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705814阅读:来源:国知局
风角度和所述第二导风角度计算得到所述竖直导风条的目标导风角度。例如,在第一导风条角度与第二导风条角度差值较小时,以其中任意一个为最终的竖直导风条角度或者以两者的平均值作为目标导风条角度。还可以是设置两者的权重系数,根据权重系数计算得到目标导风条角度。在两者的导风条角度偏差大于预设值(例如,大于5度或10度等)时,分析图像内容得到两者偏差的原因,针对偏差原因选择其中一个作为目标导风条角度;或者重新采集图像或者通过多次采集的图像识别得到一个目标导风条角度。例如,在多次采集图像识别后,同一方式采集的图像得到的结果偏差较大时,以另外一个为准。在摄像装置采集图像得到的导风条角度与红外装置采集图像得到的导风条角度偏差大于所述预设值时,分析图像内容,在图像内容中的位置、距离偏差大于一定值(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时,以红外装置采集图像识别的为准。在空调运行模式为A模式时,得到的导风角度为对准所作用空间内用户的导风角度;在空调运行模式为B模式时,得到的导风角度为避开所作用空间内用户的导风角度。
[0091 ]具体的,在空调所作用空间内只存在一个用户时,即通过图像信息识别只得到一个用户位置时,根据所述用户离空调的距离,得到竖直导风条的导风角度,即,将竖直导风条调整至能够对准或避开所述用户位置的角度,以对准或避开所述用户送风。
[0092]进一步地,参考图3,所述方法还包括:
[0093]步骤S34,在存在多个用户时,且对准用户送风时,提取所述多个用户中离空调的最大距离;
[0094]步骤S35,确定所述最大距离对应的室内风机的转速,控制空调以大于所确定的转速送风。
[0095]在空调运行模式为A模式下,通过图像信息识别得到多个用户的位置时,S卩,在存在多个用户时,提取所述多个用户中离空调的最大距离,再确定所述最大距离对应的室内风机的转速,控制空调以大于所确定的转速送风,即调整室内风机的转速。若室内风机的转速为最高转速时,则不调整室内风机的转速;若室内风机的转速不为最高转速时,则提高室内风机的转速,以控制空调以大于所确定的转速送风。例如,在离最高转速还差一个档级时,控制室内风机以最高转速运转,在调整至最高转速时,不再调整室内风机的转速;在离最高转速还差多个等级时,先提高一个转速等级,再次采集图像信息,在图像信息发生变化时,再根据图像信息中的用户数量进行室内风机转速的调整,也还可以是,采集空调所作用空间内的用户的体感温度,在制冷模式时,体感温度高于预设温度(例如,为24度或26度等,为提前设置的舒适温度)时,继续提高室内风机的转速,以使体感温度达到预设温度。
[0096]通过在导风板对准最大距离的用户送风时,调整室内风机的转速,以保证最大距离的用户送风需求。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保证用户的送风需求,在图像识别后时,根据用户的数量及位置获取多个导风角度,控制竖直导风条按照获取的导风角度送风。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保证用户的送风需求,还可以是,在调整竖直导风条的同时,调整水平导风条的导风角度,通过结合竖直导风条及水平导风条的导风角度,使得空调送风更加精准的对准用户送风,提高空调舒适度。
[0097]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送风需求,在调整导风角度送风时,根据同一位置的用户数量调整室内风机的风量,例如,在同一位置存在2个用户时的室内风机的风量为1个用户时的1.5倍或2倍;在同一位置存在3个用户时的室内风机的风量为2个用户时的1.5倍或2倍;也还可以是按照其他规则来区分同一位置1个用户与多个用户的室内风机的风量。
[0098]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在采集到图像信息后,根据图像信息识别出用户类型,根据用户类型得到不同的送风量,例如,老年人用户的送风量小于年轻人用户的送风量;或者身体状态好的用户送风量大于身体状态差的用户的送风量等。通过根据不同类型用户调整送风量,根据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送风量并结合导风角度提供更加精准的送风控制,提高空调送风舒适性。
[00"] 进一步地,参考图4,所述方法还包括:
[0100]步骤S36,在存在多个用户时,且避开用户送风时,提取所述多个用户中离空调的最小距离;
[0101]步骤S37,确定所述最小距离对应的室内风机的转速,控制空调以小于所确定的转速送风。
[0102]在空调运行模式为B模式下,通过图像信息识别得到多个用户的位置时,S卩,在存在多个用户时,提取所述多个用户中离空调的最小距离,再确定所述最小距离对应的室内风机的转速,控制空调以小于所确定的转速送风,即调整室内风机的转速。若室内风机的转速为最低转速时,则不调整室内风机的转速;若室内风机的转速不为最低转速时,则降低室内风机的转速,以控制空调以小于所确定的转速送风。例如,在离最低转速还差一个档级时,控制室内风机以最低转速运转,在调整至最低转速时,不再调整室内风机的转速;在离最低转速还差多个等级时,先降低一个转速等级,再次采集图像信息,在图像信息发生变化时,再根据图像信息中的用户数量进行室内风机转速的调整,也还可以是,采集空调所作用空间内的用户的体感温度,在制冷模式时,体感温度低于预设温度(例如,为24度或26度等,为提前设置的舒适温度)时,继续降低室内风机的转速,以使体感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在图像信息未发生变化或者体感温度与预设温度差值小于预设阈值(ο.5度或0.2度等)时,不调整室内风机的转速。通过在导风板避开最小距离的用户送风时,调整室内风机的转速,以保证最小距离的用户也避开空调的送风。
[0103]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保证用户的送风需求,在图像识别后时,根据用户的数量及位置获取多个避开用户送风的导风角度,控制竖直导风条按照获取的导风角度送风,能更好的保证空调所作用空间内的环境舒适度,且保证避开用户送风。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保证用户的送风需求,还可以是,在调整竖直导风条的同时,调整水平导风条的导风角度,通过结合竖直导风条及水平导风条的导风角度,使得空调送风更加精准的避开用户送风,提高空调舒适度。
[010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送风需求,在调整导风角度送风时,若无法避开用户送风,则控制室内风机以最低转速运转,保证送向用户的风量为最小,或者在无法避开用户送风时,控制空调以柔弱风感或者无风感送风。
[0105]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在采集到图像信息后,根据图像信息识别出用户类型,根据用户类型得到避开用户送风的送风量,例如,在房间存在老年人用户或者身体状态差用户时的送风量小于房间不存在老年人用户或身体状态差用户时的送风量,根据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送风量并结合导风角度提供更加舒适的送风。
[0106]参考图5,为本发明空调送风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获取竖直导风条的目标导风角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107]步骤S50,检测空调所作用空间的温度及湿度;
[0108]步骤S60,根据所述温度及湿度匹配空调室内风机的转速;
[0109]步骤S70,按照所述转速控制空调室内风机送风的风量,根据所述转速对所述竖直导风条的导风角度进行调整,以控制空调对准或避开用户送风。
[0110]在本实施例中,1)空调运行模式为A模式,在通过图像识别获取到竖直导风条的目标导风角度后,检测空调所作用空间的温度及湿度,根据所述温度及湿度匹配空调室内风机的转速。即,将所述温度及湿度与目标温度和湿度(提前设置,根据用户需求设置)比对,根据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及湿度与目标湿度的差值来调整室内风机的转速,例如,所述温度小于目标温度,需要提高室内风机的转速。在根据所述温度及湿度得到空调室内风机的转速后,按照所述转速控制空调室内风机送风的风量,并根据所述转速对所述竖直导风条吹向用户的导风角度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竖直导风条调整角度。在调整室内风机的转速后,例如,在增大室内风机的风量后,或者在降低室内风机的风量后,需要对竖直导风条的导风角度做出调整,避免对准用户送风太大或太小的情况。在得到竖直导风条调整角度后,根据所述竖直导风条调整角度调整竖直导风条当前的导风角度,以通过结合室内风机的风量和竖直导风条角度控制空调对准空调用户送风。通过结合室内风机的转速及竖直导风条的角度来调节对准用户送风的参数(室内风机转速及竖直导风条的导风角度),更好地、准确地控制空调对准用户送风,在保证对准用户送风的同时,保持送风的舒适性,不会过大或者过小对准用户送风,增加空调送风的体验度。
[0111]2)空调运行模式为B模式,在通过图像识别得到竖直导风条的目标导风角度后,检测空调所作用空间的温度及湿度,根据所述温度及湿度匹配空调室内风机的转速。即,将所述温度及湿度与目标温度和湿度(提前设置,根据用户需求设置)比对,根据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及湿度与目标湿度的差值来调整室内风机的转速,例如,所述温度小于目标温度,需要提高室内风机的转速。在根据所述温度及湿度得到空调室内风机的转速后,按照所述转速控制空调室内风机送风的风量,并根据所述转速对所述竖直导风条避开空用户的导风角度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竖直导风条调整角度。在调整室内风机的转速后,例如,在增大室内风机的风量后,或者在降低室内风机的风量后,需要对竖直导风条的导风角度做出调整,例如,调整之前送风与用户角度为5度,调整之后调整为6度,避免因送风量增大后,覆盖范围增加无法避开用户送风的情况。在得到竖直导风条调整角度后,根据所述竖直导风条调整角度调整竖直导风条当前的导风角度,以通过结合室内风机的风量和竖直导风条角度控制空调避开空调用户送风。通过结合室内风机的转速及竖直导风条的角度来调节避开用户送风的参数(室内风机转速及竖直导风条的导风角度),更好地、准确地控制空调避开用户送风,保证避开用户送风的同时,保持送风的舒适性,增加空调送风的体验度。
[0112]参考图6,为本发明空调送风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0113]步骤S80,在空调运行预设时间后,通过摄像装置判断所述空调所作用空间内是否存在用户;
[0114]步骤S90,在所述空调所作用空间内不存在用户,且未接收到空调送风指令时,控制空调进入无人节能送风模式。
[01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间可以是5分钟或8分钟等,在空调运行预设时间后,通过摄像装置采集空调所作用空间内的图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