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缸表面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1304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烘缸表面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烘缸表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再生纤维的大量使用,造纸化学品添加量的逐步增加是目前造纸工业的两大趋势,再生纤维中含有大量的胶粘物和细小纤维。纸幅出压榨部时干度相对偏低,此时胶粘物粘性很大,极容易粘在干燥部的前几个烘缸表面,严重时会导致粘缸的现象,从而产生断纸。同时,烘缸表面脏了之后在正常生产时很难再清理干净,刮刀的耗用量也明显增加,纸机运行效率也相对下降。基于以上背景,我公司特立此项目进行烘缸表面防污技术的研究,拟开发一种防污喷剂以维持缸面洁净,从而提高纸机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能有效清理烘缸表面胶粘物和细小纤维的烘缸表面清洁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烘缸表面清洁装置,用来清洁烘缸,所述烘缸表面清洁装置按照烘缸转动的方向依次包括喷药装置、刮刀、摩擦辊、清洁辊、吸杂装置,所述烘缸的下方设置有集废槽,所述喷药装置包括箱型喷头、两根输气管、输液管、药池、三通接头、空气压缩机,所述喷头设置在集废槽的上方,所述喷头的内部固设有等腰三角形挡块,所述喷头的上部设置有长条形喷液口,所述喷头的下部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输液管的出液端与喷头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输液管的进液端与药池连通,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输液泵和排液阀,所述喷头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输气管的出气端与进气口连通,所述输气管的进气端与三通接头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与三通接头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挡块的腰部之间设置有转轮,转轮上设置有多个叶片;所述刮刀设置在烘缸和集废槽之间,所述刮刀的刀刃与烘缸的缸身相切;所述摩擦辊设置在烘缸和集废槽之间,所述摩擦辊与烘缸的缸身相切;所述清洁辊设置在烘缸和集废槽之间,所述清洁辊的外部套设有清洁套,清洁套与烘缸的缸身相切;所述吸杂装置包括负压管、喇叭状的吸嘴、负压室,所述吸嘴设置在烘缸和集废槽之间,所述负压管的一端与吸嘴连通,所述负压管的另一端与负压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的上方设置有挡水板和挡水辊,所述挡水板的尾端与挡水辊的辊轴转动连接,所述挡水辊与烘缸的缸身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辊的辊身设置有多个螺线形凸筋。

进一步地,所述药池内部储存有清理液,清理液由除污剂、乙酸乙酯、乙醇、水按照质量比1:20:25:(130~150)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除污剂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非离子聚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形成的水溶性环保清理液在喷头中被压缩空气雾化形成喷雾,该喷雾促使烘缸的缸身上的胶粘物颗粒聚集成絮状物,该絮状物与烘缸的缸身之间的结合力显著降低,该絮状物和细小纤维随着烘缸转动在刮刀的初步清理、摩擦辊的二次清理、清洁辊的三次清理、吸杂装置的四次清理后,效果明显,烘缸的缸身上的胶粘物和细小纤维被清理干净后,待烘干的纸与烘缸之间的摩擦力显著降低,避免发生粘缸现象和断纸事故,同时清理液代替了传统的废机油,避免了烘干后的纸面产生油斑;所述烘缸表面清洁装置可直接加装在现有烘缸上,安装简单方便,所述烘缸表面清洁装置在完成胶粘物和细小纤维清理的同时,还不影响烘缸的正常作业,烘缸的烘干作业效率显著提高,刮刀的耗用量也明显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烘缸表面清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喷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喷液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摩擦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3所示,所述烘缸表面清洁装置,用来清洁烘缸1,待烘干的纸11在引导辊12的引导下经过烘缸1并在烘缸1上进行烘干作业,烘缸1的转动方向如图1中弧形箭头所示;所述烘缸表面清洁装置按照烘缸1转动的方向依次包括喷药装置、刮刀3、摩擦辊4、清洁辊5、吸杂装置,所述烘缸1的下方设置有集废槽7,所述喷药装置包括箱型喷头21、两根输气管24、输液管25、药池26、三通接头27、空气压缩机28,所述喷头21设置在集废槽7的上方,所述喷头21的内部固设有等腰三角形挡块22,所述喷头21的上部设置有长条形喷液口211,所述喷头21的下部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输液管25的出液端与喷头21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输液管25的进液端与药池26连通,所述输液管25上设置有输液泵251和排液阀252,所述喷头2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输气管24的出气端与进气口连通,所述输气管24的进气端与三通接头27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28的输出端与三通接头27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挡块22的腰部之间设置有转轮23,转轮23上设置有多个叶片231;所述刮刀3设置在烘缸1和集废槽7之间,所述刮刀3的刀刃与烘缸1的缸身相切;所述摩擦辊4设置在烘缸1和集废槽7之间,所述摩擦辊4与烘缸1的缸身相切;所述清洁辊5设置在烘缸1和集废槽7之间,所述清洁辊5的外部套设有清洁套51,清洁套51与烘缸1的缸身相切;所述吸杂装置包括负压管61、喇叭状的吸嘴62、负压室63,所述吸嘴62设置在烘缸1和集废槽7之间,所述负压管61的一端与吸嘴62连通,所述负压管61的另一端与负压室63连通。

本文所述前、后、上、下均相对于图1而言。待烘干的纸11中含有大量的胶粘物和细小纤维,待烘干的纸11经过烘干作业后,会存在部分胶粘物和细小纤维被黏在烘缸1的缸身,此时,打开排液阀252、输液泵251,清理液261通过输液管25被输入到喷头21中,所述进液口位于挡块22的对称轴的延长线上,因此从进液口喷出的清理液261正好撞击到等腰三角形挡块22的顶角部,挡块22为等腰三角形,进液口喷出来的清理液261正好被挡块22的腰部分成两部分并且清理液261在挡块22上剧烈撞击;此时,由于空气压缩机28产生的压缩空气经过三通接头27的分配到两个输气管24,压缩空气经过输气管24从进气口喷向转轮23,在叶片231的带动下使得转轮23旋转,当分流后的清理液261沿着挡块22的腰部流向喷液口211时,由于旋转的叶片231配合压缩空气以及挡块22,使得清理液261在喷头21中形成雾状液滴,压缩空气促使雾状液滴从喷液口211中喷出形成喷雾,该过程中,两个输气管24配合两个转轮23使得清理液261的雾化效率显著提高。

雾状液滴在压缩空气的带动下从喷液口211喷向烘缸1的缸身,由于清理液261由除污剂、乙酸乙酯、乙醇、水按照质量比1:20:25:(130~150)组成,所述除污剂优选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由于分子链含有酰胺基或离子基因,故其显著特点是亲水性高,可以各种比例溶于水中,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对乙酸乙酯、乙醇有很好的容忍性,不敏感,不会影响乙酸乙酯、乙醇与水的共沸特性;非离子聚丙烯酰胺通过其所含的正电荷基团对有机胶体中负电荷基团产生中和作用及优异的架桥凝聚功能,促使烘缸1缸身上的胶粘物颗粒聚集成絮状物,该絮状物与烘缸1缸身的结合力显著降低,该絮状物和细小纤维随着烘缸1转动在刮刀3的初步清理、摩擦辊4的二次清理、清洁辊5的三次清理、吸杂装置的四次清理后,效果明显,烘缸1缸身上的胶粘物和细小纤维被清理干净后,待烘干的纸11与烘缸1的摩擦力显著降低,同时清理液261代替了传统的废机油,避免了烘干后的纸面产生油斑的可能。其中,乙酸乙酯、乙醇均能够与水形成共沸物,能够降低清理液261的沸点,因此烘缸1上残留的清理液261也会很快被烘缸1烘干,将喷头21中喷出喷雾的速率控制在6~12ml/min,再严格控制清理液261的配比,使得该清理液261能够适合外径为1000~3000mm的烘缸1正常运行。

絮状物和细小纤维随着烘缸1转动在刮刀3的初步清理后,摩擦辊4会再次摩擦烘缸1的缸身,将一些难清理的胶粘物、絮状物、细小纤维再次聚集、刮下;其中,所述摩擦辊4的辊身设置有多个螺线形凸筋41,如图4所示,凸筋41不但会再次增大摩擦力,而且其为螺线形,更利于将胶粘物、絮状物、细小纤维的聚集物排掉;经过摩擦辊4的二次清理后,胶粘物被全部清理掉。

在清洁辊5上的清洁套51的清理下,残留的粉末状聚集物或细小纤维会被再次清理,残留的粉末状聚集物会被彻底清理干净;经过清洁辊5的三次清理后,即使还存在细小纤维或粉尘,在吸嘴62的吸附下,也会被吸附至负压室63中。刮刀3、摩擦辊4、清洁辊5在清理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会集中落到集废槽7中,最后统一进行处理。

为避免喷头21喷出的喷雾污染待烘干的纸11,所述喷头21的上方设置有挡水板8和挡水辊81,所述挡水板8的尾端与挡水辊81的辊轴转动连接,所述挡水辊81与烘缸1的缸身相切。挡水板8会阻挡喷雾向上蔓延污染待烘干的纸11,挡水辊81一方面会防止喷雾向上蔓延,另一方面,挡水辊81对胶粘物和细小纤维进行初次碾压,促使分布较散的胶粘物和细小纤维进行聚集,方便后续集中清理,提高清理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