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车用尿素紫外线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3367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菌装置,具体是一种生产车用尿素紫外线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车用尿素是重型柴油车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产品。车用尿素是指尿素浓度为32.5%且溶剂为超纯水的尿素水溶液,原料为尿素晶体和超纯水。

目前,传统的生产车用尿素不做杀菌工艺,使用的超纯水含有一部分细菌,对生产的车用尿素本身无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使用者会间接的有细菌感染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车用尿素紫外线杀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车用尿素紫外线杀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主要是由EDI水箱、水泵、流式紫外线杀菌器、固定支架、精密过滤器、存储罐构成;所述装置本体的右部设置EDI水箱,装置的左部设置存储罐,所述和流式紫外线杀菌器的外壳都是不锈钢材质,所述EDI水箱和存储罐之间设置流式紫外线杀菌器,所述流式紫外线杀菌器与EDI水箱以及存储罐之间都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流式紫外线杀菌器和EDI水箱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水泵,所述流式紫外线杀菌器的外壁是不锈钢材质,所述流式紫外线杀菌器与存储罐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置精密过滤器,所述流式紫外线杀菌器杀菌完的水排出到精密过滤器进行后续的过滤处理,所述流式紫外线杀菌器上设置启动开关,所述水泵和精密过滤器与流式紫外线杀菌器连通的管道上设置开关阀,所述开关阀与管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流式紫外线杀菌器右侧额管道上设置一根分管道与EDI水箱的内部直接相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型号是SUS-304-4。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精密过滤器的滤芯的规格是20英寸,0.22umpp*3。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流式紫外线杀菌器的底部设置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流式紫外线杀菌器的外壁之间通过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外接一个紫外线杀菌器,在超纯水进入最后车用尿素生产调配之前做杀菌处理,能够快速有效的杀菌,通过过流式紫外灯能杀菌消毒,同时能分解水中多与的臭氧,使超纯水臭氧浓度保持在安全范围内,而且本实用新型无污染,环保性强,不会产生毒副作用,投资成本低,运行费用低,设备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生产车用尿素紫外线杀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EDI水箱、2-水泵、3-流式紫外线杀菌器、4-固定支架、5-精密过滤器、6-储存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生产车用尿素紫外线杀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主要是由EDI水箱1、水泵2、流式紫外线杀菌器3、固定支架4、精密过滤器5、存储罐6构成;所述装置本体的右部设置EDI水箱1,装置的左部设置存储罐6,所述1和流式紫外线杀菌器3的外壳都是不锈钢材质,所述EDI水箱1和存储罐6之间设置流式紫外线杀菌器3,所述流式紫外线杀菌器3与EDI水箱1以及存储罐6之间都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流式紫外线杀菌器3和EDI水箱1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水泵2,通过水泵2的作用将EDI水箱1内部的超纯水排入到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3的内部,所述流式紫外线杀菌器3的底部设置固定支架4,所述固定支架4与流式紫外线杀菌器3的外壁之间通过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流式紫外线杀菌器3的外壁是不锈钢材质,所述流式紫外线杀菌器3与存储罐6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置精密过滤器5,所述精密过滤器5的型号是SUS-304-4,所述精密过滤器5的滤芯的规格是20英寸,0.22umpp*3,所述流式紫外线杀菌器3杀菌完的水排出到精密过滤器5进行后续的过滤处理,所述流式紫外线杀菌器3上设置启动开关,通过启动开关的作用启动流式紫外线杀菌器3,所述水泵2和精密过滤器5与流式紫外线杀菌器3连通的管道上设置开关阀,所述开关阀与管道之间固定连接,通过开关阀的作用控制管道的导通与关闭,所述流式紫外线杀菌器3右侧额管道上设置一根分管道与EDI水箱1的内部直接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第一步:安装好设备;第二步:通过水泵2把超纯水从EDI水箱1的内部排入到流式紫外线杀菌器3;第三步:启动流式紫外线杀菌器3消毒;第四步:杀菌完的水排出到精密过滤器5进行后续的过滤处理。

水泵2杀菌原理是利用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即紫外线杀菌灯所发出之辐照强度,与被照消毒物的距离成反比;当辐照强度一定时,被照消毒物停留时间愈久,离杀菌灯管愈近,其杀菌效果愈好,反之愈差。

水泵2主体内外均采用304L或316L不锈钢材质,主体内外部抛光处理以加强紫外线辐照度,确保被消毒物在消毒灭菌过程中不会有消毒灭菌不完全的情形出现。

3的杀菌原理是利用紫外线光子的能量破环水体中各种病毒、细菌以及其它致病体的DNA结构;主要是使DNA中的各种结构键断裂或发生光化学聚合反应,例如使DNA中THYMINE二聚,从而使各种病毒、细菌以及其它致病体丧失复制繁殖能力,达到灭菌的效果。

紫外线杀菌波段主要介于200~300nm之间,其中以253.7 nm波长的杀菌能力最强;当水或空气中的各种细菌病毒经过紫外线(253.7nm波长)照射区域时,紫外线穿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核,破坏核酸(DNA或RNA)的分子键,使其失去复制能力或失去活性而死亡,从而在不使用任何化学药物的情况下杀灭水或空气中所有的细菌病毒。

紫外线杀菌具有高效率、广谱性、低成本、长寿命、大水量和无二次污染的特点;紫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波,存在于光谱紫射线端的外侧,故称紫外线;紫外线系来自太阳辐射电磁波之一,通常按照波长把紫外线分为四类如下。

是物质运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粒粒不连接的粒子流;每一粒波长253.7nm的紫外线光子具有4.9eV的能量;当紫外线照射到微生物时,便发生能量的传递和积累,积累结果造成微生物的灭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当细菌、病毒吸收超过3600~65000uW/c㎡剂量时,对细菌、病毒的去氧核醣核酸(DNA)及核醣核酸(RNA)具有强大破坏力,能使细菌、病毒丧失生存力及繁殖力进而消灭细菌、病毒,达到消毒灭菌成效;紫外线一方面可使核酸突变、阻碍其复制、转录封锁及蛋白质的合成;另一方面,产生自由基可引起光电离,从而导致细胞的死亡。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