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管机及具有该风管机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2474发布日期:2020-05-22 21:4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管机及具有该风管机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管机及具有该风管机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风管机为空调器室内机的一种,风管机上设置有换热器,换热器与室外机连接,使冷媒在换热器中流动,以实现风管机的制冷和制热功能。现有的风管机换热器安装方式复杂,需要通过支撑架将换热器固定,再设计密封板防止漏风,最后增加出风框来实现密封出风,此安装换热器的结构零件较多,装配步骤复杂,装配时间较长,导致装配效率低下,并且零件较多导致制造成本较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管机及具有该风管机的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风管机的换热器装配时,装配结构零件较多导致装配效率低,装配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风管机,其中,包括:

底板;

左侧板组件,所述左侧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左侧,所述左侧板组件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翻边;

右侧板组件,所述右侧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右侧,所述右侧板组件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翻边;

顶板,所述顶板盖合在所述左侧板组件和右侧板组件的顶部,并且与所述底板、所述左侧板组件、所述右侧板组件形成一前端具有出风口的盒体;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

其中,所述换热器的左端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左端与所述左侧板组件的所述第一翻边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右端与所述右侧板组件的所述第二翻边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翻边、所述第二翻边、所述密封板以及所述换热器均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一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密封板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台阶形挡边。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密封板上压有用于加强所述密封板强度的压筋。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左侧板组件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左内封板、左翻边板以及左外封板,所述左翻边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翻边,所述左内封板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翻边穿过的第一缝形孔;

所述右侧板组件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右内封板、右翻边板以及右外封板,所述右翻边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翻边,所述右内封板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翻边穿过的第二缝形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用于过线的过线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过线孔内嵌有塑胶封盖,所述塑胶封盖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十字切口。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盒体的后端和/或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盒体内位于所述换热器后方处设置有用于从所述进风口抽风吹向所述出风口的风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风轮与所述换热器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风轮外部套设有用于导风的蜗壳,所述蜗壳固定于所述隔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中,包括如上所述的风管机,所述风管机与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风管机换热器的装配结构简单,通过在左侧板组件和右侧板组件上分别设置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将换热器的右端与右侧板组件上的第二翻边连接,将换热器的左端通过一密封板与左侧板组件上的第一翻边连接即可,无需复杂的安装零件来安装换热器,简化了装配步骤,节省了装配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且降低了装配成本;直接在左侧板组件和右侧板组件上设置翻边来完成换热器的装配,可使整体结构更紧凑,充分利用机身空间,增大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另外,本申请的结构设计可减小出风阻力,提升出风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风管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风管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左侧板组件和右侧板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风管机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风管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7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风管机;100:底板;左侧板组件200;左内封板220;左翻边板230;左外封板240;第一翻边210;穿孔211;第一缝形孔221;右侧板组件300;右内封板310;右翻边板320;右外封板330;第二翻边2100;第二缝形孔311;顶板400;出风口110;进风口120;换热器500;风轮600;电机610;蜗壳620;蜗壳出风口621;密封板700;台阶形挡边710;压筋720;塑胶封盖730;十字切口731;隔板8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风管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风管机10包括底板100、左侧板组件200、右侧板组件300以及顶板400。左侧板组件200、右侧板组件300分别设置在底板100的左右两侧,顶板400盖合在左侧板组件200和右侧板组件300的顶部,底板100、左侧板组件200、右侧板组件300和顶板400形成一个盒体,盒体前端具有出风口110,盒体后端和/或底部具有进风口120。出风口110处设置有换热器500,进风口120处设置有风轮600,风轮600将风从进风口吸入,从前端的出风口110处吹出,吹出的风经过出风口110处的换热器500,实现制冷和制热的效果,达到空调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换热器500装配结构的改进,图3是本实用新型风管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在左侧板组件200的内侧(左侧板组件200的内侧即左侧板组件200靠近换热器5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翻边210,右侧板组件300的内侧(右侧板组件300的内侧即右侧板组件300靠近换热器5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翻边2100。换热器500的左端连接有密封板700,密封板700的左端与左侧板组件200的第一翻边210连接,换热器500的右端与右侧板组件300的第二翻边2100连接。换热器500装配时,直接将密封板700与左侧板组件200上的第一翻边210连接,然后将换热器500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密封板700上和右侧板组件300的第二翻边2100上即可,装配零件较少,装配步骤简单,提升了装配效率,且简化了零件,节约了制造成本。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直接在左侧板组件200和右侧板组件300上分别设置第一翻边210和第二翻边2100来完成换热器500的装配,可使风管机10整体结构更紧凑,减小换热器500左右两端与左侧板组件200和右侧板组件300之间的间隙,充分利用机身空间,增大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其次,本申请的换热器500左右两端与左侧板组件200和右侧板组件300之间的间隙较小,可减小出风阻力,提升出风效率。

之所以在换热器500的左端设计密封板700,而不直接将换热器500的左端与翻边210连接,是因为换热器500的左端设计有若干连接管路510,如图3所示,所以此设计有若干管路510处需要用密封板700密封起来,避免漏风,保证出风口110处吹出的风全部经过换热器500再吹出,提升换热效率。

具体的,换热器500的左右两端都设置有端板,端板用于将换热器500与其它部件连接,换热器500与密封板700和第二翻边2100的连接、密封板700与第一翻边210的连接都是通过换热器500的端板来实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换热器500与密封板700、第一翻边210以及第二翻边2100的连接可以是螺钉连接,在换热器500的端板、密封板700、第一翻边210和第二翻边2100上都设置有相应的螺钉孔,将螺钉穿入螺钉孔中来实现螺钉连接。

如图3所示,第一翻边210、第二翻边2100、密封板700以及换热器500均倾斜设置,这样将换热器500倾斜设置,在出风口110的大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换热器500的面积,提升换热效率,提升空调的性能。第一翻边210、第二翻边2100、密封板700以及和换热器500的倾斜角度一致,这样可以保证三者在同一装配平面内,便于安装,也有利于实现密封,避免漏风。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密封板700底端设置有与底板100连接的台阶形挡边710。台阶形挡边710可实现密封板700与底板100的端面的密封配合,可避免漏风。

请继续参阅图4,为保证密封板700的强度,可在密封板700上压出压筋720,压筋720可通过冲压的方式在密封板700上一体成型,压筋720由横纵交错的条纹组成如图4所示,可加强密封板700的强度。

密封板700上还设置有用于过线的过线孔,便于过线。过线孔内嵌有塑胶封盖730,塑胶封盖73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十字切口731,十字切口731可穿过线体,且采用在过线孔上嵌设塑胶封盖730,再在塑胶封盖730上设置十字切口731的方式来过线,可防漏风。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左侧板组件和右侧板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左侧板组件200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左内封板220、左翻边板230以及左外封板240。左翻边板230上设置有第一翻边210,第一翻边210通过冲压的方式一体成型的设置在左翻边板230上,由于第一翻边210是通过在左翻边板230冲压形成,所以在左翻边板230上冲压出翻边210后,左翻边板230上必然形成一个与第一翻边210形状一致的穿孔211,此穿孔211即冲压出第一翻边210后,在左翻边板230上形成的孔。为避免穿孔211漏风,可通过左内封板220来密封。如图5所示,左内封板220上设置有供第一翻边210穿过的第一缝形孔221,将第一翻边210穿过第一缝形孔221后,与内侧的密封板700连接,而左内封板220则可以遮挡穿孔211,避免漏风。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翻边210也可以是一个单独固定在左翻边板230上的金属件,而不是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在左翻边板230上。当第一翻边210是一个单独的金属件时,可通过螺钉将第一翻边210固定在左翻边板230上。这样,就不用通过冲压在左翻边板230上形成第一翻边210了,也不会在左翻边板230留下冲压形成的穿孔211,不会造成穿孔211漏风,也就可以省去左内封板220的使用了。

右侧板组件300与左侧板组件200的结构类似,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右内封板310、右翻边板320以及右外封板330,右翻边板320上设置有第二翻边2100,右内封板310上设置有供第二翻边2100穿过的第二缝形孔311,第二翻边2100穿过第二缝形孔311后与换热器500连接,右侧板组件300与左侧板组件200的结构类似,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进风口120可设置在盒体的后端,如图2所示,也可以设置在盒体的底部,如图6所示,图6是本实用新型风管机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风管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7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7及图8,进风口120处设置有风轮600,风轮600位于盒体内换热器500的后方,风轮600可从进风口120将风吸入,然后将风吹向出风口110,使风经过换热器500后从出风口吹出。

风轮600可通过电机610驱动,风轮600与换热器500之间设置一隔板800,电机610安装在隔板800上,风轮600连接在电机610的转轴上,与电机同步转动,以实现抽风的目的。

风轮600外部套设有蜗壳620,蜗壳620可用于导风,将风轮600吸入的风导到换热器500后方。可以理解的是,蜗壳620上必然设置有蜗壳出风口621,通过蜗壳出风口621将风吹到换热器500后方,蜗壳出风口621固定在隔板800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本实用新型风管机10,风管机10与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连接。具体的,风管机10的换热器500与空调器的室外机连接,以使室外机的冷媒进入换热器500中,风吹过换热器500后,实现制冷或制热,实现空调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