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捞渣机落渣仓防漏水槽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57156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式捞渣机落渣仓防漏水槽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式捞渣机落渣仓防漏水槽装置,其包括焊接在落渣仓下方的导轨支架,在导轨支架上设有两根平行的导轨,在导轨上滑动设有上端开口的防漏水槽,在防漏水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有定向脚轮,防漏水槽滑动设置在导轨上,在导轨之间架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顶端与防漏水槽的侧壁活动铰接;在防漏水槽的下端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与落渣仓下方的沉淀水池之间通过软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捞渣机落渣仓沥出的渣水四溅的问题,保持了渣仓间内地面卫生,避免了冬季渣仓间内由于渣水四溅而造成的地面积冰问题,保证了渣仓间内灰渣的正常运输;防漏水槽装置可实现渣水的回收,节约了水资源。
【专利说明】一种湿式捞渣机落渣仓防漏水槽装置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式捞渣机落渣仓防漏水槽装置,适用于湿式仓类设备中。【背景技术】:
[0002]目前,火力发电厂湿式捞渣机落渣仓下方地面上设有集水槽,落渣仓内湿渣淅出的渣水落入集水槽的过程中,渣水会四溅到渣仓间地面,严重影响地面卫生,污染环境;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溅出到渣仓间地面的渣水会结冰,造成渣仓间内地面积冰严重,影响渣仓间运渣;同时,原有的捞渣机集水槽在收集渣水后直接通过地下管路排放,而湿式捞渣机工作中又需要不断的向灰渣中补加水,这一排一补之间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捞渣机落渣仓浙出的渣水四溅、同时能够实现渣水回收的湿式捞渣机落渣仓防漏水槽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湿式捞渣机落渣仓防漏水槽装置,其包括焊接在落渣仓下方的导轨支架,在所述导轨支架上设有两根平行的导轨,在所述导轨上滑动设有上端开口的防漏水槽,在所述防漏水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有定向脚轮,所述防漏水槽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在所述导轨之间架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顶端与所述防漏水槽的侧壁活动铰接;在所述防漏水槽的下端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落渣仓下方的沉淀水池之间通过软管道连通。
[000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解决了捞渣机落渣仓浙出的渣水四溅的问题,保持了渣仓间内地面卫生,同时还避免了冬季渣仓间内由于捞渣机落渣仓浙出的渣水四溅而造成的地面积冰问题,保证了渣仓间内灰渣的正常运输;通过排水孔及软管将落渣仓防漏水槽收集的渣水引至沉淀水池内,经沉淀的渣水可为捞渣机补水所用,节约了水资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图1的A视图。
[0008]导轨支架1,导轨2,防漏水槽3,定向脚轮4,气缸5,排水孔6,沉淀水池7,落渣仓插板门8,插板门气缸9,落洛仓10。

【具体实施方式】
:
[0009]如图1-2所示,一种湿式捞渣机落渣仓防漏水槽装置,其包括焊接在落渣仓10下方的导轨支架1,在导轨支架I上设有两根平行的导轨2,在导轨2上滑动设有上端开口的防漏水槽3,在防漏水槽3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有定向脚轮4,防漏水槽3滑动设置在导轨2上,在导轨2之间架设有气缸5,气缸5的活塞杆顶端与防漏水槽3的侧壁活动铰接;在防漏水槽3的下端设有排水孔6,排水孔6与落渣仓10下方的沉淀水池7之间通过软管道连通。
[0010]当需要防漏水槽3收集渣水时,驱动气缸5,使防漏水槽3沿导轨2行至落渣仓10下方,此时落渣仓插板门8处于关闭状态,防漏水槽3在落渣仓10下方收集渣水,由于渣水下落距离较小,不会造成渣水四溅的问题,保持了渣仓间内地面卫生,同时还避免了冬季渣仓间内由于捞渣机落渣仓10浙出的渣水四溅而造成的地面积冰问题,防漏水槽3收集的渣水通过软管道由排水孔6排入沉淀水池7中,经沉淀的渣水可再次补加到捞渣机的灰渣中,实现了渣水的回收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0011 ] 当捞渣机落渣仓10需要排渣时,再次驱动气缸5,使防漏水槽3沿导轨2离开落渣仓10下方,此时驱动落渣仓10的插板门气缸9,打开落渣仓插板门8,灰渣从落渣仓10排出,防漏水槽3不妨碍灰渣的排出和运输。
【权利要求】
1.一种湿式捞渣机落渣仓防漏水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焊接在落渣仓下方的导轨支架,在所述导轨支架上设有两根平行的导轨,在所述导轨上滑动设有上端开口的防漏水槽,在所述防漏水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有定向脚轮,所述防漏水槽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在所述导轨之间架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顶端与所述防漏水槽的侧壁活动铰接;在所述防漏水槽的下端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落渣仓下方的沉淀水池之间通过软管道连通。
【文档编号】F23J1/06GK204127978SQ201420514129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9日
【发明者】段飞飞, 王锐, 李 浩 申请人: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