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隔热罩块至支撑结构,以及隔热罩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583485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槽。连接凹部34至冷侧26的孔32在垂直于冷侧26的周向侧30中延伸。锁紧螺栓36插入孔32中,以紧固隔热罩块22至支撑结构28,因而锁紧螺栓36的螺栓头部38突出进入凹部中。同时,锁紧螺栓36在穿透区域中穿过角板40,其中角板包括基本上平行于周向侧30延伸的第一臂40a以及延伸到凹部中的第二臂40b,其中两个臂40a、40b在角边缘44邻接彼此。锁紧螺栓36通过紧固装置42保持在支撑结构中。所示的紧固装置42包括膜片弹簧组件52。通过螺栓头部38作用在隔热罩块22上的压力由于角板40更均匀地分布。此外,隔热罩块20、22的热膨胀通过采用角板40、保持元件48和垫片50紧固而不被阻碍。
[0080]图3示出了处于透视图和示意图中的根据本发明第一示意性实施例的锁紧螺栓56与角板58的分离视图。角板58具有可布置为基本平行于隔热罩块的周向侧的第一臂58a,以及在边缘60邻接第一臂58a的第二臂58b。第二臂58b可以突出进入隔热罩块(未示出)中的凹部。角边缘60的路线由箭头62表示。
[0081]锁紧螺栓56内部受到冷却。为此目的,根据示意性实施例所示的锁紧螺栓具有冷却空气导管64,其平行于锁紧螺栓56的柄中的锁紧螺栓的纵向轴66延伸。所示的冷却空气导管64朝向四个冷却空气开口 68开放,冷却空气开口 68布置在螺栓头部70的侧面上。冷却空气流出这些冷却空气开口 68由箭头72示出。第二臂58b具有强化装置74,其增加了角板58的弯曲刚性。在所示的示意性实施例中,强化装置74由区域58b的波形轮廓形成。为此目的,强化装置74在角板的整个宽度78上沿纵向延伸,与角边缘60平行。因而如从角边缘所见,第二臂包括至少部分在穿透区域后延伸的轮廓并强化此区域,因而增加角板由锁紧螺栓所引起的弯曲的阻力。强化装置74还具有表面80,其部分地反射在螺栓头部70侧面流出的冷却空气72。由锁紧螺栓56穿透的穿透区域由附图标记82表示。
[0082]图4示出了处于平面视图中的图3所示的锁紧螺栓56与角板58。锁紧螺栓56在布置在臂58b中的穿透区域82的区域中穿过角板58。强化装置74在角板58的整个宽度78上沿纵向延伸。流出冷却空气开口 68的冷却空气72至少部分由强化装置74的表面80反射。
[0083]图5示出了处于透视图和示意图中的根据本发明第二示意性实施例的锁紧螺栓56与角板84的分离视图。锁紧螺栓的此配置对应于图3中所示的锁紧螺栓56的配置。为此,就锁紧螺栓56给予的附图标记与图3相同。角板84与图3中的角板58的不同在于,强化装置86实施为不同的方式。为此目的,角板84具有在其第二臂84b与角边缘相对的侧上的侧壁88,该侧壁的角度处于与角边缘60相反的方向。如从角边缘所见,侧壁88部分地在穿透区域92后面延伸,并且强化在穿透区域92后面的此区域。在此第二示意性实施例中,强化装置86通过侧壁88实施,其中侧壁88包括表面90,其至少部分地反射在侧面流出螺栓头部70的冷却空气72。
[0084]图6示出了处于平面视图中的图5所示的锁紧螺栓56以及角板84。锁紧螺栓56穿过穿透区域92中的角板84的第二臂84b。强化装置88在第二臂84b的整个宽度上沿纵向延伸。从冷却空气开口 68出现的冷却空气72至少部分由强化装置88的表面90反射。
[0085]图7示出了隔热罩块22的区域中的根据本发明的隔热罩的细节。隔热罩块22具有热侧(未示出)、朝向支撑结构28的冷侧26、以及周向侧30,周向侧30将热侧连接至冷侧26并具有凹部34。连接凹部至冷侧的孔32在垂直于冷侧26的周向侧30中延伸。为了紧固隔热罩块22,锁紧螺栓56插入孔32中,因而锁紧螺栓56的螺栓头部70突出进入凹部34中。锁紧螺栓56穿过角板96,角板96具有第一臂96a和突出进入凹部的第二臂96b,其中两个臂在角边缘60邻接彼此。在考虑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中,角边缘60是在第一和第二臂之间的圆形过渡区域。角板96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三示意性实施例的强化装置98,其具有第一侧壁98a,其布置在凹部34的入口 100的区域中,并且基本上闭合后者。第一侧壁98a布置在强化装置98的第二侧壁98b上的基本上直角处。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侧壁98b沿着第二臂96b延伸,并具有与第二臂96b的穿透区域对准的开口。开口可以设计为使得螺栓头部70被置于第二侧壁98b上。在所示的例子中,开口设计为使得螺栓头部70延伸穿过开口并被置于第二臂96b上。因此,锁紧螺栓头部70布置为凹入第二侧壁98b中。
[0086]在它的内部中,锁紧螺栓56包括冷却空气导管64,其通向横向设置在螺栓头部70上的出口。由于第一侧壁98a,在螺栓头部70的侧面流出的冷却空气保持在凹部34中,并以时间延迟流出,例如通过装配开口 102。强化装置98导致角板96的明显改进的冷却,因而增加了包括强化装置98的角板96的尺寸稳定性。包括强化装置98的角板96具有增大的对于锁紧螺栓56施加于角板上的支撑结构28方向的一种力的抵抗。
[0087]图8示出了处于透视分离视图中的图7所示的角板96以及角板96所包括的强化装置98。角板96包括第一臂96a和第二臂96b,其在角边缘60邻接彼此。强化装置98包括第一侧壁98a和第二侧壁98b,其同样在角边缘的区域中邻接彼此,其中此角边缘平行于角边缘60延伸。第二侧壁98b布置在第二臂96b上并具有开口 106,开口 106与第二臂的穿透区域104对准,而且其直径基本上对应于螺栓头部(未示出)的直径。孔108布置在开口 106的周界上。根据所示的示意性实施例,孔108具有槽的形式,其在端部区域中具有半圆形的面。例如,槽的高度可以在第二侧壁98b的整个厚度上延伸。
[0088]图9示出了处于透视平面图中的图8所示的角板96,以及锁紧螺栓56延伸穿过开口 106和穿透区域104。根据所示的示意性实施例,锁紧螺栓56包括冷却空气导管(未示出),其在螺栓头部70的侧面通向至少一个出口 68,其中延伸至开口 106的周界的孔108布置在冷却空气导管56的至少一个出口 68的区域中的第二侧壁98b中。从出口 68出现的冷却空气由箭头72示意性地示出。由于它的侧壁的撞击冷却,特别地由于它的孔的撞击冷却,孔108增加了引入出口的冷却空气72的冷却效果。当隔热罩块经受热气时,这导致冷却的进一步改进,特别是角板96的第二侧壁98b和第二臂96a。
[0089]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示意性实施例的凹部区域34中的隔热罩块的周向侧30的透视图中的根据本发明的隔热罩的细节,所述侧具有角板110。角板110包括强化装置,其在第二臂110b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并在穿透区域92后面部分地延伸,如从角边缘60所见,并强化此区域。类似于图5和6所示的示意性实施例,角板110的第二臂110b具有侧壁112,其在与角边缘60相对的侧上与角边缘60呈相反的方向形成角度,并且在穿透区域92后面延伸,如从角边缘60所见,并强化此区域。作为图5和图6所示的示意性实施例的变型,蔽罩侧壁114,其延伸到凹部34的入口 100,布置在角侧壁112上,具有垂直间隙。蔽罩侧壁114包括用于螺栓头部70的孔。
[0090]蔽罩侧壁114保护第二臂110b不经受进入的热气。由于环境温度降低,这增加了角板110的尺寸稳定性。由于它的形状,角板110还具有增大的角板110对于锁紧螺栓56弓丨起的弯曲的抵抗。此外,实现了冷却空气空间116,其通过角侧壁112和蔽罩侧壁114划定,而且在锁紧螺栓56的螺栓头部70的侧面出现的冷却空气向后被导引到角板110上进入该空间中,因而凹部34中的冷却空气的保压时间增加。
[0091]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角板110以及就位的锁紧螺栓56的分离视图。蔽罩侧壁114布置在角侧壁112上,具有垂直间隙118。此蔽罩侧壁保护第二臂110b不经受热气,其中热气通过箭头120以高度简化的形式示意性地表示。通过角侧壁112和蔽罩侧壁114和通过第二臂110b划定的冷却空气空间116用于增加冷却空气72的保压时间。在螺栓头部70的侧面出现的冷却空气72通过冷却空气空间116的侧壁转向,并回流到角板110上。由于因此引起的温度降低,角板110的尺寸稳定性增大。
[0092]图12示出了具有强化体126的角板124。角板包括第一臂124a和第二臂124b,以及用于锁紧螺栓的穿透区域。强化体126布置在穿透区域的区域中,强化体126的半圆形上侧130邻接第二臂124b,强化体126的侧面128邻接第一臂124a。用于插入锁紧螺栓的孔134穿过强化体126。强化体的截面132和孔134的直径被选择为使得锁紧螺栓可以被插入到角板中,通过螺栓头部被置于第二臂的上侧136上,并通过螺栓柄延伸穿过穿透区域和强化体126。
[0093]强化体的截面被选择为使得强化体可以布置在隔热罩块的侧面上的孔中,其中第二臂突出进入侧面中的凹部。
[0094]图13示出了具有强化体142的替换示意性实施例的角板140。强化体142的上侧150,所述侧被置于第二臂140b上,具有圆形顶端的基本三角形状,其中顶端是基本上圆形的,以匹配通孔134,而且三角的底部(侧面148的边缘)邻接第一臂。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