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弧炉装料的料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552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弧炉装料的料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装置适用于顶装式电弧炉装料,特别适用于公称容量在50吨以下的电弧炉炼钢装料。
电弧炉除炼钢外,还可以冶炼其它金属,这些冶炼用的主要钢铁原料和熔剂一般都要用料桶从炉顶装料。装料时要求速度快、密实布料合理,并尽可能一次装完。为了减少对炉底冲击,小块料和熔剂一般应装在料桶下部,这就要求料桶的托料底密合,以免漏料。
目前国内电弧炉装料桶主要有链条组成的链网式料桶,用扁钢叶片启闭的料桶以及鹰爪式斗底料桶。
现有技术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料桶启闭用牵引钢丝绳与火焰接触,损坏严重,安全可靠性差,链条叶片易被残留钢液粘死。2.启闭机构易卡死,易出事故。3.吊运时易漏料,不仅浪费原料,影响环境卫生,更重要的是由于原料漏损有多有少,导致钢液量的波动,给冶炼和浇铸操作造成困难及损失。4.打开启闭器时易挂伤炉墙。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上述不足加以改进,具体办法是在料桶下部制成双层筒体,外筒体外径小于电弧炉衬内径,整个料桶可以吊进。托料底锥片低矮,卸料开启时巧妙藏在双层筒体内,加以保护。
附图
表示料桶装置结构,1-外筒,2-托料底,3-提耳,4-转轴,5-内筒,6-锥套,7-吊架。
启闭机构由托料底2,提耳3和转轴4组成。提耳3远离料桶中心,系在提耳3上的钢丝绳避开火烤。提耳3与水平线形成较小的夹角α,一般α=24°~30°,使力臂加大,开启时副钩牵引力小,仅为原有的 1/2 ~ 2/3 。闭合时,托料底2的重心与转轴4的垂直线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一般为200~300毫米,保证密合紧的必要重力矩。
本装置在某厂炼钢分厂工业性生产近一年,效果良好。吊运时不漏料,节省原料,并改善工厂环境卫生,确保配料准确。有了外筒保护了启闭机构不受碰撞。检修工人不需要经常检修,既保证检修工人的安全,又节省维修用的材料。增加外筒,料桶底部宽大,放置平稳,不需要另加框架。
实施例采用本发明已制作料桶1个,公称装料能力20吨,外径φ2750毫米,桶高2400毫米,转轴与水平线夹角α为29°,自重8吨。开启时副钩需要的牵引力为4吨。
根据一年工业生产实践,以10个料桶计算,每年可节省检修用的材料20吨,可以少用检修工人2名,节省炼钢用的原料100吨。
权利要求1.一种电弧炉装料的料桶装置,由外筒1,托料底2,提耳3,转轴4,内筒5,锥套6和吊架7组成,其特征在于料桶下部有双层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托料底锥片低矮,卸料开启时巧妙藏在双层筒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料桶装置,其特征在于提耳与水平线形成α=24°~30°夹角。
专利摘要一种电弧炉装料的料桶装置,本装置下部有双层筒体,整个料桶可吊进电弧炉炉衬内,实现一次装料。启闭机构巧妙地藏在其内,加以保护;料桶底部宽大,放置平稳。开启时用副钩牵引提耳将两片托料底打开,牵引吊耳时力臂大,副钩提拉力小,靠自重合拢。本装置闭合力大,不漏料。本装置在工业性连续使用一年来,工作安全可靠,维修工作量小,节省检修费用。
文档编号F27B3/10GK2077974SQ9021618
公开日1991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1日 优先权日1990年7月1日
发明者汪从发, 段成钢, 徐立干 申请人:大冶钢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