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彻底的污泥焚烧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170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彻底的污泥焚烧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和霉菌等,若不加后续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经常要对污泥进行浓缩和脱水处理,但经过此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通常在70%以上,还需对污泥进行进一步地干燥处理。经干燥的污泥中通常仍含有水汽,因此干燥后的污泥大多进行填埋处理,而无法进行其他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烧彻底的污泥焚烧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燃烧彻底的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包括:焚烧炉、螺旋进料装置、排渣装置、排汽装置、气体循环装置;

焚烧炉内设有容纳腔室,排渣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室内将所述容纳腔室分隔为位于上方的焚烧腔和位于下方的排渣腔,所述焚烧腔侧壁设有进气口、循环气体入口、循环气体出口、尾气出口、第一进料口、排汽口,所述排渣腔底部设有排渣口;

螺旋进料装置包括第一料筒、第二料筒、连接料筒、第一螺旋机构、第二螺旋机构、第三螺旋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

第一料筒设置在所述焚烧腔内,第一料筒内设有第一送料腔室,所述第一送料腔室上设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分别位于第一料筒的两端,第二进料口与第一进料口连通,第一螺旋机构设置在第一送料腔室内,第一螺旋机构中部设有沿第一螺旋机构轴向贯穿的排汽通道,所述排汽通道一端与排汽口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送料腔室连通,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螺旋机构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螺旋机构旋转;

第二料筒设置在所述焚烧腔内,第二料筒位于第一料筒下方且与第一料筒之间间隔预定距离,第二料筒内设有第二送料腔室,所述第二送料腔室靠近第一出料口一端设有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二送料腔室远离第一出料口一端设有第二出料口,第二螺旋机构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送料腔室内,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螺旋机构连接用于驱动第二螺旋机构旋转;

连接料筒设置在所述焚烧腔内且位于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之间,连接料筒两端分别与第一出料口和第三进料口连通,第三螺旋机构同轴设置在连接料筒内,第三驱动机构与第三螺旋机构连接用于驱动第三螺旋机构旋转;

排渣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排渣筒、第四螺旋机构、第四驱动机构,排渣筒内部具有沿排渣筒轴向延伸的储渣空腔,所述储渣空腔顶部具有进料开口且端面下部设有第三出料口,第四螺旋机构位于排渣筒内且平行于排渣筒轴向设置;

气体循环装置两端分别与循环气体入口、循环气体出口连通;

排汽装置与所述排汽口连接且通过所述排汽口与所述排汽通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循环气体出口位于所述循环气体入口上方。

优选地,第二螺旋机构中部设有沿第二螺旋机构轴向贯穿的尾气通道,所述尾气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循环气体出口和所述焚烧腔连通。

优选地,焚烧炉炉壁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燃烧彻底的污泥焚烧处理系统,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均设置在所述焚烧腔内,第一料筒内设有第一螺旋机构,第一螺旋机构中部设有沿第一螺旋机构轴向贯穿的抽汽通道,排汽装置与所述排汽口连接且通过所述排汽通道与第一料筒连通,第二料筒内设有第二螺旋机构,排渣筒位于第二料筒下方,排渣筒内设有第三螺旋机构,气体循环装置两端分别与循环气体入口和循环气体出口连通;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污泥焚烧处理系统,结构设计优化合理,一方面污泥燃烧产生的高温尾气能够使进料中的污泥进行进一步干燥,另一方面,将高温尾气重新送入焚烧腔,能够保证焚烧炉的温度,并且燃烧不充分产生的可燃气体有助于污泥在焚烧腔内焚烧,从而保证焚烧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燃烧彻底的污泥焚烧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燃烧彻底的污泥焚烧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燃烧彻底的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包括:焚烧炉1、螺旋进料装置、排渣装置、排汽装置4、气体循环装置5;

焚烧炉1内设有容纳腔室,焚烧炉1炉壁设有保温层,排渣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室内将所述容纳腔室分隔为位于上方的焚烧腔和位于下方的排渣腔,所述焚烧腔侧壁设有进气口、循环气体入口、循环气体出口、尾气出口、第一进料口、排汽口,所述循环气体出口位于所述循环气体入口上方,所述排渣腔底部设有排渣口;

螺旋进料装置包括第一料筒21、第二料筒22、连接料筒23、第一螺旋机构61、第二螺旋机构62、第三螺旋机构63、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

第一料筒21设置在所述焚烧腔内,第一料筒21内设有第一送料腔室,所述第一送料腔室上设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分别位于第一料筒21的两端,第二进料口与第一进料口连通,第一螺旋机构61设置在第一送料腔室内,第一螺旋机构61中部设有沿第一螺旋机构61轴向贯穿的排汽通道,所述排汽通道一端与排汽口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送料腔室连通,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螺旋机构61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螺旋机构61旋转;

第二料筒22设置在所述焚烧腔内,第二料筒22位于第一料筒21下方且与第一料筒21之间间隔预定距离,第二料筒22内设有第二送料腔室,所述第二送料腔室靠近第一出料口一端设有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二送料腔室远离第一出料口一端设有第二出料口,第二螺旋机构62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送料腔室内,第二螺旋机构62中部设有沿第二螺旋机构62轴向贯穿的尾气通道,所述尾气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循环气体出口和所述焚烧腔连通,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螺旋机构62连接用于驱动第二螺旋机构62旋转;

连接料筒23设置在所述焚烧腔内且位于第一料筒21和第二料筒22之间,连接料筒23两端分别与第一出料口和第三进料口连通,第三螺旋机构63同轴设置在连接料筒23内,第三驱动机构与第三螺旋机构63连接用于驱动第三螺旋机构63旋转;

排渣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排渣筒3、第四螺旋机构64、第四驱动机构,排渣筒3内部具有沿排渣筒3轴向延伸的储渣空腔,所述储渣空腔顶部具有进料开口且端面下部设有第三出料口,第四螺旋机构64位于排渣筒3内且平行于排渣筒3轴向设置;

气体循环装置5两端分别与循环气体入口、循环气体出口连通;

排汽装置4与所述排汽口连接且通过所述排汽口与所述排汽通道连通。

本实施例的燃烧彻底的污泥焚烧处理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在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经干燥污泥从第一料筒通过连接料筒进入第二料筒内,从而向排渣筒上方进料,空气经由进气口进入焚烧腔内,使得污泥在焚烧腔内燃烧,第四驱动机构驱动第四螺旋机构旋转,定期将排渣筒内燃烧后的残渣排出,燃烧产生的尾气对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内的待焚烧污泥进行预热,气体循环装置将循环气体从循环气体入口再次送入焚烧腔内,最终尾气经由第二料筒内的气体通道排出,从而提高热利用率,并且保证尾气的充分燃烧。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燃烧彻底的污泥焚烧处理系统,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均设置在所述焚烧腔内,第一料筒内设有第一螺旋机构,第一螺旋机构中部设有沿第一螺旋机构轴向贯穿的抽汽通道,排汽装置与所述排汽口连接且通过所述排汽通道与第一料筒连通,第二料筒内设有第二螺旋机构,排渣筒位于第二料筒下方,排渣筒内设有第三螺旋机构,气体循环装置两端分别与循环气体入口和循环气体出口连通;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污泥焚烧处理系统,结构设计优化合理,一方面污泥燃烧产生的高温尾气能够使进料中的污泥进行进一步干燥,另一方面,将高温尾气重新送入焚烧腔,能够保证焚烧炉的温度,并且燃烧不充分产生的可燃气体有助于污泥在焚烧腔内焚烧,从而保证焚烧更加彻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