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印染废水难降解物质去除效果的处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269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强化印染废水难降解物质去除效果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UASB池I、厌氧UASB池II、混合池、内循环BAF反应器和上流式BAF反应器,其中,厌氧UASB池I和厌氧UASB池II并联设置,来自厌氧UASB池I和厌氧UASB池II的出水共同依次进入混合池、内循环BAF反应器和上流式BAF反应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印染废水难降解物质去除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UASB池I、厌氧UASB池II和内循环BAF反应器的出水端同时分别与各装置对应的进水端连接,用于回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印染废水难降解物质去除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UASB池I和厌氧UASB池II采用有机玻璃制成,有效体积为10-12L,75-85%反应器体积填充厌氧颗粒污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化印染废水难降解物质去除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UASB池I和厌氧UASB池II采用的厌氧颗粒污泥中的主要微生物均为嗜温微生物,颗粒污泥VSS浓度为34.5-35.6g/L,种泥为黑色,平均粒径范围为1~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印染废水难降解物质去除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循环BAF反应器为有机玻璃制成的高2.0-2.5m、内径0.1-0.12m的装置,内循环BAF反应器由上至下分别为填料、承托层、布气管,其中填料采用沸石、凹凸棒土、陶粒和贝壳中的任意一种,填充比例为70-80%,内循环BAF反应器采用上流式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印染废水难降解物质去除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流式BAF反应器为有机玻璃制成的高2.0-2.5m、内径0.1-0.12m的装置,装置内填充包埋固定硝化菌的聚乙二醇载体,填充比例为70-80%,载体上方和下方设置铁网,上流式BAF反应器采用上流式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化印染废水难降解物质去除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硝化菌的聚乙二醇载体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a.将来自印染废水好氧池中的活性污泥冷冻浓缩,获得以本源微生物菌为主的污泥,并将其投加到聚乙二醇溶液中悬浮得到包埋材料,所述聚乙二醇溶液通过依次投加PEG预聚物、交联剂、催化剂和引发剂混合物得到,所述包埋材料包含5%培养的混合微生物、18%PEG预聚物、0.9%交联剂、0.5%催化剂和0.5%引发剂;

b.在步骤a中最后将引发剂投加到PEG溶液中时,立即将混合溶液通过内径为3.5-4.5mm的PVC管,然后在室温下放置10-15min;

c.将PVC管中弹性凝胶挤出,接着将其按4-5mm长度切开并制成形状统一的小球,小球孔径小于0.5μm,使用之前需进行冲洗。

8.一种强化印染废水难降解物质去除效果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待处理的印染废水包括前处理废水和染色废水,两股废水分别经过并联的厌氧UASB池I和厌氧UASB池II;

(2)一部分废水从厌氧UASB池I和厌氧UASB池II的出水端进入混合区;另一部分废水从厌氧UASB池I和厌氧UASB池II的出水端分别回流至进水端,回流比为25~35%;

(3)从厌氧UASB池I和厌氧UASB池II出来的两股废水在混合区混合均匀;

(4)混合区出水泵入内循环BAF反应器,通过填料表面驯化富集的短程硝化微生物对难降解物质进行降解,内循环BAF反应器出水一部分进入上流式BAF反应器,另一部分进行内循环,循环比为100-150%;

(5)上流式BAF利用PEG载体上驯化富集的硝化菌对废水进一步生物降解后获得稳定出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强化印染废水难降解物质去除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UASB池I和厌氧UASB池II温度控制在30℃左右,厌氧UASB池I的HRT为24-32h,厌氧UASB池II的HRT为6-8h。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强化印染废水难降解物质去除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内循环BAF空床接触时间7-9h,溶解氧浓度0.5-1.0mg/L,反冲洗周期为48-60h,反洗排水进入混合池;控制上流式BAF空床接触时间7-9h,溶解氧浓度3.0-6.0mg/L,反冲洗周期为48-60h。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