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解进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216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微电解进水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电进水机构。



背景技术:

微电解法是利用金属腐蚀原理,形成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良好工艺。该工艺自诞生开始就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改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印染、重金属、制药、有点废水等污水处理中,是一种新兴的电化学方法,其具有使用范围广、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等特点,尤其对于高盐度、高COD以及色度较高的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其他工艺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但是由于微电解所使用的铁材料反应活性高,反应一段时间后铁屑之间产生相互粘结的作用,随着反应的进行结块随之变大,容易造成堵塞的问题。同时由于铁、碳密度相差较大,铁材料容易下沉、聚集,从而造成进水机构的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微电解容易产生堵塞的缺陷,提供一种微电解进水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电解进水机构,包括进水管、布水圈和斜管,所述布水圈设置在反应器底部,所述进水管用于连通所述布水圈与外界水源,所述的布水圈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出水孔,所述斜管一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另一端伸入所述反应器主体内,并朝向所述布水圈下部倾斜设置。

作为优选,为便于控制布水圈或斜管的通断,所述的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斜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斜管和所述进水管的连接处与所述布水圈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管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根据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可直观得知布水圈出水孔是否堵塞,方便及时处理。

作为优选,为实现自动化实现斜管进行冲水操作,所述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为电磁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由控制器控制,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当进水管内压力达到预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控制阀打开,当进水管内压力小于预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控制阀关闭、第一控制阀打开。当压力较大时,说明布水圈处出现了堵塞的问题,此时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使得斜管出水,对布水圈下部进行冲洗,能够有效冲散堵塞物质。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控制阀为脉冲电磁阀。利用脉冲电磁阀可实现斜管脉冲式进水,脉冲式进水能够有效防止铁碳颗粒或絮凝沉淀物等堵塞住出水孔,实现连续进水,连续微电解处理,提高处理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二控制阀为泄压阀。当布水圈出水孔被堵塞时,布水管及进水管内压力增大,当达到一定值时,泄压阀自动开启,从而由斜管出水,利用斜管出水对布水圈底部的沉淀、结块冲散,从而解决布水圈堵塞的问题,使得布水圈正常出水,当压力降低至一定值后,泄压阀自动关闭,由布水圈出水。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外部具有磁场。污水经过进水管时,污水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达到预电解反应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微电解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有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的负压接口作为酸液加料口,所述文丘里管的喉管处具有所述磁场。利用文丘里管进水,在负压接口处形成负压,达到自动加酸的目的,同时文丘里管喉管处液体流速较高,液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较大,达到初步微电解的效果,提高微电解效果,同时具有杀菌、破壁的效果。

有益效果:本申请中的布水更加均匀,且通过斜管能够在布水圈被堵塞或结块严重时,通过斜管进水对布水圈底部进行冲洗,避免堵塞情况的发生;或者间断开启斜管进水,对布水圈底部进行冲洗,达到脉冲冲洗的效果,避免进水机构的堵塞。而且向下开口设置的进水孔能够避免进水孔直接被堵塞,而且能够达到布水更均匀的效果,同时对反应器内物料具有搅拌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电解进水机构;

图2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是进水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反应器,2.进水管,21.第一控制阀,3.布水圈,4.斜管,41.第二控制阀,5.文丘里管,51.负压接口,52.喉管,53.电磁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微电解进水机构,包括进水管2、布水圈3和斜管4,所述布水圈3设置在反应器1底部,所述进水管2用于连通所述布水圈3与外界水源,所述的布水圈3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出水孔,所述斜管4一端与所述进水管2连通,另一端伸入所述反应器1内,并朝向所述布水圈3下部倾斜设置。所述的进水管2的进水端连接有文丘里管5,所述文丘里管5的负压接口51作为酸液加料口,所述文丘里管5的喉管52处具有磁场通过磁铁或电磁线圈53实现。

所述的进水管2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21,所述斜管4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41,所述第一控制阀21设置于所述斜管4和所述进水管2的连接处与所述布水圈3之间,所述的进水管2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具体地,所述的第一控制阀21和第二控制阀41均为电磁阀,所述第一控制阀21和第二控制阀41由控制器控制,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当进水管2内压力达到预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控制阀41打开,当进水管2内压力小于预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控制阀41关闭、第一控制阀21打开。

工作原理如下:由进水管2向反应器1内通入废水,废水经过文丘里管5时,在喉管52处切割磁感线,使得废水带电,并发生电解反应和达到灭菌效果,同时根据废水性质在文丘里管5的负压接口51处加入酸,废水由布水圈3的出水孔进入反应器1。反应器1内物料在铁碳材料作用下进一步产生微电解反应,当布水圈3底部物料堆积较多时,布水圈3的出水孔被堵住或出水量减小,进水管2内压力增大,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控制阀41打开,开启斜管4进水,利用斜管4能够有效将堆积的物料冲散,避免进水机构的堵塞。

实施例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一种微电解进水机构,包括进水管2、布水圈3和斜管4,所述布水圈3设置在反应器1底部,所述进水管2用于连通所述布水圈3与外界水源,所述的布水圈3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出水孔,所述斜管4一端与所述进水管2连通,另一端伸入所述反应器1内,并朝向所述布水圈3下部倾斜设置,所述的进水管2的进水端连接有文丘里管5,所述文丘里管5的负压接口51作为酸液加料口,所述文丘里管5的喉管52处具有磁场通过磁铁或电磁线圈53实现。

所述的进水管2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21,所述斜管4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41,所述的第二控制阀41为脉冲电磁阀。在进水时,利用第二控制阀41控制斜管4为脉冲式进水方式,能够有效放置铁碳颗粒、结块等沉淀在出水孔处积聚,有效避免堵塞,同时能够对反应器1内铁碳物料及废水达到搅拌效果。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区别在于,所述的第二控制阀41为泄压阀。当布水圈3出水孔被堵塞时,布水管及进水管2内压力增大,当达到一定值时,泄压阀自动开启,从而由斜管4出水,利用斜管4出水对布水圈3底部的沉淀、结块冲散,从而解决布水圈3堵塞的问题,使得布水圈3正常出水,当压力降低至一定值后,泄压阀自动关闭,由布水圈3出水。达到自动冲刷防堵塞的效果,省却了控制等部件。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