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板槽余料去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2909发布日期:2021-06-11 19:34阅读:77来源:国知局
纸板槽余料去除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箱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纸板槽余料去除机构。



背景技术:

纸箱用于物品的包装,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纸箱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纸板进行开槽,方便对折组成纸箱,现在的纸板开槽流水线,大多采用开槽辊对纸板进行开槽,开槽后槽内的余料容易卡住,需要人工去除,影响后续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纸板槽余料去除机构,该机构能够自动去除纸板槽内的余料,还能与纸板开槽流水线连线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纸板槽余料去除机构,包括:

纸板传送组件,所述纸板传送组件有两个,分别为位于纸板上方的第一纸板传送组件和位于纸板下方的第二纸板传送组件;所述纸板传送组件包括传送辊、传送带,所述传送辊可转动地设置,所述传送辊有两个,所述传送带涨紧在这两个传送辊上,所述传送带至少有两条并相间隔地设置,所述传送带具有弹性;所述第一纸板传送组件的所述传送带的下部和所述第二纸板传送组件的所述传送带的上部形成悬空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贴合在所述纸板的上下表面,从而夹持住所述纸板并带动所述纸板由前向后行进;

余料去除组件,所述余料去除组件设于所述传送带围成的环形区域内,所述余料去除组件通过带动所述夹持部上下往复运动使所述纸板的纸板槽内的余料从所述纸板槽内脱离;

余料收集组件,所述余料收集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纸板传送组件上方的风机、位于所述第二纸板传送组件下方的收料带,所述风机用于将脱离所述纸板槽的所述余料向下吹落至所述收料带上,所述收料带通过转动带动所述余料排出;

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纸板相贴合的区域位于所述纸板槽所在区域之外;

所述余料去除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转动辊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棱,所述棱沿所述转动辊的轴向延伸,所述转动辊的轴心线距所述纸板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转动辊的轴心线距所述棱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转动辊转动时,所述棱自后向前间歇击打所述夹持部,使所述夹持部上下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棱有多条,所述多条棱均布在所述转动辊的外圆周面上。

优选地,所述转动辊包括正棱柱,所述正棱柱的侧棱构成所述棱,所述正棱柱的轴心线与所述转动辊的转动轴心线相重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正棱柱为正四棱柱。

优选地,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纸板槽的正上方,所述风机正对着所述纸板向下吹风。

优选地,所述纸板传送组件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传送带涨紧程度的涨紧辊。

优选地,所述余料去除组件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转动辊的两端部,所述气缸用于调整所述转动辊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传送辊上设置有多条用于容纳所述传送带的环形凹槽,所述传送带的一部分向外凸出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口。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传送带的横截面为圆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板槽余料去除机构,包括纸板传送组件、余料去除组件和余料收集组件,其中,纸板传送组件分设于纸板上下两侧,纸板传送组件的传送带贴合在纸板上下表面的部分形成悬空的夹持部,夹持部与纸板相贴合的区域位于纸板槽所在区域之外,余料去除组件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可转动地设置的转动辊,转动辊外圆周面上设有向外凸出的棱,通过使转动辊的轴心线距纸板的最小距离小于距棱的距离,在转动辊转动时,带动棱间歇击打夹持部使夹持部上下往复运动,使纸板槽内的余料在惯性作用下脱离,余料收集组件通过风机将脱离纸板槽的余料吹落至收料带上并排出,实现自动去除纸板槽内余料的技术效果,能够与纸板开槽流水线连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转动辊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此时,为另一种结构的转动辊。

其中:11.第一纸板传送组件;12.第二纸板传送组件;101.传送辊;1011.环形凹槽;102.传送带;103.夹持部;104.涨紧辊;20.余料去除组件;201.转动辊;2011.棱;2012.正四棱柱;2013.本体;2014.棱套;202.气缸;30.纸板;301.纸板槽;302.余料;41.风机;42.收料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描述的上下方向是图1中的上下方向,本实用新型描述的前后方向是图1中的右左方向,本实用新型描述的左右方向是图2中的上下方向。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板槽余料去除机构,包括:纸板传送组件、余料去除组件20和余料收集组件,其中,纸板传送组件有两个,分别为设于纸板30下侧的第一纸板传送组件11和设于纸板30上侧的第二纸板传送组件12,第二纸板传送组件12和第一纸板传送组件11上下对称,下面以第一纸板传送组件11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第一纸板传送组件11包括传送辊101、传送带102、涨紧辊104,其中,传送辊101可转动地设置,传送辊101有两个,传送辊101上设置有多条用于容纳传送带102的环形凹槽1011,传送带102涨紧在这两个传送辊101上,传送带102的一部分向外凸出于环形凹槽1011的槽口,传送带102至少有两条并相间隔地设置,传送带102具有弹性,传送带102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纸板传送组件11的传送带102的下部和第二纸板传送组件12的传送带的上部形成悬空的夹持部103,夹持部103贴合在纸板30的上下表面,从而夹持住纸板30并在上述传送带的转动下带动纸板30由前向后行进,当然,第一纸板传送组件11和第二纸板传送组件12的传送带的转动速度一致,转动方向相反,涨紧辊104用于调整传送带102的涨紧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部103与纸板30相贴合的区域位于纸板槽301所在区域之外。

余料去除组件20设于传送带102围成的环形区域内,余料去除组件20通过带动夹持部103上下往复运动使纸板30的纸板槽301内的余料302从纸板槽301内脱离,具体地,余料去除组件20包括可转动的转动辊201、气缸202,转动辊201沿左右方向延伸,转动辊201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棱2011,棱2011沿转动辊201的轴向方向延伸,转动辊201的轴心线距纸板30下表面的最小距离小于转动辊201的轴心线距棱2011的距离,在转动辊201转动时,棱2011自后向前间歇击打夹持部103,使夹持部103向上下往复运动,在夹持部103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夹持部103限制了纸板30上非纸板槽301区域的上下运动,纸板30上非纸板槽301区域不会脱离夹持部103的夹持,纸板槽301内的余料302由于没有上下方向的限制,余料302会在惯性作用下从纸板槽301内飞出,从而脱离纸板槽301;气缸202设置在转动辊201的两端部,气缸202用于调整转动辊201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

余料收集组件包括设置在位于第一纸板传送组件11上方的风机41、位于第二纸板传送组件12下方的收料带42,风机41用于将脱离纸板槽301的余料302吹落至收料带42上,收料带42通过转动带动余料302排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风机41位于纸板槽301行进路线的正上方,风机41正对着纸板30向下吹风。

棱2011的条数会影响夹持部103上下往复运动的频率,该频率过高,转动辊201的加工难度大,该频率过低,余料302的去除效果不佳,优选地,棱2011为四至六条,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棱2011有四条,并且均布在转动辊201的外圆周面上,棱2011由转动辊201上的正四棱柱2012的侧棱构成,正四棱柱2012的轴心线与转动辊201的转动轴心线相重合;在转动辊201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便于加工,转动辊201包括圆柱状的本体2013和套设在本体上的棱套2014组成,棱套2014为中空的正四棱柱,棱套2014的轴心线与本体2013的轴心线相重合,且棱套2014与本体2013之间通过螺栓或销钉进行固定,使本体2013在转动时,棱套2014能够跟随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板槽余料去除机构,包括纸板传送组件、余料去除组件和余料收集组件,其中,纸板传送组件分设于纸板上下两侧,纸板传送组件的传送带贴合在纸板上下表面的部分形成悬空的夹持部,夹持部与纸板相贴合的区域位于纸板槽所在区域之外,余料去除组件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可转动地设置的转动辊,转动辊外圆周面上设有向外凸出的棱,通过使转动辊的轴心线距纸板的最小距离小于距棱的距离,在转动辊转动时,带动棱间歇击打夹持部使夹持部上下往复运动,使纸板槽内的余料在惯性作用下脱离,余料收集组件通过风机将脱离纸板槽的余料吹落至收料带上并排出,实现自动去除纸板槽内余料的技术效果,能够与纸板开槽流水线连线使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