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制清洗和尖峰冷却装置的联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0469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控制清洗和尖峰冷却装置的联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清洗和尖峰冷却装置的联合系统,属于电站冷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电站空冷系统是我国富煤贫水地区火力发电厂近年来采用的蒸汽冷却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元件一一空冷凝汽器散热器管束长期裸露在环境中,极易受到环境污染,增加了散热器管束的污垢热阻,降低了散热器管束的换热性能。为保证散热器管束能够持续稳定的散热性能,需要定期对散热器管束进行清洗,因此在电站空冷系统的整体设计时,需要考虑清洗系统。
[0003]由于电站空冷技术是通过环境空气进行换热,在夏季高温时,散热器的换热温差小,换热能力下降,汽轮机排汽压力上升,发电机出力下降,而夏季又是我国用电高峰期,为了提高机组发电量,可考虑在夏季投入尖峰冷却系统来提高电站空冷系统的散热能力,从而降低机组背压,增大发电量。
[0004]早期的间接空冷系统采用外部清洗的设计模式,较少使用尖峰冷却系统。而部分采用了尖峰冷却系统的电站,其清洗模块和尖峰冷却模块也只是采用各自独立的系统设计模式,不仅耗费材料,现场施工量也较大,尖峰冷却系统中采用的低压喷雾,雾化效果一般,雾化粒滴较大,蒸发降温效果不显著,耗水量也较大。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工作效率高、建设成本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高的用于控制清洗和尖峰冷却装置的联合系统,解决了早期的间接空冷系统不仅耗费材料,现场施工量也较大;尖峰冷却系统中采用的低压喷雾,雾化效果一般、雾化粒滴较大、蒸发降温效果不显著、耗水量也较大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清洗和尖峰冷却装置的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供应管道,水源供应管道的出口端分为两路,一路与尖峰冷却泵组进口管道组件、尖峰冷却泵组、尖峰冷却泵组出口管道组件依次连接,另一路与清洗泵组进口管道组件、清洗泵组、清洗泵组出口管道组件依次连接,尖峰冷却泵组出口管道组件的出口端和清洗泵组出口管道组件的出口端均通过清洗系统、尖峰冷却系统共用的一个主环管管道组件分别与尖峰冷却系统、清洗系统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的尖峰冷却泵组出口管道组件的出口端和清洗泵组出口管道组件的出口端均与稳压装置的进口端连接,稳压装置的出口端与主环管管道组件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的清洗系统还包括扇段清洗支管管道组件、清洗装置,扇段清洗支管管道组件的一端与主环管管道组件连接,扇段清洗支管管道组件的另一端与清洗装置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的尖峰冷却系统还包括扇段尖峰冷却支管管道组件、尖峰冷却装置,扇段尖峰冷却支管管道组件的一端与主环管管道组件连接,扇段尖峰冷却支管管道组件的另一端与尖峰冷却装置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的主环管管道组件还与排空管道组件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0012]1.本实用新型可在同一系统上实现清洗功能和尖峰冷却功能的基础上,有效的节约系统耗材和工程施工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建设成本。
[0013]2.由于清洗泵和尖峰冷却泵采用的是柱塞泵,泵的出水具有脉冲式的特点,对系统运行不利,稳压装置的设置可有效的解决脉冲式供水的影响,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0014]3.本实用新型采用大流量的尖峰冷却泵对系统主环管进行充水,相对于采用高压小流量的清洗泵而言,充水时间更短,提高了运行效率。
[0015]4.扇段清洗支管与清洗装置之间、扇段尖峰冷却支管和尖峰冷却装置之间均采用橡胶软管联接,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一种用于控制清洗和尖峰冷却装置的联合系统的示意图。
[0017]其中:1为水源供应管道,2为尖峰冷却泵组进口管道组件,3为尖峰冷却泵组,4为尖峰冷却泵组出口管道组件,5为清洗泵组进口管道组件,6为清洗泵组,7为清洗泵组出口管道组件,8为稳压装置,9为主环管管道组件,10为排空管道组件,11为扇段尖峰冷却支管管道组件,12为扇段清洗支管管道组件,13为尖峰冷却装置,14为清洗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19]实施例
[0020]一种用于控制清洗和尖峰冷却装置的联合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水源供应管道1、尖峰冷却泵组进口管道组件2、尖峰冷却泵组3、尖峰冷却泵组出口管道组件4、清洗泵组进口管道组件5、清洗泵组6、清洗泵组出口管道组件7、稳压装置8、主环管管道组件9、排空管道组件10、扇段尖峰冷却支管管道组件11、扇段清洗支管管道组件12、尖峰冷却装置13、清洗装置14及系统所需的支吊架等辅助设备。
[0021]水源供应管道I的出口端分为两路,一路与尖峰冷却泵组进口管道组件2、尖峰冷却泵组3、尖峰冷却泵组出口管道组件4依次连接,另一路与清洗泵组进口管道组件5、清洗泵组6、清洗泵组出口管道组件7依次连接,尖峰冷却泵组出口管道组件4的出口端和清洗泵组出口管道组件7的出口端均与稳压装置8的进口端连接,稳压装置8的出口端与清洗系统、尖峰冷却系统共用的一个主环管管道组件9连接。清洗系统还包括扇段清洗支管管道组件12、清洗装置14,扇段清洗支管管道组件12的一端与主环管管道组件9连接,扇段清洗支管管道组件12的另一端与清洗装置14连接。尖峰冷却系统还包括扇段尖峰冷却支管管道组件11、尖峰冷却装置13,扇段尖峰冷却支管管道组件11的一端与主环管管道组件9连接,扇段尖峰冷却支管管道组件11的另一端与尖峰冷却装置13连接。主环管管道组件9还与排空管道组件10的一端连接。
[0022]水源供应管道I用于为间接空冷散热器管束清洗和尖峰冷却提供所需的除盐水或处理水;
[0023]尖峰冷却泵组进口管道组件2、尖峰冷却泵组3、尖峰冷却泵组出口管道组件4用于主环管管道组件9中主环管的充水和为扇段尖峰冷却提供所需的水量和压力;
[0024]清洗泵组进口管道组件5、清洗泵组6、清洗泵组出口管道组件7用于向扇段清洗装置提供所需的水量和压力;
[0025]稳压装置8用于使主环管入口压力维持在系统所需的压力;
[0026]主环管管道组件9用于向各扇段尖峰冷却支管和扇段清洗支管提供所需水量和压力;
[0027]排空管道组件10用于系统停运后将系统内的水排空;
[0028]扇段尖峰冷却支管管道组件11用于向尖峰冷却装置13提供所需的水量和压力;
[0029]扇段清洗支管管道组件12用于向清洗装置14提供所需的水量和压力;
[0030]尖峰冷却装置13用于夏季高温调峰时期对间接空冷散热器管束进行喷雾降温;
[0031]清洗装置14用于对间接空冷散热器管束进行清洗。
[0032]本实用新型采用清洗管线和尖峰冷却管线联合设计,系统由原来彼此独立的清洗管线和尖峰冷却管线合并设计为共用管线系统,在保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有效的节约了设备材料和现场施工量,系统运行稳定性也有所提高;扇段清洗支管管道组件的扇段清洗支管与清洗装置之间、扇段尖峰冷却支管管道组件的扇段尖峰冷却支管与尖峰冷却装置之间均采用橡胶软管联接,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启动运行时,采用独立清洗系统的充水时间约为200秒,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联合系统的充水时间约为140秒,比原来的独立清洗系统管线充水时间更短,充水效率约提高30%。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控制清洗和尖峰冷却装置的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供应管道(I),水源供应管道(I)的出口端分为两路,一路与尖峰冷却泵组进口管道组件(2)、尖峰冷却泵组(3)、尖峰冷却泵组出口管道组件(4)依次连接,另一路与清洗泵组进口管道组件(5)、清洗泵组¢)、清洗泵组出口管道组件(7)依次连接,尖峰冷却泵组出口管道组件(4)的出口端和清洗泵组出口管道组件(7)的出口端均通过清洗系统、尖峰冷却系统共用的一个主环管管道组件(9)分别与尖峰冷却系统、清洗系统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清洗和尖峰冷却装置的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尖峰冷却泵组出口管道组件(4)的出口端和清洗泵组出口管道组件(7)的出口端均与稳压装置(8)的进口端连接,稳压装置(8)的出口端与主环管管道组件(9)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清洗和尖峰冷却装置的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系统还包括扇段清洗支管管道组件(12)、清洗装置(14),扇段清洗支管管道组件(12)的一端与主环管管道组件(9)连接,扇段清洗支管管道组件(12)的另一端与清洗装置(14)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清洗和尖峰冷却装置的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尖峰冷却系统还包括扇段尖峰冷却支管管道组件(11)、尖峰冷却装置(13),扇段尖峰冷却支管管道组件(11)的一端与主环管管道组件(9)连接,扇段尖峰冷却支管管道组件(II)的另一端与尖峰冷却装置(13)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清洗和尖峰冷却装置的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环管管道组件(9)还与排空管道组件(10)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清洗和尖峰冷却装置的联合系统,其包括水源供应管道、尖峰冷却泵组进口管道组件、尖峰冷却泵组、尖峰冷却泵组出口管道组件、清洗泵组进口管道组件、清洗泵组、清洗泵组出口管道组件、稳压装置、主环管管道组件、排空管道组件、扇段尖峰冷却支管管道组件、扇段清洗支管管道组件、尖峰冷却装置、清洗装置及系统所需的支吊架等辅助设备。本实用新型在同一系统上实现清洗功能和尖峰冷却功能的基础上,有效的节约系统耗材和工程施工量,降低了建设成本,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缩短主环管的充水时间,提高了运行效率,还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灵活性。
【IPC分类】F28B11-00
【公开号】CN204514105
【申请号】CN201520130564
【发明人】姜楠, 苗建军, 杨凡轶, 王一羲, 包睿隽, 赵宸, 郑春兰
【申请人】上海电气斯必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