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生态修复微气泡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1051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生态修复微气泡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一体式生态修复微气泡发生装置。该装置可应用于湖泊、河道、人工景观湖等水污染治理。



背景技术:

微气泡可以向污水中提供溶解氧,可以抑制污泥的增加,甚至消化存量污泥,为微生物及藻类营造良性生态环境,可对湖泊、河道的弱氧状态进行改善。本发明就在于能够在水底制造无数个及其微小、均匀的气泡,把污水中的微细污染颗粒物质利用气泡俘获在其表面一起带上水面,从而实现清水河各种污染物及藻类等的完全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生态修复微气泡发生装置,该装置能够在水底制造无数个及其微小、均匀的气泡,把污水中的微细污染颗粒物质利用气泡俘获在其表面一起带上水面,从而实现清水河各种污染物及藻类等的完全分离,可应用于湖泊、河道、人工景观湖等水污染治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一体式生态修复微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微气泡发生装置和扩散器,扩散器安装在水池底部,水池通过连接管阀与微气泡发生装置连接,微气泡发生装置通入空气和水,微气泡发生装置通过连接管阀与扩散器连接。

上述的一体式生态修复微气泡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的微气泡发生装置有入水口和两个出水口,两个出水口也是空气进口。

上述的一体式生态修复微气泡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的扩散器包括中心进气管、锯齿形散气罩、导流板和锯齿形布气头,导流板通过固定锁紧件与中心进气管连接,锯齿形散气罩装在导流板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系统产生的气泡,其大小在十微米(μm)以下至数百纳米(nm)之间的气泡混合状态,称为微纳米气泡。水处理领域离不开曝气环节,气泡越小溶氧性越强,而气泡小到十微米以下,其物理、化学性质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微纳米气泡长时间存在于液体中,气泡产生时带有负电,所以会有界面活性,有较好的除臭、除色等作用;微纳米气泡可促进微生物快速繁衍生长、同时可提高微生物活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良好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a、结构简单、易于安装。

b、气泡均匀、运行稳定。

c、气泡量大、溶氧率高。

d、可单体安装,也可以多套组合安装。

e、设备驱动装置能耗较小,可采用光、风、太阳能等自然能源供电。

f、可安装于河堤岸基,也可在装置底部设置浮筒,将成套装置放置于水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气泡发生装置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扩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微气泡发生装置,2、扩散器,3、入水口,4、出水口,5、锯齿形布气头,6、导流板,7、锯齿形散气罩,8、固定锁紧件,9、中心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体式生态修复微气泡发生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见图1-3,一种一体式生态修复微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微气泡发生装置1和扩散器2,扩散器2安装在水池底部,水池通过连接管阀与微气泡发生装置1连接,微气泡发生装置1通入空气和水,微气泡发生装置1通过连接管阀与扩散器2连接。

所述的微气泡发生装置1有入水口3和两个出水口4,两个出水口4也是空气进口。

所述的扩散器2包括中心进气管9、锯齿形散气罩7、导流板6和锯齿形布气头5,导流板6通过固定锁紧件8与中心进气管9连接,锯齿形散气罩7装在导流板6的上端。

本系统产生的气泡,其大小在十微米(μm)以下至数百纳米(nm)之间的气泡混合状态,称为微纳米气泡。水处理领域离不开曝气环节,气泡越小溶氧性越强,而气泡小到十微米以下,其物理、化学性质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微纳米气泡长时间存在于液体中,气泡产生时带有负电,所以会有界面活性,有较好的除臭、除色等作用;微纳米气泡可促进微生物快速繁衍生长、同时可提高微生物活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