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2251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在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中,用升降装置卷上、放出吊绳,这样使升降格栅能上下移动,用于清扫、更换过滤器。而且,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述,现有技术在升降装置和升降格栅之间设置4根吊绳,如果吊绳的根数过多,就会增加安装吊绳的工作量,并且增大吊绳互相缠绕的可能性,另外,如果吊绳根数少,升降格栅就不稳定,造成升降时的升降格栅的不稳定状态,就不能顺滑地升降,并且在更换过滤器时,势必要用手握撑住升降格栅,造成操作麻烦。
特开2000-18633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10-122592号公报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如果吊绳根数多安装吊绳的工作最会增大,并且恐怕会发生吊绳缠绕,另外,如果吊绳的根数少恐怕升降格栅不稳定。
本发明的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在室内机本体1的下方设置格栅框21,该格栅框具有空气吸入口22和空气排出口23,通过升降装置36卷上、放出吊绳32、33、34,使升降格栅31上下移动。在上升时,升降格栅位于格栅框的空气吸入口。而且,上述升降装置设置在空气吸入口的左侧或者右侧的一侧,由该升降装置卷上、放出的吊绳根数是三根。由上述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一吊绳沿着前侧边框24延伸到左侧或者右侧的另一侧,由设置在格栅框上的第一吊绳用导向部53、54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的另一侧上;由上述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二吊绳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的一侧上;由上述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三吊绳沿着后侧边框24延伸到中央部,由设置在格栅框上的第三吊绳用导向部55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后部的中央部上。
根据本发明,从上述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一吊绳沿着前侧边框延伸到左侧或者右侧的另一侧,由设置在格栅框上的第一吊绳用导向部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的另一侧上;从上述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二吊绳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的一侧上;从上述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三吊绳沿着后侧边框延伸到中央部,由设置在格栅框上的第三吊绳用导向部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后部中央部上。这样,三根吊绳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左、右和后部的中央部上,用比现有技术的四根还少的吊绳能够稳定地上下移动升降格栅。其结果,使安装吊绳的操作变得容易了,并且能够完全防止吊绳缠绕。


图1是本发明的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格栅框、过滤器和升降格栅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说明拆去了覆盖部件的状态的格栅框的示意图;图4是在安装了覆盖部件的状态、翻过来的格栅框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格栅框的平面图;图6是在拆去了覆盖部件的状态、翻过来的格栅框的平面图;图7是吊绳导向部和固定部的说明图,图7(a)是导向器图、图7(b)是导向滚图、图7(c)是吊绳固定部的平面图、图7(d)是图7(c)的D-D剖面图、图7(e)是图7(c)的E-E向视图;图8是格栅框的主要局部平面图;图9是显示盘和限位开关的说明图,图9(a)是显示盘附近的图8的A-A剖面图、图9(b)是图8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对于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把从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一吊绳沿着前侧边框延伸到左侧或者右侧的另一侧,由设置在格栅框上的第一吊绳用导向部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的另一侧上;把第二吊绳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的一侧上;把第三吊绳沿着后侧边框延伸到中央部,由设置在格栅框上的第三吊绳用导向部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后部的中央部上;实现尽量减少吊绳的根数且稳定地上下移动升降格栅的目的。
以下,参照图1~图9说明本发明中的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的一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的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格栅框、过滤器和升降格栅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说明拆去了覆盖部件的状态的格栅框的示意图;图4是在安装了覆盖部件状态、翻过来的格栅框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格栅框的平面图;图6是在拆去了覆盖部件的状态、翻过来的格栅框的平面图;图7是吊绳的导向部和固定部的说明图,图7(a)是导向器的图、图7(b)是导向滚的图、图7(c)是吊绳固定部的平面图、图7(d)是(c)的D-D剖面图、图7(e)是图7(c)的E-E方向视图;图8是格栅框的主要局部平面图;图9是显示盘和限位开关的说明图,图9(a)是显示盘附近的图8的A-A剖面图、图9(b)是图8的B-B剖面图。另外,在图1中,用安装在升降格栅框上的状态和下降的状态的两种状态图示升降格栅。在图3中,用翻过来的状态图示格栅框,用从斜上方看的立体示覆盖部件和升降格栅。图5是以切断的状态表示空气排出口的上部结构。图6以安装的状态表示吊绳、导向器和导向滚。在图8中,各导线多根组合构成,然而,为了容易理解用一根表示。而且,关于本发明说明书的记述,以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的长方向为左右方向,以配置两根吊绳和显示盘的一侧为前侧。
首先,说明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的整体结构。
在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的室内机本体1的外装板2的左右侧面的前、后共计设置4个作为固定部的固定突起3。在顶棚板6上形成开口部7,用于能够把室内机本体1从下侧设置在顶棚内。
另外,锚栓9安装在顶棚内的结构体上(未图示),通过在该锚栓9的下端部上固定室内机本体1的固定突起3,而把室内机本体1设置在顶棚内。
室内机本体1,在内部具有热交换器(未图示)和送风机(未图示),从室内机本体1的外装板2向外侧突出设置冷媒配管用的接口11和排放用接口12。冷媒配管用接口11用冷媒配管13安装室外机(未图示)。另外,排放用接口12上安装排放配管14。而且,在室内机本体1的底面形成吸入口和排出口。
顶棚板6的开口部7和室内机本体1的下方用格栅框21覆盖。该格栅框21在与室内机本体1的吸入口和排出口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空气吸入口22和空气排出口23。也就是在格栅框21的中央部设置空气吸入口22,在隔着该空气吸入口22前后设置一对空气排出口23。该空气排出口23设置成在左右方向长。而且,在空气吸入口22和空气排出口23之间设置格栅框21的边框24,其分隔开空气吸入口22和空气排出口23。另外,格栅框21安装在室内机本体1上。
在格栅框21的空气吸入口22上配设大体矩形的升降格栅31,在该升降格栅31的前侧的左、右和后侧的中央部分别安装着吊绳32、33、34。合计三根吊绳32、33、34的上端分别安装在设置于格栅框21的上的升降装置36的卷绕转筒上(未图示)。构成升降装置36的外廓的壳形成大体的立方形的箱状,在该壳的内侧设置多个卷绕转筒和驱动该卷绕转筒转动的电机(未图示)等。每根吊绳32、33、34分别设置卷绕转筒。升降装置36用固定螺栓安装在格栅框21的上面,配置于空气吸入口22的右侧(即横侧)且在前后空气排出口23的延长线之间。该升降装置36的固定螺栓位置在图6中用符号81表示。而且,当升降装置36运转,卷上、放出吊绳32、33、34时,升降格栅31在上下方向移动。在该升降格栅31上可拆装地安装过滤器41,在拆装过滤器41时降下升降格栅31。而且,在升降格栅31完全降下时,越靠前侧越低地倾斜45°停止。另外,在进行空气调节时,使升降格栅31上升位于空气吸入口22内。而且,从格栅框21的空气吸入口22吸入的空气在室内机本体1的热交换器被冷却或者被加热,然后,从格栅框21的前后的空气排出口23吹出。
以下,说明吊绳32、33、34的配线。如上所述,升降装置36设置在格栅框21上,在该格栅框21上形成吊绳32、33、34用通孔42、43、44。另外,应该在格栅框21的边框24的下方形成吊绳32、34穿过的吊绳通路空间46、47(参照图4和图9(a)),在边框24的下侧安装覆盖部件51、52,该覆盖部件51、52形成上面开口的细长的箱形,其具有细长的长方形的底板和从该底板的周边(即,4边)立起的侧板。
另外,如图6所示,在格栅框21的左侧、在前侧边框24的横侧附近设置导向器53和导向滚54,该导向器53和导向滚54被安装在格栅框21的下面,该导向器53和导向滚54构成引导第一吊绳32的导向部。如图7(a)所示,导向器53具有第一吊绳32穿过的开口53a,第一吊绳32从通孔42穿过该开口53a,这样,把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吊绳32引导到导向滚54侧,导向滚54使从导向器53大体水平地延伸过来的第一吊绳32向下方变换方向。
另外,在后侧的边框24的中央部的边缘附近设置第三吊绳用导向部的导向器55,该导向器55安装在格栅框21的下面。导向器55结构与导向器53相同,具有第三吊绳34穿过的开口,第三吊绳34从通孔44穿过该导向器55的开口,这样,向前侧(即,空气吸入口22侧)引导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过来的第三吊绳34,同时向下方变换其方向。
格栅框21这样地构成从升降装置36放出的第一吊绳32穿过格栅框21的第一通孔42,导入前侧的吊绳通路空间46内,从右向左穿过吊绳通路空间46,在吊绳通路空间46的左端部,通过导向器53从在覆盖部件51和格栅框21之间形成的吊绳从导出开口被导出到覆盖部件51的外侧,并且,由导向滚54向下方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31的左前侧上。从升降装置36放出的第二吊绳33穿过格栅框21的第二通孔43,被引导向格栅框21的下方,安装在升降格栅31的右前侧上。从升降装置36放出的第三吊绳34穿过格栅框21的第三通孔44,导入后侧的吊绳通路空间47内,从右向左穿过吊绳通路空间47,在吊绳通路空间47的中央部附近,通过导向器55从在覆盖部件52和格栅框21之间形成的吊绳从导出开口被导出到覆盖部件52的外侧,安装在升降格栅31的后侧的中央部上。
如上所述各吊绳32、33、34的前端安装在升降格栅31的上面,该安装结构示于图7(c)~图7(e)。把吊绳32、33、34的前端穿入金属制套管37内,经挤压安装成一体,用固定部、即按压部件38把该套管37按压固定在升降格栅31上,过滤器41位于按压部件38的靠内侧。
另外,在前侧的覆盖部件51的一部分上设置显示用的透明板56,在该透明板56的上方设置显示盘57,其用于表示空调装置的状况(运转的ON-OFF、定时器的ON-OFF、报警灯等)。该显示盘57具有遥控接收器。从显示盘57出来的导线58通过在格栅框21本体上形成的导线用通孔,即长孔59从吊绳通路空间46导出到格栅框21的上方。在该长孔59的周边(即,后侧的边缘部)上设置从格栅框21本体的下面向下方突出的纵肋61,在该纵肋61的前侧配置从显示盘57引出的导线58,另外,在纵肋61的后侧配置第一吊绳32。
另外,在格栅框21的前侧的边框24上突出设置限位开关用固定部67。在该固定部67上通过限位开关固定件68安装限位开关66。限位开关固定件68具有用固定螺钉等安装在固定部67上的水平部69和从该水平部69垂直向下的垂直部71,在该垂直向下的垂直部71上用螺钉安装限位开关66。当升降格栅31上升被收容在规定位置时,升降格栅31的上面触接限位开关66的检测杆72的前端,使其上升,从限位开关66输出升降格栅的检测信号。
而且,从限位开关66引出的导线73通过设在水平部69上的缺口74配置在边框24的上方。而且,该导线73与从显示盘57引出的导线58合成一束,用设置在边框24上的导线固定爪76固定。合成一束的导线58、73与驱动前后空气排出口23的百叶窗的电机用驱动百叶窗用导线75、75一起用线束卡子77结成一束固定。上述导线固定爪76配置在由该线束卡子77结成一束的位置与长孔59之间的位置。用线束卡子77结成一束的导线58、73、75、75和升降装置36的驱动电机用导线(未图示)一起被安装在室内机本体1的电气仪表箱内的配线板上(未图示)。
如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在升降格栅31的前侧的左、右和后侧的中央部上分别安装着吊绳32、33、34,用三根吊绳32、33、34能够稳定地使升降格栅31升降。其结果,使吊绳数量少于现在的四根,能够减少安装工作量和成本。
另外,前侧的两根吊绳32、33的放出量比后侧的第三吊绳34的放出量多,在升降格栅31完全下降时,越靠前侧越向下倾斜。因而,与升降格栅31成水平状态相比更容易进行过滤器41的更换和清扫。而且,前侧的吊绳不设在中央,而分设在左右两侧,在进行过滤器41的更换和清扫时容易操作。
以下,详细述说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上述实施例,在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的要旨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以下,例示本发明的变更例。
(1)只要升降装置能够卷上、放出吊绳,能够对其结构和形式适当变更。
(2)用于把室内机本体1支承在顶棚内的结构体上的固定方式可以适当变更。
(3)只要覆盖部件51、52与格栅框21的边框24的下面之间能够形成吊绳通路空间46、47,其形状、结构和材质等可以适当地变更。
(4)升降装置36既可以配设在空气吸入口22的右侧也可以配设在左侧。
本发明由设置在格栅框上的升降装置卷上、放出吊绳能够适用于使升降格栅上升、下降的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其在室内机本体的下方设置格栅框,该格栅框具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通过升降装置卷上、放出吊绳使升降格栅上下移动,在上升时升降格栅位于格栅框的空气吸入口,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空气吸入口的前后配置上述空气排出口,并且在空气吸入口和前侧的空气排出口之间设置前侧边框,在空气吸入口和后侧的空气排出口之间设置后侧边框;上述升降装置设置在上述空气吸入口的左侧或者右侧的一侧;由该升降装置卷上、放出的吊绳的根数是三根;由上述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一吊绳沿着前侧边框延伸到左侧或者右侧的另一侧,由设置在格栅框上的第一吊绳用导向部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的另一侧上;由上述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二吊绳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的一侧上;由上述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三吊绳沿着后侧边框延伸到中央部,由设置在格栅框上的第三吊绳用导向部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后部的中央部上。
全文摘要
一种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在该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中,尽量地减少吊绳的根数,并且稳定地上下移动升降格栅。卷上、放出吊绳的升降装置(36)设置在空气吸入口(22)的右侧。而且第一吊绳(32)沿着前侧边框(24)延伸到左侧,由设置在格栅框(21)上的第一吊绳用导向部(53、54)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31)的前部的左侧上。第二吊绳(33)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右侧。第三吊绳(34)沿着后侧边框(24)延伸到中央部,由设置在格栅框上的第三吊绳用导向部(55)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后部的中央部上。
文档编号F24F13/20GK1619228SQ200410095289
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0日
发明者西原卓郎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三洋空调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