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757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的冶金、焚烧等锅炉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热,如直接被排放到空气中,不仅污染了环境,同时还存在的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回收锅炉余热的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封闭的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有进气口、另一侧设有出气口,所述壳体上端设有进水口、下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壳体内腔排布有若干水管,通过在壳体的一侧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这样便于了锅炉烟气的回收,同时在壳体上端设有进水口,下端设有出水口,水管在壳体的内腔中排布,这样便于了水通过进水口通入壳体内去不断吸收壳体内烟气的热量,从而水从出水口流出后就成为了热水;水不断的流入流出就可不断的吸收流经壳体内烟气的余热。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底部开设有排灰口,这样便于排出壳体聚集的灰尘。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口处设有排风扇,这样便于根据需要增加烟气的流量。

作为优选,所述若干水管呈s型排布,这样便于均匀充分的吸收烟气中的余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水的流动来吸收锅炉烟气的余热,以实现对锅炉余热的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为壳体,2为进气口,3为出气口,4为进水口,5为出水口,6为水管,7为排灰口,8为排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封闭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进气口2、另一侧设有出气口3,所述壳体上端设有进水口4、下端设有出水口5,所述壳体内腔排布有若干水管6,所述壳体1底部开设有排灰口7,所述出气口3处设有排风扇8,所述若干水管6呈s型排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该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封闭的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有进气口、另一侧设有出气口,所述壳体上端设有进水口、下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壳体内腔排布有若干水管,本发明通过在壳体的一侧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这样便于了锅炉烟气的回收,同时在壳体上端设有进水口,下端设有出水口,水管在壳体的内腔中排布,这样便于了水通过进水口通入壳体内去不断吸收壳体内烟气的热量,从而水从出水口流出后就成为了热水;水不断的流入流出就可不断的吸收流经壳体内烟气的余热。

技术研发人员:曹祖林;冯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阳市益友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5.12.24
技术公布日:2017.07.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