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线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379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线燃烧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烧烤炉具,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线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烧烤类炉具使用的燃烧器,一般是由黑铁铸造,有明火,常导致烤制不均匀的现象出现,并且热效率低,安装不方便。而现有的红外线燃烧器,一般使用多孔陶瓷板作为燃烧器的燃烧面,多孔陶瓷板的耐用性差,而且适合气体的压力范围小,不利于产品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红外线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红外线燃烧器,包括混气室,所述混气室具有至少一个混合腔,每一所述混合腔的上端安装有与所述混合腔的形状相适配的燃烧室,每一所述混合腔的下端连接有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的引射管,所述燃烧室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覆盖的分流板、隔空板、纤维压制网及燃烧室盖。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红外线燃烧器中,所述混合腔包括两个,两个混合腔分别为呈环形的第一混合腔及呈圆形的第二混合腔,所述第二混合腔位于所述第一混合腔的中心处、并与所述第一混合腔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红外线燃烧器中,所述燃烧室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混合腔上的第一燃烧室,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混合腔上的第二燃烧室。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红外线燃烧器中,所述引射管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混合腔底端的第一引射管,及连接在所述第二混合腔底端的第二引射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红外线燃烧器中,每一所述混合腔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导通所述引射管与所述混合腔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上方设置有导流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红外线燃烧器中,所述导流板包括导流板主体及至少一个导流板连接部,所述导流板连接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导流板主体上,所述导流板连接部的另一端用于与混合腔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红外线燃烧器中,所述引射管包括引射管主体,所述引射管主体上设置有供燃气进入的第一进气孔及供空气进入的第二进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红外线燃烧器中,所述纤维压制网采用金属纤维毡制造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红外线燃烧器中,所述混气室和燃烧室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红外线燃烧器中,所述分流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穿孔,所述隔空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穿孔,所述燃烧室盖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三穿孔。

综上所述,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线燃烧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燃烧器利用红外线进行加热、烘干、保温,可大大节省能耗,降低污染。由于燃气在燃烧时与空气完全预混,可以确保燃气燃烧完全,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并且,红外线燃烧器无明火,可以降低由于明火直接烧烤产生的有害物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线燃烧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一种红外线燃烧器的第一燃烧室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一种红外线燃烧器的第二燃烧室的爆炸图;

图4是图1所示一种红外线燃烧器的混气室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线燃烧器,包括引射管1、混气室2和燃烧室3,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经引射管1进入混气室2内,并在燃烧室3内进行燃烧,混合气体在燃烧室3内燃烧发出的热量以热辐射的形式释放。混合气体燃烧时发出的辐射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并能激发水分子发生共振,可将热量均匀渗透到食材的核心深处,保证热效果均匀,提高加热质量和烘干效率。

具体的,混气室2具有至少一个混合腔,每一混合腔的上端安装有与该混合腔的形状相适配的燃烧室3,每一混合腔的下端连接有与该混合腔相连通的引射管1。本实施例中,混合腔包括两个,分别为呈环形的第一混合腔20(结合图2所示)和呈圆形的第二混合腔21(结合图3所示),第二混合腔21位于第一混合腔20的中心处、并与第一混合腔20间隔设置。相应的,燃烧室3与引射管1也包括两个,两个燃烧室3分别为第一燃烧室3a与第二燃烧室3b,两个引射管1分别为第一引射管1a和第二引射管1b。第一燃烧室3a为与第一混合腔20相适配的环形结构,第二燃烧室3b为与第二混合腔21相适配的圆形结构,第一燃烧室3a和第二燃烧室3b可以通过机械方式(如焊接)固定在对应的混合腔的上部。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燃烧室3a和第二燃烧室3b均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覆盖的分流板31、隔空板32、纤维压制网33及燃烧室盖34。其中,纤维压制网33采用金属纤维随机压制的毡体,形成刚性而多孔的结构,在第一混合腔20内充分混合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隔空板32与纤维压制网33中间进行燃烧。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燃烧时,以很小的速度从火孔逸出进行燃烧,点火后约40s~50s,表面温度便可达到800℃~900℃,于是向外辐射红外线,使得燃烧更加充分,热效率、热负荷更高,燃烧后产生的污染气体更少,更加环保。本实施例中,纤维压制网33采用金属纤维毡制造,具有抗腐蚀和抗氧化的特性,并且使用寿命更长,性能更优良。特别是,可以适合多种气体,如石油气、天然气和煤气等,并且燃气压力范围广,可以在750Pa~2900Pa范围内。

进一步的,第一燃烧室3a的分流板31、隔空板32、纤维压制网33及燃烧室盖34均呈环形结构,第二燃烧室3b的分流板31、隔空板32、纤维压制网33及燃烧室盖34均呈圆形结构。其中,分流板31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流入的第一穿孔310。隔空板32上开设有若干个供混合气体流入的第二穿孔320,隔空板32位于分流板31与纤维压制网33之间,使分流板31与纤维压制网33隔开一定距离,以保证混合气体在纤维压制网33内充分燃烧。燃烧室盖34安装在纤维压制网33的上方,用于固定纤维压制网33,燃烧室盖34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三穿孔340,在纤维压制网33内部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三穿孔340散发出去。本实施例中,分流板31、隔空板32及燃烧室盖34采用USU304不锈钢制造,使得燃烧室能耐高温、耐热冲击,使用寿命更持久。

如图4所示,第一混合腔20和第二混合腔21的底部均开设有通气孔22,从引射管1引入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该通气孔22进入混合腔内。通气孔22的上方设置有导流板23,结合图2和图3所示,导流板23包括导流板主体230及至少一个用于与混合腔固定连接的导流板连接部231。其中,导流板主体230大致为平板状结构,其位于通气孔22的上方,并与混合腔的底部平行设置,导流板主体230不仅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均匀的分布在混合腔内,还可以防止回火的产生。导流板连接部231大致为长条状结构,导流板连接部231的一端固定在导流板主体230上,另一端朝向混合腔底部的一侧延伸,导流板连接部231可以通过机械方式固定在混合腔的侧壁上,如焊接或扣合连接等方式。当导流板连接部231采用扣合连接的方式时,混合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导流板连接部231相适配的卡槽(未示出),使导流板连接部231插设在该卡槽内。本实施例中,导流板连接部231焊接在混合腔的侧壁上,且混气室2也采用USU304不锈钢制造,使得混气室2能耐高温、耐热冲击,使用寿命更持久。

如图1所示,第一引射管1a和第二引射管1b均包括引射管主体10,引射管主体10的一端连接在混合腔底部的通气孔22处,引射管10上还设置有供燃气进入的第一进气孔11和供空气进入的第二进气孔12。具体的,燃气在一定压力下,以一定流速从第一进气孔11进入引射管主体10,同时空气由鼓风机从第二进气孔12进入引射管主体10,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引射管10进入混合腔内,并在导流板23的作用下均匀分布在混气室2中。

综上所述,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线燃烧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燃烧器利用红外线进行加热、烘干、保温,可大大节省能耗,降低污染。由于燃气在燃烧时与空气完全预混,可以确保燃气燃烧完全,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并且,红外线燃烧器无明火,可以降低由于明火直接烧烤产生的有害物质。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材料,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