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多物流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9249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壳式多物流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换热器。
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一般为“一对一”形式的换热器,即在壳体内设置一个壳程流体通道和一个管程流体通道,每个通道内只能有一种冷流体或热流体通过,因此在这种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中,只能在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可以在两种以上流体之间进行换热的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是由如下方案实现的换热器由前端管箱、壳体、数组换热管、折流板和后端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前端管箱或后端结构上设置数个管程流体入口和管程流体出口。在壳体上设置壳程流体入口和壳程流体出口,在壳体内在前端管箱和后端结构之间设置换热管,在壳体内侧设置数个折流板。
该换热器的优点是可使壳程热流体或冷流体同时与几个管程冷流体或热流体在同一台换热器设备内分别实现换热。采用这种换热器,将会减少换热器的台数、节省换热器壳体的个数,增加换热器的容量,降低换热器设备的投资。将该类型换热器与传统换热器结合用于最优换热器网络设计,可降低换热设备数量,使换热器网络简化。除此之外,该换热器还可增加冷、热物流间的热量回收,提高换热器的效率,节约能源。



图1为管壳式多物流换热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管壳式多物流换热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管壳式多物流换热器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如
图1所示,换热器由前端管箱1、壳体2、两组换热管3、4、折流板5和后端结构7组成。换热器管程流体呈单程流动,前端箱1上设置两个管程流体入口11、12,在壳体2内设置两组换热管3、4。在后端结构7上设置两个管程流体出口8、9。在壳体2上靠近管程流体出口8、9一侧设置壳程流体入口6,在壳体2上靠近管程流体入口11、12一侧设置壳程流体出口10。壳体2内侧设置数个折流板5。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换热器由前端管箱1、壳体2、两组换热管3、4、折流板5组成。换热器管程流体呈双程流动,前端管箱1上设置两个管程流体入口11、12和两个管程流体出口8、9。在壳体2内管程流体入口11、12和管程流体出口8、9之间设置两组换热管3、4,换热管在壳体2内呈U型。在壳体2一侧设置壳程流体入口6,在另一侧设置壳程流体出口10。在壳体2内侧设置数个折流板5。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换热器由前端管箱1、壳体2、两组换热管3、4、折流板5和后端结构7组成。换热器管程流体既有单程流动又有双程流动,前端管箱1上设置两个管程流体入口11、12;相对应的两个管程流体出口8、9分别设置于前端管箱1和后端结构7上。在壳体2一侧设置壳程流体入口6,在另一侧设置壳程流体出口10。在壳体2内侧设置数个折流板5。
换热器工作时,两种管程流体分别由管程流体入口11、12进入,由管程流体出口8、9排出。壳程流体由壳程流体入口6进入,经折流板5,在壳体2内迂回运动,最后由壳程流体出口10排出,则完成了不同温度的管程流体与壳程流体之间在换热器内的热交换。
权利要求1.一种管壳式多物流换热器,换热器由前端管箱、壳体、数组换热管、折流板和后端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前端管箱或后端结构上设置数个管程流体入口和管程流体出口,在壳体上设置壳程流体入口和壳程流体出口,在壳体内在前端管箱和后端结构之间设置换热管,壳体内侧设置数个折流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前端管箱上设置两个或多个管程流体入口和管程流体出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后端结构上设置两个或多个管程流体出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换热器。换热器由前端管箱、壳体、数组换热管、折流板和后端结构组成。在前端管箱上设置数个管程流体入口,在壳体内设置数组换热管,在后端结构上设置数个管程流体出口,在壳体上一侧,设置壳程流体入口,在壳体上另一侧,设置壳程流体出口,壳体内侧设置数个折流板。壳程流体可同时与几个管程流体在同一台换热器内分别实现换热。实际中采用这种换热器,将会减少换热器台数,节省了换热器壳体的个数,换热器的容量增大,提高了换热器的效率,节约能源。
文档编号F28D21/00GK2280271SQ9623932
公开日1998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10日
发明者陆钟武, 陈保东 申请人:东北大学, 抚顺石油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