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工业余热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7199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工业余热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工业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的水泥窑在水泥烧制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余热,该余热如果不能有效的加以利用,将会造成极大的能量流失,而且还会对周围空气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进行水泥工业余热回收的回收装置。
[000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水泥工业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泥窑及套设于所述水泥窑四周的集热筒,所述集热筒包括保温筒体、设置在所述保温筒体内的水箱、螺旋环绕在所述水箱四周侧壁上的加热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水箱四周的风机,所述集热筒设置为密闭腔体,所述集热筒和所述水泥窑,与所述水箱之间分别设置有风道,所述保温筒体的一侧壁径向贯穿设置有与所述水箱相连接的进水管和出水管。
[0006]其中,所述风道内设置有若干个形成循环风的所述风机。
[0007]其中,所述集热筒两端的端口与所述水泥窑外侧壁之间分别采用高温塑性材料密封。
[0008]其中,所述集热筒的保温筒体设置为相互配合的半圆柱形钢架结构。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水泥窑及套设于所述水泥窑四周的集热筒,所述集热筒包括保温筒体、设置在所述保温筒体内的水箱、螺旋环绕在所述水箱四周侧壁上的加热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水箱四周的风机,所述集热筒设置为密闭腔体,所述集热筒和所述水泥窑,与所述水箱之间分别设置有风道,所述保温筒体的一侧壁径向贯穿设置有与所述水箱相连接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此结构设计,能够将水泥窑的余热通过集热筒加以收集并使之对水箱加热利用,达到节能回收利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泥工业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1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12]一种水泥工业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泥窑I及套设于所述水泥窑I四周的集热筒,所述集热筒包括保温筒体21、设置在所述保温筒体21内的水箱22、螺旋环绕在所述水箱22四周侧壁上的加热管23,以及设置在所述水箱22四周的风机24,所述集热筒设置为密闭腔体,所述集热筒和所述水泥窑1,与所述水箱22之间分别设置有风道,所述保温筒体21的一侧壁径向贯穿设置有与所述水箱22相连接的进水管221和出水管222。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风道25内设置有若干个形成循环风的所述风机24。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集热筒两端的端口与所述水泥窑I外侧壁之间分别采用高温塑性材料密封。
[00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集热筒的保温筒体21设置为相互配合的半圆柱形钢架结构。
[0016]上述结构设计能够将水泥窑的余热通过集热筒加以收集并使之对水箱加热利用,达到节能回收利用的目的。
[0017]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水泥工业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窑及套设于所述水泥窑四周的集热筒,所述集热筒包括保温筒体、设置在所述保温筒体内的水箱、螺旋环绕在所述水箱四周侧壁上的加热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水箱四周的风机,所述集热筒设置为密闭腔体,所述集热筒和所述水泥窑,与所述水箱之间分别设置有风道,所述保温筒体的一侧壁径向贯穿设置有与所述水箱相连接的进水管和出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工业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设置有若干个形成循环风的所述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工业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筒两端的端口与所述水泥窑外侧壁之间分别采用高温塑性材料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工业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筒的保温筒体设置为相互配合的半圆柱形钢架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工业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泥窑及套设于所述水泥窑四周的集热筒,所述集热筒包括保温筒体、设置在所述保温筒体内的水箱、螺旋环绕在所述水箱四周侧壁上的加热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水箱四周的风机,所述集热筒设置为密闭腔体,所述集热筒和所述水泥窑,与所述水箱之间分别设置有风道,所述保温筒体的一侧壁径向贯穿设置有与所述水箱相连接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此结构设计,能够将水泥窑的余热通过集热筒加以收集并使之对水箱加热利用,达到节能回收利用的目的。
【IPC分类】F27D17/00
【公开号】CN204881220
【申请号】CN201520622430
【发明人】黄峰青, 吕申磊, 周永超, 李健
【申请人】深圳市大众新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