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651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管,涉及空压机【技术领域】。该冷却管采用双层冷却管结构,内冷却管(2)内部具有轮毂形结构的空腔(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增大压缩空气的热交换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冷却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管。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空压机中使用的列管式冷却管普遍存在换热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压缩空气换热效率的冷却管。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管,包括圆形外冷却管、置于所述外冷却管内部的圆形内冷却管、置于所述内冷却管内且横截面积为轮毂形的空腔。
[0005]所述外冷却管的内壁和所述内冷却管外壁之间有空间。
[0006]所述外冷却管的外入口和所述内冷却管的内入口位于所述空腔上方左右两侧;所述内冷却管的内出口和所述外冷却管的外出口位于所述空腔下方左右两侧。
[0007]所述空腔两端安装有半球形结构。
[0008]所述半球形结构两端分别与压缩空气入口和压缩空气出口相连。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增大压缩空气的热交换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图。
[0012]1.外冷却管、11.外入口、12.外出口、2.内冷却管、21.内入口、22.内出口、3.轮毂形空腔、31.压缩空气入口、32.压缩空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0014]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却管包括圆柱形外冷却管1、圆柱形内冷却管2和轮毂形空腔3。
[0015]外冷却管I内为冷却液体,冷却液体从外出口 11流入外冷却管I内,从外出口 12流出;内冷却管2与轮毂形空腔3之间的空隙也流动有冷却液体,该冷却液体从内入口 21流入内冷却管2,从内出口 22流出。
[0016]外冷却管I内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与内冷却管2内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正好相反。轮毂形空腔3内流动有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从入口 31进入,从出口 32流出。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与内冷却管2内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反。内层冷却液体在于压缩空气热交换的过程中,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外层冷却液体,使内层冷却液体降温,进而提高与压缩空气的换热效率。
[0017]轮毂形结构、双层冷却管以及相反的流动方向能够增大压缩空气与冷却液体之间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001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外冷却管(I)、置于所述外冷却管(I)内部的圆形内冷却管(2)、置于所述内冷却管(2)内部且横截面积为轮毂形的空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冷却管(I)的内壁和所述内冷却管⑵外壁之间有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冷却管(I)的外入口(11)和所述内冷却管(2)的内入口(21)位于所述空腔(3)上方左右两侧;所述内冷却管(2)的内出口(22)和所述外冷却管(I)的外出口(12)位于所述空腔(3)下方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两端安装有半球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结构两端分别与压缩空气入口(31)和压缩空气出口(32)相连。
【文档编号】F28D7/10GK204227961SQ201420431269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朱浩煊, 王全立 申请人:天津塔峰恒泰制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