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高筋位脱模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3733发布日期:2020-06-05 20:19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高筋位脱模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注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具体是涉及一种改良高筋位脱模的注塑模具,针对注塑模具中高筋位脱膜困难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加强筋用于支撑及加强主体中一种结构类型,加强筋在塑胶部件上是不可或缺的功能部分,它能增加产品刚性和强度而无需大幅增加产品切面面积,对一些经常受到压力,扭力,弯曲的塑胶产品尤其重要,此外,加强筋更可充当内部流道,有助模腔充填,对帮助塑胶流入部件的支节部分起很大作用。

在注塑模具设计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筋位的高度与筋厚度的比例为3:1,比例过否则可能造成缩水,过大的比例存在脱模问题,不同塑料的筋位在设计时采用标准也不一样,根据不同塑料的收缩放置不同的拔模斜度,根据不同的筋位深度必要时可能采用顶针或扁顶辅助脱模。

目前对于具有密集筋位,高落差筋位等特性的注塑产品,注塑产品在这些部位出模多采用密集顶销,直顶,斜顶或二次顶出的方式,现有的顶出方式加工困难,受位置局限,加工成本高,模具制作周期长。

针对密集筋位及高落差筋位,一般的脱模顶出方式不够充分,注塑部件通常容易在顶出时筋位的侧面粘断在模具上,顶出时受力拉扯产生变形,以及表面顶白,使得顶高及顶出存在困难的技术问题。

如图1中所示,为一种注塑产品10,该注塑产品10在高落差的高筋位101,高筋位101比较密集,高筋位101的高度与筋厚度的比例比较大,在高筋位101之间就形成有深槽102,在对注塑产品10进行脱模时,由于高筋位101的侧面,即深槽102的侧壁面积较大,高筋位101与模具之间会产生较大的粘力,高筋位101会产生拉扯,产生变形以及表面顶白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高筋位脱模的注塑模具,解决具有高落差的高筋位的注塑产品在出模的时候,模具钢料对高筋位的挤压,导致高筋位出模困难,及顶出力大对高筋位造成的损伤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改良高筋位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有后模,

所述后模包括有后模仁、后模架和活动顶出销,所述后模仁安装在所述后模架上;

所述活动顶出销设置于所述后模仁上进行滑动,所述活动顶出销包括有模仁部和向外凸起的第一挂台部,所述模仁部用于与后模仁配合成型注塑产品的高筋位及深槽;

所述后模仁设置有滑槽,所述活动顶出销的第一挂台部被限定于所述滑槽中滑动。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是,在后模沿分型面进行开模时,注塑模具的顶出系统顶出注塑产品,由于高筋位的包紧力,注塑产品的高筋位及深槽部位会包紧活动顶出销,带动活动顶出销随产品注塑移动,错开了高筋位与后模仁,注塑产品在脱离后模仁后的包紧力会减弱,即高筋位完全离开后模仁后,活动顶出销由于挂台部和滑槽的限定原因,停止移动,注塑产品在顶出作用力下继续顶出,使注塑产品最后脱离活动顶出销。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克服了一次脱模时,高筋位的两个侧面同时受力而拉扯产生变形的问题,将两个侧面分步脱离,防止了拉扯产生变形及发白的现象。

在该技术方案的一个实例中,所述活动顶出销还设置有第二挂台部,所述第二挂台部与所述第一挂台部位于活动顶出销的相对两侧,在所述第二挂台部设置有复位压杆,所述复位压杆用于在所述活动顶出销滑动移位后复位初始位置。

注塑模具在合模时,分型面合模,前模会压迫复位顶杆,使活动顶出销复位。

在该技术方案的一个实例中,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固定连接于后模仁或后模架上;

所述活动顶出销的第二挂台部设置有向内凹入的滑轨槽,所述滑轨槽与所述滑轨配合,使所述活动顶出销沿所述滑轨滑动。

在该技术方案的一个实例中,还包括有顶针或顶出直销,所述顶针或所述顶出直销活动设置于所述后模仁上,用于脱模时将注塑产品从所述后模仁上顶出。

在该技术方案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后模还包括后模底板、方铁、顶出板和后模板;

所述方铁安装在所述模底板上,所述后模板安装在所述方铁上,所述顶出板活动设置于所述后模板与所述后模底板之间;

所述后模架安装在所述后模板上,所述顶针或所述顶出直销连接于所述顶出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的一个实例中,还包括有前模,所述前模包括前模仁、前模板和前模面板;

所述前模仁安装在所述前模板上,所述前模板安装在所述前模面板上,在前模上设置有贯通前模仁、前模板和前模面板的注胶通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针对的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注塑产品的结构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活动顶出销的安装结构视图。

图3是图2的分解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后模的结构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注塑模具的分解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活动顶出销和复位压杆的安装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之内。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诸如“模块”、“部件”,“组件”或“单元”等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可以混合地使用。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2至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本实施例是提供一种改良高筋位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后模和前模。

后模包括有后模仁21、后模架22、后模底板26、方铁25、顶出板24、后模板23、顶针27、顶出直销28、活动顶出销30和滑轨31,方铁安装在模底板上,后模板安装在方铁上,顶出板活动设置于后模板与后模底板之间;后模仁安装在后模架上,后模架安装在后模板上,顶针、顶出直销的下端连接于顶出板上,顶针或顶出直销活动设置于后模仁,用于脱模时将注塑产品10从后模仁上顶出。

前模包括前模仁41、前模板42和前模面板43;前模仁安装在前模板上,前模板安装在前模面板上,在前模上设置有贯通前模仁、前模板和前模面板的注胶通道,在注胶通道中还可以安装有注胶嘴44,用于向前模与后模形成的注塑型腔中注入胶体。

活动顶出销30设置于后模仁21上进行滑动,活动顶出销30包括有模仁部301和向外凸起的第一挂台部302,模仁部用于与后模仁配合成型注塑产品10的高筋位101及深槽102。后模仁21设置有滑槽211,活动顶出销30的第一挂台部301被限定于滑槽211中滑动。

具体的是,活动顶出销3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活动顶出销30的数量及位置是根据注塑产品10的高筋位及深槽的位置决定,例如,活动顶出销30可以是夹在后模仁21与后模架22之间,也可以是完全设置于后模仁21中,活动顶出销30的上端为模仁部,作为注塑型腔的一部分,用于与后模仁配合成型注塑产品的高筋位及深槽。

在活动顶出销30还设置有第二挂台部303,第二挂台部303与第一挂台部302位于活动顶出销30的相对两侧,在第二挂台部303设置有复位压杆304,复位压杆用于在活动顶出销30滑动移位后复位至初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挂台部与第二挂台部是由活动顶出销向外凸起形成的,为一体化结构,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挂台部或第二挂台部也可以是装配到活动顶出销上的零部件所形成的,其至少具有相同功能。

滑轨31固定连接于后模仁21或后模架22上;在活动顶出销30的第二挂台部303设置有向内凹入的滑轨槽305,通过滑轨槽305与滑轨31的配合,使活动顶出销30可以沿滑轨31滑动。

在后模沿分型面进行开模时,注塑模具的顶出系统顶出注塑产品,由于高筋位的包紧力,注塑产品的高筋位及深槽部位会包紧活动顶出销,带动活动顶出销随产品注塑移动,错开了高筋位与后模仁,注塑产品在脱离后模仁后的包紧力会减弱,即高筋位完全离开后模仁后,活动顶出销由于挂台部和滑槽的限定原因,停止移动,注塑产品在顶出作用力下继续顶出,使注塑产品最后脱离活动顶出销。

注塑模具在合模时,前模与后模的分型面合模,前模会压迫复位顶杆,推动活动顶出销使其复位。

高筋位的两个侧面同时受力而拉扯产生变形的问题,将两个侧面分步脱离,防止了拉扯产生变形及发白的现象。本实施例的注塑模具通过活动顶出销解决了注塑产品在出模的时候,模具钢料对注塑产品高筋位的挤压,深筋位出模困难,因顶出力大对注塑产品造成的损伤问题。也将复杂的二次顶出结构进行了简化,减少了二块顶针板和连锁扣鸡结构,从而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