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分流式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667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化分流式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暖、生活用水设备中的热交换器,尤其是由进水口、集热过水盘、受热盘、出水口组成的。
中国专利说明书CN2729629,于2005年9月28日公开了一种单通道壁挂炉热交换器。它是由若干平行的主水管的两端与弧形连接管、连接构成的连接管。蛇形管的一端有进水接头,另一端有出水堵头,主水管的两端有档片。它的特征在于吸热片的安装孔的朝相同翻边上,有至少两个向外延伸的支片与相邻的吸热片的另一面连接。这种构造可以把热量集中到主水管上,但是主水管中的过水,只能靠主水管的外壁加热。要想达到高的热效率,它的水流量就相对的降低,如果加大水流量,主水管的水流量增大了,流量提高的同时,热效率也随着降低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利用能源、提高热效率,确保热流量的热交换器。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在技术方案为在进水口至受热盘的连接过程中,增加了集热过水盘,可以把热能反射回受热盘的上部,之后再由弯管连接到受热盘,此受热盘是以多分支的方式,由单管转换出来的几道扁管,经过延伸、回旋、集聚形成的一个扁管与扁管之间有缝隙的受热盘,最后合并连接到出水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集热过水盘,底平面为略微的伞形斜面,有利于热能的聚集、反射,在集热过水盘的中心至进水口与弯管接头中间,沿一条分水线,有利于在集热过水盘中,初步均匀的换热。集热过水盘的流水厚度,以不小于进水主体的水流量为宜,有利于过水初步有效的换热。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受热盘,转化形成的几道扁管。可以增加水循环中的受热面积,有利于热转换。几道扁管合并在一起的厚度不应超出分支主体管的内径。这样的扁管转化,使水的分流变得很薄,便于快速均匀的换热,再经过延伸的水流程,使水在循环的过程中,提高热效率,为了不影响水流量,可以增加扁管的宽度来补充。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更一进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受热盘一种实施方式的俯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集热过水盘结合受热盘一种实施方式的俯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图1和图2A-A线相结合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2、图3进水口1是圆管以扁形连接在集热过水盘2上,集热过水盘2底面10为伞状的斜面,集热过水盘2的流水厚度,以不小于进水主体的水流量为宜,有利于过水初步有效的换热。在集热过水盘2的中心,至进水口1与弯管接头4中间,设一条分水线3,集热过水盘2通过弯管接头4连接至受热盘5。
图1、图3受热盘5以多分支的方式,由单管转化成几道扁管9合并在一起的厚度不应超出分支主体管的内径,通过延伸、回旋、集聚出一个扁管9与扁管9之间留有缝隙11,缝隙11间通过段位连接7,使它们成为一个完整一体的受热盘5,最后合并到单一的出水口8,把集热过水盘2用立柱6连接到受热盘5上,以保证整体的牢固。
本发明不局限于图1-图3所示,实施方式的结构。本发明的受热盘还具有其它的变型,如弓字型、椭圆型、方型等,只要是把一道水流转化为分流的方式,通过延伸、集聚的受热盘来进行加热的,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转化分流式热交换器,包括进水口(1)、集热过水盘(2)、弯管接头(4)、受热盘(5)、出水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热盘(4),是以多分支的方式,由单管转化成几道扁管(9)通过扁管(9)的延伸、集聚出扁管(9)相互之间,留有缝隙(11)的受热盘(5)再合并连接至出水口(8)。
2.按照权力要求1所述的转化分流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转化出来的几道弯扁管(9)合并到一起的厚度,不能超出分支主体管的内径。
3.按照权力要求1所述的转化分流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增加集热过水盘(2),集热过水盘(2)底面(10)为略微的伞状斜面,集热过水盘(2)的流水厚度以水流量不小于进水口的水流量为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化分流式热交换器,由进水口(1)、集热过水盘(2)、受热盘(5)、出水口(8)组成,在进水口(1)至受热盘(5)连接过程中,增加了集热过水盘(2),集热过水盘(2)的底面(10)为伞状斜面,此受热盘(5)是以多分支的方式,由单管转化成几道扁管(9),通过延伸、回旋、集聚形成的一个扁管(9)与扁管(9)之间有缝隙的受热盘(5),又合并到出水口(8),这种转化的热交换器,热流量大,热效率高,节约能源,可用于采暖、生活用水,是大型、中型、小型采暖供热设备中热交换器的更新替代产品。
文档编号F28D7/00GK1928481SQ20061015064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23日
发明者杨文 申请人:杨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