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全自动粮食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4286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全自动粮食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粮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全自动粮食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粮食加工设备中经常会用到粮食烘干设备。众所周知,当粮食所处环境内的温湿度条件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就会发生霉变。也就是说水分和温度是粮食中霉菌等微生物繁殖(即粮食霉变)的两个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控制粮食水分在安全水分以下就可能防止粮食发生霉变。目前,降低粮食水分的方法是自燃晾晒法。在粮食主产区,由于产量大,晾晒场地不足,粮库收购的粮食往往水分超出安全水分,是造成粮库粮食霉变的主要因素,尤其在粮食收购期正赶上连阴天,更是如此;另外,即便是入库时粮食的水分没超出安全水分,但是由于自燃返潮,入库的粮食也需要定期晾晒,才能保证粮食不霉变,由于粮库的晾晒场地的限制,入库的粮食往往不能按时晾晒,从而造成粮库粮食霉变。

市场上也有一些粮食烘干设备,但都是功能比较单一的粮食烘干机,并且一次不能够处理大量需要烘干的粮食。在进行粮食烘干的过程中还需要有人单独的进行送料输送操作,工作效率比较低。另外在对粮食烘干的过程中由于粮食中的灰尘杂质比较多,因此会产生大量的灰尘,而这些灰尘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全自动粮食烘干设备,可以一次处理大量需要进行烘干处理的粮食,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并且整个烘干设备采用全自动控制,第一步不需要人工操作,工作人员只需要打开相应的烘干箱控制按键即可,操作更方便。本发明的设备还采用多段处理,将待烘干的粮食先进行杂质过滤处理,然后再次行烘干,并且将烘干后的粮食与烘干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做分离处理,使粮食烘干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型全自动粮食烘干设备,包括待烘干粮食放置室,所述待烘干粮食放置室上设有倒锥形粮食输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烘干粮食放置室上方设有垂直向上的第一粮食输送管,所述第一粮食输送管上方设有粮食输送动力装置,所述粮食输送动力装置上设有斜向下的第二粮食输送管,所述第二粮食输送管下端连接在粮食杂质过滤箱上,所述粮食杂质过滤箱底部设有杂质输出口,所述杂质输出口将粮食中过滤出来的杂质进行排出,所述杂质输出口下方可放置杂质收集容器;所述粮食杂质过滤箱一侧设有将经过过滤的粮食输送到下一位置的第三粮食输送管,所述第三粮食输送管倾斜向下接近地面位置,所述第三粮食输送管接近地面位置端连接垂直向上的第四粮食输送管,所述第四粮食输送管上设有第二粮食输送动力装置,所述第二粮食输送动力装置另一边连接待烘干粮食主输送管,所述待烘干粮食主输送管设有两条分流输送管,两条所述分流输送管下方分别设有12个大型粮食烘干箱,12个所述大型粮食烘干箱组成一条大型粮食烘干生产线,所述分流输送管与每个所述大型粮食烘干箱之间分别设有烘干箱粮食输入口,所述大型粮食烘干箱的中部位置设有倾斜向下的烘干箱粮食输出口,每条生产线上的12个所述烘干箱粮食输出口共同连接烘干粮食出料管,两条生产线上的所述烘干粮食出料管最终合并成一个主管道,所述主管道尾端设有向下的烘干粮食排出口,所述烘干粮食排出口排出最终烘干后的粮食;所述大型粮食烘干生产线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大型热风炉,两个所述大型热风炉上设有两条互通的热风主输送管,所述热风主输送管与每个所述大型粮食烘干箱之间设有烘干箱热风输入口,每个所述大型粮食烘干箱上还设有灰尘排出管,所述灰尘排出管将粮食烘干过程中所产生的灰尘全部排出;所述第四粮食输送管侧边放置有控制整个大型粮食烘干设备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有控制每个所述大型粮食烘干箱的控制操作按键和对应的工作指示灯,所述控制操作按键可控制整个设备从进料到出料的完整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待烘干粮食放置室整体位于地面之下,所述倒锥形粮食输入口开口位置与地面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粮食杂质过滤箱底部设有四个支撑柱,所述四个支撑柱直接与地面接触在一起。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大型粮食烘干箱上的所述灰尘排出管最终共同分布在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操作按键可以单独控制每个所述大型粮食烘干箱和每个所述大型热风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大大提高了粮食烘干的效率,使粮食烘干实现了自动化,还使粮食烘干的效果更好,设备操作更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方向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B-B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C-C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待烘干粮食放置室,2、粮食杂质过滤箱,3、待烘干粮食主输送管,4、大型粮食烘干箱,5、烘干箱粮食输出口,6、烘干粮食出料管,7、烘干粮食排出口,8、大型热风炉,9、热风主输送管,10、烘干箱热风输入口,11、灰尘排出管,12、控制箱,13、控制操作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大型全自动粮食烘干设备,采用全自动化控制,多段处理,将待烘干的粮食先进行杂质过滤处理,然后再次行烘干,并且将烘干后的粮食与烘干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做分离处理,使粮食烘干效果更好,更干净。它包括待烘干粮食放置室1,在待烘干粮食放置室1内盛放需要进行烘干的粮食。所述待烘干粮食放置室1上设有倒锥形粮食输入口,需要进行烘干的粮食从这个位置倒入待烘干粮食放置室1中。所述待烘干粮食放置室1上方设有垂直向上的第一粮食输送管,所述第一粮食输送管上方设有粮食输送动力装置,所述粮食输送动力装置上设有斜向下的第二粮食输送管,这样设计可使第二粮食输送管不需要动力设备提供动力,通过重力的作用使粮食自然向下流动。所述第二粮食输送管下端连接在粮食杂质过滤箱2上,所述粮食杂质过滤箱2底部设有杂质输出口,所述杂质输出口将粮食中过滤出来的杂质进行排出,所述杂质输出口下方可放置杂质收集容器。通过这个步骤可使粮食中的大量杂质过滤出来,给后续烘干提供更好的原料,可使烘干过程占用时间更少,最终得到的粮食质量更高。所述粮食杂质过滤箱2一侧设有将经过过滤的粮食输送到下一位置的第三粮食输送管,所述第三粮食输送管倾斜向下接近地面位置,所述第三粮食输送管接近地面位置端连接垂直向上的第四粮食输送管,所述第四粮食输送管上设有第二粮食输送动力装置,使第二粮食输送动力装置的作用效果更好,粮食向上抽取更快。所述第二粮食输送动力装置另一边连接待烘干粮食主输送管3,它是将待烘干粮食送入烘干箱中的最后的粮食输送管。所述待烘干粮食主输送管3设有两条分流输送管,两条所述分流输送管下方分别设有12个大型粮食烘干箱4,12个所述大型粮食烘干箱4组成一条大型粮食烘干生产线,所述分流输送管与每个所述大型粮食烘干箱4之间分别设有烘干箱粮食输入口,烘干箱粮食输入口通过自动化进行控制,不需要人工机械操作。所述大型粮食烘干箱4的中部位置设有倾斜向下的烘干箱粮食输出口5,使烘干箱粮食输出口5将烘干后的粮食向外输出时效率更高。每条生产线上的12个所述烘干箱粮食输出口5共同连接烘干粮食出料管6,两条生产线上的所述烘干粮食出料管6最终合并成一个主管道,所述主管道尾端设有向下的烘干粮食排出口7,所述烘干粮食排出口7排出最终烘干后的粮食,实现了集中出料,给后续粮食的转移工作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环境。所述大型粮食烘干生产线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大型热风炉8,它们给所有的烘干箱提供烘干热能。两个所述大型热风炉8上设有两条互通的热风主输送管9,所述热风主输送管9与每个所述大型粮食烘干箱4之间设有烘干箱热风输入口10,使每个大型粮食烘干箱4内的热风量更有保障,确保粮食烘干的效果最佳。每个所述大型粮食烘干箱4上还设有灰尘排出管11,所述灰尘排出管11将粮食烘干过程中所产生的灰尘全部排出,粮食中的灰尘集中处理,使最终得到的粮食质量更高,并且使工作环境更好。所述第四粮食输送管侧边放置有控制整个大型粮食烘干设备的控制箱12,所述控制箱12上设有控制每个所述大型粮食烘干箱4的控制操作按键13和对应的工作指示灯,当对应编号的烘干箱在进行工作时,相应的指示灯亮,确保工作人员更好的了解烘干箱的当前状态。所述控制操作按键13可控制整个设备从进料到出料的完整过程。本实施例中并未详细的说出电源线连接及各部位的详细细节,只是简要说明了本发明重要部件的重要功能。本发明中的许多管道和设备是通过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架支撑在空中的,示意图中都未画出,但不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本发明在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待烘干的粮食运输车放置在粮食输入口处,通过操作面板处的操作按键先将热风炉打开,待热风炉的温度达到要求时再启动烘干箱,然后将粮食输送动力装置打开,使粮食开始输送,先将粮食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然后过滤后的粮食会依次进入待烘干粮食主输送管,然后系统根据对应的烘干箱将粮食输送到烘干箱中,待粮食烘干后通过烘干粮食出料管将粮食输送至排出口,然后即可排出烘干后的粮食,还可以在排出口放置转移设备,通过转移设备可以直接将烘干后的粮食排放到粮食运输车上,这样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待烘干粮食放置室1整体位于地面之下,所述倒锥形粮食输入口开口位置与地面平齐。使输入口占地面积更小,在进行粮食倒入时更加方便。也使整个过程的效率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粮食杂质过滤箱2底部设有四个支撑柱,所述四个支撑柱直接与地面接触在一起,设备更稳定,在下方收集杂质时更安全。当杂质收集容器装满时进行更换也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大型粮食烘干箱4上的所述灰尘排出管11最终共同分布在同一平面上,使灰尘可以同时排出到另外的房间中,确保烘干设备所在房间的环境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操作按键13可以单独控制每个所述大型粮食烘干箱4和每个所述大型热风炉,控制更灵活,使用更方便。即使某台烘干箱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其它的使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