上固定孔221中轴线与下模穴143中轴线重合。上固定孔221直径与轴体4上端轴头直径一样。轴体4上端轴头从上模固定板22下表面插入上固定孔221。

上模架2设有与下模进料孔141连通的加料帽23。加料帽23为T形。上模腔21、上模固定板22沿中轴线设有中心孔,加料帽23插入中心孔与上模腔21、上模固定板22固定。加料帽23中间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加料孔。加料孔的上部为球缺、下部为圆台腔体。圆台小口与球缺的曲面连通。圆台大口与下模进料孔141的大直径孔连通。

使用时,将轴体4下端轴头插入下固定孔131,合模。上导柱25插入导柱孔144、轴体4上端轴头插入上固定孔221。轴体4被固定,轴体在上模穴211和下模穴143小直径孔中。从加料帽23球缺口添加团状模塑料的注塑绝缘料3,经过下模进料孔141、流道142流入上模穴211和下模穴143小直径孔中。同时上模加热层24、下模加热层15加热。当注塑绝缘料3和轴体4形成绝缘轴后,开模。上顶板12上移,六根顶杆6将绝缘轴顶出下模穴143,取出绝缘轴后,下顶板11上移,拉料杆5上移。由于拉料杆凹槽51的作用,拉料杆5将多余注塑绝缘料3与下模进料孔141、流道142和下模穴143中分离。下顶板11、上顶板12下移,拉料杆5、顶杆6复位,继续下次注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