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部件、风道系统及立式空调室内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643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风道部件、风道系统及立式空调室内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道部件、风道系统及立式空调室内机,解决现有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存在出风口的位置可调整性差的问题。两个蜗壳件相互对合,蜗壳件包括蜗壳主体及盖板,两路气流分别由一个蜗壳件的进风口流入,由出风口排出,从而形成两路气流通道。盖板上开设有与气流通道相连通的安装口,两个安装口相面对且连通,两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反,该结构既紧凑而且容易制造与装配,又能实现两个出风口在不同方向出风。该风道部件再配合由电机驱动的离心风轮,形成风道系统,将风道系统应用于立式空调室内机上,设计者能按照需求将出风口设置在立式空调室内机不同的位置上,而且风道系统结构紧凑,能有效地降低噪声。
【专利说明】风道部件、风道系统及立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道部件、风道系统及立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0002]在目前的空调行业中,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壳体上大多数只开设有一个排风口,并设计有对应的风道部件,该风道部件设计一个与排风口连通的出风口,在空调领域发展的多年中,单纯的一个排风口已经不满足用户的送风需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适应空调的多个排风口的风道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部件,旨在解决现有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存在的单个排风口而风道部件对应只有单个出风口而导致用户对送风不满足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风道部件,安装于空调的风道中,所述风道部件包括相互对合的第一蜗壳件及第二蜗壳件,所述第一蜗壳件包括第一蜗壳主体及盖于所述第一蜗壳主体上以形成第一气流通道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一蜗壳主体具有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二蜗壳件包括第二蜗壳主体及盖于所述第二蜗壳主体上以形成第二气流通道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二蜗壳主体具有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贴合安装,所述第一安装口与所述第二安装口相面对且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反。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的外部轮廓与所述第二盖板的外部轮廓重合。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包括风道部件、安装于所述风道部件上的电机以及由所述电机驱动的离心风轮,所述离心风轮具有第一端部及与所述第一端部轴向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离心风轮的所述第一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口伸入至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所述离心风轮的所述第二端部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口伸入至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蜗壳件上的壳体及枢接于所述第一蜗壳件上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离心风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离心风轮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子风轮及设置于两个所述子风轮之间且用于分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隔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步转动。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隔板上以所述电机的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隔板的安装位置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0010]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子风轮包括若干周向间隔设置的叶片,其中一个所述子风轮的所有所述叶片与另外一个所述子风轮的所有所述叶片在所述隔板的周向错开分布。
[0011]进一步地,有所述叶片的横截面均呈圆弧状。
[001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外壳及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上述风道系统,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两个排风口,所述风道系统的所述风道部件的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与两个所述排风口相连通。
[0013]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两个蜗壳件相互对合,每一蜗壳件均包括蜗壳主体及盖板,蜗壳主体具有进风口及出风口,两路气流分别由对应于一个蜗壳件的进风口流入,由出风口排出,从而形成两路气流通道。盖板上开设有与气流通道相连通的安装口,两个安装口相面对且连通,两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反,该结构既紧凑而且容易制造与装配,又能实现两个出风口在不同方向出风,满足用户的送风需求。该风道部件再配合由电机驱动的离心风轮,形成风道系统,将风道系统应用于立式空调室内机上,设计者能按照需求将出风口设置在立式空调室内机不同的位置上,而且风道系统结构紧凑,能有效地降低噪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系统的装配图。
[0015]图2是图1的风道系统的另一个视角的装配图。
[0016]图3是图1的风道系统的分解图。
[0017]图4是图3的风道系统的另一个视角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9]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道部件100,安装于空调的风道中,所述风道部件100包括相互对合的第一蜗壳件10及第二蜗壳件20,所述第一蜗壳件10包括第一蜗壳主体11及盖于所述第一蜗壳主体11上以形成第一气流通道(图中未不)的第一盖板12,所述第一蜗壳主体11具有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 Ila及第一出风口 11b,所述第一盖板1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安装口 12a,所述第二蜗壳件20包括第二蜗壳主体21及盖于所述第二蜗壳主体21上以形成第二气流通道(图中未示)的第二盖板22,所述第二蜗壳主体21具有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 21a及第二出风口 21b,所述第二盖板2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安装口 22a,所述第一盖板12与所述第二盖板22贴合安装,所述第一安装口 12a与所述第二安装口 22a相面对且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 Ilb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二出风口 21b的出风方向相反。第一蜗壳件10及第二蜗壳件20相抵安装形成,两路气流分别由对应于一个蜗壳件的进风口流入,由出风口排出,由此形成两个气流通道。盖板上开设有与气流通道相连通的安装口,两个安装口相面对且连通,两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反,该结构既紧凑而且容易制造与装配,又能实现两个出风口在不同方向出风。
[0020]两个蜗壳件相互对合,每一蜗壳件均包括蜗壳主体及盖板,蜗壳主体具有进风口及出风口,两路气流分别由对应于一个蜗壳件的进风口流入,由出风口排出,从而形成两路气流通道。盖板上开设有与气流通道相连通的安装口,两个安装口相面对且连通,两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反,该结构既紧凑而且容易制造与装配,又能实现两个出风口在不同方向出风。该风道部件100再配合由电机30驱动的离心风轮40,形成风道系统,将风道系统应用于立式空调室内机(图中未示)上,设计者能按照需求将出风口(图中未示)设置在立式空调室内机不同的位置上,而且风道系统结构紧凑,能有效地降低噪声。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12的外部轮廓与所述第二盖板22的外部轮廓重合。两个盖板的外部轮廓重合,让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能独立实现,没有干扰。具体地,气流由第一蜗壳件10的第一进风口 Ila进入,第一盖板12辅助第一蜗壳件10形成第一出风口 11b,气流由该第一出风口 Ilb流出,从而形成第一气流通道,第二蜗壳件20的情况是类似的,形成第二气流通道。
[00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包括风道部件100、安装于所述风道部件100上的电机30以及由所述电机30驱动的离心风轮40,所述离心风轮40具有第一端部40a及与所述第一端部40a轴向相对的第二端部40b,所述离心风轮40的所述第一端部40a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口 12a伸入至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所述离心风轮40的所述第二端部40b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口 22a伸入至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内。所述第一蜗壳主体11具有第一螺旋室11c,所述第二蜗壳主体21具有第二螺旋室21c,所述第一螺旋室Ilc与所述第二螺旋室21c相连通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图中未示)且所述离心风轮40位于该容纳空间内。离心风轮40安装在容纳空间内并且由电机30驱动,让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得到实现。
[0023]进一步地,所述电机30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蜗壳件20上的壳体31及枢接于所述第一蜗壳件10上的输出轴32,所述输出轴32穿过所述离心风轮40。于第一蜗壳件10的第一进风口 Ila处设置有第一安装架13,第一安装架13呈Y形,第一安装架13的三个臂均与第一蜗壳件10的第一螺旋室Ilc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架13的中部开设有轴承孔13a,轴承孔13a内的轴承(图未示)与电机30的输出轴32配合连接。于第二蜗壳件20的第二进风口 21a处设置有第二安装架23,第二安装架23呈Y形,第二安装架23的三个臂均与第二蜗壳件20的第二螺旋室21c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架23的三个臂在靠近第二安装架23的中部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安装孔23a,电机30的壳体31具有三个过孔33,第二安装架23的三个安装孔23a与电机30的三个过孔33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离心风轮40的隔板42上开设有连接孔44,输出轴32穿过连接孔44并能驱动离心风轮40转动。该装配关系,让电机30运转不会出现抖动,有效降低噪音。
[0024]进一步地,所述离心风轮40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子风轮40c及设置于两个所述子风轮40c之间且用于分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隔板42,所述电机30的输出轴32穿过所述隔板42,所述隔板42与所述电机30的输出轴32同步转动。子风轮40c呈柱状,两个子风轮40c同轴设置,让一个电机30能同时驱动两个子风轮40c。
[0025]进一步地,在所述隔板42上以所述电机30的所述输出轴32与所述隔板42的安装位置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有若干加强筋43。加强筋43提高了离心风轮40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隔板42呈圆形。
[0026]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子风轮40c包括若干周向间隔设置的叶片(41a、41b),其中一个所述子风轮40c的所有所述叶片41a与另外一个所述子风轮40c的所有所述叶片41b在所述隔板42的周向错开分布。该结构紧凑,既能实现形成两个风道的功效,又能有效地降低在运行时的噪声。
[0027]进一步地,所有所述叶片(41a、41b)的横截面均呈圆弧状。呈圆弧状的叶片(41a、41b)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0028]风道系统的安装过程是先将电机30装配在第二蜗壳件20上,再将离心风轮40装配在电机30上,接着安装第一蜗壳件10,让电机30的输出轴32插接在第一蜗壳件10的轴承孔13a上,而第一蜗壳件10与第二蜗壳件20相抵安装。
[00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外壳及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上述风道系统。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两个排风口。所述风道系统的所述风道部件100的所述第一出风口 Ilb与所述第二出风口 21b分别与两个所述排风口相连通。将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系统应用于立式空调室内机上,让立式空调室内机可以开设两个排风口,排风口的位置可调整性变好,设计者能按照需求将出风口设置在立式空调室内机不同的位置上,而且风道系统结构紧凑,能有效地降低噪声。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风道部件,安装于空调的风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件包括相互对合的第一蜗壳件及第二蜗壳件,所述第一蜗壳件包括第一蜗壳主体及盖于所述第一蜗壳主体上以形成第一气流通道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一蜗壳主体具有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二蜗壳件包括第二蜗壳主体及盖于所述第二蜗壳主体上以形成第二气流通道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二蜗壳主体具有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贴合安装,所述第一安装口与所述第二安装口相面对且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的外部轮廓与所述第二盖板的外部轮廓重合。
3.—种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道部件、安装于所述风道部件上的电机以及由所述电机驱动的离心风轮,所述离心风轮具有第一端部及与所述第一端部轴向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离心风轮的所述第一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口伸入至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所述离心风轮的所述第二端部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口伸入至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蜗壳件上的壳体及枢接于所述第一蜗壳件上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离心风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轮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子风轮及设置于两个所述子风轮之间且用于分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隔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步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板上以所述电机的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隔板的安装位置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子风轮包括若干周向间隔设置的叶片,其中一个所述子风轮的所有所述叶片与另外一个所述子风轮的所有所述叶片在所述隔板的周向错开分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叶片的横截面均呈圆弧状。
9.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如权利要求3至8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系统,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两个排风口,所述风道系统的所述风道部件的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与两个所述排风口相连通。
【文档编号】F24F13/02GK203810661SQ201420120843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7日
【发明者】钟志尧, 陈俊 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