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燃料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76015发布日期:2021-05-25 14:4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燃料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发电机系统主要是以燃气爆炸、高温膨胀做功、机械运动等组合形成内燃机发电技术,主要构造原理是内燃机内燃气燃烧之后膨胀做功-推动活塞运动-拉动杠杆-带动机械发电机-机械发电机切割磁力线产生直流或交流电。

该类发电机系统的主要缺陷是:高温、燃料成本高、环保性低,燃料是易燃易爆物品保管风险高,噪音大、振动大,日常维护费用高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发电装置,能够降低燃料成本,使用生物质燃料进行燃烧发电,降低噪音和振动,并且整体设备结构简单,造价低,易维护。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生物质燃料发电装置,包括壳体、燃烧机构、进料机构和温差发电机构,所述燃烧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燃烧机构相连接,所述燃烧机构外部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温差发电机构;

所述燃烧机构包括承热室、燃烧炉和导热棒,所述燃烧炉设置于所述承热室内部,所述燃烧炉内设置有点火件,所述导热棒设置于所述燃烧炉上方并且与所述承热室相连接,所述燃烧炉中部设置有载料隔板,所述载料隔板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进料口相连接,所述载料隔板下方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承热室下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内安装有排气扇;

所述温差发电机构包括导热板、均温板、温差发电片、升压板和散热件,所述导热板的一面与所述承热室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导热板的另一面与所述均温板的一面相贴合,所述均温板的另一面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一面相连接,所述温差发电片的另一面与所述散热件相贴合,所述升压板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电连接;

所述均温板内部填充有均温液。

进一步的,所述均温板内部设置有置容腔,所述均温液设置于所述置容腔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一面可拆卸连接有盖板,所述壳体的另一面铰接有隔热门,所述承热室靠近所述隔热门的一侧呈开放式,所述承热室的另一侧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与所述承热室之间设置有排气通道,所述承热室上部设置有进气管、过渡室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承热室上部相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渡室的一侧相连接,所述过渡室的另一侧与所述出气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的上部相连接,所述排气通道的下部与所述出气口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载料隔板上设置有网状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驱动电机、螺旋推进杆和进料管,所述进料斗的下部与所述进料管相接通,所述螺旋推进杆可活动连接于所述进料管内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螺旋推进杆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门上安装有密封垫,所述隔热门上嵌设有观察窗。

进一步的,还包括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水箱、循环泵、散热水排和风扇,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循环泵,所述水箱的侧壁上均安装有一所述散热水排,相邻的所述散热水排之间均通过导管相互连接,所述散热水排上均连接有所述风扇;

所述散热件和所述散热水排内部均设置有过渡腔,所述散热件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导管与所述循环泵相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导管与一所述散热水排相连接,另一所述散热水排通过导管与所述水箱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架。

进一步的,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散热件内和所述水箱内分别设置有一温度感应件,所述温度感应件分别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点火件、所述排气扇、所述进料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和所述温控器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利用该装置进行发电时,可将生物质燃料投入进料机构内,随后运行进料机构使生物质燃料进入燃烧炉内并通过点火件对生物质燃料进行点燃,并控制进料机构进行持续进料,同时排气扇将废气通过出气口排除,并通过进气口导入新气,随后生物质燃料产生的火焰对导热棒进行加热,随后导热棒将热量传递至承热室上,同时火焰多余的热量通过空气热辐射传递至承热室上,随后承热室上的热量通过导热板传递至均温板上,使均温板将热量均匀的传递至温差发电片的一面,同时散热件对温差发电片的另一面进行散热,随后通过升压板将温差发电片产生的电能转换为有效电并传输给受电体,由此能够降低燃料成本,使用生物质燃料进行燃烧发电,降低噪音和振动,并且整体设备结构简单,造价低,易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生物质燃料发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生物质燃料发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生物质燃料发电装置中燃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生物质燃料发电装置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生物质燃料发电装置中温差发电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生物质燃料发电装置中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隔热门,3-进料斗,4-盖板,5-驱动电机,6-风扇,7-水箱,8-温差发电机构,9-燃烧机构,10-观察窗,11-投放口,12-支撑架,13-散热水排,14-螺旋推进杆,801-散热件,802-第一进水口,803-升压板,804-第一出水口,805-导热板,806-均温板,807-温差发电片,901-过渡室,902-进气管,903-承热室,904-进气口,905-出气口,906-排气扇,907-点火件,908-进料口,909-出气管,910-放料板,911-燃烧炉,912-载料隔板,913-排气通道,914-导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生物质燃料发电装置,包括壳体1、燃烧机构9、进料机构和温差发电机构8,所述燃烧机构9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燃烧机构9相连接,所述燃烧机构9外部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温差发电机构8;

所述燃烧机构9包括承热室903、燃烧炉911和导热棒914,所述燃烧炉911设置于所述承热室903内部,所述燃烧炉911内设置有点火件907,所述导热棒914设置于所述燃烧炉911上方并且与所述承热室903相连接,所述燃烧炉911中部设置有载料隔板912,所述载料隔板912上方设置有进料口908,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进料口908相连接,所述载料隔板912下方设置有进气口904,所述承热室903下部设置有出气口905,所述出气口905内安装有排气扇906;

所述温差发电机构8包括导热板805、均温板806、温差发电片807、升压板803和散热件801,所述导热板805的一面与所述承热室903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导热板805的另一面与所述均温板806的一面相贴合,所述均温板806的另一面与所述温差发电片807的一面相连接,所述温差发电片807的另一面与所述散热件801相贴合,所述升压板803与所述温差发电片807电连接;

所述均温板806内部设置有均温液。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利用该装置进行发电时,可将生物质燃料投入进料机构内,随后运行进料机构使生物质燃料进入燃烧炉911内并通过点火件907对生物质燃料进行点燃,并控制进料机构进行持续进料,同时排气扇906将废气通过出气口905排除,并通过进气口904导入新气,随后生物质燃料产生的火焰对导热棒914进行加热,随后导热棒914将热量传递至承热室903上,同时火焰多余的热量通过空气热辐射传递至承热室903上,随后承热室903上的热量通过导热板805传递至均温板806上,使均温板806将热量均匀的传递至温差发电片807的一面,通过均温板806使温度传递的更加均匀,并且使温差发电片807的一面接收到的热量更加均匀,防止出现电压出现波动,同时散热件801对温差发电片807的另一面进行散热,随后通过升压板803将温差发电片807产生的电能转换为有效电并传输给受电体。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利用该装置进行发电时,可将生物质燃料投入进料机构内,随后运行进料机构使生物质燃料进入燃烧炉911内并通过点火件907对生物质燃料进行点燃,并控制进料机构进行持续进料,同时排气扇906将废气通过出气口905排除,并通过进气口904导入新气,随后生物质燃料产生的火焰对导热棒914进行加热,随后导热棒914将热量传递至承热室903上,同时火焰多余的热量通过空气热辐射传递至承热室903上,随后承热室903上的热量通过导热板805传递至均温板806上,使均温板806将热量均匀的传递至温差发电片807的一面,同时散热件801对温差发电片807的另一面进行散热,随后通过升压板803将温差发电片807产生的电能转换为有效电并传输给受电体,由此能够降低燃料成本,使用生物质燃料进行燃烧发电,降低噪音和振动,并且整体设备结构简单,造价低,易维护。

进一步的,所述均温板806内部设置有置容腔,所述均温液设置于所述置容腔内部。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均温板806内部设置有置容腔,所述均温液设置于所述置容腔内部,有利于更好的容纳均温液。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的一面可拆卸连接有盖板4,所述壳体1的另一面铰接有隔热门2,所述承热室903靠近所述隔热门2的一侧呈开放式,所述承热室903的另一侧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与所述承热室903之间设置有排气通道913,所述承热室903上部设置有进气管902、过渡室901和出气管909,所述进气管902的一端与所述承热室903上部相连接,所述进气管902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渡室901的一侧相连接,所述过渡室901的另一侧与所述出气管90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出气管909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913的上部相连接,所述排气通道913的下部与所述出气口905相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壳体1的一面可拆卸连接有盖板4,所述壳体1的另一面铰接有隔热门2,所述承热室903靠近所述隔热门2的一侧呈开放式,所述承热室903的另一侧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与所述承热室903之间设置有排气通道913,所述承热室903上部设置有进气管902、过渡室901和出气管909,所述进气管902的一端与所述承热室903上部相连接,所述进气管902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渡室901的一侧相连接,所述过渡室901的另一侧与所述出气管90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出气管909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913的上部相连接,所述排气通道913的下部与所述出气口905相连接,有利于通过盖板4将承热室903内的燃烧废料排出,并且通过排气扇906将空气通过出气口905排出,并且通过排气使排气通道913与过渡室901内形成负压,随后将承热室903内的废气通过进气管902吸入,随后通过出气管909进入排气通道913内并通过出气口905排出,同时通过承热室903内形成的负压将新气通过进气口904吸入承热室903内,有利于更好的利用热量,并且更换承热室903内空气。

进一步的,所述载料隔板912上设置有网状透气孔。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载料隔板912上设置有网状透气孔,有利于通过进气口904吸入承热室903内的新气充分的与生物质燃料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3、驱动电机5、螺旋推进杆14和进料管,所述进料斗3的下部与所述进料管相接通,所述螺旋推进杆14可活动连接于所述进料管内部,所述驱动电机5与所述螺旋推进杆14驱动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3、驱动电机5、螺旋推进杆14和进料管,所述进料斗3的下部与所述进料管相接通,所述螺旋推进杆14可活动连接于所述进料管内部,所述驱动电机5与所述螺旋推进杆14驱动连接,有利于通过驱动电机5带动螺旋推进杆14进行转动,随后将生物质燃料通过进料管导入燃烧炉911内。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门2上安装有密封垫,所述隔热门2上嵌设有观察窗10。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隔热门2上安装有密封垫,所述隔热门2上嵌设有观察窗10,有利于避免热量通过隔热门2的缝隙溢出,并且通过观察窗10观察内部的燃烧情况。

进一步的,还包括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水箱7、循环泵、散热水排13和风扇6,所述水箱7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循环泵,所述水箱7的侧壁上均安装有一所述散热水排13,相邻的所述散热水排13之间均通过导管相互连接,所述散热水排13上均连接有所述风扇6;

所述散热件801和所述散热水排13内部均设置有过渡腔,所述散热件801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802和第一出水口804,所述第一进水口802通过导管与所述循环泵相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804通过导管与一所述散热水排13相连接,另一所述散热水排13通过导管与所述水箱7相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水箱7、循环泵、散热水排13和风扇6,所述水箱7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循环泵,所述水箱7的侧壁上均安装有一所述散热水排13,相邻的所述散热水排13之间均通过导管相互连接,所述散热水排13上均连接有所述风扇6;

所述散热件801和所述散热水排13内部均设置有过渡腔,所述散热件801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802和第一出水口804,所述第一进水口802通过导管与所述循环泵相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804通过导管与一所述散热水排13相连接,另一所述散热水排13通过导管与所述水箱7相连接,有利于通过散热件801将温差发电片807的另一面的热量吸收,同时通过导管与冷却水将热量传递至各个散热水排13上,随后风扇6对散热水排13进行散热,随后冷却水进入水箱7内,并通过循环泵进行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架12。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壳体1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架12,有利于避免整体装置直接与地面相接触,防止地面受到温度影响。

进一步的,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散热件801内和所述水箱7内分别设置有一温度感应件,所述温度感应件分别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散热件801内和所述水箱7内分别设置有一温度感应件,所述温度感应件分别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有利于通过温控器感应均温板806和水箱7的温度,当水箱7的温度超过40度时温控器控制风扇6开始运行,为水箱7降低温度,当散热件801的温度超过40度时温控器控制循环泵开始工作,为散热件801开始降温。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点火件907、所述排气扇906、所述进料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和所述温控器电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点火件907、所述排气扇906、所述进料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和所述温控器电连接,有利于使用者在控制整体装置时更加的便捷,同时控制器通过温度感应件感应均温板806内的温度,当温度到达200度时,通过控制进料机构的进料速度,控制燃烧炉911内的生物质燃料数量,使燃烧的温度和一定时间内的发电量得到控制。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6,一种生物质燃料发电装置,包括壳体1、燃烧机构9、进料机构和温差发电机构8,所述燃烧机构9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燃烧机构9相连接,所述燃烧机构9外部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温差发电机构8;

所述温差发电机构8共设置有7个;

所述燃烧机构9包括承热室903、燃烧炉911和导热棒914,所述燃烧炉911设置于所述承热室903内部,所述燃烧炉911内设置有点火件907,所述导热棒914设置于所述燃烧炉911上方并且与所述承热室903相连接,所述导热棒914与所述承热室903相焊接,所述导热棒914采用铝合金材质,所述燃烧炉911中部设置有载料隔板912,所述载料隔板912上方设置有进料口908,所述进料口908与所述承热室903相连接,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进料口908相连接,所述载料隔板912下方设置有进气口904,所述进气口904与所述承热室903相连接,所述承热室903下部设置有出气口905,所述出气口905内安装有排气扇906;

所述承热室903通过螺丝与所述壳体1可拆卸连接;

所述燃烧炉911上铰接有放料板910,所述放料板910用于简单的阻挡生物质燃料,避免生物质燃料过快的掉落出燃烧炉911,使生物质燃料在燃烧时更加的充分;

所述温差发电机构8包括导热板805、均温板806、温差发电片807、升压板803和散热件801,所述导热板805的一面与所述承热室903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导热板805的另一面与所述均温板806的一面相贴合,所述均温板806的另一面与所述温差发电片807的一面相连接,所述温差发电片807的另一面与所述散热件801相贴合,所述升压板803与所述温差发电片807电连接;

通过设置了所述均温板806让温度达到均衡,使所述均温板806在接触所述温差发电片807时各个部位的温差值在20度以内;

所述升压板803上电连接有汇流板,所述汇流板上连接有交直转换器;

所述导热板805与所述承热室903外表面的连接处涂抹有导热硅脂;

所述导热板805与所述均温板806的连接处涂抹有导热硅脂;

所述均温板806与所述温差发电片807的连接处涂抹有导热硅脂;

所述温差发电片807与所述散热件801的连接处涂抹有导热硅脂;

所述导热板805采用铝合金材质;

所述均温板806内部填充有均温液,所述均温液采用耐高温工业白油;

所述均温板806内部设置有置容腔,所述均温液设置于所述置容腔内部;

所述壳体1的一面可拆卸连接有盖板4,并且采用螺丝连接,所述壳体1的另一面铰接有隔热门2,所述承热室903靠近所述隔热门2的一侧呈开放式,所述承热室903的另一侧设置有夹板,并且采用焊接,所述夹板与所述承热室903之间设置有排气通道913,所述承热室903上部设置有进气管902、过渡室901和出气管909,所述进气管902的一端与所述承热室903上部相连接,并且采用焊接,所述进气管902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渡室901的一侧相连接,并且采用焊接,所述过渡室901的另一侧与所述出气管909的一端相连接,并且采用焊接,所述出气管909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913的上部相连接,所述排气通道913的下部与所述出气口905相连接;

所述载料隔板912上设置有网状透气孔;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3、驱动电机5、螺旋推进杆14和进料管,所述进料斗3的下部与所述进料管相接通,所述螺旋推进杆14可活动连接于所述进料管内部,所述驱动电机5与所述螺旋推进杆14驱动连接;

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投放口11,所述投放口11与所述进料斗3相接通;

所述进料管穿设于所述进料口908内部;

所述驱动电机5为减速电机;

所述隔热门2上安装有密封垫,所述隔热门2上嵌设有观察窗10;

所述密封垫采用氟橡胶;

还包括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水箱7、循环泵、散热水排13和风扇6,所述水箱7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循环泵,所述水箱7的侧壁上均安装有一所述散热水排13,相邻的所述散热水排13之间均通过导管相互连接,所述散热水排13上均连接有所述风扇6;

所述水箱7内还设置有降温水块;

所述散热件801和所述散热水排13内部均设置有过渡腔,所述散热件801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802和第一出水口804,所述第一进水口802通过导管与所述循环泵相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804通过导管与一所述散热水排13相连接,另一所述散热水排13通过导管与所述水箱7相连接;

所述壳体1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架12,并且采用螺丝连接;

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散热件801内和所述水箱7内分别设置有一温度感应件,所述温度感应件分别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

所述温度感应件为多点测温温度感应器;

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点火件907、所述排气扇906、所述进料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和所述温控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型号为data-7311。

实施例二

下表为在不同温差条件下温差发电片的发电参数;

温差片电气参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并且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