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交换器的透气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104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流交换器的透气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流交换器的改进,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气流交换器 透气膜装置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气流交换器主要是一种透气装置或气-气热交换装置,可将 设备内部的空气或热量排放至外部,并将外部气流p及入至内部进行一定的 气流交换作用。这种气流交换器通常^f吏用在通讯设备等发热量较大同时又 有防尘要求的设备上。
目前常见的散热处理方式主要有风扇散热、散热板散热和空调热交换系 统散热,通常由于热交换系统散热涉及系统复杂,成本往往较高,除非大
型系统一般不会采用;而散热板系统的气流交换器,如中国专利申请号 CN02830177.3中所公开的,其主要是利用换热板隔叠成鱼鳞状结构,以达 到改善热交换器的空气流动效率,从而提高热传递性能,但其不足之处是 利用换热板作交换元件,空气并非穿透过换热板,而是通过鳞状结构表面 流动带走热量,利用换热板将表面热量传导至外部,换热板成本高、结构 复杂。
传统较为常见的热交换装置主要是用铜铝等导热金属材料制成,随着铜 铝价格等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通过孔隙率非常小的透气膜被用作气流 交换装置中的气流交换器通常被采用。同时由于其孔隙率非常小,因此它 的透气量则是透气膜作为气流交换器透气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防护等级要求比较高,通气量要求非常小的地方,透气膜一般是采用 平面式结构。但为了提高通气量,在有限的安装面积上,透气膜采用平面 式结构是无法达到透气量要求的。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流交换器的透气膜装置,通过折叠透 气膜进行优化设计尺寸,在有限的安装面积上实现足够的透气量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气流交换器的透气膜装置,其设置在一框架内,其中,在所述框架 内,所述透气膜折叠为多个相邻的波峰和波谷,所述波峰和波谷的跨度即 折叠间距不低于2毫米。
所述的透气膜装置,其中,所述波峰和波谷的排列轴线为直线。 所述的透气膜装置,其中,所述波峰和波谷的排列轴线为圆。 所述的透气膜装置,其中,所述波峰和波谷的跨度即折叠间距为2毫米 至4毫米。
所述的透气膜装置,其中,所述波峰和波谷的折叠高度为不大于45毫米。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气流交换器的透气膜装置,由于采用了对透气 膜的折叠结构设计,并且设置其折叠参数,以优化其通气量,有效的提高 了透气膜的透气效率,在同样通气量的情况下,所用的透气膜的面积较小, 从而节省了透气膜材料、提高了透气膜的透气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1为现有技术的使用透气膜的气流交换器的立体示意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2b为本实用新型第 一较佳实施例的透气膜剖视图3a和图3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透气膜的折叠间距和高度对应透气性的 测试曲线;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透气膜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气流交换器的透气膜装置中,其改进主要在透气膜上, 其他结构为现有技术所熟知,并在此不作出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所述透 气膜装置通常设置在一框架内,参见现有技术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将透气 膜110进行折叠安装,如图2a、图2b和图4所示,其形成多个波峰1U和波谷 112,并通过减小折叠间距或增大折叠高度来增加透气膜的有效过滤面积。 但是由于通气量的增加与透气膜面积的增加并不是一个线形的关系,
不能无限制地減小折叠间距和增大折叠高度,如图3a和图3b所示的实验曲 线。因此,需要根据框架面积的大小,即透气膜面积的大小,合理设置的 透气膜结构和尺寸,以达到最佳的透气效果。
本实用新型气流交换器的透气膜装置的结构参数如下折叠间距应该 控制在2mm以上,较好的可以是波峰与波谷的间距2mm《(K4mm,折叠高 度应该控制在0mm < H《45mm。
本实用新型折叠式透气膜结构可以采用现有可用的各种材料,其折叠 式透气膜结构包括波峰lll、波谷112、波峰波谷之间的连接部113组成,如 图2和图4所示。所述连接部113可以设置成具有一定的弧度。
须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气流交换器的透气膜装置中,不一定是 全部采用折叠结构,可以在局部采用折叠结构,其他部位采用平面结构, 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透气量,并可以形成不同的美观造型。
本实用新型气流交换器的透气膜装置中,所述折叠结构可以采用波峰 和波谷的横向排列轴线为直线,也可以设置为圆形,或者根据需要,设置为各种不同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式透气膜,通过合理调整折叠高度H和折叠间距 d的结构尺寸,有效的提高了透气膜的透气效率,在同样通气量的情况下, 所用的透气膜的面积可以较小,达到提高透气性能、降低成本的目的。
如图3a和图3b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图2a和图2b所示透气膜装置经过基于 计算流体力学的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压差下,折叠间距3mm的透 气膜结构形式时流量最大,如图3a所示;折叠高度达到35mm以上,流量的 增速会明显变《爰,如附图3b所示。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 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 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气流交换器的透气膜装置,其设置在一框架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内,所述透气膜折叠为多个相邻的波峰和波谷,所述波峰和波谷的跨度即折叠间距不低于2毫米。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透气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和波 谷的排列轴线为直线。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透气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和波 谷的排列轴线为圆。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透气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 和波谷的跨度即折叠间距为2毫米至4亳米。
5、 4艮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气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和波 谷的折叠高度为不大于45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流交换器的透气膜装置,其设置在一框架内,其中,在所述框架内,所述透气膜折叠为多个相邻的波峰和波谷,所述波峰和波谷的跨度即折叠间距不低于2毫米。本实用新型气流交换器的透气膜装置由于采用了对透气膜的折叠结构设计,并且设置其折叠参数,以优化其通气量,有效的提高了透气膜的透气效率,在同样通气量的情况下,所用的透气膜的面积较小,从而节省了透气膜材料、提高了透气膜的透气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01D69/02GK201186205SQ20082009239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7日
发明者翰 林 申请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