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836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水分离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主要适用于燃油、燃气、电热的蒸汽发生器(小型锅炉)的内置式汽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蒸汽发生器(小型锅炉)均采用外置式汽水分离装置,即汽水分离装置与蒸汽发生器分离,在使用中普遍存在下列问题1、结构较复杂,制造的成本亦较高;2、汽水分离的效果比较差,蒸汽中含水较高,达不到国家规定的3%的标准;3、热能损失大,所分离的热水无法利用,在蒸汽发生器的外部还需安装疏水管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汽水分离装置,它可降低蒸汽中的水含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水分离装置,它主要包括壳体和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侧壁和底部均至少设一小孔,蒸汽管的一部分置于壳体内,壳体的顶部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蒸汽管的一部分亦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安装在蒸汽发生器内,采用双层结构对汽与水进行分离,充分利用了热能,不需在蒸汽发生器的外部安装疏水管道,减少了热能损失,提高了热效率和蒸汽品质,使蒸汽中的含水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3%的指标,且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的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壳体1和蒸汽发生器的顶部6,它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在壳体1的侧壁2和底部4均至少设一小孔3,蒸汽管5的一部分置于壳体1内,壳体1的顶部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2固定连接,蒸汽管5的一部分亦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6固定连接,实施例中在壳体1的侧壁2和底部4均至少设有两个小孔3,侧壁各小孔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壳体的顶部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采用焊接进行固定,蒸汽管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相接触的一部分亦采用焊接进行固定。使用时汽水混合先通过本装置壳体和蒸汽发生器顶部之间进行第一次汽水分离,分离后的热水仍回到蒸汽发生器内,使热能不受损失,第一次分离后的蒸汽(含少量水)通过壳体侧壁小孔进入本装置内进行第二次汽水分离,少量水通过本装置的壳体内和蒸汽发生器顶部之间进一步蒸汽分离后再回到本装置内,通过壳体顶部的小孔回到蒸汽发生器内,经二次分离的干燥蒸汽通过本装置的蒸汽管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汽水分离装置,它主要包括壳体和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侧壁和底部均至少设一小孔,蒸汽管的一部分置于壳体内,壳体的顶部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蒸汽管的一部分亦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侧壁和底部均至少设有两个小孔,侧壁各小孔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侧壁和底部均至少设一小孔,蒸汽管的一部分置于壳体内,壳体的顶部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蒸汽管的一部分亦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安装在蒸汽发生器内,采用双层结构对汽与水进行分离,充分利用了热能,不需在蒸汽发生器的外部安装疏水管道,减少了热能损失,提高了热效率和蒸汽品质,使蒸汽中的含水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3%的指标。
文档编号F22B37/00GK2515540SQ0127419
公开日2002年10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3日
发明者孙国华 申请人:上海华征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