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不换向蓄热式燃烧器用燃气喷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0804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料不换向蓄热式燃烧器用燃气喷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的组成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燃料不换向蓄热式燃烧器用燃气喷枪,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燃料不换向蓄热式燃烧系统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其大圆形的是炉体,右侧中间是燃料喷枪1’,两侧是蓄热箱I2’和蓄热箱II3’, 蓄热箱I2’和蓄热箱II3’与燃料喷枪1’成一定夹角,燃料喷枪1’后端是四通换向阀4’。工作中,燃料喷枪1’不断的输出燃料到炉膛内。助燃风由风机5’供给,通过四通换向阀4’交替由蓄热箱I2’和蓄热箱II3’喷出,与燃料喷枪蓄热箱I2’和蓄热箱II3’喷出的燃料在炉内混合后燃烧。燃烧后的热烟气交替进入蓄热箱II3’和蓄热箱I2’,并通过四通换向阀4’由引风机6’引出。

然而,上述燃烧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此种燃烧方式为外混式燃烧,火焰刚性差,甚至会发生脱火。

2.由于助燃风是左右交替供给,火焰会发生左右漂移,影响火焰检测器(电子眼)的工作,造成熄火报警。

3.蓄热箱是交替工作,一个是排气一个吸气,控制不好会造成燃料与助燃风没有在炉内完全混合燃烧,就被吸到排气状态的蓄热箱,在蓄热箱内燃烧,造成燃料浪费,蓄热箱烧损。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创新的燃料不换向蓄热式燃烧器用燃气喷枪,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不换向蓄热式燃烧器用燃气喷枪,其能解决现有喷枪火焰刚性差、脱火、火焰左右摆动造成的火焰检测电子眼工作不稳定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料不换向蓄热式燃烧器用燃气喷枪,其包括喷枪本体,所述喷枪本体内自内而外依次设有点火燃气通道、点火助燃风通道、主燃气通道以及助燃风通道;所述主燃气通道和助燃风通道内的前端均设有缩放管;所述助燃风通道内设有稳燃孔板;所述稳燃孔板上开设有预混燃料孔,稳燃孔板上还安装有火焰检测电子眼。

本实用新型的燃料不换向蓄热式燃烧器用燃气喷枪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燃气通道的缩放管的进口角度为60~80度,出口角度为10-20度。

本实用新型的燃料不换向蓄热式燃烧器用燃气喷枪还设置为:所述助燃风通道的缩放管的进口角度为40-60度,出口角度为5-2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燃料不换向蓄热式燃烧器用燃气喷枪具有结构简单,火焰刚性好,节约燃料,能够实时监控等优点,其解决了现有喷枪火焰刚性差、脱火、火焰左右摆动造成的火焰检测电子眼工作不稳定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燃料不换向蓄热式燃烧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燃料不换向蓄热式燃烧器用燃气喷枪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2和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燃料不换向蓄热式燃烧器用燃气喷枪,其包括喷枪本体1,该喷枪本体1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喷枪本体1内自内而外依次设有点火燃气通道2、点火助燃风通道3、主燃气通道4以及助燃风通道5。

所述主燃气通道4和助燃风通道5内的前端均设有缩放管6。所述主燃气通道4的缩放管5主要功能是控制燃气的流速与喷出角,其进口角度为60~80度,出口角度为10-20度,其控制燃气出口流速为60~100米每秒。所述助燃风通道5的缩放管6的进口角度为40-60度,出口角度为5-20度,其控制燃气与预混风的混合物的流速为30-50米每秒,既不发生由于流速过快造成的脱火,也不发生由于流速过慢造成的燃料未燃烧完全被吸走。

所述助燃风通道5来控制预混后燃气与风的混合物的流速与角度,避免脱火等,其内设有稳燃孔板7,所述助燃风通道5助燃风多次供给,在喷枪部分预混的助燃风占总助燃风的5%~10%。所述稳燃孔板7上开设有预混燃料孔8,预混燃料孔8使部分燃料与空气在喷枪内混合,在喷枪内点燃。所述稳燃孔板7上还安装有火焰检测电子眼9,火焰检测电子眼9观察喷枪内燃烧的火焰。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