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微波炉的壳体组件及微波炉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238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挡板主体321的部分振动能量,减少向主体部31的振动传递。
[0043]可选地,与主体部31直接相连的U型部的侧壁与主体部31的表面贴合。例如,如图3所示,与主体部31直接相连的U型部的侧壁与主体部31之间180度折弯贴合过渡。由此可以简化微波炉I壳体组件20的结构,使得壳体组件20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可以理解的是,与主体部31直接相连的U型部的侧壁与主体部31的连接形式并不限于此,例如,与主体部31直接连接的U型部的侧壁直接由主体部31的部分构造成。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挡板主体321与主体部31的连接刚度,提高减振降噪的效果。
[0044]可选地,主体部31直接相连的U型部的封闭端内表面形成第一弧形面3231,利用第一弧形面3231可以使得连接部323的成型圆滑过渡,避免因应力集中使连接部323产生疲劳破坏。进一步地,第一弧形面3231的曲率半径可以为R1,且Rl满足:3彡Rl彡5mm。由此既可以降低主体部31与挡板主体321的连接刚度,达到减振的效果,同时也使挡板组件32的结构较为紧凑,合理利用空间。
[004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与挡板主体321直接相连的U型部的侧壁由挡板主体321的部分构造成,即挡板主体321与U型部直接相连且挡板主体321形成为U型部的一侧壁。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主体部31与挡板组件32 —体折弯成型,挡板组件32的连接部323包含有两个U型部,一个U型部与主体部31相连,一个U型部与挡板主体321相连,与主体部31直接连接的U型部一侧的侧壁与主体部31贴合,与挡板主体321直接连接的U型部的一侧壁由挡板主体321构造成,两个U型部共用一个侧壁。
[0046]进一步地,与挡板主体321直接相连的U型部的封闭端内表面形成第二弧形面3232,第二弧形面3232的曲率半径可以为R2,且R2满足:5彡R2彡10mm。由此既可以减小挡板主体321与变压器10之间的距离,使得挡板主体321能够最大限度的起到隔离变压器10漏磁的效果,又可以避免挡板主体321和变压器10接触,使得变压器10的振动直接传递到挡板主体321上,增大壳体组件20的振动噪音。
[0047]例如,在如图3所示的示例中,主体部31和挡板主体321之间的连接部323包含了两个U型部,两个U型部的封闭端内表面均形成为弧形面,与主体部31相连的U型部的封闭端内表面形成为第一弧形面3231,与挡板主体321相连的U型部的封闭端内表面形成为第二弧形面3232,第一弧形面3231的曲率半径Rl小于第二弧形面3232的曲率半径R2。第一弧形面3231的曲率半径Rl较小可以使得挡板组件32保持合适的刚度,避免挡板主体321的振动幅度过大;第二弧形面3232的曲率半径R2较大,可以缩短挡板主体321与变压器10之间的距离,提高挡板组件32的隔磁效率。第一弧形面3231和第二弧形面3232共同构造成的连接部323降低了挡板主体321与主体部31之间的连接刚度,减小振动的传递。
[004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U型部的封闭端与底板40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为H1,且Hl满足:2彡Hl彡8mm。需要说明的是,U型部的封闭端与底板40之间的最小距离是指U型部的封闭端下表面的最低点与底板40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由此才可以避免U型部的弧形外表面与底板40上表面直接接触,减少振动的传递。
[0049]进一步地,邻近挡板主体321的U型部与底板40的距离最近。由此可以提高挡板主体321对变压器10所产生的漏磁的隔离效率,减少漏磁对主体部31的影响,降低振动噪声。可以理解的是,变压器10安装在底板40上,直接连接挡板主体321的U型部的一侧壁由挡板主体321的部分构造成,为提高挡板对变压器10漏磁的隔离效率,需要增大挡板主体321与变压器10的正对面积,因此需要减小直接连接挡板主体321的U型部与底板40之间的距离。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邻近挡板主体321的U型部与底板40的距离小于邻近主体部31的U型部与底板40之间的距离。
[0050]可选地,U型部的封闭端与底板40之间的最大距离可以为H2,所述H2满足:20 ^ H2 ^ 38mm。由此不仅有利于连接部323的加工成型,使挡板组件32的结构更为紧凑、合理,而且能进一步的降低挡板主体321与主体部31之间的连接刚度,减少振动的传递。
[005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挡板组件32在侧板30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变压器10在侧板30上的正投影面积,由此挡板组件32可以隔离变压器10产生的漏磁对侧板30的电磁激励作用。
[0052]可选地,挡板主体321的宽度为a,且a满足:120彡a彡200_。由此可以有效地隔离变压器10所产生的漏磁,提高减振降噪的效果。可选地,挡板主体321的高度为b,且b满足:85彡b彡150mm。由此可以有效地隔离变压器10所产生的漏磁,提高减振降噪的效果。
[005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挡板主体321在侧板30上的正投影的宽度(在如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上宽度)大于变压器10在侧板30上的正投影的宽度(在如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上宽度),由此可以降低漏磁对主体部31的电磁激励力作用,减小主体部31的振动。更进一步地,当挡板主体321在侧板30上的正投影的宽度(在如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上宽度)大于变压器10在侧板30上所产生漏磁的辐射范围的宽度时,可以进一步降低漏磁对主体部31的电磁激励力作用,减小主体部31的振动。
[0054]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挡板主体321在侧板30上的正投影的高度(在如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变压器10在侧板30上的正投影的高度(在如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由此可以降低漏磁对主体部31的电磁激励力作用,减小主体部31的振动。更进一步地,当挡板主体321在侧板30上的正投影的高度(在如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上高度)大于变压器10在侧板30上所产生漏磁的辐射范围的高度时,可以进一步降低漏磁对主体部31的电磁激励力作用,减小主体部31的振动。
[0055]例如,如图6-图8所示,挡板组件32设置在变压器10与主体部31之间,挡板主体321的宽度和高度均大于变压器10上变压器10与挡板主体321相对一侧的宽度和高度,且挡板主体321在高度方向上不与磁控管80发生干涉。由此挡板主体321可以隔离变压器10对主体部31的电磁激励力的作用,从而起到减振降噪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挡板主体321可以是平面呈矩形或者是弧形,由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挡板主体321的形状,使得挡板主体321的结构更为合理。
[005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主体部31的与变压器10相对的一侧铺设有高分子阻尼涂层90。由此可以减小主体部31的振动,降低噪声。当主体部31产生振动时,高分子阻尼涂层90随主体部31 —起振动,高分子阻尼层内部会产生拉压变形而消耗主体部31的振动能量,从而达到减振降噪的效果。优选地,高分子阻尼涂层90可以为高分子颗粒状的耐高温阻尼涂层,高分子颗粒状的耐高温阻尼涂层熔点温度超过微波炉I工作温度,粘结强度高,由此不仅可以增强减振效果,还可以提高高分子阻尼涂层90的使用寿命。
[0057]可选地,高分子阻尼涂层90可以形成为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由此可以方便高分子阻尼涂层90的铺设,简化壳体组件20的加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如图6-图8所示,在主体部31与变压器10相对一侧,高分子阻尼涂层90铺设为长方形,由此可使得加工简单方便。优选地,高分子阻尼涂层90可以铺设在主体部31与变压器10相对的一侧的侧壁面的中部,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高分子阻尼涂层90对主体部31的减振效果。
[0058]进一步地,高分子阻尼涂层90的面积为SI,主体部31的与变压器10相对的一侧的表面积为S2,且4S1 ^ S2,即高分子阻尼涂层90在主体部31的铺设面积不应小于主体部31面积的四分之一。由此可以最优化的发挥高分子阻尼涂层90的减振效果。例如,如图1所示,高分子阻尼涂层90铺设在主体部31与变压器10相对一侧的中部,且形成为方形,高分子阻尼涂层90所喷涂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主体部31高度和宽度的二分之一,即高分子阻尼涂层90的喷涂总面积大于主体部31面积的四分之一,由此可以使高分子阻尼涂层90对主体部31起到有效的减振效果。
[005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挡板组件32在侧板30上的正投影与高分子阻尼涂层90至少部分不重合。也就是说,挡板组件32在侧板30上的正投影与高分子阻尼涂层90不会完全重合,或者说挡板组件32在侧板30上的正投影可以与高分子阻尼涂层90部分重合,也可以与高分子阻尼涂层90完全不重合。例如,如图1和图6-图7所示,高分子阻尼涂层90设在主体部31的中上部,挡板组件32在侧板30上的正投影位于主体部31的中下部,由此高分子阻尼涂层90与挡板组件32在侧板30上的正投影完全不重合。
[006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