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1677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上出风多联机空调器以其卓越的性能在商用空调的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现有技术中的大部分上出风多联机使用U形冷凝器,U型冷凝器的开口端采用安装钣金面板的方式来达到密封的效果,但钣金面板不透风,容易在壳体内部形成混流场,进而使得风机散热效果差。同时,钣金面板不易拆卸,进而对冷凝器的维护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风机散热效果差,且换热器维护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呈弯折状或者弯曲状;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和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转动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转动连接结构为铰链。

进一步地,换热器还包括:冷媒连接管,冷媒连接管连接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

进一步地,冷媒连接管为螺纹管或者毛细管。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包括互相连接并且互成角度的多个板段。

进一步地,板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段、第二板段和第三板段,其中,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第一板段上,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与第三板段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板段和第三板段相互平行,第二板段垂直于第一板段。

进一步地,换热器还包括:锁定结构,设置在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和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锁定结构使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和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相互锁定或者相互分离。

进一步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一端板,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端板,锁定结构设置在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换热器,换热器为上述的换热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可转动的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配合。上述结构可以实现换热器的周向全方位进风,进而使得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空间的流场更加稳定,从而使风机能够充分的将热量散发出去。同时,第二换热器可枢转地设置在第一换热器上,进而使得当需要维护换热器内部时打开第二换热器即可,操作较为简单。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风机散热效果差,且换热器维护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换热器;11、第一板段;12、第二板段;13、第三板段;131、第二端板;20、第二换热器;21、第一端板;30、转动连接结构;40、冷媒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其中,第一换热器10呈弯折状或者弯曲状,第二换热器20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第一换热器10的第一端,第二换热器20的第二端与第一换热器10的第二端配合。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二换热器20的第一端与第一换热器10的第一端可转动的连接,第二换热器20的第二端与第一换热器10的第二端配合。上述结构可以实现换热器的周向全方位进风,进而使得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之间的空间的流场更加稳定,从而使风机能够充分的将热量散发出去。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风机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同时,由于第二换热器20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第一换热器10的第一端,也即第二换热器20相对于第一换热器10能够打开。上述结构能够方便的将第二换热器20打开从而对换热器的内部结构进行检修。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器10的第一端和第二换热器20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转动连接结构30。转动连接结构使得第一换热器10的第一端和第二换热器20的第一端之间可枢转。当需要检修换热器内部结构时,朝第二换热器20的第二端向外侧施力,第二换热器20即可以转动连接结构30为枢转轴向外摆动。此时即可看到换热器的内部结构,并便于维护和检修。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转动连接结构30为铰链。铰链结构工作稳定,并且能够适应较差的工作环境,能够抵抗一定的工作振动。当然,转动连接结构30也可以选用其他的结构,例如转轴转孔的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0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来决定。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换热器还包括冷媒连接管40,冷媒连接管40连接在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之间。具体地,冷媒连接管40将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连通,也即第二换热器20中的冷媒是通过第一换热器10来进行提供的。进一步地,冷媒连接管40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换热器10的第一端的端部,冷媒连接管40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换热器20的第一端的端部。当然,冷媒连接管40并不限于上述的设置方式,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换热器20中的冷媒也可以使单独被提供冷媒的。

在本实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在打开或者关闭第二换热器20时冷媒连接管40会被弯折,因此冷媒连接管40应选用具有一定弹性和抗弯性能的材料。优选地,冷媒连接管40为螺纹管,螺纹管具有良好的变形性和抗弯性。当然,冷媒连接管40也可以选用其他材料,例如或者毛细管。具体地,使用毛细管(铜软管)代替螺纹管来连接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能够节约成本,但是管路开机通过冷媒后,毛细管在经过冷热交替后有一定的硬化现象,在打开第二换热器20时,硬化的毛细管有可能会阻碍打开过程,进而使得第二换热器20的打开程度较差。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器10包括互相连接并且互成角度的多个板段。具体地,第一换热器10为多折换热器结构,第二换热器20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换热器10的两端配合,从而使得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之间围成了一个封闭的区域。气流从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的外侧进入,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的结构实现了换热器的全方位进风。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板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段11、第二板段12和第三板段13,其中,第二换热器20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第一板段11上,第二换热器20的第二端与第三板段13配合。具体地,第一板段11、第二板段12和第三板段13之间互成角度,并且使第一换热器形成了“U”型结构。实际上,第二换热器20的两端分别和“U”型结构的两端配合,进而使得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之间形成了封闭的结构。当然,多个板段并不限于上述的数量。例如,第一换热器10可以由两个板段构成“V”型结构。或者第一换热器10由数量更多的板段构成,例如4段、5段或者6段。第一换热器10的板段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来决定。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板段11和第三板段13相互平行,第二板段12垂直于第一板段11。上述结构使得当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配合后,二者之间形成了类似矩形或者正方形的结构。上述的结构更加合理并且便于室内机结构设置。当然,第一板段11、第二板段12和第三板段13之间也可以采用不同角度设计,进而满足各种不同的室内机的外形设计。因此第一板段11、第二板段12和第三板段13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来设定。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换热器还包括锁定结构,锁定结构设置在第二换热器20的第二端和第一换热器10的第二端之间,锁定结构使第二换热器20的第二端和第一换热器10的第二端相互锁定或者相互分离。具体地,当空调器运转时,锁定结构使得第二换热器20的第二端和第一换热器10的第二端锁定。当需要检修或者维护换热器时,锁定结构时第二换热器20的第二端和第一换热器10的第二端分离,进而使得第二换热器20能够被打开。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器10的第二端即为第三板段13的端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换热器20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一端板21,第一换热器10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端板131,锁定结构设置在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131之间。具体地,锁定结构可以为各种结构,例如普通的锁结构,或者为插销和插槽。因此锁定结构的具体形式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锁定结构只要能够将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131固定或者分离即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根据本申请的空调器的实施例包括换热器,换热器为上述的换热器。

通过上述结构,本申请的换热器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创造由于使用四面两器,达到了四面进风的需求,稳定了流场,提高了换热效率,使用铰链翻转结构,保证了冷凝器可以打开便于售后维修。完成四面两器的布局,优化了空气流场,侧边加装了翻转结构,可以方便的敞开内部空间便于维修。

传统的U形两器作为基础的三面冷凝器,使用紫铜螺纹管连接第四面两器,保证冷媒的流通,螺纹管的形变能力确保第四面冷凝器可以打开至90度,平时机组正常工作时,固定支架将第四面位置固定,两边近似对称的结构优化了进风通道,使机组内部的流场趋于稳定,充分的将热量散发出去,而且同体积下的壳体机组换热面积达到了最大化,有利于提高机组能效。

当机组出现异常状况时,通常需要打开面板确认机组内部元器件工作状况,通过铰链机构可以轻易的将机组内部暴露出来,便与检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