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性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90717发布日期:2018-06-15 20:21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能性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多孔微球的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功能性多孔微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广泛应用于能源存储,分离,细胞、药物运输,组织再生载体和催化剂载体等领域。功能性多孔微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多孔性和多功能性。其中,多孔性能够为其多应用提供高比表面积、高负载量和优异的传质特性;而多功能性能够为其多应用,如重金属离子吸附,金属离子还原,生物分子的固定,组织再生等,提供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

目前,一系列天然高分子,如纤维素、壳聚糖、海藻酸、甲壳素、明胶等,和合成高分子,如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己内酯PCL,聚乳酸PLLA等,已用于多孔微球的制备。相比于合成高分子,天然高分子具有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优势。然而,现有技术制备得到的天然高分子多孔微球表面缺少活性基团。因此,天然高分子多孔微球的直接利用受到限制。

多酚化学作为表面功能化方法受到广泛关注。多酚化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与金属离子的强配位作用;2)易于粘附于基质上;3)易于进行二次反应。因此,利用多酚化学可对天然高分子多孔微球进行功能化修饰,可有效增强多孔微球多功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功能性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原料廉价、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制备条件温和。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功能性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制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其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6-12%,尿素质量分数为3-6%;向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中加入纯化甲壳素粉末,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与甲壳素粉末的质量比为100:1~6,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液A;将混合液A置于低温恒温槽中-30~-20℃冷冻8-12h后解冻,上述冻融过程重复3次后将混合液A置于液氮中冷冻使甲壳素粉末充分溶解,获得透明的溶液B;

步骤二、配制异辛烷/司盘80混合液,其中,异辛烷与司盘80的体积质量比为100:1mL/g;将异辛烷/司盘80混合液在100-1000rpm下搅拌30min后加入步骤一制得的溶液B得到混合液C,其中,溶液B与异辛烷/司盘80混合液的质量体积比1:2g/mL;将混合液C置于0℃冰浴中继续搅拌1h后,按照体积质量比为20:1mL/g向混合液C中加入异辛烷和吐温80,得到混合液D,所加入的异辛烷与上述异辛烷/司盘80混合液中异辛烷的体积质量比为10:1mL/g;将混合液D继续搅拌1h后转移至60℃水浴中固化5-15min,用质量浓度为10%的盐酸水溶液调节溶液D的pH至中性,该溶液D的下层产物即为甲壳素微球;

步骤三、配制摩尔浓度为5-10m mol/L的鞣酸水溶液,配制摩尔浓度为5-10m mol/L的乳酸钛溶液;将步骤二制得的甲壳素微球置于容器中,然后先加入上述配制的鞣酸水溶液,静置1min,再加入上述配制的乳酸钛溶液,静置1min,得到混合液E,其中,鞣酸水溶液和乳酸钛溶液的体积比为1:10,鞣酸的摩尔浓度为0.05-0.5m mol/L,甲壳素微球的质量百分比为10%;用去离子水洗去混合液E中的多余的鞣酸和乳酸钛得到功能性多孔微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功能性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备原料廉价、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制备条件温和。通过改变制备过程中鞣酸(TA)的浓度,可实现功能性多孔微球功能性调控。

附图说明

图1-1为实施例1制备的功能性多孔微球的SEM照片,图1-2是图1-1的局部放大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功能性多孔微球氮气吸附-脱附及孔径分布(BET)曲线。

图3-1为实施例2制备的功能性多孔微球的SEM照片,图3-2是图3-1的局部放大图;

图4-1为实施例3制备的功能性多孔微球的SEM照片,图4-2是图4-1的局部放大图;

图5-1为实施例4制备的功能性多孔微球的SEM照片,图5-2是图5-1的局部放大图;

图6-1为对比例制备的非功能性多孔微球的SEM照片,图6-2是图6-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制备一种功能性多孔微球的设计思路是:首先甲壳素粉末通过反复冻融的方法溶解于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中。随后甲壳素溶液在含表面活性剂的油相中形成稳定的乳滴,进而通过热诱导相分离的方法得到甲壳素微球。最后利用多酚在基质表面的粘附特性及与金属离子的强配位作用,通过甲壳素微球在多酚类物质鞣酸(TA)水溶液和乳酸钛(Ti-BALDH)水溶液中简单浸渍得到的TA-Ti涂覆的功能性多孔微球。本发明制备原料廉价、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制备条件温和。通过改变制备过程中TA浓度,可实现功能性多孔微球功能性调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说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制备一种功能性多孔微球,步骤如下:

步骤一、配制NaOH/尿素水溶液,其中,NaOH质量分数为8%,尿素质量分数为4%;向10g的NaOH/尿素水溶液中加入纯化甲壳素粉末300mg分散均匀后得到混合液A;将混合液A进行冻融,即将混合液A置于低温恒温槽中-20℃冷冻10h后解冻,该冻融过程重复3次后,将混合液A置于液氮中冷冻使甲壳素粉末充分溶解,获得透明的溶液B。

步骤二、配制异辛烷/Span 80混合液,其中,异辛烷与Span 80体积质量比为100:1mL/g;取20mL异辛烷/Span 80混合液,在500rpm下搅拌30min后加入步骤一制得的溶液B得到混合液C;将混合液C置于0℃冰浴中继续搅拌1h后加入2ml异辛烷和0.1g吐温80得到混合液D,混合液D继续搅拌1h后转移至60℃水浴中固化10min,用10%稀盐酸调节该溶液D的pH至中性,溶液D中的下层产物即为平均粒径为100微米的甲壳素微球。

步骤三、配制鞣酸水溶液,其中,鞣酸的摩尔浓度为6m mol/L;配制乳酸钛水溶液,其中,乳酸钛的摩尔浓度为6m mol/L;取一容器,将2.5mL步骤二获得的甲壳素微球分散到6.4mL的去离子水中,然后向溶液中加入0.1mL的上述鞣酸水溶液,静置1min,再向溶液中加入1mL的上述乳酸钛水溶液,静置1min,得到混合液E,混合液E中的鞣酸的摩尔浓度为0.06m mol/L,用去离子水洗去混合液E中多余的鞣酸和乳酸钛得到功能性多孔微球。

实施例1得到的功能性多孔微球的比表面积为30.61m2/g,孔径17.55nm,孔隙率0.14cm3/g,图1-1和图1-2为实施例1制备的功能性多孔微球SEM照片,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功能性多孔微球氮气吸附-脱附及孔径分布(BET)曲线。

实施例2、制备一种功能性多孔微球,步骤与实施例1步骤基本相同,与其不同的是:

步骤三中,将2.5mL的甲壳素微球分散到5.3mL的去离子水中,然后向溶液中加入0.2mL的鞣酸水溶液,静置1min,再向溶液中加入2mL的乳酸钛水溶液,静置1min,得到混合液E,混合液E中的鞣酸的摩尔浓度为0.12m mol/L,最终得到功能性多孔微球。其比表面积7.62m2/g,孔径18.33nm,孔隙率0.04cm3/g。图3-1和图3-2为实施例2制备的功能性多孔微球SEM照片。

实施例3、制备一种功能性多孔微球,步骤与实施例1步骤基本相同,与其不同的是:

步骤三中,将2.5mL的甲壳素微球分散到3.1mL的去离子水中,然后向溶液中加入0.4mL的鞣酸水溶液,静置1min,再向溶液中加入4mL的乳酸钛水溶液,静置1min,得到混合液E,混合液E中的鞣酸的摩尔浓度为0.24m mol/L,最终得到功能性多孔微球。其比表面积9.62m2/g,孔径18.36nm,孔隙率0.08cm3/g。图4-1和图4-2为实施例3制备的功能性多孔微球SEM照片。

实施例4、制备一种功能性多孔微球,步骤与实施例1步骤基本相同,与其不同的是:

步骤三中,将2mL的甲壳素微球置于一容器中,然后先加入0.8mL的鞣酸水溶液,静置1min,再加入8mL的乳酸钛水溶液,静置1min,得到混合液E,混合液E中的鞣酸的摩尔浓度为0.48m mol/L,最终得到功能性多孔微球。其比表面积26.06m2/g,孔径30.35nm,孔隙率0.11cm3/g。图5-1和图5-2为实施例4制备的功能性多孔微球SEM照片。

对比例、一种非功能性多孔微球,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的步骤一和步骤二相同,最终得到甲壳素微球即为一种非功能性多孔微球。图6-1和图6-2为对比例制备的非功能性多孔微球SEM照片。

综上,根据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可以得出,本发明利用多酚化学易于粘附于基质表面、与金属离子强配位作用及易于二次反应等特点,在缺乏表面活性的甲壳素微球表面形成具有多功能性的TA-Ti涂层。通过对鞣酸浓度的调控,可实现功能性多孔微球多孔性的改变。

尽管上面文字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